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防線失手,日軍兵鋒直指十里河鎮,呆在奉天城的裕祿一下子慌神了,急忙找來奉天巡撫李秉衡,嵩武軍統領章高元二人商議對策。

李秉衡則堅持認為,應當阻敵於外,而不應將戰火延伸至奉天城下,如果戰火蔓延到奉天城,那太祖陵寢受擾,何人能擔其責?

而章高元確實不同的建議,他認為先前朝廷制定的奉天城保衛戰計劃已經非常完美了。

章高元說道:"雖然看似我軍數量不弱於日軍,可是我軍之戰鬥力卻較日軍不如。看看奉軍之聶桂林、

豐升阿部即知。七千人的奉軍加上孫顯寅和呂本元二位總兵的盛軍,加起來接近萬人,又有太子河之地利,居然一個上午就被人家突破了,還讓人家長驅直入北進四十裡。聶桂林和豐升阿有擅自逃跑之責,懇親大人上書朝廷,即可緝拿查辦,要不然將會對我軍士氣是一種極大的消弱。"

裕祿也知道,太子河失守完全是聶桂林和豐升阿作戰不利所導致的,本來把二人調往太子河就是為了在奉天城外築起第一道防線,誰曾想,聶桂林和豐升阿這麼的不給力,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讓孫顯寅和呂本元的抵抗也做了白瞎。

雖然聶桂林和豐升阿是自己的屬下,率領的也是奉軍,可是在這種緊要關頭,裕祿心裡是後悔不迭,對於左寶貴的陣亡愈加的感嘆。

雖然怒其不爭,可是真要是吧聶桂林和豐升阿撤了,那麼那些奉軍又有誰能夠真正的統領起來呢。

裕祿哀嘆了一聲道:"章總兵說的很對。聶桂林、豐升阿作戰不利,擅自逃離防線,讓日軍長驅直入,其二人之責絕不能算。我已經向朝廷上書,削掉二人兵權和職位,即可緝拿押赴奉天城。不過你們也知道奉軍雖然在不堪,可是那也是一支力量啊,要真的把聶桂林和豐升阿都撤了,誰來統領啊。"

李秉衡說道:"我看東邊兵備道道臺張錫鑾就可以,他在東邊道道臺宜麟被以失地之責拿問後,就代理了東邊道,並且自建民團,抗擊日軍,還曾一度收復寬甸城,乃是一員善戰之將,前段時間他帶著人也被我們調回了奉天城加強守備,我看讓他去收拾聶桂林和豐升阿留下的攤子應該錯不了。"

李秉衡不說,裕祿倒還想不起來,經他這麼一說,裕祿倒是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然後就問章高元道:"章總兵以為如何?"

章高元心說,奉軍是你們的家事,和我無關,反正你也不會交給我的,我才不多事呢。

於是章高元說道:"對於奉軍接收之事,我乃一局外一人,還是請大人自己定奪就行了。"

裕祿知道章高元想要收編聶桂林和豐升阿的部隊不是一天兩天了,要不然雙方也不會水火不同爐。

既然章高元不想多事,裕祿的決心就下定了,立即傳令張錫鑾趕往北沙河一帶,儘量收攏聶桂林和豐升阿之潰兵。

章高元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並沒有說什麼,不過在接下來的奉天城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案防守上,他和李秉衡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在章高元看來,日軍長途跋涉,奔襲奉天城,雖然在太子河並沒有擋住日軍的前進腳步或者給日軍造成一定的傷害,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奉天城的城牆可不是遼陽的城牆和海城的城牆可比的,加上那邊又有渾河這道天然的屏障,只要能夠堅守不出,和日本人拼消耗的話,恐怕最應該著急的是日本人才對,加上這個計劃是三線聯動的,又有依克唐阿偷襲通遠堡在前。所以章高元不同意把部隊拉到野外和日軍進行消耗戰。

而李秉衡則認為日軍長途奔襲下來,應該人困馬乏了,正好是我們出擊的最好時機,敵人兵怠之時不出機,更待何時?而且一旦能夠取得成功,將會極大的減輕將來日軍包圍奉天城的壓力,還能夠鼓舞士氣。

兩人說的都有道理,到一時之間讓裕祿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裕祿在大廳裡,走來走去,滿臉的憂鬱。

半盞茶的功夫,裕祿始終沒有說一句話,李秉衡有些著急了,站起身來說道:"大人,兩軍交戰,戰機稍縱即逝,還望大人早下決定。"

章高元見李秉衡說話了,也站起身來說道:"大人,雖然日軍事長途奔襲,可是一路上並未真正經過惡戰,其實力依舊非常強大。而我軍自從鴨綠江作戰開始,一路撤離,鮮有勝績。尤其是現在太子河新敗,奉軍還沒有被完全整編,盛軍呂本元和孫顯寅兩位總兵到現在還沒有撤回。奉天城本就兵力薄弱,如果貿然出擊,導致失敗,而奉天城我們還怎麼守。到時候奉天城時候的責任,大人我們誰都擔不起啊。"

章高元的話讓裕祿吃了定心丸,裕祿於是說道:"李大人,章總兵說的不錯。我們的兵力在數量上和戰鬥力上都弱於日軍,貿然出擊定然慘遭失敗,到時候奉天城怎麼辦?"

