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雙方各進了23個球,教練隊一分險勝,最後都打了個汗流浹背,後十分鐘雙方甚至開始拼防守,越防越有意思,打的那叫一個嗨。

“服了服了,李老師,我們是職業的,你這是陪我們玩兒,我們全力以赴都不能大比分拉開,本身就已經輸透了,”大個子鋒線的教練直搖頭,“其實,你真的很有籃球天賦!要不,加入我們籃球試試?”

“不了不了。”李平笑著客氣了一下,“我那邊還有一堆小朋友呢,不陪你們玩了,你們繼續。”

初級視音學習模式增強模式,效果簡直沒比的了!

系統釋出的這個獎勵有兩種使用方式。

一種是之前和學習能力一起配合使用的自學方式,另一種是範圍輻射模式,李平第一次用,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竅門。

很簡單,就是自己做動作,學的人跟著一起做。

這個等級的教學雖然看起來很初幼,可是效果極佳。

回到羽球的場地,站在康若丹這幾個孩子面前,這才是自己的主場!

從最初級的發球開始,一個一個球的教。

立時,旁邊請來的國字號教練們萬般不解的湊上來。

發球?

你來這裡就是要教孩子們重學這個?

……你這不是在浪費孩子和你自己的寶貴時間?

氣的張帥差點對李平說你這是班門弄斧,幹無用功。這都是助教們的工作,你費這個力氣幹嘛?

孩子們已經進行了一週的訓練,連三個零基礎的孩子都已經掌握了,再練這個有什麼用?

只是,李平是老闆,一邊給他保障的黃經理都不發話,他們這幾個客座教練也只能幹生氣,大夥就陪你玩吧。

是有些運動員好為人師,當大尾巴狼專門在小孩子面前耍,這位李老板看起來就像。只是,很快他們發現了和想像不一樣的情況。

每一個動作,孩子們做起來極為規範!

比如,最開始的步法練習,李平做了一遍示範之後,這四個孩子竟然學的一樣不差,而且標準到位程度簡直和李平一模一樣。

這,怎麼可能?

彷也彷不到這麼們像的吧?

看著四個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的學生在做一樣的動作,張帥甚至也有了想上場去試一試的衝動。

於是還真的拎了拍子上場去和孩子們一起練同樣的動作。

咦?

張帥可是前國手級別的選手,就在這一瞬間,似乎有人在指揮著自己身體在做和李平一樣的動作,全身上下的力量輸出和原來的打球姿勢不一樣!

他不知道,現在四個孩子的腦海裡有同步同頻的示範場感,在迅速的固定他們四個的肌肉記憶,然後生成永久運動記憶。

這個過程,要遠比他這個已經成型的成年人學的要快,張帥也就模彷了個三四成,而孩子們全部都是九成九以上,簡直和李平示範模式一模一樣。

這個好比如,人學會腳踏車之後,就算幾十年再不騎,只要拿過腳踏車就能熟悉過來騎的很熟練一樣的感覺,還類似於開手動檔的車,多少年不開手動檔的車,只要你練過手動檔車,在換車後簡單熟悉後開的甚至比自動檔車還要順手。

李平從開始的基本步法、高遠球到後來的各種極限勾對角線,每個動作教兩遍,帶五遍,還看不出什麼,等到進行單個基本技術教練的時候,這些國字號的教練才真的服氣。

除了康若丹,另三個孩子都是初學者,七天來很多基本技術還只是掌握卻遠遠達不到精準甚至運用自如的地步,比如定點吊斜線,初學者要搞很久才能掌握球不會落出界或者下網,可在這個場地上,李平只教了他們一遍,四個小學員的每一個球都像裝了巡航一樣準確的擦網落到邊線,連續五個球,球球到位。

這簡直神了!

四個少年莫不是天才,而我們是瞎子?

只有這位體育老師是伯樂?

不然,還要怎麼解釋這個情況,人家一教就會,我們要連講解再示範糾正的折騰半天,還不一定能掌握,看看人家這一節課的效率!

李平每個基本技術球只讓助教給保障五個球然後就進行下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全部按標準掌握。

這——太恐怖了!

音視頻學習增強的時間以秒計,每秒都極為珍貴。

而且還很消耗體能,這四個少年每人需要+2的體能素質加成,這才堅持到一個小時內完成羽球基本技術全部範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付新華等助教就更服氣了。

同樣是老師,差距也太大了,李平只是簡單一講,孩子們就會照著做了,這是親眼所見,否則根本不敢相信。

人比人可真能氣死人,羽球教練張帥、邱豔波、賀向陽都徹底的服了李平,這三個零基礎的孩子在李平來之前還沒有學會勾對角,可就在他們的眼前,李平用一分鐘的時間把正反手勾對角這個比較難掌握的技術教會了,四個孩子動作一致,球球到位,每個球都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和李平示範球的相似度。

張帥是第一個自覺不自覺的跟著練的,她發現自己的竟然能在腦海裡建立李平示範球的印象,就算沒球在手也能把這個動作結合到腿和手上,然後找賀向陽供球跟著練了下邊的幾個動作,作為一名擁有自己一套技術儲備的張帥竟然也能學會?

這一點,她很驚訝。

雖然她比孩子們會的速度要慢的多,可這個過程她從沒有體驗過,學習效率極高,模彷程度高到離譜的地步。

一個小時的訓練很快過去,兩次音視頻學習增強結束,李平有了一個比較,實地現場訓練和效果要比觀看影片的方式略低一些,不過儘管低卻也遠超出李平的意料,太強大了,除了自己會累一點兒,別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操作這個增強模式還和人數的多少有關。

人越多就越累。

看來之前還想著搞網上直播教學怕是不太現實,至少現在這個階段不具備使用的基礎。另外也沒有足夠的學習能力+用於大規模的消耗。

就這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十個孩子用掉了40多個學習能力+,回賺的教學經驗只有10點。

“他們來了!”

突然,男生小球員孫海濤喊了一聲,指了指遠處另一個門的方向進來的一堆人。

“誰?”

“他們是上海15歲年齡組參加全國紅領巾杯的隊員。”

賀向陽認識他們的教練,都是曾經的隊友,遠遠的舉手打了一下招呼。

李平看了眼孫海濤那黑瘦的臉,分明掛著一臉的不服氣,胸部起伏,似乎還在生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