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知秋一葉。

有一股濃濃的古風味道。

外加上這一身紅色道袍,跟現在的社會卻是有點格格不入。

燕北堂在做手術的期間,我和知秋一葉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我才得知,原來知秋一葉隸屬於燕赤霞門派的弟子。

所以,按照輩分來算的話,燕北堂和知秋一葉,是同門師兄弟。

燕赤霞的道術,源於崑崙山。

但燕赤霞從崑山出來,自創門派,以自己姓氏為一脈,成為一代捉妖宗師。

怎麼說呢?

燕北堂和知秋一葉,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經過幾小時的手術,手術室紅燈變綠燈。

醫生告訴我,燕北堂的命保住了,不過斬斷的右臂,無法再接上。

往後看看有沒有條件,給燕北堂弄一條假肢。

這樣看起來心裡障礙會好一點。

燕北堂卻很開朗。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失去一隻手臂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燕北堂用一隻手臂,換取燕氏捉妖一脈的名譽,他自己認為是值得的。

命大之人,必有後福。

燕北堂斷臂保全大局,日後絕對會有一番大作為。

“對了,那道士呢?”燕北堂問我。

“哦……你說知秋一葉啊?他早就走了,說來也巧,那哥們,竟然和你們祖師爺燕赤霞同一個門派,按理來說,你還是他的師叔輩分。”我回答道。

“知秋一葉……”燕北堂呢喃自語。

“怎麼了?”我問道。

“當年祖師爺道術之所以退出崑崙山,是因為崑崙山道門內部震盪,門派裡出現邪魔外道。祖師爺看不慣自家門派裡的作風,於是離開山門,遊蕩人世間。知秋一葉自稱是崑崙山術士,這人不能深交!”

原來是這麼個回事。

知秋一葉是崑崙山弟子,燕北堂擔心他心術不正。

不過以我看人的眼光,知秋一葉不像是壞人。

倒像是一個深藏不漏的高手。

至少在這次蘭若寺的事件中,知秋一葉的出現,幫了我一個大忙。

知秋一葉悄然無息離開,沒留下聯繫方式。

我想他應該是有備而來,並不是偶然經過此地。

燕赤霞的傳說遍佈各地,況且知秋一葉是崑崙山弟子,對燕赤霞的英勇事件應該有所聽聞。

我相信終有一日,會再次見到知秋一葉。

畢竟認識一個行內的朋友,已經很少見了。

燕北堂的傷勢好轉,差不多就該出院了。

鎮上的人,都認識我,但就是不知道有蘭若寺那十個和尚的存在。

失憶這種現象,可以理解為魂魄出竅的那段時間,帶走一些陽間不存在的記憶。

他們記得我是外地人,也記得我會點風水術。

但他們對於蘭若寺的記憶,只存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蘭若寺,還沒裝修好,是哥無人問津的破爛寺廟。

而現在,蘭若寺塌陷,外加上那晚上的一場大火,已經變成廢墟。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們王家村的事情。

父親並未死去,十八年來一直陪伴在我身邊。

地震過後,村子塌陷,彷彿變成很久之前的老村,而村裡人對父親的記憶,也隨即消失,他們都認為父親早在我出生的那年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難不成,我們王家村的人,在地震的那段時間,魂魄已離體?

從而導致失憶?

這個想法很大膽,但又是誰有這麼大的能耐,把全村人魂魄都喊出來,然後又安然無恙的回到體內。

父親是不可能的,當時他和我在井底對付曾祖父和曾祖母。

眼看答案越來越接近,可又卡在瓶頸。

屬實讓人抓耳撓腮。

我把希望都放在燕北堂身上,希望他能說出關於父親的往事。

然而燕北堂說的舊事,都是我早已聽聞過的。

所以,我來到此地,並未打探很多訊息。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父親把燕北堂的鎮宅神像拿走。

風水四獸用來改命。

麒麟神像用來鎮邪。

可父親當年對這事情只字未提,感覺父親刻意隱瞞這事兒。

“麒麟,風水這一塊,你比較在行。蘭若寺的風水牽連方圓十里的幾個鎮,現在蘭若寺毀了,風水也消散。你看看有沒有法子,改一下鎮上的風水,不求發財,只求平安。”

