夜一寸寸的降臨,伸手去抓,卻將五指緊緊纏繞著,揮之不散。

紫荊山並不是光指一座山,而是一個地名。紫荊山這名字來源於山中的紫荊樹,這種樹的樹質硬而脆,紫荊山的都將這些燒成碳來賣,慢慢的,紫荊山中集聚了一大批的燒碳客。

他們大多是那些失去了土地的人,背景離鄉的流落至此。

這紫荊山一帶的人,都是窮苦的人,從少年時起,百山已經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了,只是在心中有驅之不散的不甘和苦悶,但是卻無法改變整日裡燒碳賣碳的日子。

每當他在賣碳時看到那些來買碳的那些富貴人家的下人,他們尺高氣揚的挑揀著自己千辛苦燒出來的碳,沒有一句讚美,不管碳燒的多好,他們都會找出理由來壓價,壓得一分是一分,儘管他們身上的穿戴比那些賣碳人好上太多了。

最讓百山心中屈悶的是,他們用著那高高在上的眼神與語氣,挑剔著他們的碳,儘可能的壓著價,最終給錢時卻裝著大方施捨的樣子。

他以為自己將會和父親一樣的老去,最終結個婚,有孩子,孩子也和自己一樣的燒碳為生,他恐懼著,夜深人靜時恐懼萬分。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這人上他眼中的灰暗褪去,他原本漸漸麻木冰冷的心燒燒了起來,曾經的屈辱化為熊熊烈火。

“這滿清妖邪,一定要誅除乾淨,一定要誅除的乾乾淨淨才行。”

紫荊山中的人家都是隨意的搭建的木屋,並無歸束,都是自行的集聚在一起成寨子,他們所在這一處是大寨,名叫中門寨。

中門寨被夜色籠住,規規矩矩,不露半點崢嶸。

卻少有人知道,這寨子之內已自成格局,有盤龍臥虎之勢,陰陽術數測算不出這寨子中的人和事。

寨子是用木頭建成,盤根錯結,綿延纏連,間間相連,棟棟相通。

正中間處的屋子裡。

百山站在屋前看著天空,身後的燈光之中,有一斷腿人坐在那裡。

他名叫楊木森,和百山同年,但不是同一地方的人,都是客家人,卻並不是來自同一個地方。

他們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鬧,卻又各自有著自己的一夥鄉人。

百山回頭看那個斷了一條腿,此時卻顯得鎮定自若,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的楊木森。百山心中不由的想:“一切都是為了教會,為了救出乙龍先生,他請來了天命人是如此,我也是如此,又何分彼此呢。”

他努力的這樣的想著,為了減輕心中的那種憋悶感。

在他的心中是那麼的希望獲得傳授法術,然而現在他這司馬身份並沒有資格獲得法術,而坐在那燈下飲茶的那個斷腿人,曾經和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還晚入教兩年,現在卻已經獲得了法術,天父楊秀清賜下的法術。

楊秀清本名叫楊嗣龍,秀清這個名字是改的。百山是認得楊秀清的,有過來往,但他並不是跟著楊秀清的,他最早是跟著馮乙龍先生的,他身上所會的文字都是馮乙龍先生傳授的,本來乙龍先生已經準備要授予他法術了,但是卻突然被清妖抓捕關進了桂平大牢。

然後教中好些事都出現混亂,楊嗣龍成了楊秀清,成了天父下凡宿體,而楊木森則被授予了法術,他則依然是司馬。

“你請來的卜宵真人是什麼來頭?”百山問道。

楊木森將蓋在腿上綿布撫了撫,說道:“這個不勞掛心了,識人觀人的本事,我還是有幾分心得的。”

他這話一出,頓時讓百山心中火起,他帶來的人卻要受楊木森考驗,而楊木森帶來的人自己連來歷都問不出。曾經都是一樣的燒碳人,都一樣在風雪之挑著碳去賣。

“若萬一出個好歹,教中出了事……”

“萬一有個好歹,自有天父懲戒。”

不等百山說完,楊木森已經截斷了他的話,這話再次的讓百山心中火氣大盛。

可是現在乙龍先生身在牢獄之中,主事之人為楊秀清和另外的幾個,他根本就說不上話,就連之前帶人回紫荊山都要向那個去年才入教的韋昌輝稟報。

百山深深的吸了口氣,他明白,坐在那燈光下的斷腿男人已經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這時他的身份地位本就比自己高,現在又引進一位天命人入教,必定要更進一步,以後的位置將會更加的穩固。

而自己今天過後必將會多了一條識人不明的罪責,他可以預見,自己帶來的這個瞎眼少年今天晚上一定會死,死後還將會在他的身上安上清妖探子的身份。

楊木森則將從他的過錯之中得到功績,一個升一個降,他們的距離將進一步的拉大,即使是他日乙龍先生被救了出來,他也難以翻身了。

“難道仍然要一世蹉跎,乙龍先生為我點燃前進方向的火把,我難道又要再次的陷入黑暗嗎?”

