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這種情況是難產,在古代要出人命的,不過在現代社會早就攻克了難產的問題,算是有驚無險,很快出院了。

一棟豪華的別墅中,周芸和方浩在一起一起逗著這個可愛的孩子,時間已經是兩個月之後。

“乖,讓爸爸抱抱。”方浩從周芸手中接過小孩,慈愛地看著她。

方浩抱著自己的孩子,看著她肥嘟嘟的小臉,漆黑的眼珠子,內心有種極為特殊的感覺,方浩給她取名方玥,意為珍貴的神珠,希望她能夠好好過玩一生。

“方浩,你陪著我這麼久了,也該忙著自己的事情了。”這時,周芸環著方浩的腰,幽幽地說道。

“怎麼,不想我陪著了?”方浩笑著問道,轉過身看著她成熟了很多的臉龐,有些心疼。

不得不說一個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以前的那種無法無天小女兒心態就會消失不少,變得懂事起來,清麗的氣質也變得雍容起來。

這些天來,方浩明顯感覺到周芸的身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顏值不再如同以前光鮮亮麗,她也在自己面前抱怨過。

首先就是肚子,孩子將媽媽的肚子撐大,當孩子出生後,肚皮沒了彈性就會變得鬆鬆垮垮,肚子上的脂肪也會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為了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吃太多的營養物質所引起的。

然後就是臀部,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寶寶就會慢慢的像媽媽的骨盆位置移動,為了出生做準備,這時候女人的臀部會慢慢變得寬大而鬆弛,雖說可以透過後期調整過來,但是還是會留下痕跡。

最後是胸部下垂,孩子在經過母乳餵養後,胸部會變得沒有型而且下垂,雖然可以透過做俯臥撐,美胸操等運動來幫助胸部緊實,但是相對於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胸部沒有那麼挺拔。

不過方浩喜歡的不是她的身體,而是整個人,不管她如何變化,方浩也不太在意。

“那倒不是,只是不想耽誤你的事情。”周芸說道,內心飄過複雜的思緒。

將她抱在懷中,吻了一下她的額頭,然後說道:“別想多了,公司的事情早就走上了正軌,而且這段時間我將公司和個人做了分離,有那些職業經理人,我也不擔心會出什麼事。”

“嗯!”周芸點點頭。

時間走到了2013年九月,輝煌科技集團計算機爆火,從器件材料、晶片、成品全面閉源,完全實現自主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計算機王國,正向著世界瘋狂衝擊。

這一天,方浩正在深圳市輝煌科技公司總部,總裁辦公室檢視資料,這時,一名中年人走了進來。

這人他認識,輝煌科技集團半導體事業部的一名主管,方浩有些奇怪他進來找自己這個創始人,說是有重要的事商量。

“您好,我是王強,這是我的證件。”

王強走了進來之後,並不是下屬向領導提出問題的態度,而是上來就給方浩一份證件,看到這個證件,方浩內心震驚。

“不知道王哥有什麼事情找我?”方浩問道。

原來是產業安全局的人,這個部門方浩從沒聽說過,但也不認為是假的,仔細看了一下這張證件之後,壓抑住內心複雜的思緒。

透過和王強的談論,方浩終於知道了自己必須得做出改變了,王強是和方浩商討輝煌科技集團上市的事情。

但是方浩並不同意輝煌科技集團集體打包上市,因為集體打包上市未必有人有這麼多資金接起來,白白便宜了那些大資本,所以只同意半導體事業部的上市。

輝煌科技集團雖然沒有什麼背景,但是這家公司就是最大的背景,足以引起整個世界半導體產業鏈的動盪。

和王強的一番交流,方浩意識到,這種影響世界產業鏈的強大產業布局,並不是輝煌科技集團一家公司可以搞定的,他需要的是國家的支援。

大公司的發展並不簡單,包含了很多國際各家公司之間的博弈和暗戰,甚至包括各國工業政策的改變。

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方浩將輝煌科技集團各個部分獨立出來,輝煌科技公司總部屬於方浩個人全資,而旗下各個分公司的股份則向全社會開放。

