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號稱名將,尚海說的這些東西自然是一聽就懂。雖然在具體實施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敵退我進”的十六字方針,完全可以作為東江今後的軍事綱領。

毛文龍的東江鎮孤懸海外,兵員、糧餉、補給都十分不方便,與後金硬碰硬無疑是自尋死路。所以尚海游擊戰的理念,被毛文龍毫不猶豫地全盤接受。

再加上尚海聽說毛文龍這裡百姓過多無法安置,自告奮勇願意帶著一千五百名百姓前往小琉球島屯田。一旦安置妥當,會陸續用船隊將遼東的百姓運往小琉球島,為毛文龍解決後顧之憂。

如此一來,毛文龍更是對尚海另眼相看。

酒喝得高興,尚海的話又句句說到了他的心坎裡,導致的結果就是,毛文龍不顧四十五歲的年紀,非要和尚海斬雞頭燒黃紙,結拜為異姓兄弟。

對於磕頭結拜,尚海並不反對。短短一段時間的接觸,尚海也對豪爽過人的毛文龍心生好感。再加上毛文龍歷史上抗擊後金的名聲和功績,與這樣一個人結拜,尚海十分樂意。

排擺桌案,備下貢品,毛文龍和尚海雙雙跪倒在地。兩人手中拈著香燭高聲念道:“黃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毛文龍(尚海)願意與尚海(毛文龍)結拜為異姓兄弟。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在此,天地為證,若違此心,天誅地滅。”

念罷,一連磕頭三次,然後將手中香燭插入香爐。

沒有絲毫爭議,毛文龍是大哥,尚海是小弟。兩人哥哥、弟弟地一叫,彼此都感覺親熱了許多。

相比較後世之人,古人的性格大抵上都比較直率,這一點從明朝時期的小說中就能看出來。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和張飛,自從桃園三結義之後,一生都是不離不棄;《水滸傳》當中的宋江,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有人願意搭救。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無數的好漢納頭便拜。

雖然《三國演義》也好,《水滸傳》也好,是以一種演義的形式進行描寫,但明朝人的價值觀念和一些道德標準,都蘊含在其中。

初次見面就結拜為兄弟,這在後世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但在明朝,無論是毛文龍還是王一寧,都不覺得有何突兀。

香案撤下,重新回到酒席,比起之前,關係顯得更加的融洽。

回頭看向林天,尚海說道:“天哥,麻煩你現在出發,去我們的船隊,把8000擔白米運過來。另外跟杏兒說一聲我與大哥結拜的事情,然後多帶一些皮毛過來,作為我送給大哥的禮物。”

尚海是乘坐小船來見毛文龍的,四條海船、貨物、黃杏和惜恩大叔等人全部停留在外海。主要是之前不瞭解毛文龍的為人,害怕毛文龍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儘管歷史上對毛文龍的記載還算不錯,但尚海並不太瞭解毛文龍的為人,也不敢將船隊毫無顧忌的擺在毛文龍面前。

現在既然與毛文龍結拜為兄弟,那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林天領命離開,毛文龍卻一拍額頭,笑道:“哥哥手頭拮据,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不過二弟既然往返於海上,那麼這樣東西二弟一定會有興趣。”

毛文龍說完,帶著尚海走出大帳,來到一個裝滿軍事物資的營寨面前。招手示意尚海跟上,走出不遠,毛文龍伸手將蒙著的油氈扯下,露出四門火炮。

見到是火炮,尚海眼睛一亮。來到這個時代這麼長時間,對於火炮,尚海向往已久,只是一直無緣得見。沒想到在毛文龍這裡,見到了古代火炮的廬山真面目!

毛文龍指著面前的火炮,對尚海道:“這四門火炮,本是鎮江城的守城之炮。大哥臨撤退時本想銷燬,免得在建奴手中助紂為虐,還是一寧堅持要將這四門火炮帶走。

當時人手不缺,大哥就讓人將這四門火炮拉上。原本覺得有大江相隔,這四門火炮有些多餘,沒想到遇見了賢弟。

既然如此,這四門火炮大哥就送與賢弟,希望在海上能夠為賢弟發揮作用!”

聽到毛文龍說把火炮送給自己,尚海樂得兩隻手都拍不到一塊兒了。他覺得自己是大手筆,沒想到毛文龍比他的手筆更大。

四門火炮作為見面禮,簡直太趁尚海的心意了。

略微有些激動的上前摸著這四門火炮,尚海沒口子的表示感謝。

毛文龍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開口道:“賢弟喜歡就好,這些東西與其放在大哥這裡白白浪費,不如放在二弟那裡發揮作用。

只是這四門火炮的樣式比較老,若是賢弟喜歡,以後有機會弄到新炮,一定給賢弟送上幾門。”

尚海高興的說不了話,只是不住的點頭,8000擔白米換四門火炮,這買賣做的,沒毛病!

接下來的幾天都比較忙碌,尚海帶著船隊幫助毛文龍進行物資和人員的轉移。8000擔白米和所有的皮毛都留在了皮島,交到毛文龍的手裡。

其餘的山參、瓷器、雜貨、藥材、麝香等物品,則被尚海裝到船上。還有毛文龍堆得好似小山般的物資,也慢慢被尚海的船隊消化。

尚海將會把這批物資運到大明賣掉,然後換成毛文龍需要的生活物資。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十天的時間過去了。站在皮島簡易的碼頭,尚海和毛文龍拱手道別。

儘管相處的時間不長,尚海和毛文龍卻頗有一些依依不捨的感覺。

尚海首先對毛文龍行了一禮,然後開口道:“此次分別,小弟將會前往小琉球島進行屯田。效果如何,現在暫時還不知道!若是有了成績,小弟會派船隊將百姓分別運走,減輕大哥的壓力。

缺了東西,大哥只管記下來,待小弟下次前來,定會將大哥需要的東西補齊!

兵兇戰危,小弟只盼望大哥不要魯莽,陷入到重圍當中。還是那句話,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只要大哥平平安安,早晚有一天,你我兄弟聯手,一定能夠將那些後金建奴剿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