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龍就率軍來到南城門,上牆守衛。同時楊明遠和梵晴也帶著本所的兵丁來了。

兗州府是個大城,城牆全長六裡六十步,古時是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也就是公制五百五十米。即城牆長度為公制三. 四千米。單邊長度為八百五十米。城牆高度為十米,寬約六米。沿城牆還有一條護城河,寬約六米,引入泗水河的河水。總體來看,防護力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在南城居然還架上了三門佛郎機炮,每門炮有五名炮手,另有一名隊長。也都已經到位了。

其實三門大炮並改變不了大局,但畢竟是習慣始然,看見了火炮之後,李龍的心裡本能也放心了不少。

但看見兩個千戶所的士兵,李龍剛剛樂觀一點的心裡,也不禁又涼了半截,說實話除了兩人各帶的六十名家丁還算是盔甲整備,武器精良之外,其餘的士兵裝備,還比不上自己原來的民團。只有稀稀拉拉二三十套鐵甲,皮甲也不過近百餘套,還有相當一部份人都沒有任何盔甲。武器也是大半破損,不少還有鏽跡。不過總算都是正式的武器,沒有人帶鋤頭、鐮刀。

因為到了明朝末期,各地的衛所千所的武備日漸忪懈,而且指揮千戶也不盡心操練,只把軍戶當作自己家裡不花錢的僱工,因此不僅各衛所千所裝配武器也越來越差,而且連軍戶也已經退化成農民,而家丁本來不算軍籍,是各指揮、千戶自己僱養的私家軍,但正因為如此,反而得到了更好的裝配武器,最有戰鬥力。

而楊明遠和梵晴在城牆上看見清兵的軍容之後,也不禁覺得自慚形穢。雖然自己的家丁的武器裝配或許並不輸與他們,但雙方的精神氣質風貌的差別,比武器裝配更大。

不過李龍現在也來不及奧惱該不該來救援兗朻,因為在城外的遠方,流寇已經在集結兵力,準備向兗州府發動進攻了。因此李龍立刻把兩名千戶的家丁先編入了守城的隊伍中,其餘的人也留在城上,反正留下來打打下手,湊湊人數也好。

這時流寇的兵力已經集結完畢,正在緩緩向兗州城的城牆逼近過來。李龍取出了望遠鏡,在城樓上仔細觀察著。

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流寇有多少兵力,但他們的武器裝備到並不差,至少在前面幾排,人人都有甲,而且鐵甲所佔的比例還不小。同時還推著不少車輛。李龍也是第一次打城池的攻防戰,因此也不知道這玩意是幹什麼的。

在這個時候,望遠鏡到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玩意,但基本都是單筒,分二截筒,全部拉出可以長達兩尺多,但向李龍這樣雙筒,而且還是這麼短尺寸的高倍距望遠鏡還沒有出現,青州府的士兵因為經常看到,有不少人還用過,到是習慣了,楊明遠和梵晴卻覺得十分新鮮,不知道這是李龍從那裡淘來的西洋玩意,看起來比一般的單筒望遠鏡要精緻得多。

李龍見現在的距離差不多了,這才拿出紅外GPS,這種GPS是不需要衛星的,開啟紅外線掃描敵軍的情況,幾秒鐘之後,螢幕上顯示出掃描到的人數,六萬二幹七百四十七人,五千一百八十三隻大型四足動物,估計應該是馬驢一類的大牲口,同時還有小型四足動物二百十三只,這到不知是什麼動物。

看到了這個數字,李龍也不由得心一顫,自己到了這個時代之後,打的最大規模的仗,也就是兩三千人,現在突然就升級到了萬人級別,是不是一下子就提升得太快了。

這時流寇的大軍也漸漸靠近到三百多步的距離,用肉眼就能夠看淸楚了。只見在城外的空地上,黑壓壓的佔了一大片地方。而且人馬佈置,也頗有章法。六萬兩千多人,走過幾百米的距離,還能大體保持著陣列不亂,

這時李龍才發現,在城頭上的官兵神色都有些不大自然起來,由其是兩個千戶所的士兵,幾乎人人都嚇得臉色發白,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發起抖來。因為他們中大部份人,其實和農民以經沒什麼兩樣了,而且還有一些人甚至是第一次拿刀槍上陣打仗,陡然見到這樣大的聲勢,心裡不害怕才怪。再看看自己帶來的清州兵,雖然臉色都顯得很嚴肅,把刀槍也篡得緊緊的,但兩個千戶所的士兵比明顯就要好得多了。

楊明遠李龍身邊,小聲道:“李參將,流寇的人數實在太多了,我們恐怕是頂不住的,還是趕緊向巡撫大人求救吧?”

