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姥姥坐下,張母轉身去廚房安排飯菜。

“栓柱,長生!”張母站在廚房門口喊道。

“小姑,你喊我們有事?”栓柱和長生兄弟兩個趕緊放下刀,在圍裙上擦擦手,走了出來。

“你們奶奶來了,點名要吃你們兩個炒的菜!”張母笑著說道。

“啊?!小姑,我們不會炒菜啊!”

“那我不管,你們奶奶可是說了,你們要是炒不出來,就你爹收拾你們。”張母臉上帶著揶揄的笑。

完全就是調皮小姑姑,挑逗小侄子。

如果張俊平看到,一定會吃驚,老媽居然還有這麼調皮的一面。

“小姑,您饒了我們吧!我們在後廚可是一點都沒偷懶啊!不信你問師父。”長生哀求道。

在張父張母的撮合下,柱子,栓柱,長生成功的拜了俞師傅為師。

正兒八經送上拜師帖、拜師禮,磕頭拜師的入門弟子。

拜師收徒也有好多種。

雖然不像小說裡寫的,分什麼外門弟子,內門弟子,真傳弟子,親傳弟子。

但也差不多,有記名弟子,入門弟子,入室弟子,嫡傳弟子。

前面說過,入室弟子那是要吃住在師父家裡的,能學到真本事。

嫡傳弟子其實就是入室弟子中的佼佼者,能給繼承衣缽的人。

入門弟子雖然差了一級,可只要用心學,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柱子,栓柱,長生只是俞師傅入門弟子,不是張俊平的面子不夠大。

實在是現在的社會不比從前,俞師傅家裡也住不開那麼多人。

不是誰都能像張俊平一樣,壕無人性。

“我怎麼有你們兩個笨蛋侄子,你們不會,你們師父不會啊?

想給你奶奶炒什麼菜,讓你師父指點著你們炒,現學現賣也不會?”張母上前一個賞了一個腦瓜崩,恨恨的說道。

“可是……”栓柱和長生猶豫道。

師父在旁邊指點著放什麼左料,怎麼控制火候,什麼時候出鍋,倒也能做出來。

可是,也只能保證能吃而已,和真正的廚師肯定沒法比。

“可是什麼?你奶奶她能分辨的出你們炒的和你們師父炒的有什麼區別?”張母又賞了兩人一個腦瓜崩。

“哦!我知道了!”*2

栓柱和長生不敢多說別的,怕再捱揍,他們三十來歲了,孩子都好幾個了,再捱揍有些丟人。

可對方是小姑,又只能幹挨著。

跑進廚房,和師父滴咕了一會兒,終於同意指點他們做幾道適合老人吃的菜。

張俊平和兩個徒弟陪著姥姥說著話,喝著茶。

張麗紅則是回到吧檯,繼續工作。

這個點正是忙的時候,吧檯離不開人。

不一會,張父張母一塊進了包間。

難得老孃來了,張母也放下工作,陪著老孃一起吃飯。

又等了半個多小時,菜陸續端了上來。

一共六個菜。

“媽,這些菜都是栓柱和長生做的,您嚐嚐!”張母笑著說道。

“嗯!我嚐嚐我大孫子做的菜。”姥姥笑著拿起快子,夾了一快子豆腐。

張俊平看了,這就是魯菜中最普通的家常豆腐做法:燒熘豆腐。

豆腐炸的有點老,不過這麼短的時間,能做成這個樣已經不錯了。

其他的幾個菜,也都是家常菜的做法。

太複雜的菜,不是師父在旁邊指點幾句就能做出來的。

那得有紮實的基礎,經過多次練習才可以。

“奶奶,怎麼樣?”栓柱緊張的問道。

“嗯!挺好,比你媽做的菜還好吃。

看樣子,我這兩個孫子沒白跟著師父學。

我可告訴你們,好好學!你姑給你們創造這麼好的條件,你們要不好好學,看我不電話讓你爹來收拾你們。”姥姥滿意的笑著說道,還不忘提醒兩個人別驕傲。

吃完飯之後,姥姥擦了一下嘴,“行了,你們忙吧,別在這伺候我了,平子咱們回家包包子去。”

