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在第五大道實驗室旁又租了一間房子作為培訓學校,並且以每月300美元的高新聘請來了三名曾經電燈公司的員工。

其中一人甚至是從通用電氣辭職過來的。沒辦法,誰叫李諭給的實在太多了。

李諭先把他們教會了如何按照圖紙製造電子啟動系統。

這些人本來就懂電氣,很快就掌握。然後就可以繼續教授招募來的華人。

剩下的時間李諭繼續緊鑼密鼓地研究給來特兄弟的發動機,現在的工程師雖然地位還不及後世,但懂得東西還是挺多的。他們以前主要是做電氣方面,但對機械也知道一二,所以能給李諭的發動機研製做做輔助工作,大大推進了研製程序。

他們也是傾慕李諭的名氣,即便李諭是個中國人,但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加美國天文學會會員的身份的確太耀眼。

而且李諭沒有過多資本家貪婪的性格,最起碼薪水開的就高了不少。

除了發動機和電子打火系統,有的時候小發明也有大作用。

這天有幾個服裝公司的人就找上了門。

確切說,他們是先找到了Sierra,由她帶了過來。

Sierra說:“介紹一下,這位是大衛·李先生,這位是威富先生。”

好吧,分別是Lee和美國威富公司的創始人。

後來威富公司收購了Lee,另外,很出名的The North Fas等也是威富旗下的品牌。

威富公司是美國最早的大規模成衣公司,比耐克要早七十多年。

李諭開始也猜到首先找到他的會是成衣公司以及牛仔褲公司,因為最希望用上拉鍊的肯定是偏戶外場景的外套。

大衛·李摘下帽子:“尊敬的科學鉅子李諭先生,我們是為了您的拉鍊改進專利而來。據Sierra小姐在報紙上的宣稱,可以保證不會鬆開。”

“裡面坐著說,”李諭讓他們進了屋,然後說,“沒錯,你們可以進行測試,保證不會出問題。”

威富說:“如果能夠克服拉鍊過去的可靠性問題,我想它會成為今後服裝的潮流。”

“潮流說不上,只能說以後會是個普及性的東西。”李諭說,畢竟對他而言,拉鍊太過稀鬆平常。

大衛·李說:“如果大批量可靠生產,它的成本我想甚至會比紐扣低廉,同時又擁有便利的特性,想想就讓人興奮。”

第一條拉鍊牛仔褲也確實正是LEE公司出品。

但第一條牛仔褲則是Levi’s公司做出來的。

李諭說:“我也期待看到你們的新式牛仔褲亮相。”

大衛·李說:“先生恐怕不會需要牛仔褲。”

這時候牛仔褲基本屬於工裝褲,進廠的工人最喜歡穿。

在今年愛迪生就會播出他的電影《火車大劫桉》,獨霸美國熒屏近十年,其中的西部牛仔穿的就類似於牛仔褲。

加上後來牛仔褲的宣傳,刻意和牛仔扯上關係,在美國銷量非常火爆。

除了牛仔褲,威富公司的上衣外套更喜歡拉鍊,他們一直在研發便利的皮衣及衝鋒衣,紐扣過於漏風,實在不合適,如果用上拉鍊,會非常受歡迎。

威富說:“李諭先生開個價吧,我們都有意向購買拉鍊的專利使用權。”

李諭本來想直接把專利甩手賣出去,不過既然一下子來了兩家,後續估計還會有,於是先拉過來Sierra商量了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認為該如何定價?”李諭問道。

Sierra想了想說:“沒想到還挺受歡迎,不若就按照1萬美元一家授權。我估計後續還會有至少十幾家甚至更多公司感興趣,能大大超過本來10萬美元的預估價。”

美國此時的專利保護期是17年。後續一旦銷售效果好,更多公司加入,恐怕專利能賣20萬美元以上。

至於小公司盜取專利的行為,也不用過分在乎。

李諭決定就按Sierra說的來,還是她更懂美國如今的市場。

大衛·李和威富同樣滿意這個價碼,就此敲定。

搞專利還能這麼賺錢,李諭看著賬戶的數字不禁心癢難耐。

有一些專利的後續生產他不會涉足,不過推出專利用來賺點錢沒什麼不可以。

除了拉鍊,裝修實驗室時,李諭也碰到了一些小問題,他發現如今想往牆上裝東西很難,因為並沒有一個關鍵的小發明:膨脹螺絲。

如今美國的建築業很發達,和後世咱們大搞基建的時期差不多,對於建築材料的需要很興盛。

而且歐美人一向有往牆上掛東西的習慣,所以只要膨脹螺絲推出來就會非常受歡迎。

早在100多年前螺絲就被發明,隨著工業革命開始,螺絲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不過膨脹螺絲的發明還要再過不少年。