李龍鄙夷看了眼,這還沒有開打,這兩個傢伙就怯了場,這樣可不行,要知道在戰場上,少部份人的極端情緒往往能夠影響到全軍的士氣和心志,萬一這兩個傢伙真害怕的臨陣脫逃,那麼整個兗州府的防守就會一下子崩潰下來。

因此李龍正顏厲色道:“兩位大人,現在尚未開戰,怎好就去像巡府大人求救,你們如果再這樣動搖軍心,要是讓巡撫大人知道,不僅自己是死罪,恐怕還要累及家人呀。”

兩人怔了一怔,這才有些清醒過來,其實兩人心裡未償沒有棄城而逃的想法,但被李龍這一提,才想了逃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句老話,也不禁把逃跑的心思打消了不少。

就在這時,忽然楊大力來到李龍身邊,道:“將軍,流寇差不多已經進入了火炮的射程,是否可以開炮了?”

李龍也怔了一怔,這才向城外看了一看,只見從流寇的陣勢中走出了幾千人,同樣排成一個長方形的陣勢,在向城牆也靠近過來,這時離城牆以不足三百步。只不過李龍現在已經習慣了,進入一百步之後才是開戰的時候,卻沒想到火炮的射程比弓箭要遠。自己還是現代人,怎麼才到古代幾個月,就把現代的戰爭思維都忘了。

因此他也不再理楊明遠,對楊大力道:“好,立刻開炮。”

楊大力答應了一聲,立刻轉回到炮邊下令,其他的炮手們馬上開始行動,填上火藥,然後抱起炮彈,塞進炮筒裡,壓實,插上引線,關上火門,點火。

只聽“轟——轟——轟——” 三聲巨大的轟鳴聲響起,震得整個城牆也彷彿顫了一顫,在火炮附近的士兵有幾個都被震得站立不穩,跌坐到地上。同時城頭也冒出大量帶著嗆人硫磺味的濃煙,不少人都嗆得直咳嗽。

大炮炮發射的都是實心彈。三顆鐵彈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高速硬生生撞入了流寇的陣中,在密集的人群中,硬是撞開了三條血路,凡是被鐵彈撞擊上的人馬,無一不被砸得頭破血流,殘肢斷臂。發出一連串悽慘的哀號聲。流寇的整個隊伍中也發出了一陣掻亂。

雖然剛才一擊也就最後打死三十多個流寇,對流寇的傷害微忽其微,但畢竟是由官軍首先發動攻擊,因此在袞州城的城頭上,立刻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李龍也趁機大喊一聲道:“萬勝。”

青州兵的士兵聽了,也馬上一起喊了起來,而在他們的帶動下,隨後兩個千戶所的士兵也跟著加入進來,在兗州城的南城上,立刻也響起了一片整齊的聲音:

“萬勝——萬勝——”

大聲吶喊,本身就是一種發洩壓力,穩定情緒的方法。因此隨著士兵們的大聲喊叫,緊張的心理也平靜了不少。

而在士兵們的吶喊聲中,炮手們卻是緊張的清理炮膛,重新填彈,等一切就緒之後,三門滅擄炮再度發射,這一次距離更近,對流寇的打擊力度也更大。有一顆炮彈足足在流寇陣中砸出了二十多米,在城頭上可以清晰的看出一道由死屍和殘肢斷臂輔成的血路。

三十多流寇的屍體形成了三條血路。。

“萬勝——萬勝——”

而官軍們的喊聲也更加響亮,就連在城中巡撫衙門裡安坐的兩位巡撫也聽得十分清楚。直到這時,城牆上的官軍們才都基本消除了對流寇的恐懼心裡,不僅僅是青州,就連兩個千戶所的士兵也都完全正定了下來,轉而也燃起了旺盛的戰鬥意識。

有不少人都趴在城垛口上,大叫著:“轟,再用力轟,轟死這群流寇們。”

還有人大喊道:“過來呀,不怕死的有種就過來呀。”

李龍這才全完放下了心來,鬥志同樣也可以傳染的。

而這時在城下的流寇陣中,推出了一排車輛,豎著一排厚厚的木板,同樣還包裹著不知道是什麼玩意,總之厚厚的一堆,擋在整個隊伍的前方,繼續得城牆推進過來。

這一排木車確實令滅擄炮的威力大減,官兵第三輪炮擊有兩顆炮彈都被木車擋住,有一顆炮彈雖然將木車砸開了一個大洞,但也失去了力度,對流寇也形不成殺傷力。

只有二顆炮彈再起殺出二條血路。二十個流寇被砸成肉泥。

這個時候,流寇中又推出更多的車,全都是豎著一排厚厚的木板,還包裹著棉被的檔炮車。

李龍也不由得苦笑起來,土方法有時到還真效,不過這個時代的火器用的都用的鐵蛋,都不會爆炸,會爆炸的炮彈叫開花彈,但是射程太短。有效殺傷距離才三百米。製出黃火藥可是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三門滅擄炮又經過了兩輪發射,但是流寇的木車更多了,有七八十輛,流寇都躲在木車的後面。雖然在木車上又砸開了幾個大口子,但也己是強弩之末了。對流寇基本沒有造成多少傷害了。

這時流寇的隊伍又向城牆邊靠近了許多,快到一百步了。青州兵的勁弩平射的有效射程在一百步左右,就是一百五十米,但在城牆,發射點高,因此射程至少可以擴大一百多步到二百步了,現在流寇的隊伍已經進入了勁弩的射程範圍之內。

隨著李龍發令,千總立刻大喊道:“勁弩手發射。”。

“放!”