“好嘞!咱走著!媽,給拿一塊五花肉,我們包包子用。”張俊平笑著攙起姥姥往外走,還不忘提醒張母給拿塊肉。

飯店的豬肉用量很大,一天最少消耗兩頭豬。

都是侯三那邊直接去下面鄉里收購上來,自己宰殺的。

紅星農場佔了大頭,總供應量的三分之一。

當然,紅星農場也沒吃虧,張俊平給他們弄了不少的鋼筋水泥,擴建豬圈。

張俊平把姥姥扶到車上。

夏國祥拿著一塊最少也有五斤的五花肉,跟在後面上了車。

“爺爺奶奶再見!”李文娟和夏國祥衝張父張母擺手道。

“爸媽,走了啊!晚上回家吃包子!”張俊平打了聲招呼發動汽車,離開知味齋。

回到家,張俊平開始剁餡,姥姥則帶著李文娟和夏國祥兩個人摘薺菜。

薺菜吃著好吃,可是收拾起來也挺麻煩,要摘掉上面的枯葉,根莖。

還要清洗好幾遍,控幹淨水之後,才能剁進肉餡裡。

張俊平先用刀把五花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才開始剁肉餡。

雙手持刀,兩把刀在桉板上飛舞,五花肉漸漸的變成了肥瘦相間的肉餡。

一下午,四個人分工協作,終於在四點多的時候,肉餡調好了,面也和好了,只差包了。

說實話,包水餃還行,包包子張俊平還真是不會,不過他會擀皮。

張俊平擀皮,姥姥帶著李文娟和夏國祥包包子。

這倆小家夥也不好,包的難看不說,還慢,姥姥包三個包子,他們包不好一個。

不過,這又不是在飯店裡打工幹活,自己家裡,自然無所謂,任由兩個人邊幹邊學,玩的不亦樂乎。

五點半,一大盆薺菜肉餡,已經消耗了一多半,這時邱文燕下班回來了。

“今天怎麼回來這麼早?還包了這麼多包子?”

“今天一早把剩下的幾個藝術家送走,我就給大家放了一天假,算是補上前天的休息日。

上午和姥姥說起薺菜的事,就和姥姥一塊去地裡挖了不少薺菜回來。

你會不會包?會包抓緊時間洗手包包子。”張俊平笑著說道。

接著又對純屬打醬油的夏國祥吩咐道:“祥子,你別包了,你去點火燒鍋吧!”

“好的,我這就去燒鍋!”夏國祥麻利的答應一聲,長處一口氣,跑去點火燒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包包子他是真的沒有這個天賦,李文娟已經學會了,包的有模有樣,他包的還是歪扭七八的,一下午沒少被李文娟嘲笑。

邱文燕洗了手,走過來準備和大家一塊包包子。

包包子她很在行,在家沒少幫邱母包包子。

只是,邱文燕剛坐下包了沒幾個包子,聞著薺菜肉餡的味,突然一陣噁心。

趕緊起身,跑到外面嘔吐起來。

張俊平趕緊起身,跟著來到外面,輕輕拍打著邱文燕的後背,“怎麼了?”

“不知道,剛才聞到薺菜肉餡的味道,突然感到噁心。”邱文燕吐了一會,感覺好點了,才開口說道。

這時李文娟端著一杯水走了過來,“師孃,喝口水漱漱吧!”

“好,謝謝你啊娟子。”邱文燕接過水杯,喝了一口,然後吐出來。

如此漱口幾次,才把剩下的水喝了下去。

“沒事了,我好多了。”邱文燕拍著胸口長處一口氣道。

“燕子,你身上多長時間沒來事了?”姥姥也從屋裡出來,笑眯眯的問道。

“我……我算著這幾天就該來了。”邱文燕紅著臉說道。

好在夏國祥不在,不然姥姥這麼問,可就有些尷尬了。

聽到姥姥的話,張俊平心裡一動,一把抓起邱文燕的手,三指壓住寸關尺。

滑脈!

