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皇上,胡嘯飛的計劃可是把奉天城直接處於日軍的炮火之下,要是驚擾了祖宗安息,我們還有何面目去地下見愛新覺羅家族的列祖列宗,請皇上三思啊。"

說話的是六王爺奕訢,也就是民間出說的鬼子六。

光緒聞聽此言勃然大怒道:"六叔,要知道即便是沒有這個計劃,日本人就不敢把炮火架到奉天城嗎?如果不用這個辦法,你來給朕說說還有什麼辦法?"

其實李鴻章在第一時間知道了胡嘯飛的計劃後,並沒有直接去找皇上,而是先去了六王爺府,把這個計劃遞給了六王爺。

雖然他知道六王爺對自己不感冒,甚至是還有些政敵的味道在裡邊,不過牽扯到奉天城,牽扯到愛新覺羅家族的祖宗陵寢之地,他鬼子六肯定會上心,有了奕訢在前邊擋駕,即便是皇上真的震怒了,自己也好減輕一點負擔。

果不其然,鬼子六在拿到這份計劃書後,立即就拉著李鴻章趕往皇宮大內,求見光緒。

不只是李鴻章得到了這份計劃書,翁同和也在第一時間由他的人摘錄了一份計劃書。雖然他也不是特別的贊同這份計劃,可是能夠把日本人第一軍給打退,甚至是趕出中國境內,他認為這個犧牲還是值得的,於是他馬不停蹄的趕赴宮中,把胡嘯飛的計劃呈遞給了光緒。

光緒在得知海城失陷的訊息後,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吃東西,其心情已經差到了極點,服侍他的宮女太監沒少捱罵和挨罰,光是御書房的茶具都已經換了好幾套。

正在御書房鬱悶的光緒聽了太監嗎報告說翁同和求見,他立即來了興致,馬上把翁同和請到了御書房。

當翁同和說山東總督胡嘯飛擬定了一份奉天城保衛作戰計劃書時,光緒一掃這幾天來的抑鬱心情,臉上也露出了好久不見的微笑道:"好啊,這才是朕的肱骨之臣,翁大人快點給朕拿過來,讓朕看看。"

當光緒把整份計劃書看完後,本來還有些喜悅的心情一下子又重新跌落了下來。

翁同和知道光緒是因為胡嘯飛要只奉天城於日軍包圍之下,而打擾了祖宗陵地安息的事情猶豫了,於是出言說道:"皇上,您覺得這份計劃書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光緒嘆了一口氣道:"唉,如果按內心的真實想法來說,胡嘯飛的這份作戰計劃還是很好的,最起碼可以把日軍的攻勢給攔住,還很有可能把日本人從連山關附近給趕出去,甚至是一舉收復原來失陷的大片土地。可是要知道奉天城不是其他地方,那裡可是大清龍興之地,在哪裡刀兵相見,可是會驚擾祖宗的靈魂的。我就是再不孝,也不能夠讓祖宗在地下也不能安息吧?所以說,計劃是好的,可是我卻不敢去執行。如果我真的敢這麼做,這幾百萬的八旗子弟會答應嗎?老佛爺那裡能透過嗎?滿朝的皇族會同意嗎?"

翁同和當然明白光緒的糾結在哪裡,他慢慢的開口言道:"皇上,我想問一下,如果不同意胡總督的這份計劃,我們還有更好的計劃嗎?我們有多大的把握收復遼東的失地?再想想看,宋慶倒下了,我們該讓誰來做這個統帥,聶士成,肯定不足以服眾,光是依克唐阿就不會信服。裕祿嗎?只是個文官,他那裡懂得打仗。所以既然他們不能夠互相信服,那就擺開架勢,各幹各的任務,分工明確,只要求他們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雖然沒有統一的主帥,可是把戰局分為三個部分,也讓他們少了勾心鬥角的機會,這一招棋挺妙。如果說這個計劃唯一的難點在哪?那就是奉天城的淵源,那是我大清龍興之地,乃是列祖列宗的陵寢所在。可是按照目前態勢的發展,我們在遼陽附近本就沒有了兵力可以阻擋日軍北進,即便是我們不同意這個計劃,難道日本人就能放過奉天城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既然避無可避,不如破釜沉舟一戰。要知道,這一戰如果打好了,那可是能夠扳局的一戰。我們就可以一舉收復遼東失地,逐日寇於家門之外了。"

很顯然,翁同和的話說到了光緒的內心,光緒本來還有些鬱悶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說話也沒有了剛才的有氣無力。

光緒說道:"朕何嘗不知,可是老佛爺那裡怎麼辦?她會同意嗎?要知道沒有她的首肯,這麼大的計劃是不可能執行下去的,光是李鴻章就不會聽我們的。"

翁同和一聽到李鴻章三個字,就恨得牙根癢癢,說道:"皇上,要不我們先徵求大臣的意見,只要大臣們能夠有一半站到我們的立場上來,我想老佛爺也不會為難皇上的,畢竟皇上已經親政了。"

"那也只好如此這般了。"

這邊倆人剛剛商議出結果來,門外的小太監就進來稟報說,恭親王奕訢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宮外求見。

光緒一聽,就眉頭一皺對翁同和道:"我這六叔可是不經常進宮啊,今天居然和李鴻章一起來還真是少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嗎,應該也是為了這份計劃書而來。"

翁同和冷哼了一聲,然後說道:"皇上,本來這分計劃書就是給兵部的,他李鴻章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恭親王也知道了可就有些不同之處了?"

