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吳遠的疑問,喬五爺笑著反問道:“這麼糗的事,吳大先生怎麼會說?”

吳遠一想,還真是。

這種糗事,他那死要面子的老爺子是絕對不會自曝的。

於是哈哈一笑,又接著問道:“問題是,這事是誰傳出來的呢?”

不等喬五爺回答,那邊馬明軍就舉手道:“我爹。”

這就形成邏輯閉環了。

難怪。

就在這時,一輛半新的二六式坤車,嘎的一聲停了下來。

由於剎車不太靈,還前衝了少許。

蹲在最外頭的爺倆,抬頭一看,是個戴眼鏡的女孩。

長得沒范冰冰那麼好看,但一雙眼鏡,文文靜靜的,給她加分不少。

加上鏡片後的眼裡依舊有光,看著就覺著順眼。

眼見眾人齊齊看著她,眼鏡女孩倉促間一開口,說了句上海話。

弄得眾人全都沒聽懂。

“說普通話。”

“聽說這裡要招個會上海話的文員。”

“沒錯。”

“老闆,我叫鄒寧,上海本地人,20歲半,高中畢業。您看我行麼?”

後面週二刀一聽,嘿的一聲站起來:“跟我本家哎。”

結果嚇得鄒寧一個踉蹌,差點連人帶車一起摔了。

“二刀你坐下。”

喬五爺摁下徒弟,轉頭就指著吳遠道:“他是老闆,你跟他說就行。’

隨即走到週二刀跟前,直接一指頭敲在腦門上:“人家姓鄒,你姓周,狗屁的本家。你這小學沒畢業的文化,可別給我丟人了。”

眾人再次發出一陣愉快的笑聲。

週二刀挨了句訓,滿嘴的米飯沒來得及咽下去,臉色就垮下來了。

還真別說,他垮著臉比笑起來好看。

吳遠隨之起身,把沒吃完的盒飯就手交給范冰冰,然後把鄒寧讓進了辦公室。

鄒寧瞧著滿屋大漢,有些畏畏縮縮。

但一看到有范冰冰在,又壯起膽子,跟著吳遠進了辦公室。

辦公室內,像模像樣。

一整面的文件櫃,大班椅,辦公桌,外加一套沙發茶几。

跟著吳遠在沙發上坐下,鄒寧正襟危坐地回答了吳遠隨口問的幾個問題。

然後就聽到吳遠當場宣佈,自己被錄用了。

這也太草率了點吧?

不過轉念又一想,隨意開在路邊的小公司,又能有多正規?

即便如此,她還是沒忘了追問:“老闆,咱這公司能安排宿舍麼?”

吳遠奇道:“安排是安排,可你不是本地人麼?”

鄒寧期期艾艾地道:“我家住在老弄堂裡,有點擠……”

哦,懂了懂了。

隨手一指范冰冰,“公司有宿舍,你直接找她就行。”

這就妥了。

對於鄒寧來說,只要公司有宿舍,能讓她從四世同堂的老弄堂裡搬出來。哪怕公司再小一點,待遇再差一點,她都能接受。

更何況,這家開出200塊月薪,其實並不算差。

轉天就是7月15日,暑氣蒸騰。

一大早,鄒寧便帶著簡單的行李,過來正式上班了。

范冰冰帶她簡單地參觀了一下,就見著一輛刷著綠漆的車停在門口。

郵電局的。

范冰冰連忙拋下她,迎上去。

原來是來裝電話的。

電話剛除錯通暢,裝空調的工人又來了。

鄒寧覺著新鮮之餘,又覺著奇怪。

咱就一路邊的小門面,有必要花那麼多錢裝空調麼?

不過等見到登門洽談的客戶,鄒寧恍然大悟。

原來公司的客戶大都非富即貴,最起碼也是在上海買得起新房的。

面對這樣的客戶,滿頭大汗地談業務,還談什麼客戶體驗?

一想到這裡,鄒寧忽然發現,這個年輕老闆不一樣啊。

起碼絕對不是外地來的那種土老帽。

他甚至能精準地拿捏住上海小市民的那點私心和偏愛。

這不,空調一裝好,開啟。

公司裡頓時人滿為患。

不管是真來談裝修的,還是假來談裝修的,起碼給人營造了一個火爆的現象。

連帶著就會對騰達建築這個公司形成良性記憶。

只是,這可忙壞了她和范冰冰倆人。

忙著端茶倒水的。

忙裡偷閒間,鄒寧還忍不住問:“冰冰,這麼多客戶,有幾個是真的要裝修的?”

范冰冰隨口道:“應該不少!你不知道,老闆的招牌,在這一帶可響亮了!”

鄒寧半信半疑,但她沒反駁。

作為新人,要多做少說。

這一點,她時刻謹記著。

直到聽見吳遠在辦公室叫她,連忙拿著油印好的合同敲門進去。

然後就親眼見證著,自家老闆和這位渾身貴氣的溫女士,輕描澹寫地簽下了一單5萬塊裝修合同。

什麼樣的裝修方案居然要花5萬塊?

照著金碧輝煌的皇宮打造的麼?

萬般不解之餘,鄒寧開始相信‘老闆的招牌,在這一帶可響亮’的事實。

等到倆人簽完,鄒寧懵懵懂懂地拿著合同個歸檔。

腦海裡小學數學的記憶,開始瘋狂攻擊。

一單5萬塊。

就打一天成一單來算,一個月就是150萬。

一年就是1800萬。

天哪。

這是一家佔地四十來個平面的小公司,外加十來個外鄉打工人所能支撐起來的業績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不管答桉是什麼,鄒寧都不得不重新審視起,這家自己誤打誤撞進入的公司。

它絕對已經超過了一塊跳板的價值,一塊從家裡獨立出來的跳板。

也許好好幹的話,甚至有可能成為職業生涯中,濃筆重彩的一筆?

其實賬不能像鄒寧這麼算。

溫女士這種大客戶單子,是公司開業以來唯一的一筆。

包括黃琦雅的裝修桉例在內。

而且每天一筆,也超過了公司的承接能力。

不過鄒寧對於公司前景的估計,卻沒有錯。

是以,她的改變和決定,依舊是正確的。

7月16日,正趕上星期日,三伏天。

路上多走一分鐘,都是受罪。

開著空調的騰達公司,立刻成了避暑勝地。

加上週日回黃家巷小區的房主本來就多,躲進來避避暑,順便就把裝修合同給籤了。

吳遠也是萬萬沒想到。

裝修合同從最初零星的十來單,轉眼增至二十來單。

已經超過公司目前裝修隊能承接的上限了。

讓他們排隊等著裝修?

那不可能!

誰家好不容易斥巨資買的房子,不是為了儘快從三世乃至四世同堂的老房子裡搬出來?

等?等不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