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輝煌科技集團已有3000人的材料研究團隊,專門研究輝煌科技集團需要的一些高新材料,每年耗費的資金達到了上百億。

雖說這些研究資金都算到了產品的成本上,可是耗費實在是太大了,不過再貴也要進行研究。

方浩的材料研究計劃不準備研究這些前沿的科技,而是研究一些普通的材料,比如首先研究金屬材料。

材料包括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合成材料等等,每一種都是博大精深。

目前來說,國內各種科技被卡脖子,現代科學在中國發展時間很短,第一批人才就是民國時代的那些大學生了,不過民國時代的大學生理工科目並不太強,很多人都是上完學去當官的想法,而且這個思維持續到現代社會。

目前來說,國內上完學之後,當官就是第一出路,當不了官,基本上就是一個打工者的身份,被各種看不起,996是常態。

哪怕年薪幾十萬,實際上也是活在一種焦慮之中,對於未來的一種不確定。

至於在國家科研機構工作,雖說比在企業打工好了一點,但是這些科研機構也是被官員把持,所以各種違反科學精神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出現了六歲小學生獲得重大科研突破這樣的事情。

目前來說,國內的大學和科研機構行政化非常嚴重,遠遠比不上歐美那些發達地區的科研機構,很多時候時候並不是拿實力說話,而是靠著資歷。

方浩覺得,如果真的是要發展科技,應該下重功夫搞基礎學科,但是基礎學科存在各種問題,行政化導致很多的問題,比如根基薄弱,研究氛圍差等等。

比如國內的醫藥研究,大部分國產都是模仿藥,比如加一兩個羥基,減少個甲基之類的,自己從頭設計合成的藥很少,就是因為現代化學起步晚,這種藥物設計合成很難。

還有半導體研究,如今國際尖端半導體科研機構都已經早就到了量子級別的微小等級了,但是國內很多人都不理解什麼是量子,弄出了很多哭笑不得的笑話,比如到處宣揚發明了量子計算機,被科學界恥笑,比如中科大的九章量子計算機。

人類目前的科技,不過是剛剛接觸到量子,你居然發明了量子計算機?

科學界是無法忽悠人的,因為科學家是一個較真的群體,看重的不是成果如何,而是科技樹的搭建過程是怎麼樣的,用了什麼原理,有了什麼重大發現。

2020年12月4日,許多媒體報道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大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等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它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看起來非常玄學,首先理解什麼叫做高斯波色取樣,高斯玻色取樣是將高斯玻色的產品,透過技術手段,提取樣品,進行檢測,看是不是符合質檢標準。

不得不說,國內的科研機構膽子挺大,透過一個玄乎的概念,冠上科技的名字,就是重大的科技突破了。

科技想要突破,量子來奏數,量子超算,量子氣功等等各種熱炒概念時有發生,而且上當的人不少。

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不管是螢幕上的影象還是輸入的漢字,這些資訊在硬體電路裡都會轉換成1和0,每個位元要麼代表0,要麼代表1,這些位元就是資訊,然後再進行傳輸、運算與儲存。

正是因為這種0和1的計算過程,電腦才被稱為計算機。

其實不僅僅如此,蘇聯曾經創造過三進位制計算機,擁有很多二進制計算機的優點,但是缺點也不少,二進制計算機的普及,實際上是美國計算機標準的統治世界,並不是說其它進位制計算機不行,而是二進制計算機是最簡單的計算機,其它的進位制計算機也可以製造出來,但是以目前人類的智慧,還不足以掌控它。

“量子計算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平行計算的能力,量子力學允許一個物體同時處於多種狀態,0和1同時存在,就意味著很多個任務可以同時完成,因此具有超越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每個量子位元,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成0和1分別乘以一個係數再疊加,隨著係數的不同,這個疊加的形式可能性會很多很多。”中科大教授陸朝陽說道。

“目前的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如原子、離子、光子等物理系統,不同型別的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不同的粒子,這次的‘九章’使用的是光子。”袁嵐峰說。

實際上,九章計算機只具有高斯玻色取樣這樣一種特定的處理能力,它連量子專用數字處理裝置都算不上,離通用量子計算機差之十萬八千裡。

連一個量子位元和受控門都沒有,但是這些物理實驗室的巧婦們竟敢造無米之炊,宣稱獲得了量子計算機的重大突破,實在是難以想象。

實際上,它並不是計算機,甚至連計算器都算不上,只是一個量子檢測器,但是為什麼居然宣稱發明了量子計算機,而且得出了量子計算機的執行速度是普通計算機的一百萬億倍?這還是出自國內權威的中科大。

根據論文描述,九章的探測裝置探測到了76個光子,只是從這個量子計算機裡面檢測到了光子的存在。

據悉,量子檢測技術是國外早就有的專案,而且出現了一些成果,國外所做的量子檢測,經費少得多,他們的玻色取樣實驗,一般只能探測到幾個光子,與九章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也因此,對於九章取得的成果,國外專家驚歎更多的,是實驗所能調動的資源量級,居然可以調動這麼多資金,進行一個這樣的實驗。

有國外專家表示,讓他們震驚的是,他的實驗規模居然這麼大,去做這種別人已經做過的,毫無突破的研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了這麼多,大家也明白了這個九章量子計算機是什麼東西了,就是一個量子檢測器。

關於陸朝陽的量子位元概念,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這就是計算機理論剛剛開始之時,計算機的進位制之爭。

其實一開始,很多科學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二進制計算機、三進位制計算機,或者八進制,十進制等等。

