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晚上10點10分,距離正常的考試結束已經過去10分鐘了。

然而在這個時候,李達康卻渾然不覺,他沒注意周邊的學員基本已經都交卷了,也沒注意監考的老黃已經在他身後站了10來分鐘。

李達康依然在奮筆疾書:

“很多人都喜歡把“華盛頓共識”和的全球化浪潮聯絡起來,認為9年前誕生的華盛頓共識,可以看作是目前全球化浪潮的指導方針,而美國就是全球化的燈塔,但是我個人以為,這是一個狹隘的全球化,是一個封閉的全球化,更是一個以西方利益為中心的全球化------它並沒有惠及全球,只惠及西方少數國家,因此在這裡,我姑且稱它是全球化的1.0版本,那麼在這個1.0版本的全球化過程當中,我們國家該怎麼做呢?另外還有,咱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什麼階段,就可以考慮升級一下這個版本呢……”

寫到這的時候李達康伸一個懶腰,這個時候他驚醒了,發現周圍的學員都差不多走光,監考的教導部主任就站在自己身後,貌似津津有味的看自己答卷,並且現在都已經10點一刻了,自己已經在這坐了3小時15分鐘。

“啊!黃主任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現在交卷。”

老黃笑眯眯的擺擺手:

“沒事沒事,你就是李達康是吧?我前面說了規則呀,你想寫可以寫完的”。

李達康笑笑:“不不,我現在已經寫完了,想交卷。”

“哦?”

老黃當然已經看到,李達康並沒有寫完,但這是考試嘛,學生既然想交卷,監考老師當然也沒有不收的理由。

今天一場考試3個多小時,李達康當然寫了很多,尤其後面兩道論述題,洋洋灑灑足有好幾千字,老黃幫忙仔細把李達康的答卷收好,最後還忍不住說了一句:

“喲,李達康同學,你的字相當不錯。”

李達康連忙謙虛:“不不,我的字匠氣十足,當不得黃主任誇獎。”

老黃收掉卷子走了,見時間這麼晚,李達康也準備回宿舍睡覺。

很意外,當他剛走出教室,竟看到剛認的“大哥”在等他:

“達康,怎麼樣啊?”

李達康笑著搖搖頭:“不行不行,今天這題就是變態,我覺得人老黃之前說得沒錯,就今天這份卷子,能考60分的不會很多。”

李誠斌聽了深以為然,他感同身受的點點頭-------

最變態還是後面兩道論述題,這還不像高考時候的作文,你只要寫了,那麼只要不是離題萬里,那多多少少總有點分數。

可今天的考卷已經註明了,最後兩題是要“先答後述”,也就說你要先知道什麼是“羅馬俱樂部”和“華盛頓共識”,先給出比較準確的名詞解釋,然後再發揮。

假如你前面的名詞解釋都出現錯誤,那無論後面你寫再多,都是判零分。

這當然就很難了。

後面的“華盛頓共識”可能還好點,但前面那個“羅馬俱樂部”,李達康估計在這批學員當中,知道的應該不會超過三成。

因為在如今這年代,類似“羅馬俱樂部”這樣的知識,國內只有北大復旦人大等少數文科類高校才有教學。

可外國人說咱們國家是“工程師立國”,體制內官員還是以理工生居多,所以遇到這樣的題目,大多理工生都會抓狂。

“呵呵達康,我看這題對別人變態,對你就不變態吧,你看你,居然拖堂了,要我說,面對這樣的題,能拖堂那就不是一般人了,我倒是想拖堂,可關鍵肚子裡要有貨,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其實在做完前面的填空問答,我當時就想交卷了,就是覺得不好意思,這才磨磨蹭蹭又挨了一個多小時,唉~~羅馬俱樂部呀,那到底是啥玩意。”

李達康聽了一笑,知道李誠斌這樣說,那至少後面那個“華盛頓共識”他還是做了的。

前面的“羅馬俱樂部”只有20分,所以他只要解釋對“華盛頓共識”,這樣再加上前面的送分題,60分應該是穩了。

至於自己能考多少?這個李達康倒沒考慮太多。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發揮”,其實是有的太超前了。

