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一個大森林裡,兔子有一天壞肚子了,就蹲在一棵大樹底下拉屎。

不一會兒,來了一頭熊。他看了兔子一眼,就蹲在兔子身邊,也開始拉屎。

兔子有些不太高興,心想:“森林這麼大,哪找不到拉屎的地方,偏偏蹲在我旁邊。”

有心說上兩句,一看熊的大塊兒頭,就把話咽了回去。

幾分鐘後,兔子拉完了,擦擦屁股就打算離開。

熊卻看了他一眼,開口道:“你先等一等,我有話問你。”

兔子不敢不聽,只能蹲在那裡等著。

沒一會兒功夫,熊也拉完了。

他扭頭看了兔子一眼,問道:“你掉毛不?”

兔子有些緊張,不明白熊說的是啥意思,有些傻愣愣地看著熊。

熊有些生氣了,指著兔子的鼻子惡狠狠地道:“我再問你一遍,你掉毛不?”

兔子如夢方醒,結結巴巴回答:“不……不掉毛!”

聽到兔子說不掉毛,熊點了點頭,將兔子拎了起來,放在他的屁股下面蹭了蹭,然後將兔子隨手一丟,揚長而去。

尚海的故事講完了,客氏先是一愣,隨後又想到了什麼,頓時笑得前仰後合。

“你……你這個小子太壞了,居然講這麼個故事。熊問兔子掉不掉毛,居然是為了……為了……哈哈……實在是太壞了!”

客氏一邊說話一邊笑,幾乎要笑得喘不上氣來。

魏忠賢也是笑眯眯地點著頭,手掌不住敲擊著扶手,上挑的嘴角顯示著他現在的心情相當的不錯。

客光先和梁剛被客氏的笑聲吸引了過來,客光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梁剛的目光卻不由自主溜到了客氏的身上。

客氏好半天才止住笑容,然後將尚海講的故事向客光先講訴一遍,隨後幾人又同時放聲大笑。

如此反覆兩次,待眾人的情緒都逐漸平靜,尚海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就開口道:“這個故事雖然有趣,卻也說明了一個道理。”

見眾人都看向他,尚海笑了笑,又接著道:“大家只看到了熊的聰明和霸道,又有哪個人能體會到兔子的辛酸?

它只是蹲在大樹底下做它自己的事情,沒有招誰也沒有惹誰,卻平白無故成了熊的廁紙,被蹭上了一身的大便。

這種打擊對於兔子來說是致命的,這種侮辱對兔子來說是終身揮之不去的,它可能永遠也無法從這件事情的陰影中走出來。

但……卻沒有人可憐它,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尚海的話說完,眾人都顯得若有所思。

魏忠賢依舊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樣,只是看向尚海的眼神,卻包含了幾分讚許。

客氏雙目流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梁剛卻撓了撓頭,詢問道:“表哥,你是想說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捱打嗎?”

尚海點了點頭,看著眾人一字一頓道:“我琉球國,如今就是那只兔子。日本的薩摩藩,就是那只熊!

我們的實力太弱了,想要從陰影中走出來,擺脫薩摩藩的控制,只能依靠大明。

小子也知道大明如今的困難,不敢有其他奢望。但……小琉球島卻是我琉球國唯一的生路。

小子今日求見魏大人,就是因為魏大人德高望重,深受陛下依仗。小子希望魏大人能夠在陛下面前替小子細細分說,早日將這件事情定下來。”

尚海的話說完,會客廳中就安靜了下來,幾人的眼睛都看向魏忠賢,不知道他如何回答。

魏忠賢表情不變,笑道:“咱家沒有讀過幾天書,也講不出來那些大道理,咱家就堅信一點,沒有好處的事情不幹。

小琉球島對大明來說連個屁都不是,世子希望將其劃入琉球國的管轄,也不是不可以,可是……這件事情對我大明有何好處?”

