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喝酒,自然是喝威士忌。

度數也不低,李諭和司徒美堂兩人很快就喝得醉醺醺。

如今紐約的洪門還沒有成大氣候,此後的安良總堂也尚未成立,所以沒有什麼繁瑣程式。

否則和洪門老大拜把子各種儀式都能走半天。

幾杯酒下肚,就是兄弟了。

不過司徒美堂竟然沒有刻意詢問李諭想不想加入洪門,或許是他覺得既然已經是兄弟,加不加入洪門就沒有什麼區別。

第二天,司徒美堂準備了一個小盒子,準備一起去見富蘭克林·羅斯福。

羅斯福家族是荷蘭裔後人,如今已經是紐約州最富有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美國歷史就幾百年,已經算長的了)。

李諭指著司徒美堂手中的小盒子問道:“裡面裝的是什麼?”

司徒美堂開啟後說:“幾張大清郵政局的郵票。”

“郵票?”李諭問道。

司徒美堂說:“羅斯福是個集郵愛好者,雖然我壓根想不通這東西有什麼收集的趣味。”

羅斯福也算最早一批集郵愛好者,甚至他還喜歡設計郵票。

司徒美堂拿著的這幾張大清郵票放在後世也相當值錢。

大清郵票流傳下來的不算多,品相好的一枚差不多就要幾萬塊。如果是傳說中的“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僅傳世32枚,價值要數百萬之巨。

司徒美堂手中這幾張郵票都是國內郵寄信件過來取下的,還帶著章。

好在小羅斯福還就喜歡這樣的。他差不多一共收集過120多萬枚郵票,對他而言,大清國的郵票也是稀有貨。

小羅斯福受的是非常典型的美國精英教育。

中學讀的是名校格羅頓學校,這所學校專門培養政界人物。本科進入哈佛大學,研究生則是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

他在讀書期間很忙碌的,不是繁重的閱讀任務就是各種體育運動,或者社區活動。

基本沒多少空閒時間。

但小羅斯福其實擅長不少球類運動,

可惜他中年後突然罹患小兒麻痺症(嵴髓灰質炎),晚年大部分時間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小羅斯福絕對是此病最知名患者。

——

哥倫比亞大學位於曼哈頓上城區,校園建築相當古典,距離第五大道不算遠。

畢竟李諭是有汽車的。

“羅斯福小友!”

他們剛進入校園,正巧就撞見了戴著高爾夫球帽的富蘭克林·羅斯福。

“司徒美堂先生,您又有什麼法律問題嗎?”小羅斯福問道。

“有問題的並不是我,”司徒美堂說,“而是旁邊的李諭。”

“李諭?”小羅斯福說,“那位東方偉大的科學家?為什麼如此年輕?”

李諭笑道:“我總歸比你要大上幾歲。”

雖然這麼說怪怪的,不過至少目前的確是這樣。

小羅斯福說道:“原來短短幾年時間就可以做這麼多事情,成為頂流的科學家。”

“我們走的方向不一樣,如果是仕途,不可能上升太快……”

李諭突然想起載振年紀輕輕不也當上商部尚書,溥儀的父親載灃25歲就成攝政王,只好又加了一句,“是對於貴國而言。”

司徒美堂拿出那幾枚大清郵票:“這段時間正好國內寄過來幾封信,我特意把郵票給你留了下來。”

小羅斯福眼睛一亮:“司徒先生太客氣了!”但他腦子很靈活,轉而說道,“恐怕今天不是什麼小事情要託我辦吧?”

司徒美堂哈哈笑道:“請律師可不是小費用,但我想你並不缺少金錢,所以才拿了幾枚郵票。用我們中國人的話,叫做投其所好。”

小羅斯福說:“那麼我只能說你們成功了!說吧,是什麼事情?”

李諭把自己需要上市的情況告訴了小羅斯福,需要法律上的援助。

小羅斯福琢磨了琢磨:“合同擬定不是難事,我可以確保你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不過據我所知,想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從老會員手中買到資格才可以。但如今股票如此熱,恐怕老會員不會想要退市,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可以籌到很多錢。”

李諭說:“這件事有摩根先生相助。”

“摩根先生?”小羅斯福訝道,旋即釋然,“如果他能開口,的確就好辦了,他手裡有的是會員位。”

司徒美堂問道:“這麼說,你接下這單了?”