隨著這最後一聲令下,三千勁弩手幾乎是同時扣動扳機,三千支利箭帶出一連串尖銳刺耳的破空聲音,向城外的流寇頭頂速射而去。

在流寇前排的木車擋得住炮彈的轟擊,但卻擋不住弩箭的射擊,而且流寇們也沒有想到,官軍的弓箭可以射到這麼遠的距離,因此也沒有準備盾牌,結果這一輪箭射,立刻倒下了一大片,傷亡遠勝過剛的幾輪炮擊。同時整個隊型也亂了不少。

李龍用紅外GPS檢視射死幾個人,只見GPS上顯示活人還有5590人。就是說算上開炮加上弩箭,已經殺死410人了。

而在城牆上,勁弩手己不需要命令,進入了自由射擊中,一時間弓弦響動,箭矢呼嘯,盡向城下的流寇射去。儘管回過神來的流寇紛紛舉起了盾牌來遮擋,但不是毎個人手裡都有盾牌,而且既使是有盾牌,也不一定能夠擋得住勁弩射出的箭矢,同時甴於流寇的隊伍近了,火炮也可以避開前排的木車,直接打到流寇的隊伍中去,也又重新開始了發威。因此流寇的傷亡也開始急距的增加起來。

雖然只到這個時候,流寇還沒有靠近到護城河邊,但傷亡的人數也超過了一千人。而且陣形也亂了不少。但流寇們還是繼續冒著弓箭炮火,向城牆邊推進。李龍在城頭上看得很淸楚,在流寇的隊伍中,以經有人轉頭向後退縮,但同樣是遭到後方主陣督陣隊的弓箭招呼,被一一射得在陣前。也有的流寇向後跑了幾步,一看這條路也走不通,被迫又迴轉過頭來,又重新向城牆這一邊推進。

李龍這才知道,原來派出來的這一隊人馬就是當炮灰使的,不過雖然是炮灰,但也不能放過他們,就看流寇能夠派出多少炮灰來墊。儘管是在後面有督陣隊的督陣,受到了這樣的打擊,還能夠硬挺下來,這支流寇顯然是比匪賊要強得多,如果是匪賊,這一會早就被打散了。

那麼李自成或是張獻忠的隊伍,豈不是更強了,更不用說這個時代最強的滿淸八旗兵了,看來自己先前是並沒有遇上真正有實力的軍隊,想要練出一支這個時代的強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時流寇的這支炮灰隊伍的傷上人數以經接近了一千五了,但終於來到了護城河邊上,將一輛一輛木車傾倒,李龍這才發現,原來木車裡還裝著不少的土泥砂石,全部都被傾倒進了防城河裡,顯然是要先把護城河給填平。

不過在這樣近的距離內,火炮也失去了作用,側底啞火。但青州兵的勁弩手,還有兩個千戶所後弓箭手卻都加入了進來,因為距離太近,而流寇的站位又密集,因此幾乎箭無虛發,毎石必應。流寇幾乎都是成排成排的倒下。其中有不少人一頭就栽倒下護城河中,也戌為填埋護城河的一份子。

等流寇們倒光了所有木車上的泥土砂石之後,這才向後撤退。而這一次的速度明顯快得多了,毎個人都拿出百米衝刺速度,一下子就都閃光了。弩箭手們追射幾沒射中幾個。連李龍也大為感嘆,誰說黃種人的短跑能力比黑人差,只可惜現在沒有奧遠會,不然從這裡面至少可以選出十個,不並於博爾特的優秀短跑人材來

流寇退卻之後,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和幾輛傾倒的車輛,還在扔下的刀槍。而在兗州城的城牆上又暴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守軍們都在慶賀自己打退了流寇的第一次進攻。

但李龍清楚,流寇真正的進攻其實還沒有開始,他們現在做的,只不過是在填平護城河,好為最後的攻城做準備。但李龍也沒有阻止士兵們的歡呼,因為這種歡呼和慶賀對提升自己的士氣,消除對流寇的恐懼心裡都大有幫助。 這時李龍走到佛郎機炮邊,剛才那名向他請示隊長見他過來,趕忙站好施禮,道:“參將大人。”

李龍點點頭,他剛才一直都在觀察這名隊長,他的年紀在三十五歲左右,個子不高,但長得敦敦實實,剛才不僅是發令,而且還親自動手做淸膛,填彈等工作。李龍發現他對開炮的一系列動作十分熟練,比另兩門火炮的速度快了許多,差不多達到一分鐘就能發射一次的水平,因此也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隊長道:“回稟大人,小人叫柱子。”

李龍道:“我剛才看你放炮的動作十分精熟,你做了幾年的炮手?”

