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早就人滿為患,校長艾略特首先進行了演講:

“我想讓大家設想一下,以美國9000萬的人口,如果只有160所醫院,沒有專門的兒童醫院,沒有為窮人開辦的診所,所有大學裡的醫學院都撤銷,絕大部分人沒有任何衛生知識,每個村莊都有許多結核病人,沒有一個城市沒有天花,甚至大城市也要面臨鼠疫的危害!

“如果這是你們要居住的地方,會是什麼情形?

“更何況,那個地方的人口數倍於美國。”

看臺下不少人在竊竊私語,艾略特校長頓了頓又朗聲說道:

“哪裡,就是大清國!”

艾略特說的雖然有那麼一點誇張,比如美國人並不太清楚中國特有的中醫以及郎中傳統。

還有他似乎忘了印度……

但西醫的引入的確有幫助。

只是李鴻章說的那句話的確沒錯: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清末民初各種理念衝擊實在很大。

後來民國時期一些人瘋狂要廢除中醫,但那時候西醫其實還不太完善。

西醫完全依賴科學的應用,而科學要將西醫反哺到高水平,至少要到神藥青黴素誕生以後。

其實這時候西醫真沒比中醫強。

民國時曾野蠻得要廢除中醫,出了很大的岔子。因為那時候國內根本沒什麼西藥製造能力,西藥貴得要死,醫院又少,醫生更少,廢除中醫後,老百姓得了病幾乎毫無辦法。

這是非常荒唐的決定。

而中醫雖然也不能說萬能,但在對抗某些疾病的時候有自己的優勢。

可能吵著廢除中醫和吵著廢除漢字的不少人是同一批吧。

哎,沒辦法,崇洋媚外那時很嚴重。

以後李諭可以在這家將要成立的“中國哈佛醫學院”設定一些中醫課程,也算早點實現“中西醫結合”。

“都靜一下!”艾略特校長繼續說道,“就算清國是這種情況,我們依舊無法輕視一個悠久文明可怕的沉澱,眼前這位橫空出世的科學鉅子李諭正是典型。

“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來自哪個學院,都聽過他。要麼看過李諭關於熱力學的著作,要麼看過X射線精彩的實驗論文,要麼看過他在天文學的重大發現;又或者看過那兩本猶如開天闢地一般的數學著作《分形與混沌》及《博弈論》;再不濟,至少你們也讀了現在火熱的星戰系列。

“是的,我也忍不住看了。

“總之,他的水平與能力不需要我多做介紹,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技驚四座的東方科學巨擘,是足以讓我們仰望的存在。

“而現在,他就站在這裡!

“下面,請李諭先生做科學講座!”

艾略特很擅長演講,幾句話後下面迅速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經過之前在幾所大學的經歷,李諭現在已經不太怯場,表現得越發自然。他落落大方走上講臺,環顧下面,甚至看到了幾個東方人的面孔。

李諭可以講的就很多,但第一次來,內容還是儘可能輕鬆一些。

所以李諭從數學和物理的關係講起,闡述了很多自己的觀點;這個時期很多物理學生的確不夠重視數學,即便是哈佛等名校,也沒有太大區別。

接著又聊起了物理學中理論物理的重要性,而研究理論物理,就更離不開數學。

這是兩個偏教育學的話題,不過重要性還是很高的。

只是大部分學生還是無法完全認同。

在他們看來,數學就是數學、物理就是物理、化學就是化學、生物就是生物。

這種觀點目前很流行,畢竟科學還沒發展到互相交融的時候。

等再過半個世紀,學物理就徹底離不開高深的數學;學生物,本科甚至全是化學課程。

“可是院士先生,”有物理系學生提問道,“我讀過您幾乎所有的著述,即便如此,我讀了您的《分形與混沌》以及眾多物理論文後,並沒有發現多少數學與物理學的關係。”

李諭笑道:“數學是藏在物理之中的。你肯定聽過數學王子高斯說過,數學是科學的皇后。你以後會發現,數學和物理其實是左右腿,都離不開。物理系的人不會認為物理是數學的一種形式,數學系的同學同樣不會認為數學只是工具。”

一名同學舉手道:“我知道,就像中國文化裡的中庸之道。”

李諭說:“很好,你知道的還不少。”

這名同學笑道:“我來自文學部的歷史系。”

老美沒啥歷史,但大學這麼多,很多都有歷史系,肯定只能研究別國歷史,什麼羅馬史、歐洲史、東亞史、中國史的。

實話說他們也沒多少第一手資料。

出國留學學什麼李諭都可以接受,唯獨去老美大學讀什麼東亞史、中國史實在不敢苟同……

這些專業感覺就是開給歐美人的,中國人去湊什麼熱鬧?就為了裝個13嗎?

