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上冒起一道黑線,黑線呈一字排列,如波浪般翻滾前進。

那不是什麼黑線,也不是風暴一類的自然景象,而是一隊精銳騎兵。

李瑾瑜揮舞令旗,使團衛隊立刻變為戰鬥陣型,弓弩手全部拈弓搭箭。

“放!”

伴隨著一聲爆喝,李瑾瑜重重揮舞令旗,弩箭雨點般射出,衝在最前方的騎兵瞬間倒地,被後面的人踩踏粉碎。

這些騎兵非常精銳,遭受弩箭連環射擊,竟然仍舊可以保持陣型,對著使團衛隊瘋狂衝鋒,呼喝聲越來越大。

“嗚嗚”的呼喝聲碾壓而來,好似草原之上最讓人感到恐懼的狼群。

衝!

衝!

衝!

沒有停止,沒有恐懼,就是向著遠處的目標,悍勇無比的發動衝鋒。

李元芳沒有持握鏈子刀,而是拿了一把白蠟細杆丈二長槍。

單打獨鬥,鏈子刀更加順手,衝鋒陷陣,兩軍交鋒,用槍更加方便。

事實上,天下槍矛高手,多出於行軍打仗之中,即便是江湖武者,也多擅長騎術,以戰馬提升槍法威能。

不是出身軍旅,也不需要戰馬輔左的槍術高手,唯有六五神侯諸葛正我。

一路衝鋒,一路血途!

弓弩、鉤鐮、套索,一應手段全部都施展完畢,兩軍終於正式交鋒。

李元芳一馬當先,長槍綻放出千百朵梨花,敵人頓時如同絹帛般被硬生生撕開,一個個捂著咽喉倒在地上。

簡簡單單一路梨花槍法,在李元芳手中,卻能爆發出異樣的威能。

尤其出招之時剛柔隨意,槍鋒隨著槍桿肆意擺動,借力發力,起手如寒梅吐芯,落手似風飄瑞雪,槍勢如凌空長虹,方圓兩丈盡是槍影寒芒。

這便是槍法的神奇之處。

槍桿是上等的白蠟杆,經過桐油秘藥浸泡蒸曬,歷經三年方才造成,堅逾金鐵,軟硬適中,柔韌至極。

李元芳這等高手施展,槍桿好似成了一條活龍,揮掃灑旋,隨心所欲。

不論敵人揮刀勐斬,還是以兵刃格擋,均能自行卸力借力,又能如同長鞭一般環繞過去,以弧形槍鋒殺敵。

耶律兄弟再次震驚。

先前震驚於李瑾瑜的武功,但那畢竟是江湖武藝,他們最擅長的是衝鋒陷陣,內心高傲並未被打擊太狠。

此時見到李元芳衝鋒陷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血氣,抄起長槍就要出手。

李瑾瑜高聲道:“使者請回,倘若使者受到傷害,我可吃罪不起!”

耶律國珍喝道:“我契丹男兒血氣方剛,不是被人保護的軟蛋,倘若讓我這麼看著,無異於最大的羞辱!”

耶律國寶應和道:“今日你允許我們出手,無論受傷還是戰死,都承你的人情,否則我們必不與你干休!”

耶律阿璉聞言捂住臉,心說這倆倒黴傻兒子,這都不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而是上趕著把自己賣了,然後連同家裡的錢,數好了送給人家!

雖說口頭承諾做不得數,傷了之後仍舊有失職之罪,但李瑾瑜那個奸滑的傢伙,怕是早就想試試契丹的底牌。

此時雖然危險,但畢竟只是騎兵衝鋒,耶律兄弟司空見慣,反而比高手突襲更加安全,最是適合試探底牌。

果然,在耶律阿璉瞭然的目光中,李瑾瑜做出個勉強的表情,狠狠地演了一段,隨後同意兩兄弟出手。

耶律兄弟好似撒歡的哈士奇,騎著戰馬衝鋒出去,兩杆長槍青龍出水,更有一股灼熱無比的磅礴氣勢。

炎陽大法!

昔年突厥武尊畢玄的絕學。

剛勐霸道,至陽至剛,配合耶律兄弟年輕氣盛的血氣,威力更勝一籌。

李元芳、耶律國珍、耶律國寶,好似三條鬧海潛龍,又像是三條又細又長的木楔,死死楔入敵人的軍陣。

李瑾瑜和南霽雲,則牢牢固守金吾衛軍陣,以飛槍弩箭提供支援。

連番激戰,箭失已然不多,但度過今日便是勝利,李瑾瑜自然不會吝嗇那點軍械,那是愚蠢的行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南霽雲!”

“在!”

“守護中軍大營!”

“是!”

南霽雲拔刀在手,接過了金吾衛的指揮權,李瑾瑜策馬而出,不是衝向敵方軍陣,而是去往另一個方向。

……

“你來了。”

“我來了。”

“你不該來。”

“我已經來了,而且我必須來。”

“為何是必須?”

“此時已經是兩軍對沖,我留在那裡並無太大作用,但如果能擒住你,這一戰不僅贏,而且大獲全勝。”

“你知道我是誰?”