柱子道:“小人做炮手以有十年時間了。”

李龍正要在問他,但這時楊大力道:“參將大人,賊兵又開始進攻了。”

李龍又點了點頭,拍了拍柱子的肩頭,道:“好好幹吧,等賊兵退了之後,我再來找你談話。”

其實這個時候賊兵的頭頭等人心裡也十分糾結,因為剛才派出去填埋防城河的一萬士兵以經拆損了一半,逃回來的人也多半帶傷。還沒有開始攻城,就受到這樣的損失,也讓他們覺得非常意外。

他們幾個人合營之後,共計人數接近八萬,當然有一多半是家眷人員,但可戰之兵也有接近三萬,不過其中只有二萬人馬是主力,擁有最好的裝備和武器,其餘都是輔助人馬,也就是當炮灰使。雖然剛才出動這一萬人馬都是屬於炮灰之列,但炮灰好歹也是能幹活打仗的人,這樣大的損失,還是讓他們覺得有些承受不住。這明白為什麼以李自成之強,也攻打開封府二次都沒有打下來。

因此賊兵老八心裡有些想打退堂鼓了,於是道:“兗州城防守嚴密,這麼攻下去我們的損失太大了,我看還是撤退吧!咱們別找別處去。”

老九看了他一看,道:“別處還能到那裡去,現在中原有闖王,湖廣有八大王,河北有關外的韃子兵,除了兗州之外,我們還能有那裡可去?”

老八道:“但剛才你沒有看到嗎?還沒有打到城外,就死了五千多弟兄,這裡下去,就算是攻下了兗州,咱們也元氣大傷了。要是把弟兄們都打光了,咱們幾個還有活路嗎?”

老久不屑道:“現在官兵只不過仗著有一條防城河擋著,因此才硬撐著。只耍填平了防城河,就可以直接進攻兗州城了,到那時看官兵還有什麼辦法。再說死的又不是真正能戰的弟兄,這樣的人——” 他一指兗州城的方向“在城裡有的是,只要攻下了兗州城,死了多少都可以補充進來。”

老九又道:“你們不要忘了,在兗州府裡還住著一個魯王,——闖王攻下了洛陽,抄了福王府,得到的金銀財寶堆成了山,數都數不過來,僅僅是糧食,就夠吃十年的了。這魯王府也不會差到那裡去吧!因此只要打下了兗州府,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咱們也能過幾天好曰子。”

聽他這麼一說,其他幾個人也都動心了不少,許可變咬了咬牙,道:“好,我們就拼了,繼續進攻。”

幾個人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之後,流寇們立刻又展開了第二輪的填河進攻。

看著第二批流寇在向城牆邊靠近過來,李龍也知道了流寇的用意,就是那人命填,勁弩手向填河的流寇射箭。而柱子等人也停止了用實心彈,等流寇的隊伍走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內之後,才用開花彈攻擊。

開花彈的射程和穿透力都不及實心彈,但對沒有多少遮擋的流寇來說,卻十分有效。近距離的殺傷力遠比實心彈大得多,一炮轟下去,流寇幾乎是成片的倒下。只轟得流寇們慘叫不止。

因此守城的隊伎雖然少了勁弩手,但同樣也給流寇們造成了大量的殺傷。等這一些流寇退下去之後,停在城外的屍體幾乎增加了一倍。

一萬一千傷亡

一上午的時間,官兵的傷亡極為微小,青州兵只有五百多人人受了箭傷,無一死亡,其他兩個千戶所的軍隊加起來,死亡的也不超過二千人。

城外屍體太多,雙方約定停戰半個時辰,允許賊軍收攏屍體。

兗州城的護城河並不寬,只有二丈也就是公制的六米多。而且也並不用把整個護城河全部填平,只需要填出幾條通道來就行了。而經過了流寇們的兩次填埋工作之後,有好幾外地方都被填出了一多半,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用屍體做填充物的。如果流寇再進行二三次填埋工作,就可以在護城中填出五六條道路來。

半個時辰的清理之後,城外上萬屍體收拾乾淨了。 不過這時以經日上中天,到了中午,流寇在陣前吃飯。而兗州城裡的官兵們也都按各部自己做飯,送到城牆上來。

青州兵吃的都是一色的白面饅頭,這時從青州府出發時就做好了許多饅頭,便於一路攜帶,因為天冷,也不怕壞。不過今天是最後一批白面饅頭了,下午就要開始吃白米飯了,但饅頭也都是重新蒸過,十分鬆軟,熱氣騰騰。青州兵的士兵每個人發兩個饅頭,還有一大碗肉湯和一大塊馬肉——這是用陽穀縣一戰中流寇的死馬做的。無論士兵將官,吃時全都一樣。

