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向俞諮皋請教有關小琉球島的問題,說白了其實是對小琉球島勢力的一種重新劃分。

小琉球島上的哪些勢力同大明水師有關係,哪些地方可以隨便開發,哪些地方是水師的勢力範圍不能動,這些都需要透過一種隱蔽的方式一點點試探出來,這也是尚海送重禮給俞諮皋的主要原因。

對於大明在雞籠駐兵的問題,尚海只能硬著頭皮承認這個既定的事實。所謂領土完整,主權神聖不可侵犯什麼的,從古到今還是那句話,拳頭大就是真理。

好在大明水師的胃口不大,看不上小琉球島。除了雞籠地區外,其餘的地方隨便尚海折騰,這樣的結果令尚海長長松了一口氣。

大明水師雖然已經沒落,但目前依然是整個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力量,今後依仗的地方還有很多。能夠同大明水師保持良好關係,對如今實力尚且弱小的尚海來說,沒有一點壞處。

點了點頭,尚海笑道:“我琉球國小民窮,實力不濟,雞籠那樣的重地,自然還要依仗天朝的水師。

本世子來到小琉球島,無非是想為我琉球國尋找一條退路,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絕不敢讓天朝上國為難。”

見尚海知情識趣,俞諮皋臉上的表情更加的和緩。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十有**是因為利益,既然沒有利益上的衝突,俞諮皋當然也不會為難尚海。

剩下的談話是在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進行的,尚海將麻五交到俞諮皋的手裡,又表示自己對雞籠地區沒有興趣,還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奏章,準備送到京城為南居益和俞諮皋請功。

面子、裡子都有了,俞諮皋也十分大方地大手一揮,將俘虜到的海盜全部交到尚海的手裡。

用尚海的話說,小琉球島地廣人稀,最缺的就是勞動力。麻五和一些大的海盜頭目足夠俞諮皋交差,那些普通的海盜與其關進監牢,不如留在小琉球島墾荒,也算是廢物利用。

後續的事情處理完畢,俞諮皋統帥水師押解著麻五等匪首,裝滿戰利品返回福建,尚海則指揮著自己的手下進入修繕一新的海盜營寨,準備建設自己的第一塊兒根基。

海盜營寨所在的位置,被大明水師和一些海盜稱之為大員。

這個名字從什麼時候開始叫起,已經無法考究,但據尚海瞭解,大員所在位置大概是後世的臺南市附近。是荷蘭人日後殖民小琉球島的核心,也是明末時期鄭氏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鄭成功日後就是立足大員,輻射小琉球島,展開了與滿清的鬥爭。

此時的大員外海共有11個島嶼,寬約半華里的臺江口南航道以北,是北線尾、加老灣、隙仔港、海翁仙4個島嶼,臺江口南航道以南排列著一鯤鯓到七鯤鯓7個島嶼,由北向南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形成了最闊處6裡,最長處30餘里,可以同時停泊千餘艘船隻的大型良港。

此外,在北線尾北端的鹿耳嶼和加老灣之間是寬約1華里的鹿耳門水道,是進入臺江的主要航道。如果沒有大潮的話,鹿耳門航道太淺,難於透過吃水較深的戰船,因而易守難攻,具有較高的軍事價值。

海盜的營寨,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地方。

麻五雖然不小心中了尚海的奸計,但眼光卻是有的,選的位置十分理想。這也是尚海讓俞諮皋指揮水師修繕寨牆,挖掘壕溝的原因所在。

有這樣一個現成的地方,總比自己白手起家要來得容易不是。

尚海在營寨中看看著,摸摸那,根本抑制不住臉上興奮的表情。

在海上漂泊了這麼長時間,從琉球到福州,到京城,到朝鮮,最後到小琉球島,海陸往返幾萬裡。如今終於有了自己的基地,終於擁有一塊兒自己說了算的土地,當真是不容易啊!

也正是因為得到的過程太過艱難,尚海對小琉球島的發展也是格外的上心。

回頭看了一直跟在身邊的段猛一眼,尚海交代道:“猛子,派人去通知惜恩大叔他們,半個時辰後去營寨的議事大廳開會。這片土地,我們要儘快掌握在自己手裡。”

………

開會這種事情,在尚海這個小團體中也不是一回兩回,眾人都十分的熟悉。沒過多長時間,惜恩大叔、林天、梁剛、馮六、戚氏兄弟和郭德、郭綱等人都陸續到齊。

除了戚氏四兄弟和郭德、郭綱等新加入的人外,其餘人都熟門熟路地坐到各自的座位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戚氏四兄弟雖然是剛剛加入,不過由於年紀、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各方面的見識,還能做到鎮定自如。

郭德、郭剛和朝鮮人金恩就不成了,三個人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不住對廳內的每一個人點頭哈腰,一副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模樣,惹人發笑。

三個人的這副模樣,讓大家臉上的笑容更盛,不過卻沒有人因此笑話他們。若非有他們當內應,尚海想要剿滅麻五的海盜團伙,想要在小琉球島上儘快立足,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從這點上來看,三個人也算是立了大功。雖然他們的出身僅僅是海盜,尚海卻完全不在乎。

在尚海看來,有功就該賞,有過就該罰,這同出身沒有絲毫的關係。哪怕你是流民,是盜匪,只要你有能力,又願意為尚海效力,職務、錢財方面尚海根本就不心疼。

所謂的唯才是舉,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是歷史上的劉邦、曹操、孫權,還是一代天可汗李世民等人,都將唯才是舉當作收錄人才的重要標準。而這些歷史上的偉人,也確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作為一個歷史題材方面的寫手,唯才是舉的觀點已經深深刻入尚海的靈魂,這是尚海作為一個現代人接受現代教育的結果。

尚海根本不用刻意去做,這種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只看工作最後取得成果的態度,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讓諸如馮六、金恩、郭氏兄弟這樣出身不好的人,看到了努力的希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