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996之後,乍一閒下來,就會有諸多的後遺症。

就比如吳遠。

中午睡個午覺,結果夢裡還被那些小媳婦嘰嘰喳喳的聲音縈繞著。

讓他做這做那,用這個花樣,那個花樣的。

太可怕了。

醒來發現是一場夢,又不免覺著有些回味。

直到鄒寧敲開辦公室門問:“老闆,這些裝修效果圖掛在哪裡?還有這剩了很多黃小姐的照片怎麼辦?”

吳遠揉揉眼,出了辦公室,指著公司進門後的一熘白牆道:“裝修效果圖就從這兒開始掛起來,讓客戶一進門,就能瞧見咱們的工程質量和實際效果。”

“至於那些剩下的照片,交給我。等黃小姐回來,我來轉交。”

接過照片,吳遠又問范冰冰:“今天一個客戶也沒有?”

前臺范冰冰蹭地一下站起來道:“中午來了兩個,我說你嗓子還沒好,所以先給他們登了記,讓他們明天再來面談。”

吳遠點點頭。

這就對了嘛。

接客太多,人忙到麻了。

但一個沒有,同樣會麻,會不習慣。

“對了,下一批師傅們的住處都安排好了嗎?”

“租房合同已經簽了,床鋪等生活用品,明天一早就能到位。”

“嗯!”吳遠點點頭:“不錯,活兒幹得跟你人一樣漂亮。”

一聽這話,范冰冰人高興得喜滋滋的。

鄒寧卻撇撇嘴:“呸,膚淺的女人。”

吳遠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就有電話接進來。

接起來一聽,是老支書的聲音。

“聽說這回你又要了20人過去,是真的嗎?”

“是真的,爹。”

“加起來也得小四五十號人了?”

“得哦,差不多。”

“感覺怎麼樣?”

“爹,感覺還不錯。不過公司大了,有點壓力也是正常的。”

“公司大了是好事,你放心大膽地去闖去幹。有什麼壓力,隨時跟我說。”

“知道了,爹。”

梨園村,村部。

楊支書掛了電話,一臉自得。

老許頭從老支書的煙盒裡,不動聲色地抽出根華子,自顧自地續上道:“現在小遠名下,三個廠子加起來,怎麼也得上百人了吧?”

“有,怎麼沒有?”楊支書一臉得色。

李會計也趁勢摸了老支書根華子道:“要不說老支書眼光好,找了個乘龍快婿,現在天天抽中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支書也是一臉唏噓,“聽說了沒,先前城裡那病秧子,已經走掉了。”

老許頭立刻道:“這事就不要讓落雁知道了,小兩口現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楊支書點頭:“我知道。只是現在想起來,我這心裡還是一陣陣地後怕。”

“不說了,今晚到我家喝酒,咱整幾個好菜。”

李會計猶豫道:“嫂子能讓你喝麼?”

“別提她了,上落雁那住小樓去了,樂不思蜀的。”

老許頭當即道:“那行,一會我整倆冷盤帶過去。”

騰達建築公司。

吳遠剛放下電話,緊接著再次響起。

這電話還有扎堆打的?

接起來一聽,原來是木材加工廠的王廠長打來的。

王敏亞一開口,這語氣聽起來就不大對頭:“老闆,在您眼裡,咱這木材加工廠難道是後孃養的麼?”

吳遠沒有把準脈搏,不知道王廠長這發難從何而來。

於是下意識地道:“木材加工廠無疑是你養的……”

電話那頭的王敏亞臉蛋一紅,笑啐道:“老闆,你少跟我裝湖塗。您在上海公司開那麼大,就想不到照顧照顧咱這木材加工廠?”

這下吳遠終於明白了。

“沒錯,現在裝修工程多,對板材需求量挺大的。可是從彭城拉過來,這成本……”

話未說完,就被王敏亞打斷道:“老闆,如果我能保證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在內,低於你現在找的供貨商,你是不是能給木材加工廠一個機會?”

被下屬架到這一步,吳遠只能同意:“那肯定的。”

“那行,您等我信吧。”

說完,王敏亞就把電話掛了。

弄得吳遠拿著話機想了半天,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

下一刻,吳遠就想到,工班組裡的王師傅,不就是彭城王村的麼?

大意了。

不過王敏亞要是能提供成本更低的裝修木料,和騰達建立起一條良性生態供應鏈,倒也是好事。

這倒提醒吳遠了。

既然裝修木料可以從木材加工廠進貨。

那麼房主們所需要的傢俱一樣也可以從興旺家具廠進貨。

想到這裡,吳遠當即拿起電話,撥通了大哥楊賁的號碼。

這等好事,當然要先僅著自家人來。

楊賁一接電話,恨不得當場就飛到上海來。

時下北陰市的銷售訂單還不錯。

可誰敢保證三五個月,半年後依舊如此呢?

做代理,沒有一顆開闢市場的進取心,居安思危的,那就趁早收手吧。

吳遠在電話裡,也把需要打通的關節和考慮的問題說了一下。

楊賁也因此而冷靜下來,思忖著道:“我跟你嫂子先研究研究,明天再過去。”

掛了電話,吳遠靠在大班椅上。

忽然有點子‘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趕腳了。

飄了飄了。

吳遠趕緊摸了包華子揣身上,出門去找五爺盤盤道,接接地氣。

范冰冰見狀,忍不住在後面叮囑:“老闆你嗓子還沒好,煙少抽點。”

吳遠頭也不回地揮揮手,推門上街。

雖然已經立秋,但秋老虎的餘威猶在。

過個馬路的功夫,汗衫就溼了,連帶著嗓子眼裡往外冒火。

偏偏進了黃家巷之後,隨便遇到個人都是臉熟。

畢竟已經混熟了。

於是一圈招呼打下來,所有人都知道吳師傅嗓子不行了。

不多時,來到喬五爺工班組已經進駐的鄭家。

鄭家地處一樓,除了戶型比黃琦雅家大了廳裡的十來平,還帶個露天的院子。

一家五口,三代同堂,都準備搬到這個新房裡。

所以設計上,對空間利用率的追求到了極致。

以至於給吳遠印象特別深。

一進門,就聽見喬五爺在那兒感慨:“這面積比別人家沒大多少,但工程量起碼翻一番。”

“五爺,您要實在不樂意的話,我給你換個專案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