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帝國在北美與英國殖民者地戰爭基本上大局已定,剩下來對外外交事務對帝國而言不過是見縫插針撈撈便宜罷了,在外交部部長江雲的努力下,中華帝國的使者覲見了列奧波德一世與這位神聖羅馬皇帝達成合約,如今的普魯士與奧匈還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帝國,還是三百多個小國中的幾個不完整的軍事勢力,而且都名義上在這個神聖羅馬皇帝治下,只要這個神聖羅馬皇帝不對中華帝國發動戰爭,這些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軍事勢力也就不會主動挑釁,不過也是列奧波德一世看到了與他們幾次作戰的土耳其人被中華帝國打的幾乎滅族的原因,中華帝國的正規軍太可怕了,而且有兩個精銳師就部署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邊境,他不敢親啟戰端

隨著北美洲大片土地被中華帝國佔領和大量中華帝國移民的到來,李龍的注意力也要從戰爭轉移到美洲的治理,著手對北美洲佔領區按照他的設想進行徹底的整頓,包括對控制薄弱地區透過各種辦法加強控制力度,爭取讓中華帝國能夠在第二次英荷大戰結束前將北美洲建設成為一個鞏固的地盤,當然,不可能完全統治,大量的移民還沒有到,而且畢竟北美洲內部情況非常復雜,土著和移民各自發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發展北美洲地區和對外處心積慮開展戰爭不同,這些工作根本沒有一個正確路線可言,只有一個大致方向而已對外開戰則可以針對對手的弱點積極準備,就算面對裝備比自己手裡的脅從軍強地英法軍隊也有很大地機會獲勝而對於北美洲建立鞏固的地盤,事實上除了阿拉斯加和育空這些要麼受地理條件限制要麼是有強大的中華帝國後備軍的地方之外,中華帝國政府對北美洲其它地區的控制能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有力

廣闊的美洲好多地方都地形複雜,鐵路建設又遠落後於中原,地方土著勢力強大,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要想做到完全控制很困難李龍透過和平援助吸取勞力和剿滅反抗部落等途徑至少使各地的大部分權力都切實的落到中華帝國地手中,但在具體地方事務上還是要受到很多的牽制,甚至還有些大土著部落雖然表達了善意但仍保留有少量的土著武裝,這些事情為了不引起反彈和不必要的衝突李龍必須都捏著鼻子認了

第二年英國倫敦終於發生了大規模的黑死病,而不知道是因為物資無法再遠洋補給五萬大軍進入美洲與中華帝國進行戰爭還是因為荷蘭人與法國聯盟對付英國人的原因,反正那法隊竟然沒有派出兵來美洲,讓李龍白白準備了一番,人家沒來打,李龍還賤骨頭地正兒八經的失落了一番

隨著弗吉尼亞完全被中華帝國佔領後,北美洲東南方北卡羅來納和南卡羅來納以及佐治亞三大英國殖民地州已經只剩下佐治亞地區還有一些地方是中華帝隊不能完全控制的了為了早點解決東躲西藏的剩餘的英國殖民地軍隊,李龍允許投降的人成為中華帝國的正式移民,也允許投降者回英國,但是頑固不化堅決抵抗的,殺無赦這次下手連消帶打徹底解決問題,那些英國殖民地反抗者也算是放下心來,誰願意死,大家都是為了討生活來的,而且由於他們回國害怕受到迫害,而且由於脫離了英國的一些公司,害怕遭到公司的追究,所以統統加入了中華帝國國籍成為中華帝國移民的一員

中英殖民地之戰的勝利最大好處便是讓中華帝國的威信在北美洲空前高漲,這也給李龍徹底掌握北美洲所有權力的機會,在往後的計劃中,隨著移民的越來越多,李龍需要高度的中央集權來推動北美洲地區社會地改革,後世美國的聯邦制李龍不是沒有想過,但這種松散地聯盟被他給否定,現在地中華帝國在美洲的土地需要集中多的力量用在一點上,只有這樣才可以加快北美洲地區地發展度不被西方國家軍隊給打回來,這就像一場戰爭,建立穩固的北美洲地方權力讓你們英法等國空著急又能如何?

1654年新的一年到了,李龍在美洲遙控指揮著今年他個人的所有收入款項的出處,今年李龍個人擁有了價值高達六千億多銀幣的收入,當然,大多都是中原以外地不動產和土地,而且實際價值遠比六千多億銀幣要高無數倍,畢竟大片的武裝開拓商團佔領的土地是按最低價格算的,實際價值,那是無可估量的

今年各個李龍的工廠、企業、商團等等讓李龍獲得了大量現銀收入,李龍立刻將這筆鉅額款項全部捐獻出來使用,無償開辦了數千家養老院、上萬所小學、數千所中學,還有一筆款子用於海軍技術裝備研究和海軍系統人才的培養,由海軍脅同教育部出面把這錢用在全國建設的三十六所“海軍小學”中,在各方關注下也沒有人能貪汙的這筆款子,剩下銀幣,李龍直接全用到了吸引漢族移民上來了,來美洲大陸,一個人獎勵二十銀幣,路費李龍個人掏錢支付,來了李龍個人送農具、牲口和優良的種子一下就多吸引來上百萬戶家庭,數百萬人口

隨著歐洲局勢的緊張,英、荷、法等國家明明知道中華帝國對他們的威脅最大,但仍然無法從戰爭中脫離出來,尤其是英國,本來就失去了太平洋上的所有利益,後來又接連被中華帝國海軍艦隊將他們的海上艦船擊沉不少,加上大西洋也成了中華帝國海軍肆虐的地方,在失去了美洲所有殖民地後,加上本地的黑死病地流傳,與荷蘭艦隊作戰的戰況也不容樂觀,所以英國暫時放棄了與中華帝國的衝突,雖然沒有簽訂面條約,但是至少最近幾年內是無法對中華帝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了,而丹麥不是中華帝國海軍艦隊的對手

隨著西歐的神羅和中華帝國部隊進行了再次的和平談判,中華帝國的人才知道法國人獲得了中華帝國陸軍戰績的詳細情況,當法軍艦隊被無敵的中華帝國海軍消滅大半,都不敢再挑起戰爭

緊接著,選侯腓特烈?威廉也與中華帝方和平談判,確定柏林以東為中華帝國與德國西德邊界線,與兩方地區勢力的談判塵埃落定,幾個月後訊息傳來,國家舉國沸騰,這次條約的簽訂,讓中華帝國確定了現有的國界線,整個亞洲成為中華帝國的國境,只不過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們根本沒有經歷過滿清喪權辱國的一系列災難,無法體會這兩個條約代表什麼,當然,如果要是在等二百年,李龍就是真的是神仙轉世也無法建立如此遼闊的國家了

此時英國雖然和荷蘭陷入戰爭泥潭中,而西班牙人卻嚴密防守起了後世的墨西哥東部地區,而隨著法國與荷蘭達成協議成為盟友關係,英國人的處境越來越不利,荷蘭也不放過英國,多年來兩國之間的積怨不是一場戰爭所能解決的,而荷蘭人也是受到英國的嚴重威脅之後才迫不得已選擇了這條路,兩國之間的戰爭被迫的繼續打下去,而對於失去美洲大陸的英法兩國來說,他們在等以後的機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