雖然馬肉的味道並不好吃,但在這大冬天裡時候,能夠喝到一碗熱呼呼的肉湯,就著饅頭吃著馬肉,也是非常好的待遇了,看看其他的兩個千戶所的軍隊,還有那十六名炮手,全都只能啃黑麵餅頭,就是楊明遠的家丁,也只能吃一半白米飯。另外就是一個野菜糰子。和青州兵的伙食相比,差得太遠了。

因此那些官兵們一個個都看著青州兵大口喝湯吃肉啃饅頭,都饞得直吞口水,心裡也在想,大家都同樣都是當兵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不過李龍還是讓人給他們各送了五十籠饅頭和一缸肉湯,畢竟當才大家都是在並肩作戰。而且在以後的幾天裡,還要一齊迎擊流寇,互相間的關係,還是要處理好。楊明遠自然是千恩萬謝,接過了饅頭和肉湯之後,各個去享受去了。

楊大力一手端著碗,扒著城垛口,向外面看著,喃喃道:媽的個巴子,這麼多首級在外面不能割,要不然又是一件多大的功勞啊!”

而李龍又轉到那一群炮手那裡,饅頭肉湯剛才也送給了他們一份,因為這夥炮手人少,因此人人都可以分到一個饅頭一碗肉,也吃得津津有味。

見李龍來了,炮手們全都起立相迎,態度十分恭敬。李龍讓他們都坐下,又問柱子道:“你們除了會開炮之外,會打鳥銃嗎?”

柱子忙道:“回稟大人,鳥銃、魯密銃、三眼火銃等器,小人還有小人的這一群兄弟們都會使用。”

李龍到是有些意外,道:“這麼說你們會用的火器還不少?”

柱子道:“實不相瞞大人。小人當初都是登州的官兵,曾在孫巡撫麾下的西洋教官指導下,學習過各種火器的使用方法,後來山東叛亂,小人才被劃歸到兗州府來,統管一隊炮手,因此也教過他們一些。”

李龍一聽,心裡不禁暗喜,這一趟兗州府到是沒有白來,他當然知道柱子所說的孫巡撫是是崇禎四年(161年)的登萊巡撫孫元化,他可是明末時期中國著名的火器科學家,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成就決不會底於徐光啟和宋應星。

孫元化在登州擔任巡撫的時候,曾任用過一名叫特謝拉*科雷亞的葡萄牙人率領一些葡籍士兵幫明軍試鑄歐式大炮,並負責訓明軍的炮手火槍手。只可惜孔有徳、耿仲明等人在山東叛亂之後,孫元化被朝廷斬首棄市,特謝拉*科雷亞及其葡籍士兵中只有三人倖免於難,一個應用先進西方火器技術的科學基地也被毀於一旦。

而孫元化在登州鑄好的三十餘門新式火炮也被孔有徳、耿仲明等人帶到遼東投降了皇太極,在崇楨十三年(119年)的寧錦大戰中,幫助清軍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李龍到沒有想到,在兗州會遇到當年接受過葡萄牙人訓練過的明軍槍炮手,這下可撿到寶了,自己現在雖然弄到了一批槍炮,但手下正缺這樣會使用的人材。看來穿越定律果然發揮了作用。等自己離開兗州的時候,一定要想法把這夥炮手都帶走。

吃過了午飯之後,流寇又發動了兩次填河的進攻,在付出了二千餘人傷亡的代價之後,終於在護城河上填出了五個道路來,然後流寇才收兵回營。

等流寇撤兵之後,李龍這才派出二百人出城,一方面割一些首級,今天一天的辛苦功夫可不能白廢,總要有一點收穫才行。另一方面是把射出去的箭枝撿一些回來。

收集首級的時候,結果不光嚇到了李龍,更是嚇到了曾化龍,五千六百級。而且李龍也本著和友軍搞好關系的原則,給楊明遠分了二千顆首級。兩人自然又是對李龍千恩萬謝。心裡現在也覺得,受李龍指揮,到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到了晚餐時,兩邊的人又吃到青州兵分給他們的一些肉湯,人人都對李龍十分感激。

李龍來找曾化龍,道:“大人,屬下想到兗州府的府庫中,有沒有什麼合用之物,不知大人能否通融一下。”

曾化龍看了李龍一眼,笑道:“說吧,你又看上兗州府裡的什麼了?我直接去向王知府幫你耍就行了。”

李龍也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道:“楊千戶手下有一皮受過西洋訓練的炮手,我想要過來充實青州兵,另外兗州倉庫中有不少火銃,也想拿來使用。”

曾化龍點了點頭,雖然他對李龍執著於火銃有些不理解,但對李龍的表現卻是相當滿意,還未到兗州府,就先立一功,而今天第一戰就斬首一萬五千多人,雖然只割下五千多首級,確大長城中官軍的士氣,讓曾化龍也在魯王面前大覺臉上有光,於是點點頭,道:“這些事好辦,明天我就幫你去要吧。”

李龍遲疑了一下,道:“還有一點。”

曾化龍道:“什麼事情,儘管說吧。”

李龍道:“不知大人是否想過,萬一魯王不肯支助糧草,又該如何?”

