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身為樞密直學士的楊文廣,把重新編著好的《武經總要》呈給了陸承啟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承啟仔細看過後,下密旨讓禮部刊印,發放到邊軍、禁軍和皇家軍校之中,作為士卒訓練,瞭解大順戰陣兵法的主要書籍。

見楊文廣都回長安一年多了,編著完《武經總要》也無所事事,還不如趁著他尚能提得動刀槍,掛帥出征,順便帶契一下還沒成長起來的未來將領。楊文廣為人穩重,用兵策略極其穩妥,用在正面與交趾爭鋒,再適合不過。再加上楊文廣是個老將了,手上戰績也不俗,可以服眾。在其麾下,配多幾個刺頭將領,好好打磨打磨,日後才能成大器。

有些東西,是要傳承下去的。

比如軍魂,比如軍人血性,比如國家血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失去了血性,是一件悲哀的事情。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世界上,到底還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見廷下無人反對,陸承啟就拍板定論了:“既然如此,朕便下旨,樞密直學士楊文廣,明日便掛帥出征,領兵二十萬,不破安南終不還!”

這只是聖旨的草稿罷了,至於正稿,就要交給中書舍人劉庚擬旨了。如果負責草詔的中書舍人劉庚認為擬好的聖旨並無什麼失當,或者他懶得多事,總之將詔書起草好了,也寫得很漂亮,便可以進呈皇帝“御畫”(簽署畫押),“錄黃”(抄在黃紙上)行下。經中書舍人“宣行”,也就是:“授所宣奉詔旨而行之。”

如果宣行的中書舍人認為詔書不當,他還有權拒絕“署敕行下”,即拒絕在錄黃上簽名,實際上就是駁回詔書。陸承啟很雞賊,因為中書舍人並非只有一個人,所以他將蘇軾升了官,做了中書舍人。沒想到這蘇軾居然不給陸承啟面子,駁回了他很多錄黃(準聖旨):“所有上件錄黃,臣未敢書名行下。謹錄奏聞,伏候敕旨。”直讓陸承啟氣得牙癢癢,但好歹也算是自己人,才沒有很追究。

中書舍人審過沒問題了,便可簽名表示透過,這叫做“書行”,再由內閣複審,最後還要到封駁司。封駁司如果認為詔書不當,也有權力封駁。但到了陸承啟掌權後,封駁司哪裡還敢隨意封駁?這簡直就是給皇帝上眼藥啊,你又不是他的心腹,還想不想在朝廷裡面混了?

幸虧這日不是蘇軾當值嗎,不然事情很可能又多一番波瀾。

其實蘇軾這麼明事理,懂大體,怎麼會像那些只顧自己利益的文官一樣?這也是陸承啟慣著這個大文豪,不然以蘇軾“耿直”的性子,做了個中書舍人幾個月,幾乎就把滿朝文武都得罪了。沒有陸承啟的“照顧”,蘇軾早就像正史那樣,一輩子鬱郁不得志了。

聖旨順利地發了下去,楊文廣接了旨意後,當日便起了王韶、楊懷玉、楊懷仁、楊懷興、楊懷恩等楊家將,領兵二十萬,以及糧草、輜重。破曉便出發,直往交趾而去。

這次出征,估計最開心的就是楊懷玉了。這一年多以來,他在皇家軍校都快憋瘋了。荷爾蒙瀰漫的青年,哪裡按捺得住悸動的心?

“爹爹,你怎麼想到我的?”

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楊懷玉就好似一個多動症一樣,在四處張望著,感受著最為熟悉的軍隊,心情一陣暢快。他在皇家軍校,除了演習時能摸一下楊家槍,其餘時間,無不是在學習兵書,學習各種韜略……楊懷玉自野慣了,哪裡肯服?

只是皇家軍校裡藏龍臥虎,還有一個妹夫在,楊懷玉怕王韶告刁狀,才沒有做很出格的事情。

“你這野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聽聞在皇家軍校居然這般定份,老夫還正當的不是我兒子哩!”

楊文廣也難得起了笑話,周邊的士卒聽了,都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楊懷玉辯解道:“這不是妹夫在麼,妹好不容易找了個如意郎君,我怎麼也得給她面子才是!”

“誰要你給面子了?”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響起,王韶身後閃出一個英武的將軍來。

“妹?”

“鬧紅?”

“你怎麼在這?”

楊懷玉和楊文廣都愣住了,連王韶都嚇了一跳:“娘子,你不是在家學女紅的麼?”

楊鬧紅狡黠一笑:“都道上陣父子兵,我今日便來個上陣夫妻兵。夫君,你常年累月在皇家軍校,可記得有多久不曾回家了?若不是我從阿孃那裡得知,你要出征,不定又要大半年不能相見……”

王韶對楊鬧紅是有些愧疚的,拋卻嬌妻,丟下四個兒子給她,自己卻“躲在”皇家軍校裡,不似為人父,為人夫的模樣。聽得楊鬧紅這般,他登時軟了下來:“都出了京兆府了,你跟著就跟著吧!”王韶知道自己嬌妻的實力,在馬戰上,不知道比王韶高明多少,也不算得累贅。

只有楊文廣虎著臉,斥道:“胡鬧!都做了別人妻子,還這般任性……”

楊鬧紅辯解道:“爹爹,我這不是怕夫君有甚麼閃失麼!”

一旁的楊懷恩打圓場道:“爹爹,妹來都來了,就讓她隨軍出征吧。妹的槍法出神入化,連我都不是對手,爹爹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楊文廣其實也是偏愛這個女兒的,實在狠不下心腸呵斥,拋下一句話來:“你在軍中,就要守軍紀,不然莫怪爹爹不講情面!”罷,抹不開面子,催馬上前,脫離了眾人。楊鬧紅做了個鬼臉,然後隔著馬拉住了王韶的大手,一臉幸福的女人狀。

交趾,升龍城,龍德宮內,大越皇帝李日尊已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龍德宮內來回踱步。

“陛下,漢軍派出了二十萬援兵,來者不善啊!”

“陛下,升龍城內僅十萬守軍,如何能敵大順二十萬精兵?宜及早做決斷,是守,還是棄城……”

“陛下,不若我們進降表,歸服中原罷?”

“陛下須要為七百萬戶百姓著想啊,趁早與大順議和,方能彌消大禍啊!”

“陛下……”

李日尊聽著滿殿文武急切的話語,他何嘗不想議和?但是兩國交戰都到了這個份上,想要議和,已經遲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