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祺瑞道:“鑑於現在全國各種軍隊番號混亂,首先應該改鎮為師,即把前清的鎮、協、標、營、隊,變為師、旅、團、營、連。陸軍部隊基幹單位為師,一師兩旅,附騎、炮兵各一團,工、輜兵各一營,有兵員一萬人左右。步兵一旅轄兩團,一團轄三營,一營轄四連。改鎮為師之後,全國所有部隊都要按此次第編制。

“其次是要編制全**隊番號。前清時期全國編練新軍,除近畿四鎮,四川三鎮,直隸、江蘇、湖北、廣東、雲南、甘肅兩鎮外,其餘各省一律一鎮。段某覺得,以現今中國國力,每省駐軍最好不超過兩個師。如果某些省份國防壓力較大,駐軍需要超過兩個師,而財政又難以支撐,不妨由zhōng yāngzhèng fǔ派遣部隊協同鎮守。統合全國,編制以不超過80個師、兵員以不超過90萬人為宜。

“至於之後如何解散冗餘部隊,段某認為應該從國家利益角度,儘量裁撤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戰鬥力的部隊,努力保持軍隊的戰力;而不是為了某些黨派的一己私利,不顧軍隊本身素質差異,在裁撤過程中大搞什麼派系平衡!..

“段某平生素不輕許人,但在為國為民這一上對百熙總長佩服得五體投地。四川號稱天府之國,財賦居各省前列,前清曾擬在此編練三鎮新軍。但百熙總長提兵入川之後,一方面蠲免賦稅,與民休息;一方面裁汰軍隊。僅編成四十六、四十九兩個混成協。與其他省份盤剝百姓擴軍備戰,相去何止天壤!我們大家都應該向百熙總長學習,以國家為重。”

段祺瑞這番話。分明是要把孫元起變成眾矢之的。

對於川陝甘三省的軍力情況,孫元起甚為清楚:雖然名義上只有6個協,其實每個協都超編得厲害,估計隨便拾掇拾掇編成兩個標準混成協,那是一問題沒有。更關鍵的是,軍隊武器裝備大半都是孫元起自家菜地長的,不僅不要錢。而且質量、數量都有保障,打仗的時候又有飛機助陣。

川陝甘三省的軍隊放在全國來,或許身體素養、訓練程度不如袁世凱的北洋jīng兵。但要真擺明車馬炮地拼起命來,未必會輸給同等數量的任何軍隊!正是因為有了這十萬jīng兵,孫元起才在西部圈得偌大的地盤,才讓孫中山、袁世凱等大佬紆尊降貴平等相待。

對於段祺瑞的恭維。孫元起只是冷冷地答道:“段總長此番褒獎。孫某實在受之有愧!如今滄海橫流,有志向、有實力的上則據省稱督,下則佔山為王,誰願甘於寂寞?其實孫某也想招兵買馬擁兵自重,只是四川是革命肇始之地,國民經濟破壞嚴重,便是想養兵也養不起,最後不得不蠲免賦稅與民休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孫某向來胸無大志。對於行軍打仗、治國安民一竅不通,想來想去。還是從事教育做個孩子王比較安生。於是在下便響應袁大總統、唐總理的號召,進京做了教育部這個清水衙門的總長。段總長所謂‘以國家為重’,虛美過甚,讓孫某是汗顏無地!”

宋教仁可不關心段祺瑞與孫元起之間的唱和,他只在乎剛才段祺瑞的裁軍言論:“段總長在論及如何解散冗餘部隊時,認為某些黨派為了一己私利,不顧軍隊本身素質差異,在裁撤過程中搞派系平衡,違背國家利益。其實便是在抨擊我同盟會見利忘義、私而忘公。對此觀,宋某實在難以苟同!

“去年此時滿清韃虜聲勢正盛,我們革命黨不顧流血犧牲,組織軍隊勇舉義旗,最終得以光復中華,建立民國之功莫大於此!請問段總長,這些軍隊是為一黨之私還是為一國之公?而當此之時,北洋軍一則南下與我革命軍隊血戰,二則袖手旁觀禁衛軍圍攻經世大學。他們這是為一黨之私還是為一國之公?

“如果革命軍戰力不如北洋軍,也屬信口開河!革命軍的前身與北洋軍類似,大半都是前清編練的新軍,只是由於編成年代有先後、訓練時間有長短,加上陸軍部厚此薄彼,造成軍械裝備參差不齊,這才有了戰力上的差別。即便如此,我們革命黨與北洋軍在湖北鏖戰數月,可曾一敗塗地、一潰千里?

