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弋風是報著學習和收集病例素材的心態去到病房裡的,內心真沒其他別的想法。

寫一本小說,裡面的人物素材和故事素材,是同等重要的。

人物是靈魂,故事是血肉。

同樣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

若能夠把現實中的一些東西吃透後,再滲入到故事中,將會產生難以描述的化學反應……

當然!

除了報著學習心態, 楊弋風也很想到底知道一下,那個張正權一直內涵自己的那幾臺手術,究竟成了個什麼鬼。

楊弋風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當一個人真正地瞭解一個行業之後,就越是會害怕。

特別是醫學這一道,越是往裡面學, 就覺得越難,越是害怕。

除了少數大大咧咧的那些人, 那才叫不知者無畏, 無知者無罪……

骨折首先是一個疾病。

治病需要治療。

治療有治療方式的選擇。

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就是--不作處理或者手法復位後+石膏外固定術。

手術治療就是--手術切開復位鋼板或髓內釘內固定術+石膏外固定術。

治療方式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並不是說,手術就比手法復位高階,或者說手法復位就比手術更加高階。

任何幾種治療方式之間,其實都是並行的,而是要看適合選擇哪個。

但是治療結果,卻是有高低和參差的。

治療的結果怎麼樣,有較為客觀地評估標準——

而治療後的效果好壞,影響因素就是外科團隊的水平高低。

這是能看出來的,而且在懂行的同行面前,你想藏都藏不住。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追求治療的速度,或者賣弄自己治療的病人數量多,這完全就是一件極為煞筆的事情。

一個醫生的水平高不高,就外科的手術治療而言,絕對不是手術速度和手術數量決定的——

楊弋風第一個看的病人便是他參與過的那個特殊骨折病人, 今天早上複查了術後的X線平片。

因為他已經參與了手術的全程, 因此並不用去給病人做體格檢查了, 他知道病人是什麼情況。

復位後複查結果,中規中矩。

勉強達到保守治療的標準了,沒什麼特殊可看的。

如果餘下的幾個病人,也都是這個樣子的話,那倒還真沒什麼意思。

保守治療的治療過程,雖然快。

但是單純地為了追求治療的速度,而忽略掉治療的質量的話,那完全就是捨本逐末的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能單純為了完成手術或者為了手術量,去做手術。

然後看第二個病人,與病人的家屬仔細溝通。得到了同意,並且還主動地把片子遞給了楊弋風,眼巴巴地看著他——

馬上就滿是期待地問:“醫生,我們的這個手術,成功了嗎?怎麼樣?”

不能要求病人對醫學有多少的瞭解,因為他們評估和理解手術,就是以成功和失敗來評定的,但醫生不能單純只看手術下沒下臺。

楊弋風匆匆一瞥,發現這個病人是做了PTFN的病人, 眼神頓時挑了挑。

這麼快就看到了唯一做了手術介入的病人了麼?

伸了伸手, 道:“我先看看片子。再和你們聊。”

“欸,好!好。”

同時, 作為非常專業的骨科醫生,楊弋風開始從影像學檢查的層面,開始對手術的效果進行了相當專業的評估。

這是骨盆平片+股骨正側位片。

首先就是要看,髓內釘在沒在骨髓裡面,有沒有戳出去了。

如果發現了髓內釘戳出去,那就不用評了,直接早點二進宮避免造成更大的醫療事故吧。

術後的髓內釘內在位!

這是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在不在骨髓腔裡面。

再看固定。

如果內固定裝置鬆鬆垮垮的,那手術就完全沒意義,只是給病人的身體裡塞了一個異物,沒有任何治療效果——

幾顆鎖定釘都穿過了骨皮質。

與股骨相連接。

固定就是依靠的是連線與螺旋……

固定良好!

頗為不錯,楊弋風稍稍點頭。

然後便是再看髓內釘與骨髓腔的貼合程度了。

好比螞蟻鳥去逗大象逼,一個把身體都給了你,另一個卻還沒察覺……

髓內釘的型號選擇,相當重要!

這需要擴髓時的評估到位。

可以看到。

髓內釘與骨髓腔貼合完美!

如此一來,評估內固定裝置物的評判,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才看骨折本身。

骨折之後的影像學評估,就是看骨折線的對合!

咦?

TM的骨折線了?

楊弋風縮了縮童孔,並同時推了推眼鏡,眼睛都瞪得快圓了,甚至眼前都快冒星星的時候。

一條若隱若現的骨折線終於出現在了他面前。

哦,可終於是把你找到了。

這微不可查的骨折線!

簡直了。

好看又難看。

討厭又喜歡——

找到後楊弋風就立刻摘掉眼鏡,

眨了眨眼睛,以緩解剛剛努力視物的雙眼的疲憊感。

差點以為自己瞎了。

還差點瞎了。

重新戴上眼鏡,繼續客觀地進行評估。

解剖復位——

這絕對是極為嚴謹的解剖復位!

之所以用極為不用最為,楊弋風還是有所保留了的。

楊弋風內心有點駭然地——

普通的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從科學的角度講,達不到嚴絲合縫的骨折對合。

嚴謹程度上的解剖復位,其實只存在於理論中。

除非是特別特殊的骨折!

基本上所有的骨折,再術後其實都是該有一丟丟的對位不太良好的!

這便是不同骨科醫生同樣地去做骨折內固定術,在手術質量上的差異。

當然,有一丟丟的骨折對位不佳,或者有小於3mm的移位,這並不傷及大雅,病人也能夠恢復得極好。

除了拿出去和同行評論和比較,病人和一般的醫生都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

而骨折在癒合的過程中,有比較強大的可塑性。

但?

嚴謹的解剖復位,仍然是所有骨科醫生在治療骨折的時候的追求。

臨床意義上的解剖復位,其實應該換個詞,叫做接近解剖復位的功能復位——

不能叫完全解剖復位。

但這個病人術後的平片結果,就已經達到了質量極好的解剖復位!

如果從術後的平片來評估,這臺手術的質量非常高!

楊弋風轉頭看了看病人,問:“你還痛不痛啊?娭毑(奶奶的別稱)?”

老人搖了搖頭,笑著道:“昨天晚上的時候有一丟丟痛,現在不痛了。有這個……”

她臉色非常舒緩,同時用手舉了舉從麻醉科帶回來的鎮痛泵。

“還要多謝謝你們醫生吶,之前沒做手術的時候,那痛得是真的受不了啊,全靠你們醫生吶。”老娭毑非常誠心地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楊弋風點了點頭,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再看看你術前的片子吶?”

病人的家屬馬上主動給楊弋風從床墊下面找,很快找了出來。

楊弋風一看,當時頭皮稍稍一麻。

左右手拿著兩張片子,在空調風下凌亂起來。

腦子當場就宕機了。

???

這兩張片子TM的有關係?

PS:在改稿,下一章也會很快出來,只為質量,在質量的基礎上,再追求數量。並且對前面已經發過的也進行了微調。

想看的書友可以去看,但不影響後續閱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