“結下了,”小羅斯福說,“就當做學期作業。這麼好的作業機會可不多,如果順利完成,這個學期考核我肯定能夠拿到第一。”

李諭說:“今後需要麻煩你的地方肯定還有很多,你可以每個學期都當第一。”

小羅斯福笑道:“要是真能上市,我可巴不得成為你的法律顧問。”

如今紐交所上市的企業不多,基本都是工業巨無霸。

而且紐約交易所已經擺脫了此前腐敗、騙局、欺詐橫行的情況,成為了美國最強的交易所。

實際上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相當長的時間裡,美國馬里蘭州和費城的證券交易所在交易規模和活躍程度上和紐約交易所相差無幾。

但與其他交易所不同,紐約證券交易所禁止龐氏騙局式融資,這幫助紐約證券交易所在與其他交易所競爭中逐漸勝出。

再加上電報的發明,再次大大強化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對其他地域證券交易所的影響。其他交易所被迅速邊緣化,繼而讓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否則很可能紐約的金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到華盛頓或者費城。

沒幾天,小羅斯福就拿出了非常細緻的合同條款,為李諭掃清了上市最關鍵的所有權及控制權麻煩。

現在上市比後世上市程式少許多,也沒有什麼超級複雜的財務審計。

當然華爾街也沒有那頭牛。

上市的具體過程根本不用李諭去操辦,摩根委託助手史賓賽很快就搞定。

畢竟他們也希望從李諭的公司身上好好賺一筆。

華爾街不少金融家已經在鋼鐵公司、鐵路公司、輪船公司等股票上賺了非常多的利潤。

李諭心中曉得他們只是想搞股票交易,但自己也能讓企業快速獲得融資並繼續發展,雙贏的局面對大家都好。

——而且如果不給華爾街大鱷們點甜頭,他們此後恐怕不會讓自己好過。

在小羅斯福以及摩根的人進行具體上市操作時,李諭也沒有閒著,他繼續對無線電裝置進行了一些改進。

將來拿到大筆融資後,肯定少不了要技術先進、質量優秀的好產品鋪市場,競爭也會不期而至。

李諭要拿出不同檔次、不同價位的產品應對不同的需求。

他繼續透過三極體增強了無線電裝置的抗幹擾能力,並且提高了無線電的覆蓋範圍。

這兩項可以說是目前無線電客戶最渴望的。

舉個慘痛點的例子,九年後的泰坦尼克號事件。

當時船上其實裝有馬可尼公司的無線電裝備,而且船上的報務員收到過冰山警告,不過報務員卻一直忙於收發個人電報,沒有看到。

碰撞發生後,泰坦尼克號發出的求救信號到達了最近的“加州人號”輪船。

巧合的是,加州人號的報務員在事故發生前的十分鐘剛好結束值班,沒有看到!

這些尚屬於人禍。

但不得不說泰坦尼克號上馬可尼公司的無線電裝置技術不過關也難辭其咎。

因為事故的前一天,無線電報機出現過故障,導致“重要的”乘客個人電報堆積如山,才讓報務員忙得不可開交。

大家需要知道一個當時的情況,在無線電剛剛誕生的年代,船上的無線電很大程度上也是個虛榮的載體,能夠滿足那些希望透過向朋友傳送海上電報吹噓自己經歷的旅客:在上流社會看來,一封發自海上的電報頗為“時髦”。

除了馬可尼公司無線電裝置技術上的問題,以及報務員無法對通訊的輕重緩急進行程式區分外,船上無線電裝置抗幹擾能力差、通道容易干擾的問題也很嚴重。這導致泰坦尼克號在進行致命之旅時,無法清晰接收到其他船隻發出的冰山警告。

總之泰坦尼克號事故的發生存在很多因素,人為的無法避免,但技術上的總歸可以彌補。

——只不過人為因素改變不了,或許仍舊無法讓此事故消弭於無形。

但在隨後的救援工作中,無線電還是發揮了作用。否則以當時的天氣情況,如果沒有無線電裝置持續發出的求救信號,所有乘客恐怕都難逃厄運。

李諭屬於未卜先知,他完全知道無線電的發展方向,甚至都不需要像馬可尼那樣搞合同欺詐以及妄圖壟斷的小動作,都能夠大規模佔領市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諭照例申請了這兩項抗幹擾及提升覆蓋範圍的專利。當然它們會導致產品價格大大提高,只能面向遠洋輪船之類的大客戶。

紐交所預掛牌後,李諭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採購請求。

來的是美國海軍。

現在的美國海軍並不龐大,但好歹是個孤懸海外的國家,對海軍的重視與生俱來。

“請問是LY公司的李諭先生嗎?”

