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再次把兩杯啤酒是分別送到了兒子和唐微微的面前。她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了兩人的談話當中道:“微微,你的工作有著落了嗎?”

“早有了。我在東京讀書,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橫濱的中區醫院就來我們學校進行了一個招人。

在外面也這麼多年了,我也想著回來,於是就和他們簽下了一個內定。”唐微微據實已告道。

“護士?制服的誘惑。我喜歡。”林雅人側頭朝向她擠眉弄眼的壞笑道。

“不是。我學得是藥劑專業,怎麼可能是護士?當然是在藥房當藥劑師了。”唐微微一看他這幅模樣就知道是把自己想成了工口電影裡面的護士。

她倒也不生氣,畢竟老早就知道男人們對她們在醫院裡面工作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好的瞎想。

林媽媽伸出右手就朝向兒子的腦袋上面是帶著四川方言,不輕不重的敲了一下道:“死娃兒,別亂說。”

林雅人辯解道:“我又沒有亂說,只是實話實說。我不虛偽,只是遵從了內心裡面最真實的慾望和想法。”

唐微微側身的看向了他,也開始面露出壞笑道:“歡迎你常來我們中區醫院就診。”

林雅人又不是不知道,醫院可不是什麼好地方。要是可以,自己寧可一輩子都不願意進醫院。

林媽媽頓時就笑出了聲音,言簡意賅的對兒子道:“活該。”

“老媽,你到底是那一頭的啊?怎麼胳膊肘老是朝外拐呢?”林雅人佯裝出失望的神情道。

“我這是幫理不幫親。何況微微將來也會是我們林家的媳婦。”林媽媽並沒有在心裡面就把唐微微排除在了自己兒媳婦的候選人行列。就目前來說,哪怕兒子再不願意,對方也是林家第一順位的媳婦候選人。

唐微微聽到這話是什麼都沒有說。在她的心裡面雖說還沒有喜歡上林雅人,但是完全不排斥和他再多多地接觸。

她拿起面前的啤酒杯,只是小酌了一口,從而好掩飾一下個人內心裡面的真實念頭和想法。

“微微,我老早就聽人說過,醫院的工作可不輕鬆。哪怕你在藥房裡面工作,也會忙得很。不過,你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林媽媽有一說一道。

“老媽,你最後的那一句話是錯的。就現在而今眼目下的RB,要麼天賦異稟,要麼拼光身家抓住機遇的殊死一搏。

否則,就只會是吃得苦中苦,仍舊是人下人。當牛做馬是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輩子,也照樣買不起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怕是房貸按揭分期三十五年,也是某一種程度的幸福。要是連一套自己的私有住宅都沒有,又算是哪門子的中產階級呢?

常言道,租房不如買房。貸款買房都比租房強,與其把錢交給房東,還不如交給銀行,畢竟人總需要一個地方住。”林雅人深知RB社會只會隨著時間的往後推移是變得越來越階級固化。

後世的RB好些年輕人之所以會變成低慾望,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的不想,而是完全迫於現實無奈的選擇。

別說買房,連一個正式工作都不容易能夠找到。在RB後世沒有一個正式社員身份的工作,也就往往意味著收入不會好。

就算是公司正式社員,若是進入不了大手企業,照樣也好不到那裡。特別是人到三十五歲,四十歲,四十五歲,五十歲的時候,中年危機就會出現,繼而就是各種中年焦慮。

這成天不是擔心會被公司裁員,就是擔心降薪降職的外派出去。再不然,就是擔心公司破產倒閉。

自己一旦沒有了工作,那接下去的日子該怎麼過?孩子的補課費等等一切又該怎麼辦?房貸怎麼辦……一系列的家庭經濟問題就立即凸顯了出來。

RB的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企業越發減少了正式社員的僱傭,反倒增大了非正式僱傭人員的增加。

現如今,還是一個買房置地的不錯機會。雖然房價有所上漲,但是都屬於比較正常的漲幅區間,畢竟RB經濟大幅上升的同時,大家的收入也跟著在大幅上漲。

可是,到了1986年之後,RB的房價就開始漲得不正常了。他作為從未來是魂穿到這裡的人,實在太清楚內情不過了。

這一切還要從1985年,也就是會在明年,由美國主導,RB,英國,西德,法國,一共五國所簽訂的《廣場協議》開始。

從那起,美元兌日元的匯率1:250是升值到了1:120。當然,自己心中有安排,明年做多日元可是一個極其好的選項。

屆時,自己的膽子再大些,步子也再邁得大些,調動以億作為計價單位的更多本金,加一個十倍槓桿來賺走這一筆錢。

日元兌美元大幅升值的結果就導致了RB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的印鈔,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下子使得RB國內的日元就多了很多出來。

銀行把錢分配給各家商業銀行,再由他們各家再分攤下去給其各網點信貸課上面的社員。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只要敢貸款,那他們就敢放貸。

每一個信貸課的社員至少被安排了需要放貸出去一億日元每月。這就使得他們是絞盡腦汁的需要進行對外放貸。

個人貸款方面雖然容易過,但是不是銀行放貸的主流。銀行方面普遍還是會針對大手企業進行放貸,畢竟風控還是得有。

多出來的這些錢做什麼呢?沒有多少真正的進入到各種實體行業,也就不會產出實實在在地更多社會財富,而是被大筆大筆的開始投入進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不單單是個體,而且連同大大小小地RB企業,乃至大量的國際遊資也參與進了這一場“狂歡盛宴”。

哪怕極少數RB人有提前的危機意識和預見性,覺得這樣持續下去不行,也逐漸忽略了今後潛在的問題。

他們感覺即便有人倒黴,不會是自己,而是別人。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大力提倡和鼓吹金融自由化的種種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