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之後,輝煌科技公司徹底走上了正軌,40家公司開始蓬勃發展,為了進一步最佳化公司產業,明確公司的科技佈局,方浩將公司幾大創始人叫到了公司總部。

現在公司的創始人一共有10個人,方浩自己,章子怡、李倩、周芸、李呂雪、張仰、李民民、黃許傑、楊峰、汪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章子怡負責影視行業,主要是負責文化輸出,包括傳統文學、網絡文學、影視IP創造,對全世界進行文化洗腦。

章子怡旗下還有幾家重工業公司,比如鋼鐵、水泥、傢俱等等,這是輝煌科技佈局的專為賺錢的傳統行業,重在細水慢流。

李倩負責建築行業,這個行業是暴利行業,未來的黃金時期,她的建築行業是最賺錢的公司。

李倩旗下有十幾家公司組成的半導體產業鏈,這是輝煌科技公司佈局的非盈利高科技體系。

李呂雪負責音樂行業,主要是打造娛樂業的天王巨星,未來會佈局各大音樂平臺,建立音樂權威榜單,凝聚公司的人氣,是一個宣傳機構。

周芸負責工業軟體,而且她還有成立旗下多加網際網路企業的打算,她會逐漸佈局雲計算、大資料、位元幣、網際網路金融等等網際網路風口。

張仰和李民民負責晶片研發,屬於挑戰最大的核心產業,他們將會建立最強大的半導體實驗室,屬於公司未來稱霸世界的關鍵。

黃許傑和楊峰負責手機研發,以後會涉及計算機、通訊設備、虛擬現實、機器人、家電等方面的消費科技研究。

汪涵負責作業系統研究,以後會設計人工智慧、天網系統、網絡遊戲等等數字智慧方面的研究。

首先眾人討論了各自的工作分工,分配了各自領域佈局,然後討論未來公司的方向。

“這就是公司未來的佈局了,這麼多高新技術,靠我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需要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加盟,所以未來的時間,我們的挑戰很大。”

“我們的重點不是讓我們自己累死累活地工作,而是不斷從各大高校,各大企業,各大機構挖掘人才,培養人才,逐漸瞭解這些行業的本質,建立一個強大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完善的企業制度。”

“大家別非得想請那些有名氣的專家,名校的學生,著在我看來,這樣沒用的。每個人都可能是人才,人才等於知識加環境加創新,知識可以從書中獲取,而環境由我們建立,至於創新就要員工努力了,能有創新的就是人才。所以我們招聘需要一視同仁,只要有符合崗位要求知識我們就引進,然後讓他們在我們的科研環境中創新,那些可以創新的就是人才,因為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創新創造利潤,可以利用他們的創新推進技術進步。”

“要是四五年,七八年還沒有創新的,也只能說沒天賦,這些人我們就要把他們放到非研發崗位,這是每一個員工應該有的試錯成本,我們把別人招進來,別人出了成本,我們也有成本,十個人裡面出現一個創新人才就是成功,這才是作為公司管理者的思維。”方浩說道。

各人輪流發言,會議開了很久,眾人也對公司戰略逐漸清晰明白,那就是建立一個超級科技財團,控制全世界。

“可是方浩,如果我們有了這麼大的產業,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容得下我們,要知道這些產業基本壟斷了人類社會所有的行業。”這時候,章子怡皺眉問道。

其它人也看著方浩,想聽聽他的看法。

“我自然有我的打算,不過我想先聽聽你們的看法。”方浩笑了一下,環顧了眾人一圈,然後問道。

“既然是我提出的問題,我還是先說吧,我覺得我們需要結交各路實權人物,這樣就可以依靠大樹,強大起來,不知道對不對?”章子怡皺眉思索了一下,問道。

方浩笑著說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都忽略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我們不一定成功,如果有一兩個領域做到壟斷就不錯了,所以大家不需要想這些多餘的,仔細思考接下來幾年,如何在市場站穩腳跟。”

“對了方浩,我們都有自己負責的領域,而且壓力也不小,你還沒說自己呢。”這時候李呂雪想到了一個問題,問道。

“我想弄材料學研究,材料技術才是一切科技的基礎,材料學技術是最難的也是最簡單的技術,我們再怎麼挖掘人才也沒用,所以這種研究是一種需要耐心的工作,容不得半點差錯,所以由我親自負責。”方浩說道。

材料研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而且他還有很多打算,其它的研究僅僅是新材料衍生出來的分支技術,縱觀科技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每當出現一種有用的材料,科技都會有一個突破。