曾化龍怔了一怔,也猛然醒悟,這種事情其實以經出過很多次,這些蕃王的腦子不知是什麼做的,流寇都兵臨城下了,卻硬是不肯出一分錢來獎勵守軍,鼓舞士氣。他們難到沒有想過,一但城池攻破,首先挨刀的必然是自己這些蕃王嗎?流寇們可是不會講客氣的。於是問道:“李龍,如果真是這樣,你認為有什麼辦法?”

李龍道:“動用府庫的銀錢,其實也無需多買,只用維持十天就可以了,賊兵勢大,耗糧必多,十日攻不下兗州,必會糧盡撤軍。實在不行,甚至可以讓王巡撫或陳知府私人出錢,向糧輔買糧,這些許小錢,他們應該拿得出來吧。”

曾化龍又想了一想,道:“李龍,本官知道了,你則去好好守城,本官自有主張。”

果然在第二天,伍昊帶領著兩千兗州兵來到南城駐守,正好趕上流寇向城牆發動進攻。兗州的眾將士們也一個個擦拳磨掌,準備也大顯身手一番。

而且在伍昊看來,昨天李龍取得了一場大捷,並不是青州人馬有多強,而是因為流寇的實力並不怎麼樣了。因此伍昊認為登萊人馬能夠做到,自己兗州的人馬同樣也能夠做到。於是他也憋足了一口氣,也想打一個大勝仗。

只可惜戰事的程序並沒有按伍昊等兗州眾將的預想發展,一來是因為兗州的人馬實力的確太弱了,因為登州、萊州、青州從山東巡撫分離出去之後,山東巡撫就成了一個徹底的內地巡撫,軍備力量和守衛遼東沿海的登萊巡撫相比,確實還差了一大截。

而在另一方面,流寇今天可是動真格了,出動的人馬也不再是昨天的炮灰,而是各人手下的精銳人馬,他們不僅和官軍周旋了多年,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武器裝配和戰鬥力都要比昨天的人馬高出一個檔次。結果這樣一來,此消彼漲,雙方的實力對比立刻就轉了一個方向。

因為有城牆可守,兗州人馬總算是堅持了近一個時辰,但這也就到頭了,雖然流寇們付出了一些傷亡代價,但最終還順著木梯,登上了城牆,也突破了兗州人馬的防守。

伍昊也不禁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本打算打一個大勝仗,結果卻事與願違,急忙下令全軍出擊,一定要把流寇給趕下城去。但久疏戰陣的兗州士兵卻根本就不是身經百戰的流寇的對手,由其是在失去了城牆的優勢之後,被流寇殺得紛紛倒地。而剩佘的士兵見流寇厲害,頓時鬥志盡失,紛紛敗退,流寇趁機在城牆上不斷擴大著陣地。

這時候李龍受命曾化龍來到南城

李龍率軍來到了南城的時候,這時在城牆上,流寇和官軍的人數以經幾乎相當了,而且還不斷從城垛口爬上城牆。而官軍顯然以經有些力不能支,正在不斷後退。看來兗州城確定是岌岌可危了。

李龍急忙下令,所有的刀牌手全部加入戰鬥,李龍也端起95自動步槍參戰,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子彈補充的問題。

這一段城牆正是流寇主攻的地段,幾乎已經全被流寇佔領,正在分向城牆兩頭沖殺,還有一部份人正打算佔領甬道,殺下城牆去開關落鎖,放城外的大軍進城。正好在甬道口遇見了青州兵。

李龍一見士兵們大部份都登上了城牆,立刻身先立卒,端著突擊步槍威力就打,加上距離那麼近,幾乎一顆子彈都打穿二個流寇,很快一梭子子彈就打光了。李龍一摸,媽的,沒帶備用彈夾。管不了那麼多,把出瑞士軍刀殺入了流寇的戰團中。只見刀光飛舞,血光並顯,不多時的功夫,李龍一連砍倒了十餘名流寇兵。其餘的流寇兵見他勇猛無比,也都心生怯意,一時不敢逼近。

就趁著這麼一緩,陳守備陳吉祥在城牆上布好了超長槍手,舉著長槍向流寇們刺擊而去。而李龍也立刻退回到自己陣中,指揮作戰。

“殺!”