李諭看著這個穿著海軍軍裝的人,問道:“是我。您是?”

“我來自海軍作戰部,您可以稱呼我為亞伯少校。此前行政部門告訴我,貴公司擁有一項非常先進的無線電技術,我們有意進行採購。”

“你們來得還真快,我剛剛拿到新專利。”李諭說。

“太好了,我們就需要最新技術,”亞伯少校說,“海軍需要採購20套無線電裝置,預算在40萬美元。”

李諭壓根想不到一上來就有大單合同。

今後民用領域的需求還要遠大於軍事領域,如果能在海軍這種政府系統中打出聲譽,此後民用領域的訂單會源源不斷。

李諭問道:“按照常規,是不是應該投標?”

亞伯上校說:“真是,因為我們也邀請了馬可尼公司進行投標。”

這會兒馬可尼公司的影響力是更強的,因為特斯拉之前實在是太躺平了,並沒有造出多少無線電裝置,知名度沒能打出去。

反而馬可尼藉著自己較為敏銳的商業頭腦在不斷擴張。他此後能拿諾貝爾獎也是有原因的。

李諭從亞伯少校手上拿過招標書,海軍的要求對他而言並不複雜,正好就是他申請專利的抗幹擾和覆蓋範圍需求。

但看了看招標書後,發現海軍的要求真的挺嚴苛,招標書中言明想要達到洲際的通訊能力,或者超過3000公里。

好在給的預算足夠,藉由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應當可以做到。

李諭拿著招標書找到特斯拉,放在他面前,問道:“特斯拉先生,您有沒有醒酒?”

特斯拉揉了揉眼睛:“你有好酒?”

“想喝酒的話,等我們拿到合同,贏了你的大對頭馬可尼後,我會陪著你喝到天亮。”

從歷史上看,失去無線電的專利對特斯拉影響還是很大的,否則他晚年不會那麼窮困潦倒。

特斯拉看了一眼招標書:“40萬美元?!”

李諭說:“不過是開胃菜,有沒有興趣大搞一把?我們可以搶奪下全世界的無線電市場,而且可以吞併馬可尼的公司。”

“吞併馬可尼?”特斯拉眼睛終於亮了起來,“聽起來非常讓我感興趣。”

李諭又拿出上市的合同和一份聘任合同:“另外,我的LY公司已經成功上市,將會獲得大批的資金,我正式邀請你成為技術總監,你有意向嗎?”

“上市?技術總監?”

特斯拉又有些矇住。

他此前在兩家公司做過事,最早的愛迪生電燈公司,以及後來的西屋電氣。

在這兩家公司他都不是高管,只不過是技術人員。

而且目前美國的許多公司並不重視技術人員,看待他們與看待普通工人區別不太大,只不過開的薪水會多一些。

技術人員很少能夠進入管理層,除非自己就是創始人。

而特斯拉自己也短暫開過一家公司,不過他顯然並不擅長經商,公司非常不成功,最後還莫名到了別人手裡。

“技術總監是什麼職位?”特斯拉問道。

李諭說:“高管,並且是能夠進入董事會的高管。”

特斯拉徹底燃起了熱血,能夠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會高管,不用想就知道會掙很多錢,將來還能繼續搞無線電能傳輸試驗也說不定。

“我同意!”特斯拉說。

李諭微微一笑,他知道特斯拉已經沒有退路,再加上這麼高的條件,絕對沒有理由拒絕。

李諭接著拿出一份設計書:“最近我在研製一項新的無線電技術,不過遇到了一些訊號解調上的瓶頸,正好需要你的幫助。”

特斯拉揉了揉眼睛,仔細看了一會兒,酒瞬間醒了,大呼道:“這,這怎麼可能!?無線電竟然可以傳輸聲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