燕北堂都發話了,我肯定得有點動作。

縱觀附近相鄰的鄉鎮,想該風水並不難。

對於現在的情況,我有一個很好的注意。

既然蘭若寺的謊言已經不存在,那就代表著燕赤霞的名譽已經恢復。

蘭若寺已塌,把燕赤霞銅像豎立起來。

堂堂一代捉妖宗師,被後人上香供奉,這才是我想要的結果。

第一:建立道觀。

第二:打造金身。

第三:宣揚文化。

三點做足,燕氏一脈必定發揚光大。

“麒麟,話是這麼說,以我退休多年的積蓄,銀行卡裡的錢,支撐不了我做這麼大的工程。”燕北堂委婉的說道。

這個問題,我有想過。

執行我的規劃,得有一筆高額支出。

我可以出錢幫忙打造,但我的存款,只能搞定燕赤霞的金身神像。

建立道觀,裝修以及其它材料,怎麼說也得十幾萬。

但這個問題,不用慌。

我想到了一個開發商大佬。

宋年。

我幫他解決了大問題,建設道觀這個專案,我想他應該會幫。

當即,我給宋年打了一通影片通話過去。

宋年非常意外,他以為我把他給忘了。

我怎麼會忘了這個大老闆呢?

在我認識的人裡面,只有宋年稱得上粵州富商的名稱。

“宋老闆,我這邊有個投資專案,不知道您感不感興趣?”我對宋年說道。

“麒麟,你不是風水師嗎?怎麼改玩投資了?說說看,是怎樣的一個專案?”宋年問我。

於是我把道觀的事情,闡述一遍給宋年聽。

宋年聽後,立馬答應。

他不收取一分一釐,直接貢獻建設道觀的所有資金。

道觀對於他這個眼光高的老闆來說,並無利用價值。

建設學校、佛堂、道觀、老人院……等等,都是行善積德。

越有錢的老闆,越信風水,同時,他們也相信因果。

在世的時候,多多行善積陰德。

到死的時候,投胎便入好人家。

我不敢保證宋年的錢,都是從正途上得來的。

是個人,都會有隱晦的一面。

我不是玉皇大帝,管不了這麼寬。

既然宋年答應建造道觀的事情,這就好辦了。

宋年親自來到此地,與我會面。

當他見到獨臂的燕北堂,表情驚詫。

“這位是……”

“您好,宋老闆,我叫燕北堂,燕赤霞的後人。”

燕北堂伸出自己的左手,與宋年打招呼。

宋年的眼神中充滿著敬畏。

“燕……赤……霞……後人!”

宋年不敢相信,眼前的長者,竟然是燕赤霞的後代。

畢竟燕赤霞只生活在傳說中,圈外人士很少接觸到隱居山林的高人。

燕北堂對宋年的舉動感到有些尷尬。

宋年當場留下燕北堂的聯繫方式,並且合照以做留念。

宋年放下豪言,打算用五千萬建設道觀。

燕北堂狠狠的嚥下口水,他從來沒見過有這麼闊氣的老闆。

開口就是五千萬,這是常人能說出來的事情?

不過我不建議花重金把道觀建設的這麼豪華。

燕赤霞生前是一位浪跡江湖的術士,別看他平時邋里邋遢,但燕赤霞一直以來濟世救人,不收他人分文。

俠義的性格,術士的身份,造就流芳百世的燕赤霞。

再者說,五千萬的道觀,已經把我的規劃範圍擴大,燕北堂一人獨守道觀很是勉強,擴大範圍,徵召能人能士顯然很多餘。

在我的講解下,宋年讓步。

五千萬變成五百萬。

用上好的建築材料,做堅固的道觀。

按照宋年的話來講,另外一點錢,當作請我這個風水師坐鎮,為道觀佈下風水。

有錢不賺,非好漢。

就算不給我錢,我也會幫忙改良風水。

敲定規劃的事情,那剩下的,就是道觀名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