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崗的第二天。

吳遠一早醒來,外面灰濛濛的一片。

起床拉開窗戶一看,好傢伙,大霧起得比昨天上海都要大。

等到洗臉刷牙後,推開大門一看,門口菜地前面的麥田都看不真切。

這能見度充其量也就二十米。

門口菜園子裡,草地上,下了一層的白霜。

看著都冷。

印象裡,前兩年在四處漏風的東屋裡做木匠活,都沒覺著有多冷。

難道是體力活幹少了,抗寒能力下降了?

照說昨晚體力活也沒少幹,不應該。

轉身回到屋裡,把玻璃門一關,頓時覺著沒那麼冷了。

早餐是小米稀粥,配點疙瘩絲,外加點白面饅頭。

香!

吳遠吃到一半,才想起昨天付秋給的十多個茶葉蛋,回程一路上也就吃了三四個。

剩下足足七八個。

放到鍋上一整,再端上桌。

楊落雁嘗了一個,讚不絕口,連說下回見到對門嫂子,一定跟她學學。

吃完早飯,濃霧也散了少許,能見度高了一些。

馬明朝開車過來,接上倆口子,直奔城裡的門店。

既然上了縣城,吳遠順便看了看採暖鍋爐。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三無產品的土鍋爐,誰敢買?

除了一個洩壓閥,溫控啥都沒有。沒個人看在旁邊,誰敢燒?

於是一圈看下來,鍋爐愣是沒敢買。

無奈之下,選了個土暖氣的爐子。

這東西沒壓力,跟大氣相連的。平時燒柴火、燒煤都行,就是需要經常給水箱補水。

補水倒是不麻煩。

關鍵是安全。

可惜它就只能供暖,供應不了洗澡的熱水。

於是吳遠定下了土暖氣和暖氣片,轉頭就去找熱水器。

這一找,差點把整個北陰市翻遍了。

百貨公司倒是有賣燃氣熱水器的,南京產的玉環牌,可這東西農村用不上。

吳遠想找的是電熱水器。

按照印象裡,這東西老外早就在用了。

結果找遍整個北陰,愣是沒有。

沒想到後世的一個小問題,在如今反倒成了大問題了。

帶著這個問題回到村部,一個電話打到騰達公司,安排鄒寧到南京路的第一百貨商店看了看。

終於找到了,進口阿爾斯通的電熱水器。

吳遠終於松了口氣,有就好。

下回帶回來裝上就行。

掛了電話,碰巧老丈人楊支書也在,聞言頗是不以為然道:“瞧你閒的,洗個澡的事,整的多麻煩。去鄉里澡堂子泡一泡,再找個人搓搓背,渾身上下,神清氣爽。”

吳遠笑著不說話。

農村的公共大澡堂,他也不是沒洗過。

前世還因此喜提疥瘡等皮膚病,那滋味,別提多銷魂了。

這事發生在自己這樣的大老爺們身上也就罷了。

要是發生在細皮嫩肉的媳婦身上,那絕對不能忍。

好在如今只是初冬,天氣轉冷,卻還沒有寒。

等到土暖氣一裝上,家裡臨時洗個澡,將就個把月的,問題不大。

等下趟從上海回來,熱水器就能裝上了。

到時候寒冬臘月,在自家裡洗個痛快澡,也不是難事。

見吳遠沒聽進去,楊支書不再多說。

畢竟也是為他閨女享福的事,他沒必要不遺餘力地拆臺。

話題一轉,就說起了村裡辦小學的事兒。

以今年興旺家具廠的經營狀況,村部年終分成2萬塊,是笑眯眯的事兒了。

所以蓋所小學,問題不大。

而問題大的是,沒老師。

縣教育所,連一個帶編制的老師都派不來。

雖說一口井鄉挨著縣城,梨園村又離鄉裡不遠,可對城裡老師來說,就是窮鄉僻壤的沒人願意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遠給老丈人遞了支菸問:“就不能招幾個民辦的麼?”

“民辦有,不難找。”楊支書撲撲地連抽幾口道:“葛瘸子,董斜眼子,都說好了要來。”

吳遠失笑道:“就沒個正常點的老師?”

“有啊,咱村四隊裡老宋的閨女,宋春紅,一直在辛莊鄉小學代課。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的,有這個機會,巴不得回來呢。”

吳遠好奇道:“就不能給人弄個帶編麼?”

“難哪!”楊支書無奈搖頭,一副一言難盡的樣子。

吳遠也不多說,只是提議道:“到時候,村裡多補貼點錢,別讓教書育人的老師們寒了心。”

“早知道這麼難,我當初……”

“別這麼多,爹。辦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能不知道麼?”楊支書又是一嘆。

吳遠看出來了,忍不住笑了:“爹,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就直說。跟我你還拐彎繞圈子幹啥?”

被當場揭破,老支書也不由臉色一紅道:“不是爹胳膊肘往外拐,實在是真的困難。就算學校蓋起來了,老師找來了,可學生的課桌椅,老師的辦公桌椅,書櫃什麼的……”

吳遠拍拍胸脯子道:“爹,這個咱們家具廠捐了。”

“捐?”楊支書顯然也是沒想到,“我意思是以成本價賣給學校就成。”

“算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爺倆邊聊邊商量,就把這事定下了。

趙果在一旁聽得真切,心中是暗自欽佩。

老闆做生意是心黑,但做善事向來是不留餘力。

幾百套桌椅,外加十幾套辦公桌椅,書櫃什麼的,單單材料費就不少錢呢。

老闆說捐也就捐了,一點含湖都沒有。

如此優秀的私人老闆,為什麼要打擊?為什麼總查人家賬?

沒道理嘛。

吳遠和老支書定完了這事之後沒多久,劉慧從家裡打來電話,說是暖氣片什麼的都送來了。

轉身從木工車間那邊,叫上老代,倆人直奔家裡。

老代雖然年紀比吳遠大不少,但吳遠給家裡搞這一套,他是真沒見過。

就靠這麼一個比煤爐大不了多少的東西,就能讓家裡產生暖氣?

然而等到他配合吳遠把爐膛裝在灶房一角,跟預留的供暖上下水管一接,這邊幾十升的塑膠水箱一上牆,他忽然覺著,沒準還真能成。

這邊水路迴圈建立好。

轉頭進入各個房間,鑽孔,上暖氣片和開關閥。

等到一應安裝完畢,吳遠又檢查了一通,都快臨近下午三點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