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言十五歲,家裡算不上富,更談不上貴了,不過因為他父親易良康在縣中都還有些名聲,從小到大,倒也不會受什麼欺凌,還能進入淳風書院讀書。

那淳風書院的山長劉淳風是廬山白鹿洞書院的講書,數年前回到家鄉開辦了這個淳風書院。縣中富貴人家都因為他的儒名,而將子弟送進去讀書。

而一般人家裡連吃飯都不得飽,根本就不可能有書讀。

那廬山白鹿洞書院,在江西是大名鼎鼎,更是天下四大書院之一,傳承千餘年,出過許許多多的名臣大儒,在那裡擔任講書必定是學問極高的。

白鹿洞書院山長的名字,自然是天下皆知,這不光是指他們的學問。文無第一,極難比較一個人的文才,更何況四大書院之中的的山長從來沒哪個是參加過科舉的。

然而,只要是四大書院之中出來的學生,若想證明自己已經對儒經通明達義的理解,不需要與誰去辯論,只要顯露出神通或法術,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每一個對於儒經有了自己獨特理解的人都會出現一些神通,每一任書院山長,都是神通驚人。這是千百年來,世人難見,卻早已經在世人心的一件事。

想要在白鹿洞書院之中擔任講書,在許多人看來,必定也是已經通經曉義,有了神通的。

而自從易言在知道原來精讀儒經也是一種修行之後,心中便想和老師一樣,在通經明理之後能夠顯現神通。

他是家中長子,不像他的父親那樣愛交朋結友,更不會像他父親那樣會惹事。他不愛說話,無論誰家有個什麼閒事或吵架他都不愛看,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是膽小不做聲的。

不過,在他的母親眼中除了膽小之外還有老實,因為給錢讓他去街上買點東西回來時,從來都不會少一分,而他的弟弟易行則會趁機買一些零食吃。

有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一直平凡著,這很正常;有人在劫難般的生活中沉淪下去,這也很正常;但是有些平凡的人在遭遇劫難之時能不平凡起來。儘管這是要許久之後才看得出來,但是必定會有人見證與記述。

“阿爸死了,他們不讓阿爸的棺材放到祠堂裡去,也不能埋進墳山。……興武還把行的牙齒打破了,還踢了阿爸的棺材……”

當易言自床上醒來後,聽到守坐在床邊的妹妹易安說這些時,他唯一做的就是起身朝門外跑去,並順手抓起了床頭的一把劍。

那劍是他父親易良康昨天帶回來的,易言不知道有什麼來歷,他跑出去時,覺得自己應該會需要它。

易言赤著的腳踩地面上的石子,生痛生痛,就像他的心一樣,但他沒有絲毫的停頓。

潑在面上的風中傳來一團喧鬧,那是有很多人在兇狠的吵架。身後有王三爺連喊他數聲,他只是回頭看一眼,並沒有停。

易言的父親名叫易良康,年輕時因為學過武,這鎮上很是打過幾場架,並且都贏了面子,名聲也就出來了。後來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幫助過一位過路的貴人,他抓住機緣,成為了那位貴人的侍衛。從此便跟隨著那位貴人,長年不在家,但是每年都會帶些銀子回來,名聲不但沒有落下反而增強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位貴人,那貴人鎮上人都知道。大家說起時,都喊他為林公。

但凡有點名聲的人都是有朋友、有仇敵。鄉里之間少有生死大仇,都是一些落麵皮的怨氣,易良康自也不例外。易言的母親就常說他真心朋友沒有,盡是酒肉朋友,倒是結了不少仇。易言的父親有時反駁,有時卻也不會出聲。

那興武就是與易言父親有仇怨的。

易言遠遠的便看到易氏祠堂前圍了一層一層的人,裡三層外三層,男女老少都在,場面哄亂,最裡面聲音也最嘈雜。

易言衝了進去,人群在衝撞之下如浪一般的排開。以往的易言絕不會做出這般無禮的事的,有小孩子被撞倒在地他也沒有管。

入眼的是一口大黑棺,他的臉瞬間煞白,彷彿血都被抽離。此時此刻,從妹妹口中聽來的那句‘阿爸死了’的話,才化為現實,就像昨天晚上的黑暗一樣,兇悍的湧進了撞進了防備脆弱的心靈。

棺前姆媽披頭散髮的跟興武在吵架。她面色極其難看,嘴角有白沫,雙眼通紅,而旁邊則是嘴腫得很高弟弟易行,手裡撿著半塊磚頭。

在旁邊的爺爺、奶奶都一頭白髮,他們擋在棺材的左邊與人爭執著。棺材的右邊人最多,也相對年輕一些,叔、伯都跟一些人相互的抓著胸口的衣服僵持著。

易言看到這個情形,原本的悲痛,在一瞬間像是找到宣洩口,化為燃燒的火焰隨風捲入秋後的深山之中,熊熊而起。

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之中,親情是往往難以體會到。而在危難之間,卻能盡顯,那種憤怒如大潮洶湧。

