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九號,農曆冬月三十。

一大早,許世彥就去了松江河,找到郭守業,讓他幫忙找兩輛大卡車。

然後許世彥領車回大房子,這邊許世先等人開始往車上倒騰。

傢俱行李、鍋碗瓢盆、各類傢什、口糧,還有柴禾、木頭、拆下來的倉房等等東西,裝了滿滿兩大卡車,直接拉到了東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東崗這頭,於守廣、周長和知道了訊息,帶著不少人過來幫忙。

除了傢俱行李搬進屋子,其他東西都歸攏在院子裡摞好。

這些暫時用不著,等著年後蓋房子,還得再挪走。

忙活大半天,總算安頓妥當,許家這邊做了不少菜,請幫忙的人喝酒。

酒桌上,許世彥就提起來趙建設和楊春明想搬到東崗的事情。

於守廣二話沒說直接點頭,告訴趙建設和楊明春,啥時候搬來都行,只要他們遷過來戶口,這邊就給落戶。

把楊春明倆人高興的,敬了於守廣好幾杯酒,都說回去準備準備,開春之前就搬過來。

許家老兩口就此,正式落戶在東崗公社二大隊。

不過他們沒跟許世彥在一個戶口上,而是單獨立戶。

老兩口看好了上輩子許世先的那個房場,就在烈士墓前的一塊空地,挺大,離著道邊不遠。

跟許世彥家就隔著一條道,以後有啥事情互相照應著也方便。

許世彥早就猜到了爹媽能好看那塊兒地皮,於是去隊裡辦了手續,交錢買下房場。

等開春以後就開始備料,張羅蓋房子。

“小許啊,你家西頭那麼大的空地,你咋不在那兒給你爹媽蓋房子呢?

離著近,也不用另外花錢辦房場了。”大隊幹部有點兒整不明白許世彥的想法,沒忍住就問。

當然,這也是很多人心裡的疑惑。

這年月,有個房子住就行,一大家子擠在三間房的也很多,要那麼多房子幹嘛?不燒火啊?

“我爹媽還年輕,再說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都沒結婚成家。這要是跟我一起過,不像話。

還是獨門獨戶過日子好點兒,我離著近,多照顧著就有了。”

許世彥不以為意,笑呵呵的解釋。

“對,對,我覺得小許這事兒辦的挺敞亮。

你說他不是長子不是幼子,中間排老三,從哪頭數,老人也不應該跟他一起過啊。

現在他把老人接過來就近照料,就已經挺好了。

反正老許頭歲數也不大,還能幹幾年,等著過些年幹不動活了,五個兒子養老。

咋地也不能可著小許一個人啊,對不對?”於守廣倒是挺向著許世彥,處處幫著許世彥說話。

就這樣,許家老兩口的戶口落上,隊裡也給分了塊自留地,就在許世彥家那塊自留地旁邊,倒是方便管理。

宅基地的手續也辦好了,只等開春準備蓋房子就行。

暫時,那就只能住在許世彥家裡,正好一起過個年。

家裡總算安頓妥當,許世彥又借了大隊的馬爬犁,上山去把山上存著的肉還有各類山貨都拉下來。

萫子扔倉房去,等著開春抓兩頭豬,摻著豬草啥的一起喂,到冬天好歹能殺個豬過年。

許世彥秋天可沒少劃拉,光松子就打了三四百斤呢。

留出來自家吃的和分給親戚朋友的,剩下都送去收購站賣掉,連松子帶核桃,一共賣了一百二十塊錢。

之後,許世彥又去了趟撫松,把皮張、熊膽等都賣了。

今年皮張比去年漲了不少,尤其是貂皮,幾乎翻了一倍,兩張貂皮就賣了四百多。

加上一個銅膽,還有貉子、水獺、獾子、灰鼠等,劃拉劃拉,賣了兩千多塊錢。

許世彥出了收購站,直奔商店,買回家一臺收音機。

這下,三轉一響,算是湊齊了。

“爹、媽,看我買啥回來了?”許世彥抱著箱子進門,滿心歡喜的讓家人猜。

結果進門發現,家裡頭正包餃子呢。

“這咋包起餃子來了?小妹,你今天沒去上班?還是下班早啊?”

“三哥,你是不是過湖塗了啊,今天是陽曆年。”

許世琴一聽就笑了起來,看出來了,她家三哥這陣子忙得暈頭轉向,連陽曆年都忘在腦後了。

許世彥一聽就愣了,扭頭去看牆上的陽曆牌,可不是,都掛上新的了,那麼大個“1”在上頭呢。

“哎幼,我是真的忙忽悠了,連陽曆年這大事兒都忘在腦後。

那啥,我買回來個收音機啊,就放東屋吧,等會兒我給調一下頻段,晚上能聽個新聞啥的。”

許世彥趕緊把箱子放炕梢,把收音機從裡頭抱出來,放到了箱子上頭。

他家箱子是半掀蓋兒的,收音機放上面正正好好,一點兒不耽誤開箱子。

“收音機?我的天,你是真敢買啊,這就把收音機弄回來了?”

那頭正哄孫子玩的許成厚一看,趕緊抱著孫子湊到跟前兒去,欣喜不已的打量。

“這個跟以前在大營公社瞧見那個不太一樣啊。”

大房子沒電,更沒收音機,連大喇叭都沒有。

人口少,有啥事隊部門口喊一嗓子,大部分人就能聽見,實在不行就跑腿兒挨家挨戶通知。

倒是以前在大營的時候,大營公社在湯河上游弄了個土電站,可以發電供應公社需求。

公社裡有個收音機,透過喇叭,成天給社員播新聞啥的。

“爹,你說的那都十年前了,那是啥時候啊?

現在收音機也好多牌子呢,外殼不一樣正常。”

許世彥笑笑,把電線從收音機後面拽出來,插到插座上。

然後扭動開關,調波段,一陣滋啦滋啦的動靜後,總算聽到聲音了,是地方臺的新聞。

這年月收音機也沒啥太好的節目,除了新聞,就是樣板戲啥的,評書,還得再過幾年才有。

到那時候,才叫一個萬人空巷,每天一到播評書的點兒,外頭連人都沒有,全都在家裡聽評書。

“等著再過幾年,咱這兒也該有電視了,到時候我想辦法弄張電視票,咱搬個電視回來,讓你看看帶人的。”

上輩子,老爺子直到走的時候,也沒看上電視。

希望這輩子,老爺子能身體好點兒,健康長壽,啥都能見到享受到。

“電視?啥電視?還有人?”

許成厚有點兒懵,不明白兒子說的啥,一聽就是老貴老貴的東西了。

“可別,有這麼個收音機就挺好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