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了手裡面的資料,王朝陽接著開始安排了起來。

第一點,要讓這些技術人員們深入到基層,比較切實的瞭解到自己的汽車到底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這些只有在維修過程當中才能夠發現的問題,必須要這些技術人員們知道之後才能改進。

第二點,還要繼續擴大生產線。

必須要爭取讓自己家裡各種型號的汽車都達到月產量10萬臺,而且這個售價,也必須要進一步的降低。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深入到農村地區。

不僅僅是在北三省範圍內,還要覆蓋到全國。

從92年去到95年,這段時間的通貨膨脹率一直都在走高。

在這個時間段內,人們往往都會認為紙幣將會貶值,急切的要將手裡的貨幣換成商品,減少自己的通貨膨脹中帶來的損失。

所以在這個時候,國民的消費慾望還是很大的。

王朝陽也很想在這個階段,刺激一下國內的消費能力。

除此之外,就是紅旗系列。

王朝陽正在組建團隊,繼續集團的研發道路。

一方面發動機需要革新,另一方面就是許許多多細節上的問題。

但就是車型的設計,無論是越野,商務,轎車,還是旗艦款車型……

王朝陽的腦子裡還有許許多多的汽車造型,但是想要把他們一點點的完善出來,這絕對算不上是一件容易的事。

都需要時間……

至於國內和朝陽集團競爭的那幾家車企,王朝陽還真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這些車企用的都是國外淘汰了的生產線,糊弄糊弄國內的百姓還行,要是放在國外,絕對都是被吊打的。

其實在80,90年代,國產汽車還是有追趕的機會,但是我們卻選擇了走合資的路線。

要是沒有朝陽集團,那就只能等著新能源時代到來,再彎道超車了。

之前用的是太陽圖,但是現在兩個品牌要分家了,再用這個車標就不太合適了。

金冠汽車倒是好辦,大不了搞一個金色的王冠就可以了,至於紅旗,王朝陽琢磨了一下,還是使用這個現有的標誌就挺好的。

一汽集團,麵條的辦公室內。

金冠汽車!

麵條放下了手裡的資料統計,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最近這一陣子,他是真的感受到發自內心的疲憊。

這個新型的國產品牌,居然一個月賣出去了7萬臺汽車!

雖然說這個資料裡面算上了三輪車,摩托車,但是這個資料還是異常恐怖的!

一汽集團去年才賣了多少輛汽車?

而且朝陽集團居然能把那輛摩托車的價格壓低到8000塊錢,這完全就是不想要其他品牌活下去!

麵條確實有些搞不懂,拿著毛熊國的落後生產線,朝陽集團是怎麼做到如今這一步的?

至於自己……這一次好像是徹底的一敗塗地了。

更恐怖的一件事是,朝陽集團的轎車產量也開始逐步的提升了,雖然說到現在的月銷售額還不到600臺。

但這是轎車,和那些農用車,小客車的概念不一樣,一汽集團一年才能賣多少轎車?最多也就是1萬輛。

但是現在,朝陽集團的轎車,一年的銷售額最少也在七八千臺。

而且毛熊國的這些汽車品牌在經過了朝陽集團的修改和重做之後,居然比四大車型的旗艦轎車看起來還要更加時尚,更重要的是,朝陽集團的所有轎車全都安裝了abs防抱死系統。

領先一個技術,而且至少是一個時代的技術。

朝陽集團的快速擴張,自然上四大車企感到如臨大敵。

這可不是30年之後的行情,華夏的國產汽車品牌一年的銷量可達不到那麼多量。

如今的朝陽集團,搶奪的就是他們四大車企的生存空間。

王朝陽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要針對國內的潛在用戶深入挖掘,讓他們有一個充分的理由來購買汽車,並且還要告訴他們買了車之後是可以靠著它賺錢的。

除了這些之外,朝陽集團的核心技術也是要比其他家車企更加牛。

技術過硬,而且價格低廉,還有著優良的服務。

如今的王朝陽實在是想不到,國內的這些汽車品牌,到底還有什麼能拿來和自己競爭?

不僅僅是一汽集團,上汽,鈴木,長安這幾家車企也都感受到了壓力。

此時此刻,王震正在接受的採訪。

此時採訪電話的是新華社的記者,知名的汽車觀察家高定遠。

這個高定遠也算是一個風雲人物,曾經用百病纏身這個形容詞描述國產汽車的狀況,不僅投資分散,而且開發能力很差,生產的成本還過高,銷售和售後體系近乎於0。

他曾經斷言,如果國產汽車行業不能透過鉅額的資金籌集來完成重組,那麼絕對會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不過,朝陽集團的崛起,讓高定遠的眼前感到一亮,內心倍受震撼,特地來到哈市採訪王震。

僅僅一個月的銷量就有6萬輛,把這個數字拿出去,是絕對能夠轟動全國的。

可惜在如今這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媒體行業只有報紙,是唯一的宣傳方式。

而高定遠來到了朝陽集團之後,並沒有急著開始採訪,而是先提出了要和王震參觀一下汽車工廠。

進入到了汽車製造廠之後,他承認,自己確實是小看了朝陽集團。

乾淨整潔!

這就是他的第一感覺,沒有國內其他車企的髒亂差,整個工廠打掃的乾乾淨淨,而且組裝生產使用的也是班子化流水線。

這個檔次,已經無限接近於國際水準。

無論是從投資還是管理,又或者是銷售體系,朝陽集團完全就是在吊打這4家車企。

管理方面是有目共睹的,至於投資方面也絕對下血本,使用的流水線都是歐洲頂尖的水平,也有自己的專業研發團隊,高薪挖來了國內高校的畢業生,再就是銷售服務體系,一個個技術員深入到一線去維修,去尋找汽車的問題!

“真是大開眼界!”

坐在王震的辦公室當中,高定遠感慨的說道。

至於王震此時則是有些拘謹,他不喜歡被採訪的感覺,但是王朝陽一直在建議他要接受採訪。

這麼好的一個打廣告的機會,要是主動放棄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方是新華社的記者,這個報紙幾乎等同於官方。

無奈之下,王震還是接受了這次採訪,不過他還是拒絕媒體給自己拍照。

“過獎了,過獎了!”王震十分難得的笑了笑。

高定遠則是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朝陽集團就賣出了6萬輛汽車,這個資料可以說是打破了國內的銷售記錄,請問您作為董事長,對這個資料有什麼想表達的嗎?”

王震搖了搖頭,緩緩的開口說道,“我覺得我們國內的消費市場還是很大的,至於朝陽汽車,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它做得更好,這樣才能夠對得起消費者,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朝陽集團還是有很多的問題要發現,要解決。”

看到了王震的回答,高定遠微微地愣了一下,做記者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揭短處的企業。

“那麼你認為,在現在,朝陽集團的最大對手是誰?”

王震想了想,然後緩緩的開口說道,“我想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時間,畢竟如今我們國產汽車還是受到國家的保護,還有機會和歐美的那些車企正面交鋒,但是在未來,我們始終是要和歐美汽車碰面的,所以說在這場大戰開打之前,我們一定要構建起來一個龐大的,擁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研發體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更傾向於讓朝陽集團組建出來一個體系結構,讓我們能夠自上而下的拿到第一手訊息,可能是哪裡的汽車零件有問題,哪裡有什麼地方不完善的,只有提出了問題,我們才能夠解決問題,我們現在架構的體系就是一個能夠發現問題的體系,怕犯錯誤,就怕發現不了錯誤!”

聽到了王震的回答之後,高定遠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