長劍被拔出,一聲清亮的劍鳴,劍也像是感應到易言心的殺意,發出凜冽的脆響。

他只想將這手中利器刺入那興武的胸中,彷彿這就是自己殺父仇人。

易言整個人和劍筆直朝興武撲刺過去,根本就忘記了殺人償命這個人世準則。

興武驚恐僵直的站著。

“莫喲,殺咧人不得了喲。”有聲音在易言的耳邊響起,易言身體卻突然被人從後面抱住。

緊接著有人緊緊抓著手腕,有人要剝了他手中的劍。

他聽得出這人是與自家關係頗好的,但是這時候易言又哪裡管得了那麼多,只一心想殺興武,拼了命的掙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拉著手腳和身子,他不管,只是胡亂的揮動,要掙脫。

嘴裡怒道:“起開,我連你們一起殺,起開……”

易言大吼一聲,雙眼赤紅,整個人的臉不知是因為掙扎用力,還是憤怒悲痛而憋成了豬肝色。

儘管他麼大喊著,但抱著他的人卻抱的更緊了,絕不鬆手。

……

……

紀連海看著那鬧哄哄的一群人,心中不由的感到無比的可笑。

也不知在何時起,他看這些人已經有了一種超然的感覺。也許是在他法術練成的那一天,也許是在殺第一個人,世間王法在他面前無力的時候。

“劍鳴聲清冽而悠揚,是一把靈劍。”

他聽到這劍鳴聲就知道是一把通靈寶劍,那個拔劍的被他自然的忽略了,他的眼中,除了修行之人,其他的一切凡俗都是一樣,不分性別,不分老少。

一個普通的人能夠擁有一把靈劍,這讓他對於此行的期待又上升了不少,至少得到這把劍就不虛此行了。

紀連海大步的走過去。

身邊隨他一起出來的官差大聲呵斥,人群散開一條道。他沒有開口,在前面開路的自然的大聲的喊:“聞聽鎮上昨天有行屍夜行,紀師特來檢視,無關人等,速速歸家。”

紀連海相信自己的名字大家都知道,果然,他從大家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敬畏,但是他的注意力卻留在那個少年手的劍上,他的眼力能夠看清劍刃上有“太平”兩字。

“果然是靈劍。”

紀連海暗喜,再看那持劍要殺人的,眉目面相平平無奇,然而雙眼之中滿是血絲,喘著粗氣,臉通紅,握劍的手緊而僵。

“衝動而莽撞的一個人,會早死。”

這是紀連海對於易言的評價,他可不認為為了一個死去的人,而去行一些可能危及自己生命的事有多麼的正確,哪怕那個死去的人是至親。一想到至親的父母,紀連海心中竟是沒有任何的印象了,他所能想起的唯有一具具不分長相的屍體。

三十餘年的修行,讓他的心變的無比的堅硬,也讓他才四十多歲的容貌看上去像六十歲。

有人散去,有人留下。

留下的擁簇過來,自認為是有理受委屈的一方,想要他主持公道。

紀連海心中感到可笑。

“自己無能卻奢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真是無知。”

他只是看了一眼身邊的差人,差人立即會意,將他們驅散。

“抬進去。”

紀連海指了指那黑棺,他能夠嗅到黑棺之中散發出來的濃郁死氣,這讓他的心情好了不少。不由的暗想:“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棺中死氣如此濃郁,凝而不散,或許精魄仍在。”

想到這裡,他那早已經在無情歲月之中,變得乾冷的心都有些迫切起來,只要在面對能夠讓自己修為提升的東西時,他就會興奮。除此之外,無論是誰的生命及世間事盡不在他心中。

很快棺材便被抬了進來,他又命人開啟。

在開啟之時,明顯的感受來自於那個持劍少年眼眸深處的憤怒,當他冷冷的看過去之後,少年立即垂下頭,他心中又對這個少年加上了一個“膽小”的評價。

便又將目光落在他手上已經歸鞘的劍。

“應該是一把有來歷的靈劍。”紀連海再次想著,揮了揮手,讓眾人出去。

門關上,黑暗之中只有兩根白燭在燃燒著,火光在黑暗中的跳動就像是不甘逝去怨靈在發出最後的怒吼。

黑棺之中的屍臭湧出。

紀連海皺了皺眉,雖然他十來歲便拜入師門,三十多年來吸食死煞之氣修行,與屍體打交道次數已經數不清,但是他仍然無法習慣。也許是因為吸食煞氣讓他的身體衰老,讓他的心神沉浸在死亡當中,所以他才會在聞到屍臭時無法習慣。

他髮梢的金色鈴鐺飄浮在黑棺的上方,鈴音響起,卻只在小小的範圍內能聽到。迷迷濛濛的鈴音之中似有刺耳尖鳴。讓人聽之遍身難受,彷彿有貓在心裡抓著。

鈴音似有魔力,屍體竟是坐了起來。

紀連海走到屍體面前,眉頭微皺,透過鈴鐺的搖動發出來的聲音,他能知道屍體之中並沒有精魄在。這有些不合理,屍體能夠自己行走回來,必定是一個有修行的人死去,而且這人的精魄是一定不能散的。

難道還有什麼變故,他想了想,決定先服食了這些死氣再說,想罷,便引嘴作吸狀。

只見一團青黑混濁的氣體被紀連海吸入嘴裡,他的臉上慢慢的浮現一塊塊青色屍斑。身體皮膚上的麻癢,讓他因為沒有發現精魄而有些煩躁的心情頃刻之間變得飄然起來。

現在的他已經不記得,第一次吸食死煞之氣帶來的那種麻癢讓自己多麼的痛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