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格局溫大偉不可能長久的維持下去,如果可能,還是要擇優吸收一些周邊地區的工礦企業的。

只是前提在於株江廠的8200噸級全集裝箱船能扛起軍用產品銷量下降空下來的份額才行。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現如今溫大偉的重點還是放在株江重工上,用老一輩的話來說,這可是他溫大偉起家的老底子,不重視不行。

為此他把唐建設調過來擔任黨高官兼副廠長, 至於廠長則由溫大偉本人兼任。

本來溫大偉是想把唐建設扶正的,作為從承包熱處理車間開始就跟著自己創業的好兄弟,無論資歷還是能力都夠這個分廠廠長的職務。

奈何情況有些特殊,無論是熱處理車間還是鍛造車間技術方面沒得說,但骨子裡卻驕傲的很,一般人他們真的未必肯服。

即便是溫大偉左膀右臂的唐建設也不行。

因為從根兒上論,唐建設在老漓東廠就是個學徒工, 在老漓東廠人的眼裡這位鄰近村裡的野孩子是走上了狗屎運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位置, 並不是憑真本事幹上來的。

溫大偉就不一樣了,父親是老漓東廠的副廠長,根紅苗正的廠二代,在老漓東廠人那裡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再不濟也是自己人。

其次溫大偉承包熱處理車間扭虧為盈的成績讓老漓東廠人心服口服。

最關鍵的是掙了那麼多錢,溫大偉自己留下的屬實沒多少,大部分都被他當成獎金和福利發給車間裡的幹部職工。

即便是當時不怎麼有來往的鍛造車間,都因為熱處理車間的盈利才可以照常發工資。

所以兩個車間的人上上下下都呈溫大偉的情。

因此溫大偉說什麼話,辦什麼事兒,這幫老漓東廠的驕兵悍將絕對是連眉頭都不皺,讓幹啥就幹啥。

對此,溫大偉也很無奈, 但也沒辦法,總不能上來就一棒子打死,只能是一點點的調整。

所以這次溫大偉過來便是商量這件事兒……

“今年九月我去趟省城,爭取多要些大學畢業生的名額分配到咱們這兒,到時候多給你們重工這裡幾個, 不過我醜話可說在前面, 這些人可都是寶貝, 你可給我看好嘍, 半點兒委屈都不能給!”

第二天早上,溫大偉在株江重工的廠區食堂與唐建設一見面,便響起昨天完了交代的事兒,趕緊說了出來,生怕過後又忘了。

唐建設剛把一個饅頭塞進嘴裡,聽了這話趕緊硬生生咽進去:“那感情好呀,現在重工這邊缺的就是新鮮血液,只要他們能來,我就雙手歡迎,吃的、住的、用的不敢說全株江最好,但也是整個重工最棒的!”

唐建設立刻拍著胸脯,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畢業生作用有多大,他在厂部早就見識了,真真是驚人呀。

只可惜現如今大學畢業生少,各單位爭搶的又激烈,再加上定向分配的保守機制,令株江廠每年只能跑去省城哭爹喊娘的向上級要指標, 要名額, 就這每年能分配到株江廠的也就二十左右, 叄十不到的樣子。

省內還好, 省外的話幾乎沒啥指望,除非籍貫是邕江的,株江廠還能伸手試試,否則想都別想。

為了添補人才缺口,溫大偉每年都得去各大研究所、高校去拜訪,以便挖一些急需的人才回來。

不但麻煩,而且成本還很高,非常的不划算,但也沒辦法,誰讓這年頭人才就是缺呢。

“你有分寸就行……”

溫大偉夾了一筷子小鹹菜,正準備吃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兒:“你們的冶金分廠弄得是真不錯,後面老幹部、老職工也可以按照這個路子去走,總之一定要溫和,不能操之過急!”

溫大偉所說的冶金分廠是株江重工新成立的下屬配套廠,起初的骨幹都是老漓東廠的人,之後在溫大偉的推動下引進來一個西南大學冶金系課題組,慢慢的老漓東廠的骨幹便被邊緣化。

但這些老漓東廠的骨幹也沒啥不滿的,技不如人本來就沒啥好說的,更何況雖然被邊緣化,工資獎金一樣不少,還有啥抱怨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較於此在桂州廠基礎廠成立的中日合資的新漓東廠那才不是東西呢,老職工被邊緣了,那就真是邊緣了,還獎金,工資能每月發個基本的就燒高香了。

這事兒就是唐建設一手操辦的當然明白,於是點點頭:“明白,還是你的那句話,用不斷的技術升級倒逼管理和生產上的改革……”

說著,唐建設不由得笑了起來:“其實真的不改不行,那些新技術和新工藝在流程和環節上截然不同,讓你不變也得變,說實話,我這是聽你的話去上函授,還保送了在職研究生,多少還學點,明白點兒,不然的話,我也是一樣鴨子聽雷,毛都不懂!”

“要不怎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呢,這話真不是一句口號!”溫大偉笑著啃了一口饅頭,剛準備繼續聊會兒家常,便見到新任的廠辦主任劉建快步走過來。

溫大偉見狀放下筷子,劉建先跟唐建設這個前任打了個招呼便低聲向著溫大偉彙報道:“溫書記,剛剛接到陸主任的電話,說幾位部隊首長要來咱們廠調研軍用產品生產情況,他問您安排在哪裡?”

溫大偉在株江廠內部習慣別人叫他書記而不是廠長,這是因為溫大偉的各項決策都習慣透過廠黨委傳達,如此才能顯得株江廠是個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集體,而不是他溫大偉的一言堂。

所以書記更貼合集體決策的身份,同時也能更加貼近群眾,於是溫書記便取代溫廠長,成為繼溫助理後溫大偉的新代稱。

劉建作為原株江地方某廠的辦公室主任,被溫大偉發掘,一路提拔到現在的位置,自然對溫大偉的癖好瞭如指掌,所以對溫大偉一直以書記相稱。

溫大偉皺了下眉頭,然後看向對面的唐建設。

唐建設愣了一下,旋即說道:“我這就安排車!”

說著就要起身,結果卻被溫大偉伸手止住:“不走,就在這兒……”

話音未落,溫大偉便看向劉建:“你同志陸偉國同志,安排調研的部隊首長們來我們株江重工!”

說著轉過頭看向唐建設:“別跟我說,來你這兒招待不好!”

“怎麼可能!”唐建設哈哈一笑,然後拍著胸脯說道:“只要他們來,保證讓他們流連忘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