“燕子,恭喜你,你要當媽媽了!”張俊平也是一臉的驚喜,興奮。

“我有孩子了!我有孩子了!”張俊平興奮的喃喃道。

“真的假的?”邱文燕也是一臉驚喜,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然是真的!我的醫術你還不相信?

你的身子經過我的調理,月事已經很準時,你算算這都遲到幾天了?

我也是給忽略了!

姥姥,燕子有了!”張俊平興奮的大聲道。

“好,好啊!你們老張家又要添丁了。

快扶你媳婦回去歇著吧!”姥姥笑的滿臉褶子都綻開了花。

“恭喜師父,師孃!祝師孃給我們生個小師弟。”李文娟拉著邱文燕的胳膊說著討喜的話。

“師弟師妹都一樣,你們先幹著,我一會再過來。”張俊平扶著邱文燕回到房間。

讓邱文燕坐在椅子上,又仔細給邱文燕號了一下脈。

算算日子,應該就是新婚之夜,自己一炮命中,然後邱文燕的土地足夠肥沃,種子在裡面茁壯成長。

而且不是一顆種子發芽,是兩顆也許更多種子發芽。

傳統婚禮流程中的請期,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種科學。

讓女方自己挑選日子,這樣就可以避開新娘的生理期。

畢竟,新婚之夜,要是闖了紅燈,在過去可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還有,後世科學研究證明,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懷孕機率更高。

女方定日期,可以定在排卵期這幾天,這樣就能夠增加懷孕的機率。

這個可不是胡編亂造,古代中醫雖然不懂什麼是排卵期,但是他們能夠透過生理期來計算出那個時間段更容易懷孕。

張俊平和邱文燕結婚的日子,正好就是邱文燕的排卵期,所以張俊平才能一炮命中。

當然了,這也和張俊平、邱文燕身體好有很大關係。

“沒事,你身體挺健康!除了不能喝藥酒之外,也不用忌口,想吃啥吃啥。

不過,到後面你可能要受點罪了。”張俊平放心的笑著說道。

“受罪不怕,女人生孩子,哪有不受罪的。”邱文燕滿臉幸福的摸著肚子。

“我說的受罪不是指這個,你懷的應該是雙胞胎,所以我說你後面要受點罪。”張俊平笑著解釋道。

“雙胞胎?這你也能摸出來?”

“這有什麼難得?滑脈,雙脈象,這不就是雙胞胎嗎?

主要還是你家的基因好,帶著雙胞胎的遺傳基因。”張俊平抓著邱文燕的手,輕輕撫摸著說道。

生不生雙胞胎,看的是女人,而且雙胞胎也是能夠遺傳的。

“是啊!你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我媽就生了玲玲和龍龍一對雙生,我姥姥也生了我舅舅一對雙。”邱文燕恍然道。

“平子,我真是太幸運了,本來國家要求計劃生育,我還以為只能給你生一個了,沒想到一下來了倆。

不行,我得給我媽打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邱文燕說著站起來就要出去書房打電話。

張俊平是正處級幹部,按照相關規定,有資格在家裡安裝電話。

“先別打了,都這個時候了,咱媽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過來,別折騰她老人家了。

等明天,咱們一塊回去一趟,和咱媽報個喜。”張俊平笑著攔住邱文燕說道。

“嗯!也是,那就明天再說吧!”邱文燕想想張俊平說的也在理,也不再堅持,只是一個勁的摸著自己平坦的肚子。

安撫好邱文燕,張俊平又起身回到後院,繼續包包子。

只是,他擀皮的動作快了不少,暴露了他亢奮的心情。

“我和你姥爺,又抱上重外孫了。”姥姥滿臉的喜色的交代道:“平子,你媳婦剛懷上,你晚上可不能再胡來了。”

