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本來以為星戰外傳的銷量不會像正傳和前傳那麼好,不過由於前傳和正傳的熱度持續,這本外傳的銷量仍舊出乎意料地好。

李諭和呂碧城收到了不少讀者寄來的信,反饋都相當滿意。

在這些信件中,李諭最先要回的還得是大神普朗克的。

“李諭小友,我已經看完了你剛剛出版的星戰外傳,還是比較滿意的,沒有白虧我給你寄過去的儀器!另外,抽時間可以來一趟歐洲,有人對你那兩本數學著作有了一些新成果,好像是關於博弈論。並且瑞典已經有了初步評議結果,我想今年最重要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極大可能會授給你。既然你已經到了美國,還是在東海岸,完全可以來歐洲待一段時間,等頒完獎再回京城不遲。”

李諭看完還挺感動,普朗克可是自己上輩子偶像級別的存在,現在竟這麼關心自己的情況。

尤其是作為一個物理學家,還關注李諭的數學成果,太難得了。

李諭隨即給他回了信:“先生喜歡拙作就好。我處理好美國的事情,便會去一趟歐洲。”

不僅普朗克,開爾文勳爵、玻爾茲曼以及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哈金斯等人都給李諭寄來了親筆信。

大都是祝賀李諭最近的天文學成果。

看來普朗克大神真是有點另類。

——

火星的論證同時引起了聖座教廷的進一步討論。

梵蒂岡。

樞機主教馬裡亞諾走進大殿時,教皇庇護十世正在翻著一篇文章,看到馬裡亞諾進來後,立刻招呼他:

“主教來看,一名米蘭的教徒給我寄了這樣一篇文章,大體內容就是解釋為什麼聖經會屢次與科學結論相悖。其中很有趣的一個觀點是這樣的:聖經只是告訴地球上的人,神在地球上幹了什麼,沒有告訴地球人神在宇宙幹了什麼。所以如果其他星球上有生命,比如火星運河,還是能夠相信存在上帝……”

馬裡亞諾打斷了庇護十世:“教宗大人,您可以看看最近的那篇《Sce》,李諭又發了新論文,證明了火星上沒有生命!對了,不僅火星,金星、木星什麼的都沒有生命!”

“都沒有?!”庇護十世問道,“他為什麼這麼肯定?”

馬裡亞諾攤了攤手:“我看不懂其中的數理論述,不過從各國科學家的反饋來看,結果應該是正確的。”

庇護十世無奈地合上手中的文章:“他的動作怎麼這麼快?”

馬裡亞諾說:“或許是我們在美國的那位傑森主教刺激到了他。”

庇護十世問道:“會不是神給予他的靈感?”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感覺不像,”馬裡亞諾說,“還有,傑森主教提議,我們最好還是拿出點實際行動。”

庇護十世問道:“什麼實際行動?總不能真的馬上就給布魯諾平反?”

馬裡亞諾說:“這倒不是,傑森主教的意思是,我們應當儘可能籠絡現在的這些大科學家。”

庇護十世問道:“有什麼辦法?可行嗎?你知道的,這些大科學家已經沒有幾個還篤信主。”

馬裡亞諾說:“至少教廷的權威仍在,我思考了一下後,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教廷的威信做一件對我們自己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庇護十世問道:“你是說,不僅可以籠絡當世的大科學家,還能夠對我們有利?”

馬裡亞諾自信地點了點頭:“是的!”

庇護十世著急問道:“主教,你就不要賣關子了,快告訴我!”

馬裡亞諾一字一句說:“我們可以建立一所科學院!”

這句話一說出來,庇護十世直接蒙了:“科學院?你沒有說錯吧?!”

馬裡亞諾點點頭:“沒有錯,科學院,而非神學院!名字可以叫做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

庇護十世說:“總感覺有點不太協調。”

馬裡亞諾說:“教宗大人,不協調就對了!但我們的目標不就是讓科學與宗教共同發展嘛,所以必須要用這樣的名字,以後慢慢就感覺協調了。”

庇護十世問道:“你有把握嗎?那些當世著名的科學家們真的會到教廷做實驗什麼的?”