見談話走上正軌,尚海精神一振,拿出全部的精神頭,笑道:“將小琉球島劃入我琉球,這是一件雙方都受益的事情。

第一,大明東南沿海由於通商的原因,逐漸成為大明的賦稅重地。對東南之地來說,最重要的是穩定。

這些年倭患雖然漸漸平息,但海寇數量依然不少,許多大明的商船都遭到了他們的劫掠。

據小子所知,海寇的主要據點之一就是小琉球島。

大明水師想要圍剿這些海寇十分困難,他們行蹤不定,只要水師出動,他們就會躲起來。水師回營後,他們又會繼續騷擾地方。

小琉球島若是劃入我琉球管轄,為了穩定,這些海寇就會成為我琉球必須清除的目標。

大明不費一兵一卒就可消除海寇的騷擾,何樂不為。

第二,海上蠻夷崛起,觸角漸漸伸向大明。

前者有佛郎機人逗留澳門,遲遲不肯離開;後者有西班牙人佔領馬尼拉,逐漸侵佔呂宋。

這段時間又聽聞新來一股夷人,叫做荷蘭。他們以巴達維亞為據點,來勢洶洶,聽說實力還在佛朗機人和西班牙人之上。

這些人不通王化,毫無廉恥,表面看是海商,實則是強盜。呂宋落入西班牙人之手,聽說原住民全部被打為奴隸。

大明地大物博,物茂豐華,絲綢、瓷器、棉布、茶葉等物品全部是夷人垂涎的物件。

這些人實力不濟自然會用真金白銀前來購買,一旦實力有所增長,東南倭患就是前車之鑑。

小琉球島若是劃入我琉球管轄,澎湖巡檢司就相當於在海上有了一個可靠盟友。大明與我琉球通力合作,就可將夷人阻擋在東海之外。

能夠確保大明東南的穩定,豈不是好事一樁。

第三,東北韃子年年叩關,遼東局勢一日三變,如今大明所患者,滿洲建奴也。

建奴沒有開化,以劫掠為生,實乃是大明心腹之患,大明當趁其羽翼未豐之時全力圍剿。

東南平穩,大明就可將全部的精力用來圍剿滿洲建奴。否則一旦遼東事緊,東南又出現不穩,大明該如何選擇?

第四,我手中有一物,名曰番薯,可確保西北不生變亂,不知魏大人還願聽否?”

看著眼前侃侃而談,自信滿滿的尚海,魏忠賢臉上依舊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只是眼中讚許之色更濃。

他點了點頭,道:“世子儘管講來,咱家洗耳恭聽。”

尚海點了點頭,繼續講道:“番薯者,又名地瓜,起源於海外,乃是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冒死從南洋帶回。

綿軟甘甜,美味可口,實在是一門好糧食。小子從琉球來的時候帶了不少,方才已經交給老管家,一會兒大家就可以品嚐。

不過小子要說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產量。

四月種植,十月收穫,畝產可達10石……”

聽到尚海的話,魏忠賢臉上終於變色,霍地站了起來,急聲道:“世子此言當真?”

尚海微微一笑,朗聲道:“我琉球國已經種植了十多年,此乃千真萬確之事。”

見魏忠賢緩緩坐下,情緒漸漸恢復平靜,尚海又繼續道:“畝產驚人也就罷了,最難得的是番薯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都可種植。

耐旱耐瘠,病蟲害也少。若是在水肥充足的地方,畝產更加驚人。

番薯是由大明引入我琉球國,可我琉球國如今遍地種植,大明卻很少能夠看到這樣的景象。

尤其是很多西北人,居然不知道番薯為何物,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這就令小子有些費解了。

這樣好的糧食正適合種植於西北貧瘠之地,一旦全面鋪開,西北糧食就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糧食足就能夠確保西北的穩定,大明西北、東南皆穩,小小的滿洲建奴還不是翻掌可擒。

魏大人……這其中的關鍵,以您老的智慧,想必是清清楚楚的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