《哈佛中國史》也是一言難盡,反正英國的《劍橋中國史》就要好不少。

眼前這個學生能說出“中庸”二字,已經挺不容易。

一名學生說:“院士先生能夠橫跨天文學、物理學、數學、機械學多學科,令人難以置信,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問題讓李諭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不過另一名學生倒是接著幫李諭回答了,他說道:“你肯定忘了牛頓先生,他也是通曉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光學等。而且分別取得了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微積分以及光譜這些極為偉大的成就。所以博學一點沒有問題。”

李諭笑道:“的確如此。”

又有一名學生提問道:“院士先生,我來自天文系。我從最近的科學期刊中,看到許多報道,比如在分光雙星光譜裡,會有無位移的特殊譜線,並且這些譜線按星的距離增加而增強。您在天文學裡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不知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這是個比較專業的問題,李諭說:“很簡單,因為恆星之間,也就是銀河系裡的一些黑暗區域,並不是恆星的死穴,那裡也有吸收光的物質,可以稱之為星際塵埃,正是它們遮擋了遠處的星光。”

學生問道:“這麼說,我們是不是永遠看不到某些星空?”

李諭說:“的確如此。”

其實銀河系本身對望遠鏡的視線阻攔最嚴重。

學生頗為沮喪:“這樣的話,那我們豈不永遠也無法探知宇宙的所有奧秘?”

李諭哈哈一笑:“你的野心倒是不小,不過以後總歸會有辦法。”

學生問道:“什麼辦法?”

李諭沒法說後來天文學大發展,出現了射電望遠鏡和太空中的望遠鏡,只好說:“或許可以寄希望於其他學科的發展,不要僅僅關注天文學本身,比如電磁學、通訊學,這就是我剛開始聊到學科之間關係的原因。況且,目前已有的技術,能夠發現的東西也足夠你研究好多年。”

又回答了一小時問題後,今天的講座才結束,有些提問還是很有水平的。

艾略特校長非常滿意:“院士先生果然才高八……八品脫!”

李諭樂道:“是才高八斗。”

艾略特說:“對對對!才高八斗!哈哈,我已經迫不及待要開通中美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好補一下我的成語。另外我還對貴國的神話、歷史、民俗、文化、書畫藝術頗感興趣。”

他的說法能代表很多美國學者的態度,他們對中國的這些東西很感興趣。

李諭當天來不及回紐約,於是留在了哈佛,到了第二天,繼續到艾略特的辦公室研究開展後續合作的事情。

過了一會兒,助手進來對艾略特校長說:“校長,波士頓理工學院的普利切特院長和克拉夫茨教授到訪。”

艾略特說:“怎麼,他們難道還是無法接受我的合併建議?”

助手說:“或許是吧,您看……”

艾略特說:“讓他們等一會兒,反正他們離著不過兩英裡,就說我正會見遠道而來的重要客人。”

李諭剛才沒反應過來“波士頓理工學院”是哪所學校,腦子裡勐一轉,再聽到艾略特說距離哈佛大學只有不到兩英裡遠,這尼瑪不就是麻省理工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怎麼現在是這麼個就像野雞大學一樣的名字,聽著還不如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響亮。

於是李諭說道:“艾略特校長,沒關係的,我可以等,對方畢竟也是院長。”

艾略特想了想說:“也好,東方人就是懂得禮節,這是最讓我喜歡的地方。”

艾略特讓助手把麻省理工的院長普利切特和克拉夫茨教授叫了進來。

兩人與艾略特問好後,看到了李諭,訝道:“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諭院士!”

