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戰事》到現在為止,全部章節已上傳完畢。感謝所有讀者朋友的閱讀,也感謝那些登入書評區的大咖和寫手給予我的無窮鼓勵,祝你們所有的朋友,從017年開始,年年斬獲,日日豐盈,心想事成。再拜。

這篇小說,從015年1月1日上傳,至017年4月結束,將近兩年零四個月,全書70多萬字。業餘時間完成,寫的匆忙,行文和技巧,自感不成熟,給讀者朋友帶來的不適,很是不安。全文故事寫的是19年月6日至月16日二十多天發生的事情,卻不得不濃縮進去國民黨孫殿英四十一軍,毅然開赴赤峰抗日的前前後後的人和事。尤其是117旅,在主力撤走以後,與日軍茂木騎兵第四旅團,鬥智鬥勇,血戰熱河;後奉張學良之命,轉而西撤。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撤退途中,仗打得依然英勇,其壯舉,驚天地,泣鬼神,堪應青史留名。

這麼長的篇幅,史實是個大問題。其中行文結構,都是史實,包括一些重要地點和事件,但其中有些橋段,有增加。說起史實,可能有人要問,孫殿英一個軍閥,盜墓將軍,為何會去抗日?這裡就要提到一段特殊的時空,那就是198年9月18日,日軍發動的9.18事變。日人亡我中華之心日久,9.18事變以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攻城略地,東北軍撤進關內,日軍對華北亦步步緊逼。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對抗日呼聲一片。東北四省,包括共產黨領導的抗聯,大小隊伍不下0萬人。抗日的烽火,熊熊燃起。孫殿英雖是一個土匪,土匪也有講義氣得時候。

在此一致抗日的呼聲下,又有一個推力,把他和四十一軍推到了赤峰。這些人就是一批共產黨人,包括我黨早期領導人,如:陳鏡湖,韓麟符,宣俠父,南漢臣,李錫九和王一倫等等。這些人,一個是出於黨的政策和策略,一個是出於民族大義,再就是利用了孫殿英的困惑,他當時想洗掉盜墓將軍的罪名。

在十幾年的查詢史料和準備的過程中,一個歷史人物浮出水面,他就是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韓麟符。他雖然英年早逝,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和影響,卻應大書特書。他早期在天津讀中學時,就是學潮領袖;組織成立學生進步組織“新生社”和向明學會。五四運動第二天,天津學生組成聲援北平學生三人團,他是當仁不讓的一位。他們到了北平,找到了時任總統徐世昌,要求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韓麟符發揮了他伶牙俐齒之所長,不依不饒,終使大總統命令秘書給中國代表發了電報。北大畢業後,他追隨李大釗,投身革命,一直作為內蒙人民革命負責人。曾參加第一屆和第二屆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民 黨代表大會,兩次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他曾嘗試到北方各地發動農民暴動,後受周恩來的邀請,到黃埔軍校任高等戰俘政治訓練班政治部主任。由於他的能力和影響力,蔣

石對他恨之入骨,以50萬元要他的人頭。匆忙離開廣州的他,本來想回北方,後來轉而南下,到南昌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在起義中,他作為領導人,被各代表公推,為總指揮賀龍授印……孫中山先生不幸逝世於北平時,臨終前,他親自執筆為孫中山草擬遺囑,又參加料理了他的善後。

還有一個史實,就是在四十一軍準備和北進時,黨中央和毛主席親自向該部派去了大量幹部。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導下,以李錫九和韓麟符為主的共產黨人,在通縣和熱河途中吸收大批學生和教師加入,組成學兵團。該學兵團對四十一軍戰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時至今日,有些老共產黨員承認,他們就是韓麟符在那時秘密發展的。

寫這部小說的初衷,是要永遠紀念那些血灑熱河,勇於抗日,尤其永遠留在那片土地上的英雄們。但最初的動機還源於筆者的母親,給我講的一個故事——“黃班長抓馬”。那是000年春,父母親隨我們剛進城,有一天母親忽然想到他的父親曾講給他的這個故事。從那天起,直到後來動筆,十五年的準備,期間寒暑更替,母親於011年去世。我披宵夜戰,終至成書,母親如地下有知,亦應含笑於九泉了。此書還要感謝17k網站的編輯們,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大兒子趙晨光(又名:王諫)給予的付出。

017-4-0(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