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開始發酵,馳道剪綵一事之火,火到陸承啟都不曾想到。零點看書除了眾人皆歎服的馳道之外,更主要的是張載好似犯了眾怒。

一個沒有功名之人,就因為在馳道剪綵典禮上,“裝作”聽完皇帝的演講之後,便頓悟到聖人境界,這是怎麼樣的心機啊!

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憑什麼你一個連舉子都不是的人,憑著誰都知道的幾句話,就能得到皇帝的賞識?而我飽讀詩書,到頭來連省試都沒考過?

大部分讀書人,都是這樣的想法。畢竟科舉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州試、府試透過的,都是鳳毛麟角了。進入貢院考試的,能再中一次,進入最後殿試的,近八十多萬學子裡面,僅僅一兩百人而已,就算最多的時候,亦不過三百多人。

能功成名就的就這麼人,其餘讀書人沒有怨氣,那是不過去的。就好似後世仇富的人一樣,自認為自身能力不差,怎麼別人能家財萬貫,自己卻窮困潦倒?這些人從來不會自身找原因,總是怨社會不公平。富人要是沒本事,怎麼能成賺大錢?同樣的道理,能真正金榜題名的進士,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其學問自然是出類拔萃的。

不然的話,為何中國科舉歷經這麼多年,一直都是統治者選才不二之選?

不管在哪個時代,這樣的人都是存在的。這不,陸承啟還以為馳道宣傳大獲成功的時候。還真的就是大獲成功了。

當時的陸承啟還感覺良好。大肆褒獎了一番唐旭、蘇頌、沈括等人。也同意了他們免費乘坐有軌馬車前往軍器監研究鐵炮的事情,但必須晚上得回到皇家大學。不然的話,他們通宵達旦的研究,身體肯定吃不消的。

同時也囑咐楊道奇,要照顧一下張載,順帶詢問了一番新學年招收新生的事宜。畢竟皇家大學一直都在建設之中,現在同時容納幾千名學子不成問題。

陸承啟始終認為,要想中華文明一直延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m.★.c□om是要全民教育。愚民最終的後果,便是愚弄了自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陸承啟認為沒有什麼好講之後,才再次登上了龍輦,迴轉皇宮。自從做了皇帝之後,政事便一直不斷。陸承啟又是很有責任心的人,做了皇帝就要做一個好皇帝,哪怕不為了百姓,也要為了他的子孫後代啊!

陸承啟不是聖人,做不到先天下而後家人。他只能先家人。後天下。家事都處理不好,國事又怎麼處理?聖人都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遞進關係,前提條件都沒達成,後面的想必也不會取得什麼成績。

龍輦再次緩緩轉動起來,沿途百姓又開始自發地山呼萬歲。大順正統的名頭,至此才算是深入人心。只因此時國泰民安,百姓都還有口飯可以吃,所以沒有那麼多其他的心思。

待得迴轉皇宮,剪綵一事,已經用去了兩個多時辰,此時已經到了午時。用過午膳之後,陸承啟開始處理政事了。卻不知道此時的長安城裡的報館,那些個主編、撰稿人開始紛紛口伐筆誅,不為馳道,只為譏諷張載。

這事情,陸承啟也是第二日才知道。

那些最新的報紙送到陸承啟龍案上的時候,陸承啟一看,登時皺起了眉頭。此時大順對於沒有功名的讀書人,一般都是很蔑視的,不然也不會有落第秀才,不第秀才等法了。可沒想到這種矛盾,居然被他接見張載一事,引爆了出來。

今日的報紙,除了《大順民報》、《商報》之外,全都是抨擊張載沽名釣譽的,這讓陸承啟異常驚愕。馳道這麼好的東西,在這些報紙上只佔了一的篇幅,張載一事,卻成了他們的頭條。

“怎麼會這樣?”

陸承啟百思不得其解,待得認真看下去,總算明白了。古人對於功名的認可,大大超乎了陸承啟的想象。一個沒有功名之人,被尊為聖賢,你叫其餘的讀書人怎麼想?這不是,人人都是聖賢了嗎!

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導致了這樣的後果,陸承啟始料不及。

沒辦法,解鈴還需系鈴人,陸承啟連忙派出內侍前往皇家大學,請張載過來,詢問一番這事怎麼處理。陸承啟其實對於功名一,有些不以為然。就好似後世的學歷一樣,學歷高證明你受過了高等教育,可不一定代表你的素質就高,思想境界就高。相反,一些沒讀過書的人,透過自學,他的素質不一定比高學歷的人差到哪裡去。書籍的作用,就是教化萬民。透過讀書,大家都是受到古聖先賢的教誨,那就是人人能成賢成聖。既然如此,有無功名,很重要嗎?

內侍所持的令牌,乃是陸承啟特地授予的通行令牌,能乘坐應急有軌馬車。不到一個時辰,便把張載從三十餘裡之外的皇家大學,請到了皇宮之中。

第一次見到這麼恢弘大氣的皇宮,張載心情也有些澎湃。他還沒從昨日的奇遇中回過神來,走路都是有些不可思議的感覺。

任由內侍帶路,一路不敢斜視的張載,來到了陸承啟的“辦公室”,垂拱殿之中。

內侍把張載引入殿中,便恭敬地退了下去。張載見陸承啟正在讀著報紙,他也是知道這種東西的,畢竟《大順民報》等報紙,已經傳遍大順境內了。

過了將近一刻鍾,陸承啟才算把今日的報紙看完。讓他失望的是,除了《大順民報》和《商報》之外,沒有一家報館,能公正評論張載的,不外乎口誅筆伐,以及抨擊貶低。

文人相輕的惡劣情節,再一次上演。

先前,陸承啟已經覺得,來一場思想變革的必要性了。可見到張載之後,覺得思想變革不是必要性,而是迫切性,須得引領一個健康的思想境界,讓大順子民真正地開闊胸懷,認清自身。

而張載的關學,又非常符合陸承啟的要求,既然如此,借用這一次發酵的事件,能否引領一場真正的思想變革呢?

陸承啟放下報紙,眼睛看向了張載,心中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