“方先生,那麼我就等待你們的結果。”說了這句話之後,王強就離開了。

看著王強的背影,方浩內心複雜,社會果然不是這麼簡單,他沒有反抗的能力,而且也不想反抗,因為無用。

他一直希望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科技帝國,但是如今看來,即使他利用先知先覺站在了整個時代的巔峰,但是,他依舊沒有主宰時代的能力。

#############

接下來,方浩將十大創始人聚攏了過來,討論這次影響整個輝煌科技公司的事件。

眾人產生了不少的爭論,對於這些爭論,方浩並不感到意外,相反覺得很真實,這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方浩感覺到,其它人還好,至少目前並沒有異樣的表示,李明明和張仰顯然有著自己的想法,傾向於將輝煌科技集團半導體事業部上市,然後得到巨大的財富。

方浩很快明白了眾人的想法,心中嘆了一口氣,終於走到了這麼一天,在絕對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住自己的內心。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團體,公司做到這麼大,早就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了,方浩倒是有些理解為什麼京東和阿里要踢出創始人了,因為時間長了之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想法都可以左右公司的發展。

如果不解決這種衝突,公司勢必難以維持,陷入內鬥,方浩終於明白,王強見到自己之前,他已經智珠在握了。

“各位,你們的意見我已經知曉,各位先回去思考一下,如何去將半導體部門上市不出亂子,三場會議吧,三次會議之後決定一切結果。”最後方浩一錘定音說道。

這是輝煌科技集團十大創始人一定遇到的結果,以前在一起創業的十大創始人的羽翼已經徹底豐滿,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到了分別的時候。

就算是他自己,未嘗不是有著自己的考慮,還有對未來的藍圖。

花兒渴望得到雨水,鳥兒渴望得到天空,魚兒渴望得到大海,方浩和眾人團隊都已經徹底成熟,獨立出來就到了時機。

他們的名下仍然是輝煌科技集團名下,除了股份歸屬之外,方浩對它們的控制已經不再那麼強烈。

這是沒辦法的事,涉及到國家產業鏈佈局,個人是無法獨立控制整個產業鏈的,即使可以,國家也不會答應,讓如此重要的產業讓一個人掌握,想想就很離譜。

2013年8月,輝煌科技集團旗下半導體計算機事業部,改組為輝煌半導體,在全球市場A股、美股、港股同步發行,發行市值500億美元。

訊息傳出後,輝煌半導體馬上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輝煌半導體集團,這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鏈被方浩徹底分割,不過方浩到底是公司大股東,擁有著公司的日常決定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換句話說,隨著半導體基金對輝煌半導體的持續注資,這家公司最終都會脫離方浩的掌控,不過這種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強大了就有它自己的規則。

如果抓住這種規則,輝煌半導體甚至會更加強大,這就是投資規則,投資規則分為創業公司規則和上市公司規則。

比如創業公司規則,在引進投資人的時候,投資人向公司注入資金,相應獲得一定的股權,這既可以是創始股東將自己持有的股權份額轉讓給投資人,也可以是透過公司增資方式。

前者是相當於上品買賣,後者就相當於增資了。

上市公司也是一樣的規則,所有人必須按照這個規則玩兒。

例如,公司原來總股本100萬,兩位創始股東各佔50%,現在增加到200萬,其中增加的100萬由投資人認購,而各方共同約定:公司在增資後的總價值為1000萬。

因此,增資後的股權結構就變為:投資人持股10%(100萬除以1000萬),兩位創始股東持股均為45%,相比增資前,創始股東的股權各稀釋了5%。

目前各國的公司法有個非常大的特點,並未規定增資需要全體股東同意,其實現實中也會有很多股東不同意,不過這樣也可以增資,只需要一兩個大股東同意就行,進而導致公司被別的股東控制。

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股東也可以不出資,只是這樣就會導致個人的股權佔比降低。

未來的輝煌科技集團一定會走全球托拉斯企業的道路,方浩根本無法左右這種格局。

比如三星集團,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也是韓國最大的財團,在全球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三星旗下擁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電機等80多家企業,涉及電子、半導體、造船、化工、建築、軍工等諸多行業領域,實力雄厚。

有很多人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三星集團實力再強也是美國的高階打工仔,大股東是美國資本,大部分利潤都被美國賺走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確實如此,但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三星成就了韓國的發達,三星控制了整個韓國。

三星集團的大股東是誰?究竟是誰在控制龐大的三星帝國?

