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號,許世彥送周桂蘭去通化。

到了通化給買上直達首都的臥鋪車票,然後將母親送上車安頓好,親眼看著火車發車了,許世彥這才放心回家。

周桂蘭順順當當到了首都,那邊韓立偉安排了人接站。

周桂蘭下車後,有人直接將她送到了醫院。

見到閨女虛弱的躺在床上,周桂蘭也是格外難受,握著閨女的手忍不住掉眼淚。

好歹有親家和姑爺勸著,再加上小外孫和外孫女又那麼可愛。

周桂蘭這才漸漸高興起來,安心在醫院伺候閨女和外孫。

原本,李月秀和韓立偉倆人照看母子三個,確實是手忙腳亂的。

尤其是許世琴剖腹產,沒排氣之前不能吃東西,不吃東西哪裡來的奶水?

孩子沒得吃,哭起來簡直了。

好歹是這年月有奶粉了,能買得到。

韓立偉去給買了奶粉奶瓶啥的,倆孩子有的吃,這才不哭了。

可喂奶粉不如母乳方便啊,倆孩子餓就一起餓,哭就一起哭。

可把李月秀跟韓立偉鬧得,手忙腳亂、焦頭爛額的。

周桂蘭有伺候雙胞胎的經驗,比李月秀強,再說多了個人手總歸是從容一些。

孩子哭了,婆婆和孃家媽,一人抱一個哄著,不至於太鬧人。

幾天後,傷口拆線,一家子小心翼翼把母子三人接回住處。

這也是周桂蘭頭一回進閨女的家,瞅著眼前這挺規矩的四合院,周桂蘭也挺高興。

他家閨女在首都有房子呢,多好啊。

周桂蘭安心在首都住下,跟李月秀兩人照顧許世琴坐月子,伺候倆小娃。

周桂蘭從家走之前,楚瑄淮給開了些補養的藥膳方子,還給帶了些藥。

周桂蘭跟李月秀照著楚瑄淮的叮囑,換著花樣兒的給許世琴做吃的。

所以許世琴的身體倒是休養的不錯,面色紅潤,氣色也挺好,整個人胖了一圈。

周桂蘭在首都伺候閨女和外孫,家裡頭許成厚則是幫著兒子兒媳婦,照看幾個孩子。

春天這段時間,參地一堆活,蘇安瑛挺忙。

許世彥也不用說,一參場跟林業局合辦的峽谷泉飲料廠開工了,許世彥一心都在這邊的生產上面。

好在許海清和許瑾慧也都大了,直接送去育紅班。

上學放學有哥哥姐姐接送,中午不回家吃,直接在參市飯店這頭吃飯。

晚上蘇安瑛和許世彥回家,兩口子做了飯照看孩子。

反正大家夥兒都伸把手,能幹啥就幹啥,日子也就湖弄過去了。

到六月初,第一批的飲料檢驗合格,出廠發貨。

許世彥和郭守業,各自負責一部分銷售渠道的拓展。

郭守業是林業局的人,那自然要借用林業局的銷售渠道。

林業局有自己的商店,包括下屬的各個林場,都有商店。

飲料廠出品的冰山可樂,直接往這些商店一送,先讓各個商店代銷,過一段時間再結賬。

而且,銷售的多,會有一定比例折扣。

林業口的工人,有錢的還是很多。

商店裡原本也有其他聽裝汽水,賣哪種都一樣,當然是哪個掙的多賣哪個了。

這玩意兒也不用太費勁,只要有人來買的時候,銷售人員多說一句話,介紹一下就行。

郭守業負責林業部門上銷售渠道,許世彥則是負責其他銷售渠道。

這個也容易,省裡有那麼多同學呢,如今這一批人,基本上都是在各個縣裡說話算數的人了。

這點兒事情算個啥?不過是動動嘴的事兒,冰山可樂很容易就進了各地的供銷社。

大多數人,還是樂意嚐個新鮮的。

新出來的這個可樂,又是根據國人口味做了調整,多數人喝了之後都感覺還好。

而且價格上也跟其他聽裝汽水差不多。

反正都是花錢,一聽說是咱本省或者林業系統自己生產的,大家也樂意支援一下。

人吧,都有個慣性,當你習慣了某一種事物之後,就懶得去改變了。

個人口味也是一樣,最開始可能是好奇,一次兩次之後習慣了,再遇見,不自覺的就會選。

雖然冰山可樂讓利一部分給銷售部門,但是沒有廣告支出,總體算下來,利潤還是滿不錯的。

畢竟是一個剛上市的新品牌,也不能要求銷售量一下子就高到哪裡去。

能維持正常運轉,廠子能有餘利就好,剩下的,要慢慢發展。

飲料廠安排了林業局不少待業青年,也算是解決了不小的難題。

再加上林業局跟參場其他的合作,都在有序進行,雙方都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飲料廠不能只有這兩種可樂,許世彥和郭守業在領導的授意下,又開始研究新的產品。

這個對別人來說費勁,對許世彥來說簡直太容易了。

上輩子見過那麼所多種飲料呢,不說別的,帶氣的就能弄出好幾種來。

這東西,不過就是香精色素甜味劑碳酸麼?實際上沒有太大難度。

他們不研發,早晚也會有別人來佔領市場,那還說什麼?該生產就生產,先佔了市場再說。

除了帶氣飲料,許世彥還打算生產野生藍莓汁和藍靛果汁,這個,是為了後續發展做準備。

藍莓和藍靛果,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的作用,尤其對視力好。

藍靛果中還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對兒童厭食有效果。

這些,都是賣點,就看怎麼操作了。

但是他們合作種植的藍莓、藍靛果樹還太小,沒有結果,只能收購野果了。

於是趕在六月下旬,藍靛果成熟的季節,在各處打廣告收購藍靛果也就是甸棗子。

要求完全熟透、無爛果、無青果、無樹枝等雜質。

這個時節,正是牛毛廣即將結束,天麻還沒出土的時候。

那些進山搞副業的人正好沒別的事情做,於是紛紛找那種生長藍靛果的大澇甸子,拿著簸箕、水桶什麼的,去打甸棗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下,紀同忠也有事情做了,每天開著車,拉上一車人去打甸棗子。

之前薅牛毛廣的時候,紀同忠每天拉著人往錦北、大沙河等大甸子去薅牛毛廣。

不收車費,每個人給他一筐牛毛廣就可以。

那一輛車能拉將近二十個人,算下來,紀同忠都不用自己去薅牛毛廣,只是頂車費的牛毛廣就能曬出來十幾斤。

半個月下來,兩口子光是牛毛廣乾貨就攢下兩百多斤。

如今這牛毛廣價錢漲的可不低,粗菜差不多要十七八塊錢一斤了。

也就是說,光是這一季牛毛廣,紀同忠兩口子就掙了三千多,扣除油費啥的,也能剩不少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