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手持現在武器,空中有偵察預警的新城6軍就夠這裡的韃子一受的,現在就連滄洲的老百姓都參與了進來,更是讓韃子壓力深重,當新城的部隊一路推進,肅清了半個滄洲的敵人時,韃子受於不住了,從東門逃出,一路向腹地逃去。

韃子是旗兵是清一色的騎兵,跑起來快,可苦了那數萬綠營漢軍,拖著兩條腿又能跑得到哪去,鍾永鋒當既立斷,只留下了一個營的戰鬥部隊,抽調了兩個營的後勤部隊一起用來固守滄洲,大部隊重新在城外集合,騎上馬便向那些落後的綠營追去。

新城的部隊一向注重機動能力,新城的馬匹一部分是繳獲,還有一部分是八大商與蒙古人交易的時候買來的人,一人雙馬有些誇張,但是一人一馬還是沒有絲毫問題。

滿清韃子雖然勇猛,但其實主戰力量還是以綠營為主,綠營有戰鬥力,但是這些給韃子賣命的綠營必須在一個強有力的韃子領導下才行,現在連韃子大隊都逃了,他們這些賣命的綠營又哪裡有絲毫鬥志,數萬大軍,逃了一部分,脫下號衣裝做老百姓的又散了一部分,剩下的兩萬餘人盡數被俘。

俘虜被就地看壓,軍官挑出來直接槍斃,挑出一部分看起來老實的精壯,在新城士兵的看押下,推著板車入城,將韃子的屍體盡數抬上車,拉出城外直接燒掉,然後還要將滿是血水的地面清洗乾淨,幹起了苦力。

而鍾永鋒率領著部隊又將滄洲梳理了一遍,宣佈滄洲進入軍管,有搶劫、殺人、強女幹者,不問理由,就地格殺。

新城那頭也得到了滄洲已被拿下的訊息,早已經有所準備的行政管理系統運作了起來,冗官的好處看出來了,可以輕易的從各部門抽調出一個分支來,把新城的行政管理體系,除了一、二級部門之外,三級以下的部分直接就復制到了滄洲進行管理工作。

滄洲在行政管理沒有恢復之前,仍然實行著軍管,軍人上街值勤,滄洲的百姓已經可以走上街頭進行日常的商業行為,那些軍人走過,對這些正常的行為,毫不干擾。

這是一支毫不擾民的部隊,部隊就駐紮在城內原本滿人生活的那一片區域,而兩萬餘俘虜在行政系統進入的時候也派上了用場,修整著街道,修整出辦公場所,十天之後,滄洲管理體系宣佈進入正常狀態,警察系統將接替軍隊維持新城秩序。

軍隊留下一個團駐守,兩個營在幾處要地用俘虜修建起了觀察防禦的前哨陣地,其它的部隊撤回新城軍營,可以新城的部隊打到滄洲就不打了。

蕭遠也有自己的考慮,經新城部隊的實力,全力擴軍之下,數萬6軍,想打哪就打哪,甚至打下滿清韃子的京城都沒有問題,可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更多,如何面對更多的社會矛盾?如何解決民生問題?

蕭遠頭疼的敲敲腦袋,看看那些穿越前輩們,動動手指頭,天下可得,怎麼輪到自己這,就要考慮這麼多了呢?

滄洲做為新城向外擴張的一個試,嘗試著去解決與新城本地截然不同的社會矛盾。

新城實行的是商業自由的原則,在商業上,沒什麼好的,誰有錢誰做買賣,只要不欺行霸市,只要按著新城搬到滄洲的繳稅標準,只要把稅交了,沒人答理你,沒錯,就是沒人答理你,完全讓你自由展,至於給官員送禮,第一次都會受到嚴厲的警告。

因為在新城的法律當中,不僅受賄要犯事,就連送禮的,輕者鞭刑,重者勞役,無論是行賄還是受賄,都是兩個巴掌的事,不能只打一個。

商業方面在嚴格的法律之下,是最好解決的,只需要登記就可以了,可是在中國,要解決的最大矛盾不是商業上的,而是農業上,地主與大眾之間的矛盾。

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新城承認私有,也就是,一個地主,哪怕把整個滄洲佔了,只要沒人告你,從理論來,這地方就是你的,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就連你收的田稅都是你自己做主。

這年頭的佃戶活著絕不容易,五成的田稅,會被當成仁政,地主被稱讚,六成也行,甚至八成九成都沒有問題,更有甚者,巧立各種名目,全都收來,倒欠的都有,而且還要承擔官府派來徭役等等,可以,中國的百姓,是承壓能力最強大的百姓,哪怕到了現代,中國的稅收幾乎是世界最高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歌功頌德,自以為幸福如天堂,不得不是一種諷刺,比如一個叫嚮往的屁民,那稅交得,慘不忍睹。

財政部下屬的稅務局到達滄洲進行日常工作的第一天,就向所有的滄洲人宣佈,新城……不,拿下滄洲以後,新城改名叫新區了,區旗仍然是紅底青龍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新區將不會再免費徵集徭役,改為有償徵集,這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簡直就是如同地震一般的強烈,特別是在這個戰爭的年月,哪年不要出錢出力,可是現在這個新區,卻要自己掏腰包……

這還沒完呢,新城最初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向滄洲的幾十萬居民宣佈各種新的條例,比如,商稅只收營業額的五十分之一,除此之外,什麼稅都沒有。

農業上,不收稅,沒錯,千年來,一直都是以農稅為主,可是到了新區這裡,不再徵收農稅,而是改成了平價收糧的政策,就是與比市場價稍低的價格進行收糧,而原本掛靠工業會之下的農業部門也獨立出來,形成了一個新的二級部門農會,專司農業有關的工作。

地主階層可樂壞了,現在連農稅都不收了,那敢情好,剩下的還不都進了腰包,不過仔細研究之下又有所現,地主從佃戶手上收糧,與新區的農業部門交易是免稅的,既然是免稅的,誰不想多賺,農會收的價格偏低,誰賣給它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