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中午這頓酒局就這樣定下了。

地點就選在門口的許家飯店。

只是在吃飯喝酒之前,許家老四打來電話,說是小龍蝦孵出了一部分。

言語間帶著邀功請賞的喜悅。

老幾位一聽,這必須得去看看哪。

吳遠一見老許頭瞧過來,不看僧面看佛面的,也就答應跟著一起去看熱鬧。

雖然當初吃人家喜酒時,已經忘了這許四家閨女長什麼樣。

結果剛到村部門口,就被一個來自上海的熟人堵上了。

“吳老板,我總算是找到你了!”

這熟人不是別人,正是老家跟四姐家一個鄉的付秋,對門呂教授的夫人。

“嫂子,你怎麼這個時節來了?”

吳遠在這兒遇見付秋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這不年不節的點上。

更何況,這時候呂歡已經開學了,平日裡也得缺人照顧。

付秋許是料到了這一層,就直接解釋道:“自打你們回來,歡歡就住校了。到了週末,有老呂開車去接,也不用俺煩。所以俺就趁著這機會回來探親,順便到你們村來瞧瞧。”

話說到這裡,吳遠當即就明白了。

來瞧什麼,那肯定是瞧小龍蝦和十三香的。

當下就跟楊支書和老許頭幾人介紹道:“爹,許叔,李叔,這是我在上海家的對門嫂子,老家辛莊的,大名鼎鼎的教授夫人付秋嫂子。”

“嫂子,這是我老丈人楊支書,村長許叔,村裡會計李叔。”

付秋直接操著一口鄉音地,挨個喚個周到。

這鄉音一出來,立馬就沒了隔閡。

楊支書甚至不遮不掩地道:“這傢伙,要不是小遠介紹,我還真以為,你就是咱們縣裡的人,實在是看著太親切了。”

吳遠一聽,老丈人這也算是會說話的。

付秋更是不傻,直接點破老支書這一層意思道:“不怕楊支書笑話,俺跟著老呂回城這麼多年,身上的土裡土氣就是去不掉。”

老許頭接腔道:“哪裡哪裡,你這是本色不改。”

吳遠實在聽不下去了,開門見山道:“爹,許叔,李叔,我嫂子這次過來,也是想明年在上海開個龍蝦店,做做生意。所以先來咱們村考察考察,看看情況。”

楊支書一拍大腿:“那不正好巧了麼?我們這正要去看看小龍蝦孵化情況的,正好一起去。”

於是眾人一道腿著過去。

好在許四家本就不遠,就在五隊,擱馬明朝、明軍家那一排邊上。

饒是如此,老許頭已經說了句客套話道:“早知道教授夫人遠道而來的,咱就整個車子過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付秋大大方方地道:“許村長,俺也是農村出來的,這點路不算什麼。”

腿了十來分鐘的路程,一行人就轉進到許老四家裡。

許老四家前屋大門敞開著,壓根沒人出來迎接。

直到老許頭一馬當先地喚了好多聲老四,才聽著許老四興匆匆地迎出來,一看眾人這陣勢,尤其是其中還有付秋這麼個生面孔,話頓時噎在嗓子口,愣在當場了。

楊支書就立馬打圓場道:“許老四,你看上海的大客戶付女士都親自來考察了。你這裡小龍蝦孵化要是做好了,明年咱們小龍蝦就能賣到上海去!”

老許頭則是指著吳遠說:“吳老板都親自來看了,你可別讓我們失望。”

許老四頓時露怯了,不由道:“其實這都是我閨女在家鼓搗的,什麼加溫、換水,都是她在折騰。”

吳遠當即開口道:“許四叔,你閨女不是出閣了麼?我還來喝過喜酒的。”

老許頭當即解釋說:“上回出嫁的是二閨女,家裡還有個小的,可小的初中剛畢業,才十五六歲。”

說完,心裡就不由打退堂鼓。

畢竟十五六歲的小姑娘能折騰出什麼名堂來。

讓上海來的教授夫人看了笑話不要緊,可要是讓吳老板看了笑話,這事兒可就大了。

不過吳遠可沒想這麼多。

更何況,來都來了。

哪有不看一眼就走的道理?

當即催促道:“許叔,看看唄!反正來都來了。”

吳遠這一開口,於是眾人就跟著許老四,拐到堂屋東邊耳房的位置。

這裡藉著堂屋的東山牆和東屋的北山牆,打了個簡易的坡棚。

上頭蓋得還是石棉瓦。

條件是有些子撿漏的。

很難想象,許老四的閨女,竟然在這種條件下,摸索出小龍蝦的繁殖孵化。

耳房本就不大,加之放了不少的盆盆桶桶。

很多還是撿來拾來的油漆桶、木膠桶。

但都收拾的很乾淨。

吳遠一馬當先的,加之人高馬大的,一進耳房,稍稍句僂著脖子,四處一張望,就把所有情況盡收眼底了。

只見好幾個漆桶中,密密麻麻的小龍蝦正在往上爬。

後頭還有正在成型之中的。

看著讓人密集恐懼症都犯了。

不過吳遠伸手摸了摸漆桶本身的水溫,感受一下,確實在二十度以上。

怪不得孵化的比預想中要快。

在這漆桶旁邊,還有另外幾個溫度不同的漆桶,孵化進展各有不同。

看得出來,也是個有對比的試驗。

吳遠正想找找許老四家的三閨女,結果人不知道被擠到哪裡去了。

最後只留神到牆上掛著的一個練習冊。

揭開一看,一本練習冊,記得是滿滿當當,事無巨細。

每天都有記錄,內容、對比結果,水溫,幹溼度啥的資料,應有盡有。

幹得不錯!

這才是真正幹事的人。

一番翻過,吳遠當即道:“幹得不錯呀,許四叔!”

許老四美滋滋地,說都不會話了,而且真把這事當成自己的功勞了。

直到老許頭不知從哪個角落裡把許老四的三閨女推出來道:“吳老板,這些都是這孩子幹得,大名慧琴,剛初中畢業,賦閒在家。看不過去許老四三番兩次失敗,就自己摸索了。沒想到,還真讓她摸出些門道來。”

吳遠點點頭:“單看這記錄,就知道是有點子智慧的。”

吳遠的肯定,讓許慧琴心內大喜的同時,臉上紅成個猴屁股。

畢竟這可是來自咱村,不,全縣大名人的肯定。

擱誰聽著,不是美滋滋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