作為重生者,他不可能去幹前世已經出現過的科技,做科技樹的分支,他要做科技數的主幹。

這樣的重複前世的科技最多是對前世的複製,早玩都會出現,沒啥大的意義。

所以他才把這些事情讓給別人做,自己幹和他們幹一樣的效果,而且眼不見心不煩,錢照樣賺。

方浩認為,只需要自己把控方向就行,以他超前12年的眼光,只要讓他們公司方向走對,成功率100%。

作為重生著就要幹不賺錢的事情,做對世界有著巨大影響的研究,憑著興趣做事,否則每天被金錢所累有啥意思,他又不差錢。

方浩前世也是一個科幻撲街,對於未來科技很有想法,沒辦法,都是寫科幻小說到處查資料逼出來,比科學家還像科學家,可是依舊還是一個撲街。

比如太空城市,方浩幻想過在自己的家鄉上空的同步地球衛星軌道建立一座城市。

比如基因藥劑,如何提高人類壽命,幾十年時間也太短了,方浩覺得至少要延長一倍壽命,他才可能對世界有點改變,否則也只能做一輩子富豪了。

還有虛擬世界,他幻想過透過虛擬世界控制全球,人們只要進入虛擬世界控制機器人,就可以代替自己工作,每天在遊戲倉裡面工作八小時,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

還有人工智慧,他希望建立一個有自己羅輯思維的,可以控制全球的超級人工智慧,就像保護傘公司的火焰女皇一樣,有了這東西,控制全球還是有可能的,人類的智慧哪能比得上可以自我進步的人工智慧的強大?

不要以為這些不可能,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人類社會的研究力量很強大,只是如今的各國力不往一處使,各大科技公司,各大國家研究機構,都相互競爭使絆子,設立專利壁壘,尤其是美國,人們被迫不斷重複研究別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成果。

有人問,這些大工程私人做不了嗎?當然可以,誰說私人幹不了?不但可以,而且做得更好,私人做工程不可能存在重大貪汙腐敗,浪費資源,這是它的優勢,國家研究機構是遠遠比不了的。

如果是國家研究機構,投資一個億,有三千萬落到研究,但是有七千萬進入各人口袋。

舉一個例子,日本可以三十年時間將半導體技術發展到超過美國的水平,為什麼中國不行?

因為國內是各大研究機構,監督缺乏,而且沒有利益鉗制,碩鼠眾多,一個漢芯就讓十幾個億的研究資金打了水漂,以此不難推測,究竟有多少碩鼠。

可是日本就不一樣,日本的研究資金還沒中國多,但是那些私企把資金完全用到了實處,不但半導體、機械、材料學研究超過了歐美,而且最近這些年每年出現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加起來幾十個了,反觀國內這些領域一個都沒有。

方浩想到了美國傳奇人物馬斯克。

他在2002年就建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是美國一家私人航天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是實現載人升空的第一家民營企業,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霍桑,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的成本,並進行火星殖民。

在方浩看來,馬斯克完全是一個瘋子,他在2002年就開始進軍航空領域,而且還是舉國之力都做不出來的載人航天技術,揚言殖民火星,結果還真被他把火箭弄上了天。

對於殖民火星,方浩覺得還是有點不太可能,但是建立同步軌道的太空城市還是靠譜的。

先不說火星距離地球太原的問題,就算是太空的真空都比火星安全。

還有基因藥劑,前世不也是很多基因公司研究不老藥劑嗎?而且方浩嚴重懷疑,前世疫情就是這些基因藥劑公司瞎搞弄出來的怪胎。

至於人工智慧,太空城市,虛擬世界,有些在實驗室都已經有了概念,並不算是完全無跡可尋的東西。

還有核聚變,目前也只是沒有發現常溫超導體材料,導致難產。

說到底,想要突破這些科技,還是得看材料技術的成果,還得靠私人科技公司。

這裡的私人科技公司不是網際網路公司,不是那些App軟體、網際網路金融、量子技術、物聯網、新能源等華而不實的東西。

這些都不是什麼真正的核心技術,不會產生真正的財富,不過是在歐美架構的基礎上一些二次開發的概念,這些技術的理論早已經完全成熟了,僅僅是應用而已。

當然,也不能說應用不是科技,只能說它們不是核心,而是科技樹的邊角料。

真正的科技在於材料學、作業系統、電子硬體、高精密儀器、工業母機、工業軟體,還有其它基礎理論研究,這些研究機構和公司越多越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