馬裡亞諾說:“只是讓他們加入,哪怕只是掛名也可以,他們平時願意在哪裡就在哪裡;並且我們不會針對他們的信仰。”

庇護十世頭一次聽到這種有點炸裂的主意,不過仔細一想,馬裡亞諾說的不無道理。

現在如何實現與科學的和解並且共同發展才是重中之重。

於是庇護十世思路再三後放下了心中成見,點頭說:“我同意。不過問題是,如何把他們邀請進來。”

馬裡亞諾說:“我已經透過一些渠道得到了柏林大學教授、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普朗克先生的答覆,他對我們的舉動非常讚賞,願意加入。”

庇護十世說:“教授加院士,的確有點噱頭。”

馬裡亞諾接著說:“而且,眾所周知,普朗克院士與李諭關係很好,有他出面,我們很可能把當今學術界最火熱的科學新星也拉進來。”

“聽起來更加令我覺得可行!”庇護十世精神有些振奮起來,“普朗克院士的身份也符合作為將來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院長一職。你去牽頭,務必把李諭拉進來!反正他身上已經有好幾個科學院的院士頭銜,多這一個不多!”

馬裡亞諾說:“我相信此事不會麻煩。”

庇護十世同樣挺有信心:“我們在大明國還有現在的大清國傳教這麼多年,一直不見什麼進展,要是能夠讓李諭進了我們的科學院,一定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

教皇的想法還是有點理想化了。

不過歷史上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的確吸納了不少科學界大牛,比如赫赫有名的普朗克、波爾、盧瑟福、薛定諤等等。

都是近代物理學一等一的大人物。

當然了,他們基本只是在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掛個虛銜,並不會在羅馬做具體工作。

話說這個科學院也沒什麼科研能力,無非就是這些科學家感覺可以促進一下兩邊的和諧關係。

而且歷史上,羅馬教廷教皇科學院在1936年才成立,那時候歐洲已經經歷了一戰的重大創傷,又似乎籠罩在了新的戰爭陰霾之下,人心惶惶,科學界很想讓世界維持一下和平狀態。

教廷畢竟還是在世俗世界,尤其是歐洲有些影響力的。

——

《國家地理》雜誌在刊登了青贊的照片後,果然引起了巨大轟動。

高原獨有的神秘氣息以及近四千米之上的布達拉宮實在是太讓人心馳神往,難以忘懷。

這種感覺很像後世太空望遠鏡傳回壯觀的創生之柱照片或者拍下第一張黑洞照片一樣,對人的震撼效果太大了。

對當時的人來說,都像解開重大自然謎團般。

人類,刻在基因裡的就是好奇心。

青贊照片盤活了《國家地理》,李諭也不忘專門打包寄了十幾份給北洋的唐紹儀。

此時英軍已經與當地政府違規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不過清廷現在對這種條約已經非常敏感,根本不敢接受,於是決定派人去繼續談判。

代表之一就是懂英文和洋務的唐紹儀。

唐紹儀去西苑面見慈禧時,專門帶上這本雜誌。

慈禧本人去過的地方不多,第一次看到遙遠西部的照片時,非常激動,拉著心腹慶親王奕劻以及那桐一起仔細參詳。

幾人對這些珍貴的照片看得津津有味。

唐紹儀適時說道:“太后、王爺,還有這篇李諭手書《最後的一片淨土》,請您觀詳。”

慈禧取過來,看後嘖嘖稱讚:“寫得倒是不錯,這個李諭還是有著拳拳之心,值得嘉獎。”

唐紹儀說:“而且,如此美好的淨土,絕不能讓英吉利國人再沾染。”

慈禧道:“說得很好。這次談判任務艱巨,希望唐道臺處理得當,成功後,加官晉爵自不用說。”

慈禧現在不敢對洋人說什麼狠話了,字詞用得很慎重。

但唐紹儀不管太多,行禮道:“臣定不辱使命!”