但是美國選擇了二進制計算機,蘇聯選擇了三進位制計算機,兩個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進行研究,只不過美國堅持到了最後,而蘇聯則是因為研究經費問題中斷了。

莫斯科國立大學研究員設計了第一批三進位制計算機Сетунь和Сетунь70。

Сетунь是一臺帶有快速乘法器的時序計算機,旨在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和生產車間提供一種價廉物美的計算機,樣機於1958年12月準備完畢。

在頭兩年測試期,Сетунь幾乎不需要任何除錯就執行得非常順利,它甚至能執行一些現有的程式。

1960年4月,Сетунь就順利地透過了公測,它在不同的室溫下都表現出驚人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它的生產和維護也比同期其它計算機要容易得多,而且應用面廣,因此Сетунь被建議投入批量生產。

可是,蘇聯官僚對這個經濟計劃外的科幻產物持否定的態度且勒令其停產。

而此時,對Сетунь的訂單卻如雪片般從各方飛來,但30到50臺的年產量遠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很快,計劃合作生產Сетунь的工廠倒閉了。

1965年,Сетунь停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二進制計算機,但價格卻貴出2.5倍。

Сетунь總共生產了150臺,從加里寧格勒到雅庫茨克,從阿什哈巴德到新西伯利亞,全蘇都能看到Сетунь的身影。

各地都對Сетунь的反應不錯,認為它程式設計簡單,適用於工程計算、工業控制、計算機教學等各個領域。

有了Сетунь的成功經驗,研究員們決定不放棄三進位制計算機的計劃,他們在1970年推出了Сетунь 70型計算機。

Сетунь 70對三進位制的特性和概念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理解:建立了三進位制位元組,每個三進位制位元組由6個三進位制位構成;指令集符合三進位制邏輯;算術指令允許更多的運算元長度,結果長度也擴充套件到6位元組。

對Сетунь 70而言,傳統計算機的字的概念已經失去意義了,程式設計的過程就是對三進位制運算和三進位制地址的操作,這些基於三進位制位元組的命令將會透過對虛擬指令的編譯而得到。

Сетунь 70成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三進位制計算機的絕唱,由於得不到上級的支援,這個科研項目不得不無限期停頓下來。

這個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理論提出了無限進位制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前景,畢竟蘇聯的三進位制計算機確實是很強,但是方浩很難相信,中科大會向著多進位制計算機發展,畢竟連量子計算機都炒作的科研工作者,未必能夠擔任這種艱鉅的任務。

三進位制邏輯相比較現今的計算機使用二進制數字系統更接近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二進制計算規則非常簡單但並不能完全表達人類想法。

在一般情況下,命題不一定為真或假,還可能為未知,在三進位制邏輯學中,符號1代表真;符號-1代表假;符號0代表未知。

這種邏輯表達方式更符合計算機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發展趨勢,它為計算機的模糊運算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對這種非二進制的研究,隨著蘇聯計算機產業的破產,並沒有真正地深入到實際研究中去。

方浩目前並不是要研究三進位制計算機,因為這個大專案實在是太複雜了,而是要進行材料學研究。

方浩並不準備把這些研究作為盈利專案,而是非盈利專案,目的就是得到材料技術的規律。

眾所周知,全世界一共有一百多種常見元素,如今材料技術遠遠未到達盡頭,方浩計劃使用窮舉法進行研究。

窮舉法研究就是利用發現的各種元素進行材料配比,對每一種可能的材料進行研究測試,為的就是找到擁有超級效能的各種材料,研究任務量非常大,短時間之內不可能得到多大的成果。

這個浩大的研究計劃,本來就不是方浩準備獨自完成的,而是想要建立一個開源的研究專案,如果取得材料學的大突破,必將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然後靠著全世界的力量一起爬升科技樹。

目前來說,這個專案還是個秘密計劃,首先要看看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如果十年之內能夠出現巨大的突破,那麼這個專案就可以弄成開源專案,綜合全世界的科研力量去完成它。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打算就是這些研究成果能夠賺取到利潤,維持這個龐大計劃的執行,這樣的話,輝煌科技集團自己就行了。

方浩的計劃很簡單,他會利用人工智慧雪皇管理這個專案,進行數字化管理,由人工智慧和它背後的科研團隊擔任這個計劃的項目經理。

以後的輝煌科技集團暗中的最高領導就是人工智慧雪皇,還有她背後的輝煌科技公司人工智慧技術團隊。

以方浩如今海量的資金,可以在先期各大科研基地容納一萬人進行工作,對這個巨型專案短暫地試試水。

當方浩提出這個設想之後,廣華縣輝煌科技基地裡面的專家便開始討論起來。

接著,眾人開始計算專案的資料,然後撰寫關於這個計劃的計劃書,進行科技立項。

弄好計劃之後,輝煌科技立項團隊開始對專案進行深入的調研,這個調研要考慮到方方面面,還要考慮專案的成功率,所以不能有一絲疏忽。

團隊調研以後,成本管理團隊開始進行成本管理,調集各部門的人員,評估所需的材料資源和人力資源。

最後就是技術專家團隊進行原理論證,設計專案方案,論證技術要求,列印各種技術圖紙。

一番繁雜的工作完成之後,時間已經是三個月之後,可見規模是多麼宏大。

大型材料科學實驗室實際上已經擁有,如今僅僅需要投入人力資源就可以了。

累計投入資金一百億,人員一萬人,這一萬人裡面,並沒有管理人員,唯一管理者就是雪皇,其它的所有人都是研究員。

方浩也不參與具體的研究,而是和雪皇的軟體團隊一起建設人工智慧,希望透過這個高水平專案,雪皇的智慧水平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