李秉衡頓時辯解道:"大人,萬萬不可啊。自古以來,徒守孤城者,十之八九都落得實城毀人亡。日軍雖然度過了太子河,可他們進兵速度極快,想來沒有把我們當成勁敵。因此屬下還是堅持出擊,即便不是大部隊出擊,也必須要和日軍實打實的進行一戰,最起碼可以表明我們的決心,給士兵們帶去一點鼓勵。如果我們堅守不出,士兵們士氣必然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的消沉下去。如果我們能夠在退守的時候,給予日軍一定的打擊,那對於我們守城的士氣來說也是一大幫助啊。"

裕祿為難道:"李大人,你說的不無道理,可是我們兵力薄弱,哪裡還有軍隊可以出擊啊。"

李秉衡看了一眼章高元,只見章高元把頭扭向了一旁,李秉衡知道讓章高元出兵看來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夠這麼辦了。

李秉衡頓了頓說道:"大人難道忘了,從旅順撤回來的捷勝營連順統領還有親慶營的黃仕林黃總兵。捷勝營雖然在金州和日軍遭遇之下,損失慘重,可是來到奉天城後,大人不是已經給他們補充了嗎,現在的捷勝營可是有著四個營不下兩千餘人啊,加上親慶營黃總兵在奉天城附近重新招募的親慶營三營一千五百人,那可是有接近四千人的部隊啊。加上張錫鑾從遼東帶過來的團練兵,他去接受奉軍了,那麼這些團練兵可以編成新奉軍新後營,讓張錫鑾的副手耿鳳岐通帶,這樣我們就可以湊齊四千多人的部隊了。雖然他們還不足以把日軍擋住,可是和他們結結實實的打上一仗的實力應該還是有的吧,畢竟他們在奉天城已經修整訓練好幾個月了。"

李秉衡的話點醒了裕祿,當時連順和黃仕林從旅順前來投奔裕祿,裕祿當時還不以為然,也沒有過多的考慮,只是把他們安頓在了奉天城北的三臺子後,就再也沒有過問過,以至於他早已經忘了還有這麼兩支部隊的存在。

"好啊,要不是李大人點醒,我還真的把他們倆人給徹底的忘記了。來人趕緊去三臺子通知連順統領和黃仕林總兵大人,還有通知新奉軍的耿鳳岐,趕緊將軍府商議軍情。"

章高元也沒有想到奉天城居然還有另外的駐紮,這可是意外之喜。如果有了這幾隻生力軍,那麼防守起來就不會那麼費力了。

章高元趕緊說道:"大人,這幾支部隊不能夠出擊,必須要加強奉天城的防禦力量。我嵩武軍共計八營四千人,守衛偌大的奉天城本就吃力,如果加上這幾支部隊的話,恐怕就可以堅守更長的時間了,那樣的話,朝廷制定的奉天城保衛計劃實施起來就會更加的容易。"

李秉衡一聽,章高元還要把這幾支部隊都拿去守奉天,立馬就不幹了,說道:"章總兵,如果你的部隊靠著奉天城這麼堅固的城牆都不能夠守住的話,那你的部隊每年吃著朝廷的軍餉和俸祿是幹什麼吃的?難道他們手裡的武器都是擺設嗎?四千人還收不住奉天城嗎?"

章高元見李秉衡出言諷刺自己,立馬還擊道:"哼,李大人,你以為打仗是憑著人多或者是城牆嗎?我告訴你,如果日本人此次進攻帶著炮兵,只要他們有足夠多的炮彈,就是現在奉天城城牆再厚一倍也無濟於事,最後還是要靠人和武器才能夠守得住。日本人有多少,一個師團,而我們呢只有四千人。不怕李大人笑話,在連山關上,我就曾經評估過日本人的戰鬥力,他們一個人最起碼能夠抵得上我三名士兵甚至是更多。不是說我嵩武軍戰鬥力不行,而是日本人的戰鬥力確確實實比我們強,這一點我不否認。而且在武器上他們也比我們強。雖然我們也裝備了後裝填的步槍,可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使用的是抬槍和鳥銃。如果李大人能夠給我們解決武器的問題,我可以保證我嵩武軍決不讓日軍攻入奉天城一步。"

李秉衡哼了一聲道:"不行就是不行,不要找那麼多的理由。"

章高元還要和李秉衡爭論,被裕祿一把攔住了。

裕祿說道:"好了,章總兵,李大人,現在都是什麼時候了,你們二人還有心在這裡爭論。既然章總兵覺得奉天城的兵力還是有些薄弱,那麼這樣吧。讓連順的捷勝營留在奉天城,加強奉天城的防禦。而黃仕林總兵的親慶營和耿鳳岐的新奉軍後營則統一歸屬李大人統領,出城和日軍打一戰,滅滅他們的威風和士氣也是好的。就這樣定了,至於怎麼打,我就全交給你們而為了。"

得,裕祿最後和稀泥,把事情給平息了下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