——

貝爾作為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總裁,對雜誌的發行肯定最為高興。

他興奮地找到李諭,對他說:“你簡直就是雜誌之救星,幸虧我沒賣掉《國家地理》,不然被你買去,肯定又偷偷發展起來。”

李諭笑道:“都說了,我可不懂什麼地理,哪有這個本事。”

貝爾卻說:“不懂地理沒關係,懂不懂攝影?”

李諭說:“也不算懂,不過很喜歡。”

貝爾笑道:“這就夠了!現在雜誌社有錢了,要拍一些壯麗的照片,擴大影響力。本次選的是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我來就是邀請你一起去的。”

李諭訝道:“邀請我?”

貝爾說:“機會難得,我們已經提前租好了船隻,能夠近距離欣賞。”

李諭上輩子反正也沒有親眼見過,在這個娛樂生活貴乏的時代,的確是個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於是李諭痛苦掙扎了三秒鐘,就投降了:“我加入!”

貝爾拍拍他肩膀:“你這麼年輕,又這麼富有,就應該拿出點探險精神,不然以後怎麼在我的飛行器俱樂部和飛艇俱樂部混?”

然後貝爾小聲說:“還有,名額多了一個,你可以帶一位姑娘!”

貝爾說完,就笑著推門而出,“明天在火車站會合!”

李諭送他走後,回頭就看見了呂碧城和近衛昭雪。

李諭咳嗽了一下:“那個,這次拍照專案也有出版社的資助,所以碧城姑娘肯定是少不了的。”

理由還不錯。

呂碧城眼神中都是喜悅,而近衛昭雪咬了咬嘴唇,旋即想到自己可以繼續在這兒偷偷研究李諭的無線電專利,於是接受了。

次日,李諭和呂碧城來到火車站時,貝爾笑盈盈迎接過來:“天哪,東方美人的神韻簡直比任何自然風景都要迷人。”

呂碧城淺淺一笑:“貝爾先生,您說笑了。”

貝爾的夫人走過來說:“是的,我也覺得你是在說笑。”

貝爾背後一涼,嘿嘿笑道:“自然是說笑,我的目的其實是要誇讚李諭先生的眼光好!”

貝爾夫人哼了一聲:“希望如此。”

說話間,又有一人帶著一個不小的包裹跑了過來:“對不起,貝爾先生、貝爾夫人,我來晚了。”

貝爾說:“不晚不晚!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科學巨人李諭!這位則是喬治·尹士曼,他將親自作為本次活動的攝影師。”

李諭同他握了握手,旋即看到了他揹著的那個包裹,上面的標誌總感覺在哪見過,腦海裡突然一閃:“莫非,您是柯達公司的創始人?”

尹士曼說:“院士先生竟然知道我的公司?”

很多人可能已經忘記這個曾經攝影界超級公司,甚至不少年輕人連膠捲都沒見過。

但在數字攝影來臨之前,柯達的確是攝影界的超級霸主。

而柯達公司的全名,正是“尹士曼柯達公司”。

歐美非常喜歡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企業。李諭就是受了這個影響才入鄉隨俗命名自己的公司為LY。

李諭說:“我當然知道,並且很想購買你們的產品。”

尹士曼高興道:“太好了!我正想藉助《國家地理》的火熱以及此次機會,宣傳一下剛剛推出的口袋式照相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傻瓜式?”李諭脫口而出,連忙改口,“我是說,卡片式!”

“可以給您介紹一下,”尹士曼從包裡掏出了一個小盒子,大概就像個厚一點的iPad mini包裝盒大小,“這是我們公司最新的產品,售價只需要5美元,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在拍照,再也不用帶著笨重的照相機。只是膠片需要單獨購買。”

5美元的價格並不高昂,不過很容易想到,柯達公司的盈利點肯定是在耗材——膠片上。

這一招吃了一百多年,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當然柯達在膠片方面的技術確實高。

李諭接過這臺“口袋式照相機”,重量不算重,不過也不輕快,接近於用了長焦鏡頭的單反相機。

但肯定不如用手機拍照舒服。

李諭說:“是不是只能拍攝黑白照片?”

尹士曼一愣,反問道:“怎麼?難道還能拍彩色照片?”

李諭笑道:“用不了多久就可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