就拿自己最後沒寫完的那段話來說,咱們國家現在還沒加入WTO呢,也就說現階段,咱們國家還在努力擁抱第一波全球化浪潮。

那麼在這個階段,他還說什麼“全球化2.0版本”,這當然就有點超前,不知道別人會判給他一個什麼分數。

當然嘍,能不能及格先不說,李達康倒也不擔心會出什麼問題。

起碼前面30分到40分的送分題是穩的。

至於後面兩道論述題,別人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但李達康至少做到政治正確,對於這點,他這個穿越者還是有信心。

結束了摸底考試,第二天就正式開課了。

而西山學校的上課,不同於普通的本科教學,也和普通理工碩士教學不同,基本上都是專題講座形式,學術味道頗濃,通常一堂課下來,半天也就過去了。

而這裡的授課老師,也確實如之前老黃說的那樣,個個名氣很大,大多是博士生導師級別。

這些人的理論功底十分紮實,最牛逼是那種什麼都不帶的老師,該講什麼全裝在腦子裡了,但說出來的東西脈絡清晰,概念明確。

並且這種級別的專題講座,基本上都是古今中外,追本溯源,引經據典,推陳出新,內容翔實,資料紮實,理論聯繫實際,也不乏深刻的反思,讓李達康見識了這個年代的“文科掃地僧”。

但也僅此而已。

畢竟李達康多了20多年的見識和閱歷。

並且之後這20多年,正是整個國家發展最快,也是整個世界變化最大的20多年。

所以再讓李達康重新溫習這個年代的一些觀點-------

那必須實話實說,他認為有些已經落後,有些已經過時,甚至有一些還是錯誤。

當然嘍,李達康做人很低調的。

尤其是在西山學校這種地方,他混在這樣一堆體制內精英裡面,他也不可能想去出什麼風頭。

只不過是與願違,等到週四,也就是開學之後的第四天,當學校公佈摸底考試的成績,李達康變得更加有名-------

他本來就已經很有名,畢竟以應屆選調生的身份混在一堆中年大叔裡面,這早就讓所有學員知道他這號人的存在。

然而等到週四公佈成績,他的名氣立馬再上一個臺階。

因為李達康沒有分數。

注意,是沒有分數,而不是被判了零分。

雖然學校沒有公佈李達康沒有分數的原因,但是就在當天下午,一則小道消息就在學校流傳。

並且傳播小道消息者信誓旦旦的宣稱,這個訊息是培訓部嚴主任那裡傳出來的,並且已經得到教導部黃主任的證實。

這則小道消息說:李達康之所以沒有分數,那是因為他考得太好了,尤其是最後兩道論述題,水平高到那些“文科掃地僧”們都不敢給他判分。

不僅不敢給他判分,有幾位甚至還起了交流之心,想找機會和李達康探討一下。

尤其是最後那道30分的論述題,對,就是關於“華盛頓共識”的,據說李達康當時沒有寫完,不過他在最後,提出來什麼“全球化2.0版本”。

所以國內有好幾個頂級一流學者想和李達康探討一下,或者說想讓他寫完,到底什麼是“全球化2.0版本”?

小道消息當然傳播得很快,所以到週四晚上的時候,連李達康本人都已經知道了這則小道消息。

李達康開始犯愁了。

“唉~~一帶一路算不算全球化2.0呢?那麼在這個年代,適不適合提出這種做法呢?……嗯,好像還不行,畢竟在如今這年代,美帝的CDP 總量可是咱們的11倍呀,連小RB都還是咱們的好幾倍,想提出一帶一路,那至少得達到美帝的一半左右吧,所以再等等,再等等……”

李達康暫時先把這事給放下了。

因為再過2天,也就是週六的時候,顏真真就要來京。

僅僅她來還不要緊,更重要是就在同一天,曾老師也嚷嚷著要來。

這就讓李達康為難了。

以想到兩女同日來京,只要想想就頭皮發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