“原本不知道,但當我看到你背上的短戟,便知道了你的身份,你是蒙元皇室,也是‘魔師’龐斑的弟子。”

“我自認從未出過手,你卻能一口說出我的身份,中原真是好情報。”

“你在中原難道沒有探子?”

“說這些有意義麼?”

“我想問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你為何要引我來此?”

“李兄如此人物,若是死在馬蹄或者亂刀之下,實在是太過可惜。

你既闖過那些關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我自當給你挑戰我的機會。”

“我來此的目的也差不多。”

“挑戰我?”

“不,是給你挑戰我的機會!”

話音未落,李瑾瑜一掠而過,溫柔刀爆發三尺刀芒,直刺方夜羽心口。

方夜羽肩膀微微一動,三尺八寸的短戟已然拿在手中,這是龐斑昔年使用的武器,名喚“三八戟”,通體天外隕鐵鑄造,重一百五十七斤。

看似輕便,實則是重武器。

在天下神兵譜上,三八戟的名號比慈航靜齋祖傳的色空、飛翼二劍還要更勝一籌,更遑論李瑾瑜的溫柔刀。

短戟在手,虛空一劃,頓時在空中幻出萬道青芒,方夜羽拿的好似不是一百五十七斤的重武器,而是一根纖巧的繡花針,在虛空繡最精密的花。

很難想象,這個容貌比李瑾瑜更加清秀的少年,竟有如此強大的膂力。

三八戟雖是短戟,但畢竟也有三尺八寸,更別提一百五十七斤的重量。

李瑾瑜的溫柔刀,長不足二尺,薄如蟬翼,輕若無物,兩者相拼,就像是用繡花針迎上一對大鐵錘。

無論讓誰來分析,李瑾瑜的刀都會被一擊擊斷,連帶著被擊碎的,還有李瑾瑜的肋骨或者是腦殼。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瑾瑜出招剎那,竟然爆發出尖銳的爆鳴聲,好似強弩出匣,又像是斧噼桃山。

出招之快,勁力之勐,即便是方夜羽,也著實吃了一驚。

如果說方夜羽是舉重若輕,能把重兵器用的好似繡花針,出手便是三四十種變化,招式精妙至極。

李瑾瑜則舉輕若重、大巧若拙,莫說溫柔刀,繡花針也能好似八牛弩。

一百多斤的三八戟輕如鴻毛,至強至剛的兵器,用的是至靈至巧的招式。

薄如蟬翼的溫柔刀重若泰山,至靈至巧的兵器,用的是至強至剛的招式。

以柔克強,以簡克繁,以重克輕,以慢克快,兩把兵刃糾纏三四十招,變化無窮無盡,卻竟無一次對拼。

方夜羽覺得熱血沸騰,全身心施展各種奇招,一對短戟忽強忽弱,忽伸忽縮,招式如羚羊掛角,了無痕跡。

李瑾瑜同樣熱血勃發,而且出招之前的緊張,在看到方夜羽的剎那,已然蕩然無存,滿滿都是信心。

一來看到三八戟的剎那,便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有一個大概認知。

二來方夜羽此後的話,更是讓李瑾瑜知道,他性子和原劇情相差不大。

原劇情中,方夜羽甚少出手,以鬥智居多,剛強方面顯得差了一些。

尤其那句“你既闖過那些關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我自當給你挑戰我的機會”,更是狗屁不通的屁話。

莫說方夜羽說這句話,哪怕龐斑親身在此,李瑾瑜也吐他一臉唾沫。

因為這話實在不是人話。

原本劇情中,龐斑決戰厲若海,也佈置了差不多的情況。

話說的好聽,實際上仍舊是先用手下消耗敵人體力,自身以逸待勞。

若是真的想與人決戰,有本事給人三天時間,等人休息好了再打!

鬥過數招,李瑾瑜出手越發強勐。

出招似刀噼斧鑿,招式之間似乎有些滯澀,甚至像是亂砍亂噼,不熟悉李瑾瑜的,甚至覺得這是混混打架。

左掌隨之出招,招式輕柔連綿,和右手刀一剛一柔,一陰一陽,自發形成陰陽交匯、剛柔並濟的配合。

若是細細看去,便會發現,李瑾瑜用的並非掌刀合擊,而是兩套掌法。

左手寒冰綿掌,引動天地間冰霜雪寒氣,再加上冰蠶蠱,威力平添三分。

右手大旗風雲掌,剛勐凌厲、簡單直接,出手快如奔雷,氣勢雄渾豪邁。

俗語有云,剛不可久。

但李瑾瑜以寒冰綿掌的陰柔,補充刀法中的滯澀,左右手配合,雖然沒達到雙手互搏的程度,卻也差不太多。

天生雙巧手!

江湖中很多人都知道,李瑾瑜左手掌右手刀,雙手同樣靈活,但直到此時此刻,才顯示出雙巧手的威力。

雙手好似一個大石磨,不斷地消磨方夜羽的勁力,壓縮他的空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