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最大的子公司,佔了整個三星集團利潤的90%,看一下三星電子的股權架構即可明白一切。

從普通股來看,外國投資者佔比高達55%,其中大部分是美國資本,主要是美國華爾街的眾多金融財團;

大股東和關聯企業的股權佔比達到21%,韓國境內投資者持股比例為19%。在普通股當中,華爾街資本佔了一半。

從持股比例來看,外國投資者的佔比更是高達89%,韓國境內投資者和個人持股的佔比為10%,大股東及關聯企業佔比僅為0.2%。

透過這個股權架構可以發現,無論是普通股,還是優先股,外國資本佔了大部分,尤其是優先股,接近90%的比例屬於外國投資者。

一般來說,優先股不具有對公司重大經營的投票權和決策權,只是享受分紅。

美國資本佔據了三星電子普通股和優先股的大部分,那麼三星集團究竟是一家韓國企業還是美國企業?

有人表示,三星集團看似非常賺錢,實則大部分利潤最後都進了美國資本家的口袋,而且還被美國資本控制,真的是這樣嗎?

三星是美國企業?其實不然,三星集團是一家韓國企業。

公司的重大經營投票權和決策權也掌握在韓國李家的手中,雖然美國資本佔據著大部分股份,但是只有享受分紅的權力,無法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大家都知道,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是李秉喆,後來將控制權交到了李健熙的手中,如今再次傳給了李在鎔。

目前,李健熙家族擁有三星集團2%的股權,透過相當複雜的股權架構牢牢控制著整個三星集團。

所以,三星集團依然是一家韓國企業,控制權牢牢掌控在李健熙家族的手中,但是大部分利潤流進了美國資本大鱷的口袋,說是三星是在為美國打工也不算錯。

此外,三星在全球化發展也離不開美國資本的扶持,要不然早就被全球制裁了,以前的諾基亞、HTC、黑莓手機就是因為如此,強大的諾基亞科技集團也倒塌。

三星集團的大部分股權為什麼被美國拿走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韓國為此向美國緊急求助,美國資本家不會放過這樣絕佳的抄底機會,韓國和美國達成協議,當然韓國肯定是做出了很大讓步。

隨後,美國資本如餓狼般湧入韓國資本市場,大肆買入韓國大企業的股權,三星就成為了最大的目標。

其實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了,比如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是軟銀集團,持股比例一度達到30%,而馬雲及其團隊持股比例並不多,但是馬雲及其團隊透過合夥人協議牢牢掌控著阿里這個商業帝國,軟銀和雅虎無法干涉阿里的日常經營管理和重大決策。

不過目前的阿里巴巴陷入了危機,危機的起因不太明朗,連國家都被拉下了水,不得不說,這次狙擊阿里巴巴的金融財團非常強大。

看起來馬雲和他的團隊有著喪失領導權的危險,只是國家並不支援剝奪這個創業團隊的領導權,這些國際財團也無可奈何了。

所以說目前的阿里的創始人團隊只有牢牢抓住國家這之手,才能不被踢出去。

不過被踢只是時間問題,下一代之後,誰能夠左右阿里巴巴的局勢?這次的危機之後,馬雲家族顯然喪失了這個可能。

沒有人可以反抗國際金融財團,連國家都要小心翼翼。

不得不說,國際金融財團的力量非常龐大,在投資領域為所欲為,哪怕是像阿里巴巴、三星集團這樣的超級強者,也不過是案板上的肥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