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的生意半路夭折,尚海就帶著惜恩大叔等人又陸續走了兩家。可人家只要一聽到尚海的名字,聽到安瀾商會的名號,都會不住搖頭。
小一些的商行甚至還會直接攆人,生怕同尚海等人沾染上關係。儘管跟在尚海身邊的段猛氣得暴跳如雷,卻改變不了眼下的事實。
小一些的商行如此,大一些的商行也沒有好到哪去。唯一的區別可能是態度客氣一些,但只要一提到生意,人家直接就是送客,讓尚海等人無計可施。
眼見日頭已經轉到正午,卻連一點收穫也沒有,就連惜恩大叔這樣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老人都變得有些焦躁。
唯一比較沉穩的只有尚海,撲街八年所鍛鍊出來的粗大神經,令他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具有相當強大的抵抗力。
就在這個時候,一輛馬車來到尚海等人近前,緊接著一個人影從車上跳了下來,笑道:“沒想到世子居然在這裡,讓在下一陣好找。”
尚海轉頭看去,臉上也帶出笑容。
“何大官人是如何找到尚某的?”
何豐順苦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在下一早就去了客棧,夥計卻說你們早早就出了門,只是不知道去了哪裡。
在下只能一邊在客棧中等候,一邊派手下的護衛去打探。就在方才,手下的護衛回報,說是在絲綢街見到世子的身影。
在下這才帶著人趕了過來,在此相遇。”
尚海有些驚訝,問道:“何大官人尋找尚某,可是有事?”
“在下本有些事情想要通知世子,不過……看世子如今的情形,恐怕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尚海點了點頭,笑道:“從早間到現在,走了大概有十多家,卻沒有一家商行敢收尚某的貨物。何大官人要說的,可是與此事有關?”
樸氏叔侄的這番動作,本也不是什麼大事,簡單交談數句,事情就說開了。何豐順收到的情報,同尚海瞭解到的,大體也是相當。
知道尚海目前面臨的困境,仗著同雙方都有一面之緣,何豐順就打算當一個中間人,為兩方調解。
尚海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雙方只是意氣之爭,衝突也僅限於口角,連**上的衝突都沒有。
他也沒有遭受實際上的損失,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尚海也表示願意。
只是對於調解的結果,尚海卻沒有報多少希望。從馮六打聽到的那些情報中不難得出,樸氏叔侄絕對不是那種謙謙君子,有理不饒人,無理狡三分才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
這樣的人,會接受何豐順的調解?尚海覺得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何豐順非常順利地走進樸氏叔侄的住宅,三盞茶的時間後,卻怒氣衝衝地走了出來。
對於調解的事情,樸氏叔侄也是願意的,只不過他們要求的東西比較多。
第一,尚海的貨物只能賣給樸氏商行,價錢也只能由樸氏商行來定。換句話說,尚海只有賣與不賣的權利,賣多少,人家說了算;
第二,尚海的侍女黃杏,必須由尚海親自送到樸正仁的住宅;
第三,尚海要公開承認錯誤,並向樸正仁道歉。
同意這三個條件,滿天烏雲就散了。尚海將來也會是樸氏的貴賓,否則……
否則後面是什麼,樸氏叔侄沒有說,不過濃濃的威脅味道,卻已經包含在裡面。
何豐順是來為雙方進行調解的,不是站在樸氏叔侄的立場上侮辱尚海的。這樣混賬的條件別說尚海不能同意,隨便換一個人來,也不可能同意。
人家好歹是一國的世子,這般羞辱,是不是太過分了點。
苦口婆心地勸說,樸氏叔侄就是不為所動。反而冷笑地看著何豐順,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讓何豐順認清現實,不要多管閒事。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也就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
不過能夠把長袖善舞,以好涵養著稱的何豐順氣得如此失態,樸氏叔侄還是頭一份兒。
找到在客棧中聽信的尚海,何豐順簡單介紹了其中的經過。
尚海卻一臉的平靜,絲毫不以為意。這樣的結果本就在他意料之中,自然也談不上任何的失望。
反倒是何豐順一臉的憤懣,拍著胸脯道:“沒想到樸氏叔侄如此的狂傲,世子放心,在下這就帶你去崔氏商行。
旁人害怕樸氏叔侄,同為五大商行的崔氏商行一定不會懼怕。只要崔氏商行肯出面,眼下的困難迎刃而解。”
不忍心拒絕何豐順的好意,尚海等人一起來到崔氏商行。
看在何豐順的面子上,崔氏商行倒是點頭同意了。可價格卻壓得很低,基本上等於白送。
何豐順找到經常合作的崔氏商行掌櫃崔屏,崔屏卻是一臉的苦笑。說之前給的價格,還是看在何豐順這個老主顧的面子上,否則崔氏商行根本不會因為尚海那幾萬兩銀子的貨物,去得罪樸氏商行。
說到底他們都是朝鮮人,儘管內部之間也有爭鬥,但是在面對外人的問題上,他們並不好出面。
否則就有相互拆臺的意思,若是因此引發了兩大商行之間的爭執,根本就得不償失。
聽了崔屏的解釋,何豐順也沒詞了,因為人家說的確實在理。
說到底,還是尚海的實力還太弱,無法為崔氏商行帶來足夠的利潤,當然也就不值得崔氏商行為尚海出頭。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尚海都是在何豐順的陪同下渡過的。
這位何會長對尚海也確實是真心結交,不但帶著尚海逛遍了仁川城,講訴了許多朝鮮的風俗人情、注意事項,還帶著尚海參加了幾個商行舉辦的宴會。
有大明方面的,也有朝鮮方面的。幾家商行輪番舉辦宴會,邀請商貿圈子裡的商人參加,彼此之間分享情報,互相溝通,甚至很多交易都是在這種宴會中完成。
尚海這段時間在仁川的人氣相當爆棚,因為他和樸正仁之間的那點事兒,仁川城裡的人就算不認識他,也聽說過他的名字。
不過絕大多數的人都對尚海敬而遠之,對他並不看好。畢竟他只是一個琉球國的世子,沒有多少實力。
說得難聽點,有沒有尚海,仁川城照常運作。可一旦得罪了樸氏,今後能否在仁川城立足,那還得兩說。
商人,追求的就是利益。樸氏和尚海之間的份量孰輕孰重,在很多人的眼裡自然是一目瞭然,這就導致尚海在宴會中寸步難行。
喝酒、聊天、打屁,看在何豐順的面子上,這些都沒有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虛偽面具,也是戴了一層又一層。
可就是別提交易,一旦提到尚海船上的那些貨物,這些人準保會顧左右而言它,讓尚海有力無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