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次的計劃,看起來只是最正常不過的異地進貨——本地賣貨方式,但現在是九十年代,交通運輸還不發達的九十年代。

全國各地還都停留在本地生產,本地銷售的階段,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被運輸問題給阻遏在了當地,無法銷售出去。

也正因此,倒爺這個行業才會在九十年代流行起來。

溫市和烏市正是所有倒爺的集中地,溫市的皮鞋在九十年代,是全國之內當之無愧的最受歡迎產品,至於烏市的小商品製造,則是以價格低廉實用的標籤,而更為出名。

1990年,李誠儒在京城西單盤下了一個兩三千平米的店鋪,開了一家服飾專賣店——特別特。

有別於傳統的商場,在特別特的店裡,擺滿了產自全國各地的服裝和鞋子,晉江、溫州製作的皮鞋,廣州和金華生產的汗衫,東北的皮草……

整個特別特的店裡,都被各式各樣的服裝飾品給填滿,帶給了九十年代人們無與倫比的衝擊感。

特別特自開業當天起,便一直處於爆滿的狀態。

而特別特開業第一天的營業額,就達到了恐怖的五十萬元,開業後直至93年,它的日營業額便沒有再低於過這個數字。

特別特其恐怖的吸金能力,也讓李誠儒在90年代成為了京城中的紅人,對外號稱為“京城四李”。

特別特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它只是代表出了90年代的一種現象:

貧乏的物質文化生產,已經跟不上人們飛速增長的收入和需求了。

1993年,糧票布票宣佈全面取消。雖然距離現在還有三年的時間,但是各種票據對於人們購買的約束力,已經幾近消失了。

王朝陽正是打算在哈市,模仿特別特的銷售方式,開店售賣由自己從江省烏市、溫市大批量進來的服飾和小商品,完成自己第一次的原始資金積累。

但是在這之前,自己必須在盛海先摸清楚南方沿海城市的物價和消費水平。

大巴車在百貨大樓站停了下來。

二人下車,看著眼前這座宏偉的建築。

盛海百貨大樓,如今全盛海人流量最大的商廈。

九十年代初的盛海,不是沒有專門售賣奢侈品的商場,只不過那些對於現在一心只想要透過倒買倒賣,來賺一筆大錢的王朝陽而言,暫時還接觸不上。

今天正值週末,盛海百貨大樓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王朝陽左鑽右鑽,終於擠進了一家最為生意火爆的女裝店門前。

店內每一個貨架的前面,都圍上了七八位正在挑選衣服的女性,他大致掃了一圈店裡顧客的相貌,大致都在30-40歲左右。

果然,中年女性永遠都是消費的主力啊……

王朝陽一邊在心裡感嘆著,再次定睛看向了衣服下面的價格標籤。

“純棉制連衣裙……售價…五十八??”

看到價格後,王朝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氣。

“乖乖,這也太貴了吧!”

在90年代,一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也不過六七十元錢,這一件在他看來平平無奇的連衣裙,居然要花上老媽一個月的工資?

“嘖!安拉小夥子,你要是不買的話,就不要在這裡亂講話好不啦,我們店裡的東西可是出了名的物美價廉哦。”

聽到王朝陽的話,服裝店的老闆娘皺著眉的走了過來,眯著眼睛對他不滿的說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王朝陽一邊說著,又回頭掃視了一眼店內衣服的款式,隨即拉著國尚武走到了店外。

他此行的目的,本來是打算看一看盛海如今流行的衣服款式是哪種,新穎在何處。

但是王朝陽千算萬算,還是忘記了,如今以自己超前了三十年的眼光看來,就算是盛海商場內最火爆的店裡,所售賣的服裝款式也都算太過於普通了。

“朝陽,那衣服看起來還挺好看的,我掏錢咱倆一人買一件,回去給老媽帶回去也算是個禮物啊。”

看著王朝陽在那裡像是糾結著什麼似的,國尚武在一旁財大氣粗的開口說道。

說起國尚武的一生,真可謂是“傻人有傻福”,他家裡從八十年代起,便開始從事個體生意。他母親先是從賣茶葉蛋起家,一步一步的發展到開始賣熟食,然後買下第一家店鋪,第二家……

八九十年代的生意尤為好做。到現在為止,他家在哈市已經擁有四家熟食店了。

也正因此,國尚武的出手才會格外的闊綽,僅僅是這一次畢業旅行,他就能拿出五千塊作為旅遊資金。

至於後來,“老杜熟食”一直在哈市,不溫不火的發展著。

直到08年,網購風興起,國尚武在杭城看到了太多人開網店發家,於是他也辭去了工作,轉身回到哈市,將自家的店鋪掛在淘網,開始全力發展網上業務。

而就在王朝陽重生回來前一個月,恰好在朋友圈,看到了國尚武喜提大G的訊息……

“咱倆這趟是為了賺錢來的,你怎麼剛一進商場就被人忽悠了!”

王朝陽對他笑罵道,但是此時心裡卻是暖洋洋的,隨即他帶頭走出了服裝店,二人又向著商場的更深處逛去了。

一路逛下來,他既打量著各個店內的服裝款式,也在一路觀察著商場內顧客們的神態,透過顧客們的表情,他在心中默默的盤算著價格。

“嗯…五十到七十算是大部分人能夠接受的價位,普通的夏季短袖售價大概都在二十元一件。”

王朝陽的嘴裡一邊嘟囔著,一邊用筆在小筆記本上寫寫畫畫著。

就在四處觀望的時候,他發現了一件事情:

幾乎所有的女性在路過首飾店的時候,眼睛中總會放出渴望的神情。

女人熱愛裝點、打扮自己的天性總是不會變的。

從古代大戶人家的各式金銀珠寶,窮人家的竹簪子,再到後來小白菜過年收到的那二尺紅頭繩,再到後世銷售火爆的施華洛世奇……

女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永遠是商人們取之不竭的財富源泉,例如二十一世紀的手機殼,就算是再不喜歡打扮的女生,也會忍不住的多買上幾個不同的款式,輪流使用。

但是很顯然,在九十年代初,能夠買得起金項鏈的人總歸還是少數,姑娘們愛打扮的需求被極大的禁錮住了,除了購買不同款式的衣服之外,也就只剩下了帽子和圍巾這種配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將首飾的事情記在了心裡後,王朝陽又將大致常見的幾種衣服款式給默默記下了,他抬起手看了眼表,已經是下午三點鐘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