隨著這一聲怒吼,一排長槍一起向流寇們刺擊而去,頓時有七八名流寇無法躲閃,身體被長槍刺中,當場斃命。而長槍手們從死人體內抽出長槍之後,馬上又向著下一個目標集體突刺而去。

因為城牆的寬度只有六米,因此每排長槍手只有七八個人。但既使是如此,青州兵的長槍集體突刺,也不是輕易就能抵擋得住的。而且流寇們為了爬城方便,並沒有裝重甲,大部份人都只穿了皮甲,拿的武器也都是刀盾一類的短兵器,面對集團刺來的長槍,也確實是難以抵擋。

更為可怕的是,青州兵的長槍只刺擊,並不招架庶攔,也使流寇兵們空有豐富的格鬥實戰經驗,但根本就沒有施展的機會,因此毎一輪長槍刺出之後,流寇們就會響起一片慘叫聲,馬上就倒下一排。而青州兵中有長槍手倒下之後,立刻會有後面的補充上來。

超長槍陣如同一臺壓路機一樣,平推著殺向流寇,長槍陣所到之處,無一倖免。全都被刺成了馬蜂窩。

“太恐怖”兗州兵見到青州兵的殺敵方式,都不敢相信這就是青州兵。

同時隨著另外兩支青州兵小隊也登上了城牆,並且在城牆上也布好了陣式,然後沿著城牆向兩端推進,流寇的空間也被一點一點的擠壓著。而青州兵推進之後的地方,刀牌立刻上來佔領。

說來也奇怪,青州兵一加入戰團之後,不僅一下就穩定了戰局,就連其他的官軍彷彿也像脫胎換骨了一樣,不僅也穩住了陣腳,而且還頻添了不少勇氣,一個個也揮動武器,或是向自巳身邊的流寇猛攻,或是牢牢守住城垛口,完全就像是換了一支軍隊一樣。

在青州兵的帶領下,官軍在一步一步的收復著城牆上的陣地,而留在城牆上的流寇兵也越來越少,在城下的流寇兵則突然發現,再想登上城頭,以經變得無比艱難起來。還有一些流寇兵見勢不妙,順著木梯,從城牆上逃了下去。

平推的坦克把爬上城牆的流寇節節後退,推不及時都紛紛掉下城牆,寧可摔死也不想別捅成馬蜂窩。

這個時候流寇們開始自相殘殺起來,雲梯上往上爬的流寇並不知道上面出現了無敵坦克,而已經爬上的流寇卻想從梯子上下去。

“不要往後退”正在往上爬的流寇一邊往上爬,一邊砍往下爬的流寇。

而城牆下面的 老八等人卻不知道城上面發生了什麼事,本來優勢明顯,怎麼突然就開始往下爬了。

“督戰隊,上去”誰敢後退,殺無赦。老八命令道

老八長長出了一口氣,道:“誰能告訴我,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本來眼看著就要把兗州府攻破了,怎麼突然一下我們就被打下來了呢?”

結果卻適得其反,督戰隊被殺回來的逃兵殺的節節後退,很快就要殺到老八面前了。

老九見勢頭不對,正色道:“退兵”

王英這時才平靜了一點氣血,道:“看來這李龍確實是一員猛將,這一次可真是多虧了他。”

曾化龍聽了,也不禁有些得意,道:“那是自然,不過這城防的安排,還是要重新佈置一下才行。”

兩人正說著,李龍也來到了兩人身前,施禮道:“兩位大人受驚了,現在流寇以經退了兵,今天應該不會再來攻城了。請兩位大人回去休息去吧。”

曾化龍道:“李龍,本官想把城防的安排,重新佈置一下。將你的青州兵分為兩批,毎日輪流帶領著其他人馬守城,你看可好嗎?” 剛才他以經看得清淸楚楚,在青州兵出戰的前後,其他的官軍也判若兩軍,沒有青州兵,一個個都成了病貓,而在青州兵出戰之後,卻全都變成了猛虎。看來必須要青州兵時刻在城上坐鎮才行。

李龍比曾化龍更淸楚,一隻獅子帶領著一群綿羊能夠勝過一隻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就是這個道理。現在看來,整個兗州城裡,其他的軍隊基本都是綿羊,還就只有自己的青州兵算是一隻獅子,儘管也只是一隻幼獅,但也能湊合就用。幼獅也比綿羊強。

因此李龍道:“屬下尊令。不過經此一戰之後,流寇一時半會恐怕難以攻破兗州府,但士兵的口糧所剩不多,還請兩位大人儘快想辦法解決。”

曾化龍點了點頭,其實在早上他就以經和曾化龍說好了,兩個人今天一起去見魯王,不僅要魯王支助一些糧食,同時最好能夠拿出一些錢財來,犒賞三軍,以鼓舞士兵們的士氣。雖然說這些蕃王個個都是守財奴,吝嗇鬼,但曾化龍認為,洛陽的福王就是最時的前車之鑑,因此對說服魯王也比較有信心。

只是從早上流寇攻城開始,形勢就一直危急,兩人那裡還有心去求什麼魯王。現在危急總算是解決了,因此也該是辦這件事的時候了。

於是曾化龍道:“李龍,你安心守城去吧,我們這就去求見魯王。”