“宋某相信,只要陸軍部大公無私,對南北軍隊一視同仁,假以時rì,革命軍和北洋軍完全可以等量齊觀。現在民國建立,段總長居然不顧南方革命軍隊勞苦功高,信口雌黃,準備儲存北洋軍而裁汰革命軍。您這是為一黨之私還是為一國之公?”

北洋軍隊在民國建立過程中確實沒有多大的貢獻,宋教仁這番言論無疑直接擊中段祺瑞的軟肋,駁得他啞口無語,半天不出話來。

同屬一個陣營的海軍總長劉冠雄見狀插話道:“既然宋總長也革命軍前身大半都是前清編練的新軍,那不如現在就參照前清的軍事編制,確立各省駐軍數量吧!凡是超過規定數量的,由各方自行裁汰,至於是儲存戰力還是按比例裁撤,國務院和大總統府均不干涉。宋總長以為如何?”

宋教仁毫不領情:“劉總長,你知道我們革命黨為什麼前赴後繼奮不顧身參加起義麼?知道我們革命黨為什麼大部分成員都是南方人麼?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滿清zhèng fǔ對於南方的殘酷剝削與鎮壓,讓我們對滿清韃虜恨之入骨,所以我們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參加革命,推翻滿清對中華,尤其是南方各省的統治!

“現在革命成功,劉總長卻要秉承前清的軍事編制,保持滿清韃虜對南方的剝削與鎮壓,請問我們這些南方革命黨人參加革命推翻滿清的意義在哪裡?如果現在事事依照滿清的規矩,我們又何必建立民國?不如直接改國號叫‘後清’好了!”

不得不,而立之年就入閣的宋教仁確實很有幾把刷子,至少舌尖嘴利的功夫就讓孫元起望塵莫及,大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範。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雙方終於在會議上大致達成了裁軍協議,即北洋系裁軍15萬,儲存45萬兵力,編為40個師;同盟會裁軍10萬,保留5萬兵力,編為個師;新中國黨倒被沒有裁軍,但限定不超過10萬兵力,編為8個師;其餘的部隊裁撤5萬,保留10萬部隊,編為10個師。

儘管趙秉鈞沒有出席會議,讓唐紹儀一直耿耿於懷,不過對於最終達成的裁軍協議還是歡喜不盡:“承蒙諸位總長出席此次國務會議,並就釐清軍務問題積極磋商,本著盡忠為國之心坦誠建言、群策群力,最終達成裁軍協議草案,為避免財政短缺、減輕百姓負擔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果諸位總長沒有其他異議的話,裁軍協議草案送內務趙總長過目後,將呈遞給大總統簽發!”

這時一直在邊上冷眼旁觀的財政總長熊希齡突然道:“少川總理、各位總長,熊某對於裁軍協議草案並無異議,只是在下有個問題,不知當講不當講?”

熊希齡,字秉三,湖南鳳凰人,是沈從文、黃永玉的前輩老鄉,也是鳳凰最有名的官場人物。在他成名之後,通常被人尊稱為“熊鳳凰”(像是罵人)。熊希齡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一路青雲直上。而且他頗有才具,在清末有“理財能手”之稱,故被任命為唐紹儀內閣的財政總長。如果沒有孫元起這只蝴蝶的話,以後他還將成為內閣總理。

唐紹儀急忙道:“現在是國務會議,理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秉三總長請講!”

熊希齡道:“聽聞剛才的裁軍協議草案,準備在近幾個月內裁軍0萬人,如此一來確實會極大地減輕財政壓力。不過,遣散這0萬人的費用可不是一筆數目!即便每人發5塊銀元,也得150萬元之巨。如今國庫早已空空如也,每月靠向各國洋行借款艱難度rì,哪來這一筆鉅款?”

遣散費的問題不難理解。好比現在公司裁員,按照勞動法規定,被裁的員工都能得到一筆遣散費,通常的經濟補償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來計算,標準為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軍隊大體情況也差不太多,只是更為棘手一些。

首先,軍人在軍隊學習的技能,比如開槍、打炮、拼刺刀等,被裁退之後到社會上幾乎毫無用處,退伍即失業。不像企業裁員或倒閉,還能找到類似的公司就業。

其次,軍人當兵吃餉,幹的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危險活兒,給的遣散費不能太少,至少要對得起這份工作。

第三,軍人手裡有槍,他要是活不下去,很多人都會跟著活不下去。何況是一次ìng裁軍0萬人?

憑著上述的三個原因,就不能不給那0萬人遣散費。不僅要給,而且數額不能太少。熊希齡所的150萬元,不過是起步價而已!

唐紹儀登時臉sè難看起來,猶自有些不死心:“秉三總長,國庫真的一文錢沒有?”

熊希齡很肯定地回答道:“沒有!一文錢也沒有!”

唐紹儀慢慢把眼光瞄向了孫元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