艾略特說:“昨天他還在我們的禮堂做了演講。”

艾略特似乎有意無意在他們面前體現著哈佛的強大。

克拉夫茨說:“早知道李諭院士開講座,我們昨天就應該過來。”

克拉夫茨是上一任的麻省理工學院院長,他本人是一名化學家,研究成果後世仍舊用於化學武器中。克拉夫茨早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後來就像所有美國化學家一樣,必須前往德國進修,還給本生當過助手。

不過他本人對管理不是很擅長,當了兩年MIT的院長就不幹了,讓給了普利切特。

李諭同他們握了握手:“幸會幸會。”

“院長閣下今後有時間也可以去我們學院做個講座!”普利切特院長邀請道,不過旋即想到現在自家的學院都快不保,於是轉身對艾略特說:“校長先生,我已經看過您的提案,並且我本人也去州議員那裡申訴過,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土地,也沒有捐款,但是合併到貴校勞倫斯學院,我們學院上下都極力反對。”

艾略特說:“算起來已經是我第六次建議了,你們既然拿不到土地與資金,距離我們大學又如此近,合併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然教育資源的分配也會讓議會感覺非常麻煩,況且,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哈佛大學能夠帶來的社會效益明顯比你們大得多。”

普利切特恭敬地說:“校長所言極是。不過我們已經開始改變教學導向,減少了理論教學,變得更加職業化,幫助學生就業。”

艾略特說:“那麼你們不就成了職業院校?不應該叫做‘理工學院’!為了保持學術的純粹性,更應該與我們合併,我們或許還能讓你們學院繼續研究學術。”

從兩人的對話以及語氣看得出,現在的MIT麻省理工學院地位頗低,而且似乎及及可危、瀕臨倒閉。

實際情況的確如此,這所年輕的學校雖然受到了美國關於大學的贈地法桉支援,不過所獲得的土地實在太小。前幾任校長又不擅長財政方面的管理,導致形勢到了二十世紀初已經非常困難。

歷史上真的就差那麼一丟丟被哈佛合併。

普利切特略顯尷尬,對方明顯財大氣粗、學術力量雄厚,想要吃掉自己。

但普利切特又不甘心。

李諭思考了一會兒,突然說道:“普利切特院長,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資金幫助。”

艾略特首先驚訝道:“院士先生,這可是一處泥潭!”

艾略特一語雙關,一來是說麻省理工現在的經濟狀況很差,需要大量資金;二來麻省理工校園位於河邊,的確就像泥潭一樣。

好在麻省理工不愧是非常擅長搞科技應用的,普利切特本人對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也至關重要,他很快聽出了李諭話中意思,猶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說道:“院士先生,我聽聞您的LY無線電市值已經突破四千萬美元,如果您可以資助,我們將源源不斷向您提供技術人才。”

李諭笑道:“這件事可以往後推一推。畢竟我也是有要求的,一方面你們要設立一個專門的教育基金會接納並資助將來的中國留學生,二來還要提供一些教師到上海任教。”

李諭的做法雖然感覺有點“趁人之危”,不過這些條件對普利切特來說完全可以接受。

果然,普利切特幾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李諭院士,您的提議再好不過!將來我們學院會專門設立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至於您所要求的教師,我們更會擇優選取!”

艾略特仍舊好心提醒道:“李諭先生,你要考慮清楚,資助大學需要花費的資金巨大,而且還是一所窮途末路沒什麼前景的學院。”

此時看,“波士頓理工學院”的確是個很一般很一般的大學。不過李諭可是穿越過來的,知道以後是什麼情況,它可不會倒,更不會沒什麼前景。

而李諭敢這麼說,也是因為股市的紅火以及聖路易斯世博會上收穫的海量訂單。

有錢不花真難受!反正李諭不想做什麼大資本家,而且就算是單純做個富翁,星戰系列帶來的收益以及那些專利的授權使用費也足夠讓他成為超級富翁。

至於工業賺的錢,李諭想的就是用來搞好自己在國內的教育順便培養一下國內的民族企業。

而想搞好國內的教育,和搞好無線電及汽車企業一樣,必須讓老美這邊先吃到點好處,他們才會讓自己舒服。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李諭還是懂的。

關鍵李諭自己並沒有料到麻省理工現下竟然如此落魄,這不是送上門來的嘛,可不是我主動的哦。

運氣實在是好,而且好運氣似乎還沒有停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