光緒一愣神:"哦,那翁大人的意思是李鴻章把這個計劃書透漏給恭親王的?"

"皇上,不是透漏,而是故意拿給恭親王看的。前段時間因為金旅之戰,他李鴻章和皇上唱了好幾出的對臺戲,現在他不敢直接再撥皇上的面子,所以他要找一個擋箭牌,那麼整個朝廷上上下下只有恭親王有這個實力。所以這次他倆一起來,肯定是要勸皇上拒絕這個作戰計劃的。"

光緒臉色一沉,冷聲道:"哼,他李鴻章自從大清和日本交戰以來,是連戰連敗,還有臉再來,告訴他,不見。"

翁同和急忙攔住了光緒,說道:"皇上不可,李鴻章和恭親王二人既然是為了這個計劃書而來,那你就不能不見上一見,要不然他們跑到老佛爺那裡去說一些不好的話語,可就對我們大大的不利了。"

光緒這才穩定一下情緒道:"好吧,就聽你一言,讓他們進來的。"

當李鴻章和恭親王走進御書房時,第一眼就看到了翁同和正坐在裡邊,李鴻章先是一愣,後來立即就反應了過來。

心說:"這個老東西,跑的挺快,看來他已經吧計劃書遞給皇上看過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就看六王爺的了。"

奕訢到時根本沒在意翁同和,而是直接走到書案近前,先是給光緒施禮之後,光緒賜座,坐下後說道:"皇上,你可知道山東總督胡嘯飛的奉天城保衛計劃?"

光緒點點頭。

"皇上萬萬不可同意啊,奉天城怎麼能夠陷入日軍險地,奉天城怎麼能夠讓日本人炮火摧殘?如果萬一奉天城丟失了怎麼辦?如果祖宗的陵寢受到了打攪怎麼辦?皇上那樣的話,我們可就是大清的罪人了,我們還有何面目下地下去見愛新覺羅家族的列祖列宗啊。"

激動的奕訢,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光緒冷眼先是掃了李鴻章一眼,這一下子把李鴻章掃出了一身冷汗。

然後光緒說道:"六叔,您老也一把年紀了,怎麼也糊塗了。我當然知道奉天城對於大清國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我當然知道奉天城是咱們愛新覺羅家族的祖墳所在地。誰願意讓自己阿德祖墳飽受戰火的摧殘,誰又願意讓自己的列祖列宗在地下也不得安寧?可是,六叔,自從中日戰爭以來,你看看我們的軍隊都成了什麼樣子,除了逃跑就是逃跑,這下可好,海城丟了,遼陽就像敞開了大門等著日本人進攻似的,你說再沒了遼陽,我們還怎麼樣守衛奉天城。"

奕訢馬上辯解道:"皇上,雖然海城丟了,可是不是日本人在海城修整嗎?只要從連山關調集軍隊馬上支援遼陽不就行了,還有湘軍,豫軍等等部隊不都已經到了關外嗎?讓他們都去,這樣不就能夠保住遼陽了嗎。守住遼陽,那奉天城不就安全了嗎?"

光緒冷笑一聲,然後說道:"六叔啊,你那裡知道朕的苦衷啊。你說的很輕巧,調集部隊,那可是需要時間的,日本人會給我們時間嗎?"

奕訢立即又說道:"那從連山關不是可以調集部隊嗎?那裡已經聚集了好幾萬的人嗎,離遼陽又近,時間上應該來得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連山關,連山關的幾萬人馬已經被日本人拖在那裡動彈不得了,再抽調人馬增援療養的話,恐怕還沒等他們到遼陽,連山關就丟了。"

奕訢一愣道:"不會吧,情況有這麼嚴重嗎?"

翁同和見光緒又要發怒,趕緊插言道:"六王爺,其實日本人早在從遼東撤走第二軍,第一軍猛攻連山關的時候,山東總督胡嘯飛就曾經給連山關統帥宋慶寫過信,讓他注意日軍的動向,不要急著吧遼陽海城一帶的軍隊調往連山關,可是宋慶不聽,這下可好,海城被日本人偷襲了,遼陽海城無有兵力可用,奉天城門戶大開,連山關也是被日軍連續猛攻,險險守住,現在海城至奉天城一線,最近的兵力部署在蓋平、營口,剩餘的部隊不是在錦州就是在山海關,那裡能夠解奉天之危啊。"

"可是??????"

奕訢剛想在說話,光緒馬上出口說道:"六叔,我也不想讓祖宗在底下還不到安寧,可是我們還有其他辦法嗎?我這裡是沒有了。"

然後冷眼看了一眼李鴻章後說道:"就是不知道李中堂大人那裡是不是有了什麼更好的注意?"

李鴻章一聽,嚇得滿頭冒冷汗,趕緊跪倒說道:"皇上,微臣這裡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注意了,胡大人的計劃其實還是很可行的。"

奕訢一見本來和自已一起來的李鴻章改變了注意,惱怒的他倆眼狠命的瞪了他幾眼。(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