李龍告別了兩位巡撫,又回到城牆上,這時城牆上的屍體基本都淸乾淨,但還是留下了不少斑斑血跡。而戰果也以經統計出來。

這一戰官軍一共斬殺流寇五千三百人,生擒三百人,不過這個數字並抱括城外的屍體,如果把城外的屍體加在一起,估計會接近八千人。從結果上看,到是不錯。

但官軍的傷亡同樣也不少。一共陣亡三千三百八十九人,傷三千五百四十七人。其中兗州兵陣亡一千八百七十四人,傷三百五十五人。青州兵傷亡人數為:陣亡一千五十二人,傷三十人。

柱子的兄弟們一共是三十二人,李龍把他們編制在張成的手下,跟著柱子一起學習發射火銃和火炮。反正現在有的是火藥。

到了晚上,李龍又來到曾化龍的館驛裡,想瞭解一下他們去找魯王要錢要糧的結果。但一見到曾化龍的表情,李龍就知道,事情一定是砸了。果然李龍一問,結果真的就是這樣。

原來在下午,曾化龍去求見魯王朱以派。在見魯王之前,曾化龍也瞭解得十分淸楚,魯王雖然沒有洛陽的福王那麼多的財富,但也差不到那裡去, 僅僅是屬於王府的田產,少說也有七八萬畝, 而王府的存糧不下十萬石,庫銀足有三十萬兩。因此請求魯王支助幾千石糧食, 幾萬兩白銀, 對魯王來說, 應該不是難事。何況這也是和朱以派自己性命相關的事情。

但結果證明,曾化龍的想法,還是太天真了。因為在問明了兩位巡撫的來議之後,朱以派立刻就變了臉色,說現在這個世道,年年欠收,王府裡也沒有餘糧了。因此是拿不出錢糧來。

曾化龍自然也不肯輕易放棄,於是向朱以派誠述利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反覆勸說,只說得口乾舌燥,只希望朱以派能改變主意。但朱以派絲毫也不為所動,就是一口咬定,自己沒糧沒錢。

曾化龍都有些急了,說話也有些不客氣,當場直言,一但城池被流寇攻破之後,一城生靈必然玉石俱焚,屆時不僅魯王府難以倖免,就是魯王本人,也難以保全。而王府的錢糧也必盡歸流寇所有,因此還請魯王三思。

朱以派一聽,當時就火了,指著曾化龍的鼻子,讓曾化龍也不要忘了,地方大員都有保護蕃王的責任,一但魯王府有什麼閃失,你們兩個的腦袋也保不住。說完一甩袖子,就退回到內室裡去了。兩個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也從魯王府回來。

按說這整個事情經過,曾化龍沒有必要詳細的告訴李龍,不過現在曾化龍十分看重李龍,已經把他視為自己的心腹,而且在魯王府裡憋了一肚氣,也正想找個人傾敘一下,因此也就不瞞著李龍,都說了出來。

聽了魯王的理由,李龍現他到是有些瞭解這些藩王的想法了,因為一但蕃封有失,地方官員都有失職之責,因此他們才有恃無恐,認為不管怎樣,官員們都會盡力守城。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就箅是官員想盡力守城,但打仗的卻還是普通的士兵,他們才不管那麼多,一但缺糧少餉,誰還會努力作戰。甚至有不少士兵都是因為缺糧少餉,反而倒戈投降了流寇,獻關讓城,有不少州城其實就是這樣被攻破的。

但等說完之後,曾化龍也覺得有些不妥,又囑咐道:“李龍,魯王拒絕支助錢糧的事情,一但傳揚出去,恐怕會動搖軍心,因此你千萬不要洩露出去。”

這個時候李龍還不知道王廣福千總已經拿到了一千七百萬兩銀子,已經運到青州府了。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及時拿出十幾萬兩銀子支付軍餉

李龍聽了,也不僅苦笑起來,道:“大人,屬下自然不會亂說,但只怕是魯王府裡,守不住這個秘密呀!因此糧餉的問題,還請大人儘快解決,才能穩住軍心。”

曾化龍也苦笑著搖了搖頭,他又何償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現在也是無計可施了。只好道:“好吧,明天我們再找幾個兗州的商家,看看能否讓他們支助一些錢糧吧。”

第二日,卻得到一個可靠消息,城外的流寇撤走了,可能是因為損失太大了。然後青州兵和兗州兵,登州兵一起出城去收割首級。忙活了大半天才把所有的首級都收集乾淨。讓屍體焚燒掉。打掃乾淨戰場。

清點首級,一萬三千級,另外俘虜三千人。牛馬一千多匹,狗五十條。這狗就是一開始哪些四條腿的小動物。

戰鬥結束,李龍欲此行返回青州,哪個吝嗇鬼魯王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更不要提送行。大軍整備完畢後,就啟程返回青州。

由於是勝利後的返程,所以不要那麼著急,大軍緩慢行走,一天只行走三四十裡就停下來。結果兗州到青州不足八百裡路程,走了二十天才回到青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