“姥姥,我知道,您忘了,我懂醫術的。”張俊平笑著回答道。

李文娟在旁邊聽的滿臉通紅。

也許是看出李文娟的尷尬,姥姥沒有繼續說別的,只是動作麻利的包著包子。

“師父,鍋開了!”夏國祥還不知道,自己燒鍋的這會功夫,自己多了兩個師弟/師妹。

“知道了!”張俊平起身,端起一鍋蓋包子,走進廚房。

鍋蓋是一種用高粱杆製作的廚房用具,在北方非常流行,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

只是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蓋簾,有的叫鍋抷,有的叫篦連,還有的叫雙篦,都是一個東西。

包包子,蒸饅頭,都要用到它,先把生的放到鍋蓋上面,然後端到廚房,放到鍋裡的篦子上。

包水餃的時候,也都是用這個,甚至都成了一種計量工具。

在農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家包了多少水餃?我家包了兩鍋蓋。

這種計量,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炫富,慢慢演變出來的。

在八十年代以前,家家都不富裕,哪怕過年吃餃子,也都是按個數。

於是就衍生出來這種炫富的對話。

鄰居一問你家包了多少水餃?

我家包了五十個水餃。

家裡八口人包五十個水餃夠誰吃的?說出來也不好聽。

於是乾脆說:我家包了兩鍋蓋。

這麼一說,逼格就出來了。

一鍋蓋是多少?鍋蓋有大有小,大的能發七八十個,小的也就能放二三十個。

但是我不說鍋蓋多大,我只說我包了兩鍋蓋。

這也算是一種生活智慧吧。

張俊平把包子一個個放進鍋裡的篦子上,然後蓋上鍋蓋。

張俊平端包子的鍋蓋,之所以叫鍋蓋,因為他真的是鍋蓋,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它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鍋蓋,盆蓋、缸蓋。

直到後來,有了鋁製鍋蓋,鋁合金鍋蓋,這才把它替代下來。

“繼續燒火吧!等鍋開了,看一下時間,二十分鍾就可以出鍋了。”張俊平對夏國祥交代道。

蒸包子一半是十五分鍾就可以,不過張俊平用的肉餡是生的,所以才會特意多增加五分鐘。

別看包子不怎麼起眼,其實在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

早在宋代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中就有對包子的記載:諸葛亮南征,去面畫人頭祭之。

這應該就是最早的包子。

另外,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中則提到: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其實,個人感覺徐珂這一段都是廢話,宋朝時期,包子就已經大賣特賣,《水滸傳》裡就有人肉包子、肉餡饅頭的描述,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還用他在書裡專門說。

這也側面證明,水文,湊字數,不是後世網路作家的發明,古人就已經開始水文,湊字數了。

扯遠了。

張俊平出了廚房,洗了洗手,繼續擀皮。

三個人通力合作,很快就把一大盆餡全都包成了肉包子。

這邊包完了,那邊第二鍋也已經出鍋。

熱氣騰騰的包子,瀰漫著一股香氣。

發麵包子,不光聞著香,吃著香,還好看。

剛剛還因為受不了薺菜味嘔吐的邱文燕,早已經拿著幾個包子吃的噴香。

“能吃就好,女人懷孕的時候,能吃是福!”姥姥眯著眼笑著說道。

“燕子一看就是個有福的,比你哪會可好多了。你那會前面幾個月,吃啥吐啥,可把我給愁壞了。”釣魚回來的姥爺,也笑呵呵的說道。

“姥姥,你也吃,這可是咱娘幾個一天的勞動成果。”張俊平給姥姥拿了一個包子,又給姥爺拿了一個,“姥爺你也嚐嚐這肉包子。”

“好,好!這包子看著就好吃。”姥爺笑著接過包子。

“你們先吃著,今天我下廚,給你們露一手,給你們做個鯽魚湯。再做個紅燒鯉魚。”張俊平挽起袖子,拎著姥爺釣魚的網兜走到水池子邊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