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對眼下的情況有些小滿意,尚寧王和王妃卻不幹了。

王妃還要好些,尚海叫的是瑛姐,到尚寧王那裡,直接叫的是寧叔。

哪有親生兒子管老子叫寧叔的,這可真是是可忍、叔不可忍,叔叔能忍嬸嬸也忍不了。

如果說稱呼問題還只是小問題的話,尚海那些不拘小節的行為舉止,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琉球國是小國不假,但尚海畢竟出身王室,如今這個樣子哪有一國世子的風範。

這若是出面接待一個外賓,那還不得讓人笑死。

如果因為使者笑死引發了兩國之間的戰爭,那尚海就可以自豪地宣佈,他開啟了戰爭史的新篇章。

自古慈母多敗兒!

當尚寧王將這些道理掰開揉碎了講給王妃梁瑛聽的時候,王妃也終於著急了。

銀牙一咬,玉手一揮。

既然失憶了,那就重新學吧。反正時間有的是,學不會也沒有關係,大不了就是沒有飯吃。一頓兩頓也餓不壞人,失憶了嘛,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於是,大明天啟元年一月的日曆,就在尚海學習所謂的皇家禮儀過程中不斷地翻動。

讓尚海深深體會到……世子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旁的不說,單就一個“坐”就要了尚海的老命。常年同歷史打交道的尚海心中明白,古時候的“坐”是膝蓋著地,臀部貼在腳掌上。

這種坐法對於習慣坐在椅子上的尚海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

至於吃飯要有吃飯的樣子,睡覺要有睡覺的樣子。

談話交流、舉手投足,甚至是長輩來了應當讓長輩坐在哪個位置,小輩應該陪在哪個位置,全部都有講究。

這樣的學習折磨得尚海欲~仙~欲~死,王妃梁瑛卻雙眼爍爍放光,似乎重新找到了調教兒子的樂趣。

日曆翻到了大明天啟元年二月,北風漸漸地變成了東南風。帶來了熱量,也帶來了絲絲的水汽。

琉球本就是亞熱帶氣候,即便是冬天也並不寒冷。沒有北方的寒風和成片成片的枯黃,一年四季都充滿著綠色。

只是琉球的土地太過狹小和貧瘠,根本就種不出太多的莊稼,糧食基本依靠進口,使得琉球國常年處於饑荒狀態。

“世子,您好歹再吃一些吧!王妃若是知道您又不吃東西,會責怪奴婢的!”

小侍女黃杏將左手的飯碗湊到尚海嘴邊,右手拿著勺子,希望尚海能夠將嘴巴張開,好讓她再喂上幾口。

若是穿越前有這樣一位美女喂尚海吃飯,別說是飯,飯碗尚海都能一口吞進去。

可現在一看到黃杏碗中的煮番薯,尚海也只能硬著心腸將頭扭過去。

說句拍良心的話,煮番薯的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黃杏做的煮番薯,綿軟甘甜入口即化,實在是難得的佳品。

當初尚海剛剛吃到的時候,幾乎要將煮番薯當成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可是……再好吃的東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啊!

菜還好一些,有鹹魚、青菜、豬肉、雞肉什麼的,可主食卻全部是番薯。

一天兩頓飯,早上是大米煮出來的稀粥,要放一小半的番薯。晚上吃的倒是乾貨,煮番薯直接拿盆裝,不限量,管夠!

如果說皇家禮儀是尚海心中的陰影,那煮番薯就是尚海另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

這個問題令尚海心中充滿苦澀,上得山多終遇虎,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虐主這種事情,不可避免地出現在他的身上。

當初他筆下的主角叫苦連天的時候,他總是在一旁偷偷的竊喜,如今終於也輪到他了。

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琉球就不產這些東西,全部都要靠進口。

如今王宮中剩餘的大米不多,市面上又沒有賣的,購買大米的船隊又沒有回來,番薯就堂而皇之地成了餐桌上的主力。

王宮中還要好些,普通百姓家更慘,早早就開始吃上了番薯。

想起這些天吃過的番薯,尚海依然覺得牙根有些酸楚,可是除了多念兩遍阿彌陀佛老衲不生氣外,沒有絲毫的辦法。

尚海甚至希望出現一屋子的大米,他好天天摟著睡覺。

他覺得他對大米的喜愛已經超過了老鼠,只是……沒有!

想要在琉球好好生活,就要具備常年以番薯為食的覺悟。

尚海這個時候才猛然發現,這個世子……貌似也不是那麼好當!

黃杏見尚海把頭扭過去了,委屈地嘟起了紅潤潤的小嘴,雙眼也變得有些朦朧。

尚海實在不忍心見美人垂淚,就搶過黃杏手中的飯碗,閉著眼睛將所有的番薯都劃拉到嘴裡。

黃杏破涕為笑,忙用手絹擦乾淨尚海的嘴角,隨後才長長嘆了口氣,解釋道:

“奴婢也知道世子吃不慣這些東西,可是沒有辦法,現在王宮中就只剩下番薯了!”

尚海揮揮手,無所謂地搖了搖頭,說道:“我可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

杏兒啊!難道這些年我們都是這麼過的嗎?你知道的,我失憶了,以前的事情都沒有印象了!”

黃杏抿嘴一笑,開口道:“才不是呢!杏兒記得很小的時候,當時父親和孃親還在世。

杏兒家裡雖然不算富裕,但也沒有天天吃番薯。那時候大米啦,白麵啦,雖然賣得很貴,但一個月也能吃上幾頓。

可是已酉之亂後,日子就過得一天不如一天,如今就連王宮中也吃上了番薯。

不過也還好了,杏兒記得父親曾經說過,當初琉球是不產番薯的,以蘇鐵果實為主食。很多人都笑話我們,將琉球叫做“蘇鐵地獄”。

可即便如此,也常常有人吃不飽肚子。每年因為捱餓而死的人,不計其數,那時候真的是太慘了。

杏兒還小,這些事情都沒有趕上,但聽父親和孃親說起的時候,杏兒也會覺得害怕。

後來還是麻平衡麻大人,出使大明的時候在福建發現了番薯。將番薯苗帶到琉球廣泛種植,大家夥兒才不用再吃那些難吃的蘇鐵果實。

所以雖然番薯吃多了也不好,但杏兒已經覺得很滿足了,最起碼這些年沒有聽說,誰因為捱餓而死……”

見黃杏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尚海的內心就湧出一股溫暖。這真是一個容易滿足,又善良的女孩兒。

這樣的女孩兒,在後世基本上已經絕種。變成了那些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坐在腳踏車上笑的人。

可是……那樣的女人哪怕是一百個加在一起,也絕對沒有眼前的杏兒可愛。

如果覺得本書還可以,歡迎大家推薦和收藏,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