這屋子之外的黑暗之中,影影綽綽,那是教中的人,他們不知道從哪裡得了訊息,說是百山從外面帶回來了一個不知來歷的人,今天晚上要接受天命人的審查。

在中門寨的一個偏靜的屋子裡,窗戶和門都被黑布遮的牢牢的,那布不是凡布,而是蔽識禁衣。

這是天命人必備之器,這蔽識禁衣可穿於身,可遮門窗,禁識斷神,外人之神通法術不能窺視。

然而但凡是要演卦術算的天命,必定會尋一屋而居之,以蔽識禁衣遮門窗而演術。而且還必須是有人居住的屋子,因為每一棟只要是成型有人居的屋子,都有人氣,屬私器,他人不得擅入。

而蔽識禁衣便引屋子天長日久之下蘊結的人氣私心,來阻隔別人的窺視與測算的。

凡目俗眼之下,自然是看到不到這屋子有任何的變化,若是用靈眼觀看,會發現這屋子已經被一層塵氣包裹著,塵氣顏色變幻不定,如彩如織。

卜宵並沒有急著去演算易言的來歷,而是在屋子裡踱著步子,燈光之中的影子牆壁上來回的晃動著。

在他的心中,那位被百山帶回來瞎眼少年肯定是只剛出師門的下山行走的弟子,或者就是一個散修。要不然的話,怎會被人輕易的拿到了留下自身氣息的物件。

他現在想的則是離山時師父說過的話。

“天南之處,或有野龍騰空,隱約間又似有異域魔神降臨。清國之劫,亦是我輩之機緣,你去那裡一趟吧。”

所以他來到了這裡,來到這邊之後才知道這裡幫社林立,時常可見聚眾械鬥,當真是亂世之象。

直到在街上擺街,遇上了楊木森,當與楊木森接觸之後,他便問過一次靈,卻發現自己只能知道這楊木森出自紫荊山,而其他的都是模糊不清。

只有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才會這樣,而且對於他來說,即使是一般的修行人也根本就無法在他的面前掩藏來歷。

可是這楊木森看上去卻並無絲毫的法力,更無修行人的氣韻悠長靈光隱現,只是如普通人一般。

然而他偏偏就無法算出他的來歷,這讓楊木森感到了事情的不同尋常。

直到他來到了這紫荊山中,立即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這裡有神祇降世過,這裡的人身上都有著異樣的氣息,若是將他們中的隨便一個放入茫茫人海之中,肯定看不出有什麼異樣,但是他們聚集在一起,卻讓這紫荊山中締結了願光,那是一種似是而非的願光。

他們是神民,是存在於書籍記載中,數千年前,天庭受劫重立,那些修神道的人行走人間時才會有的神民。

他不由的想到了師父讓自己下山的目的。心中暗想:“會是有異域魔神降臨過嗎?還是說這裡將會有人舉義旗,聚人望,立國度?”

“罷了,既然讓我找到了,那我就留下,看看有什麼機緣。”卜宵心中想著,返身盤坐到那水壺邊上桌位上。再次的想著:“這也是你時運不濟,遇上了我,非是我要與你為難,只是我現在得順應人心行事,方才有我自己以後的機緣。”

只見他手一翻,掌心中出現了四柄小旗,小旗顏色各異,各生毫光。

他拈起一柄小旗,緩緩的插在水壺的東面,這旗為青色,旗並沒有挨著桌面,一立在虛空便有青色毫光升騰,升於人高之處又隱沒於虛無。

再一旗為赤紅色,插於南面,小旗也並不挨桌面,凌立虛無,毫光如焰竄燒。

又一旗為金白色,立於水壺西面,金白毫光刺目,如鏡在陽下折射的光芒。

最後一旗為黑色,才一出現,便彷彿有陰寒之氣騰於室中。

四旗方一定,便結出一片四色雲霞,將水壺包裹著。

緊接著便見卜宵真人閉著雙眼,然則卻在他閉著雙眼的一剎那之間,他頭頂彷彿裂開了,似有一物鑽了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物不知何名,黑爪,赤眼,生有獠牙,其他竟是看不清楚,它兩爪作撕撐之狀將虛空撐開,將頭面探出來,看著那被四色雲霞包裹著的水壺。

乍一眼看去,它就像是從卜宵真人的頭中鑽了出來,此時正趴在卜宵真人的背上。

也就是這時,那四色雲霞之中的水壺上慢慢的浮現出一個人臉來,越來越清晰,正是易言的臉,閉著雙眼,面目安然,彷彿正在沉睡之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