和拉鍊一樣,膨脹螺絲不是什麼很難的設計,簡單點說就是可以讓螺絲砸進牆的尖頭部分擴大,這樣就非常穩固。

而且可以根據定價不同,設計精巧程度不同的膨脹螺絲,有的膨脹螺絲還能再從牆上拔出來。

李諭很快就設計出了三種不同的結構,從簡單到複雜,也是價格從低到高,基本覆蓋了膨脹螺絲的大部分使用場景。

當然了,如果想的話,還能繼續精進很多不同的使用場景,不過目前看,這些就能滿足建築工業上的需求。

膨脹螺絲的設計也就花了大半天左右,李諭拿著幾張圖紙找到Sierra,“又要麻煩你跑一下專利局了。”

Sierra都不知道該不該驚訝了,“你又又又搞出了新專利?”

李諭笑道:“趁著在美國,多弄一點出來,不然來回跑多耽誤時間。”

“好吧,”Sierra接過來圖紙,“這次是什麼?”

“一種改進型的螺絲結構。”李諭端起圖紙給她解釋了一下原理。

Sierra服了,“真不知道你以前在中國接受的什麼教育,懂的也太多了。”

李諭戲謔道:“填鴨式教育。”

——也幸虧當年硬學了這麼多東西。

Sierra可沒聽過這個名詞,“鴨子?”

李諭解釋說:“就像製作鵝肝一樣。飼養場都是把飼料硬塞進鵝的嘴裡,讓它們減少運動量,快速增長。”

後來的鵝肝生產也是這麼回事,每只鵝在飼養場裡每天都要被強行用管子灌到胃裡十多公斤飼料。所以其實大家夥吃的高大上的鵝肝,全都是強行灌食後比普通鵝肝大六到十倍的脂肪肝……

Sierra並沒有進過飼養場,半信半疑下拿著圖紙繼續去找專利局了。

——

在黃伯耀的報道下,不少華人慕名來到了紐約唐人街,希望能進入李諭的工廠。

黃伯耀多少是讀過書的,他先用考卷遴選出了部分人,然後根據水平高低最終選出了二十來個。

要求挺嚴格,最起碼要達到目前美國普通技術學院的入門水平。

另外還有不少只有美國中學文化水平的,暫時只能填了表等候。

但他們是真的想找份工作,不住哀求:

“大爺,行行好,我可以繼續學習的。”

“是啊,也讓我進去吧,全家老小都靠著我哪。”

“反正是咱中國人的廠子,多招幾個怕什麼。”

黃伯耀心軟,不知道該怎麼拒絕,還是得靠司徒美堂親自站出來:

“都不要吵!你們以為在美國辦個華人的工廠很簡單嗎?就算是做慈善,也得要讓廠子正常運轉起來才行!李諭先生建廠就是做最好的,我們不能拖他的後腿!以後他的工廠規模擴大後,自然會招募更多的人。所以你們不要在這浪費時間,回去繼續好好讀書就是!”

幾句話就鎮住了所有人。

司徒美堂轉身對黃伯耀說:“以後該怎樣就怎樣,你要學會拒絕。”

黃伯耀謹遵他的教誨:“我記住了。”

司徒美堂嘆道:“越是漂泊在海外,越要堅韌一點,這都做不到,還怎麼立足,千萬不要有婦人之仁。”

司徒美堂接著找到李諭,讓他親自來看看選出的人。

李諭看了問卷,對其中的一個叫做鄒周的人頗感興趣,他不僅回答了所有問題,甚至還畫了幾個電路圖。

雖然都是基礎的物理學知識,不過已經難得可貴。因為現在的中學物理還不像後世一樣會比較常規得教授電學知識。

李諭指著他的答卷問黃伯耀:“把他先帶過來讓我看看。”

鄒周穿得很簡陋,還不到二十歲。

李諭好奇地問道:“你有在美國的學校讀過書嗎?”

鄒周回道:“並沒有,但我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都是自己偷學的。”

黃伯耀說:“他目前在一家餐館打工,是偶然得知了招工的事情。”

鄒周說:“我喜歡這些科技上的東西,不過一直找不到地方學習與施展。”

李諭笑道:“以後會有了。”

果然想要找,就絕對能找到有天賦的華人。

鄒周是個很普通的華人家庭孩子,名字起的很隨意,就是父母親的姓湊在了一起。

除了他,其他人也都是基本具備西學水平,培訓起來相對簡單快速一些。

李諭高聲對他們說:“諸位暫時先在第五大道的學校中進行培訓,我會提供食宿,希望大家能夠儘快掌握所學知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