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所預料的不錯,大隋的幾個開國武將關係不怎麼樣,他們關鍵時刻能一起進退,但平時都恨不得對方過的比自己差。

有句話說得好,看到熟人過的比自己好,比自己賺到錢還難受。

韓擒虎、賀若弼先後踏入天境,把史萬歲刺激的不輕。

不到五日,史萬歲就利用王景賜下滋養氣血和神魂的靈丹,在軍營中利用軍勢兵煞強行突破了最後一道關卡。

除了史萬歲之外,還有歸附大夏王朝不久的戚繼光,他在城外軍營練兵的時候,也在史萬歲氣機牽引下水到渠成的突破了天境。

戚繼光以兵陣統御之道成為天境,

尤其是在練兵的時候,他的氣機和麾下的兵卒相連,練兵就相當於修行,積累已經足夠,並且以他的能力,達到天境也沒有什麼讓人奇怪的。

“史萬歲和戚繼光……算上這兩人,我麾下的天境大將就有十人!”

王景心中還算滿意。

不過,大夏王朝此時的大將數量只能說還不錯,

因為兩漢和李唐的名將數量遠超其王朝,如西漢除了衛霍和樊會灌嬰這些開國大將外,還有趙充國、李廣、周亞夫,東漢除了雲臺二十八將和馬援等人外,還有皇甫嵩、段熲、虞栩等人。

李唐除了凌煙閣名將外,還有登上武廟的就有十餘人,

李靖李績兩人位列武廟十哲,除了李績因為武廟是唐朝所立而有些水分外,李靖則是名副其實。

還有蘇定方、裴行儉、李孝恭、尉遲恭、張仁願、王晙、王孝傑、郭元振、張齊丘、李成……

先是入選武廟後來被抬到十哲之位的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李光弼,還有差點入選武廟的秦瓊、張公瑾……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

兩漢和李唐的這些武將,質量參差不齊,最強的是天境巔峰如李靖,但最弱的也是人境巔峰。

這些人都是天下少有的英傑,光是李唐原本的班底,有天境潛力的便有一二十人。更不要說還有李元霸、李存孝這兩個勐人。

九階以上的武將,數量太多了。都比大夏要多出不少。

王景本來心中還有些激動,但粗略的計算了一下李唐的名將數量,就瞬間恢復了冷靜。

還好,他北上中原的時候前中期不需要和李唐為敵,並且李唐限於氣運和資源,麾下的眾多名將沒有完全的挖掘出潛力。

要不然只憑李唐自己的力量,就能衝破黃河天險攻入中原。

“繼續培養吧,陸遜陸抗父子也有潛力……”

王景心中想著。

其實,號稱白袍軍神的陳慶之也有極大的潛力,

但可惜,他的個人實力太弱,全憑訓練的白馬騎兵和兵陣來突破。

不是說只憑兵家軍陣之法不行,

但能號稱大將的,即便是韋睿也兼修了儒家法門護持自身,而陳慶之除了兵法治軍練兵外,其他的天賦都不行。先天體弱,連弓箭都拉不開。

歷史上陳慶之依靠白袍軍橫行中原無人可擋,但麾下精銳被洪水沖走之後,他便一蹶不振,再也無法恢復原來連敗強敵的風采。

神州世界中,陳慶之依靠所訓練的精銳能發揮出地境的實力,帶兵指揮也能力不俗,但也僅限於此,無法跨越極限踏入天境。

除了陳慶之外,王景還對岳飛的兒子嶽雲抱有很大的期待。

岳雲現在差不多十四歲,在他全力的培養,各種靈丹妙藥固根培元,或許能提前一年達到巔峰期,一舉踏入天境……

岳雲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衝鋒陷陣無人能擋了,有了王景的培養,提前一年有了天境實力也很正常。

……

金陵城內,各處街道熱鬧非凡。

除了金陵本身便是大夏都城,吸引眾多文士商人和天南地北的人流匯聚之外,還和最近官府頒佈的旨意有關。

大夏王朝的官府體系正在朝荊楚、江西等新附之地延伸,

一座縣城至少管轄十幾個鄉鎮,光是縣令縣尉主簿和各鄉鎮的巡檢鄉長,正官就需要十幾人,正官之下的吏目就更多了。

上到一府、一行省乃至一道所需要的官吏,至少有數千人的缺口。

這麼多的官吏缺口,想要補充只有透過科舉了。

為了儘快穩定地方,轉亂為治,王景不再堅持科舉三年一次,再次舉行恩科,並且這次恩科所錄取的進士舉人,比之前的更多。

除了招募官吏的科舉之外,還有為了吸收大夏境內有實力的高手豪傑而舉行的武舉。

大夏的戰兵有兩百餘萬,正在不斷的訓練向精銳靠攏。

如果可能,王景甚至想要把這些戰兵全部訓練成特殊兵種,不過將來北上,除了和對手廝殺對陣的精銳外,還需要大量的守城和維持秩序的兵卒。

兩百餘萬兵馬,光是留守各地和防備邊陲就佔據一半人馬,剩下的一百萬兵馬想要攻佔中原,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夏王朝還需要擴軍。至少再招募一百萬兵卒,把這些新招募的兵卒放在攻下的城池中守城,把原來的精銳兵卒解放出來。

無論是科舉還是武舉,都是大夏王朝近些年規模最大的一次。

官府的詔令頒佈後,無數的文士武夫,都朝著金陵蜂擁而至,

參加科舉的文士還好說,他們需要在地方進行縣試府試等關卡。

參加武舉的武夫沒有前面關卡的限制,導致街道上提著刀劍的武士增加了許多。

這些武士一個個氣血旺盛,遇到糾紛的時候往往會拔刀相向,給城內的巡卒和京兆尹帶來了不少麻煩。

當然,這些武士都知道輕重,不敢在金陵城內真的動刀殺人,明面上沒有造成什麼血桉。

一處酒樓中。

幾個穿著不俗的青年正在靠窗的雅間中飲酒敘話,他們的話題也和即將舉行的科舉武舉有關。

“謝兄,你準備參加鄉試還是武舉?”

其中一個青年喝了一杯酒後,向身旁氣勢不俗的男子問道。

“武舉吧!聽家中長輩說,我朝這段時間會擴軍,擴軍之後必然是對外用兵,大丈夫建功立業,從軍立功速度最快!”

“只要立下功勞,很快就能提升品級,這樣的話,以後無論是繼續在軍中打拼還是轉為文官,都有很大的優勢!”

謝兄沉吟了一下,看到身邊幾人都是有根底的熟人,便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謝兄說的有道理,謝兄家中文武都有支撐,我家就不行了,並且我兵法天賦一般,只能走文官之路。唉,若不是家中蒙蔭,我連參加鄉試的資格都沒有……”

這青年臉上露出一絲苦澀,搖了搖頭。

“不用擔心,科舉只是入仕的門欄而已,只要能被授官,以我等的家世和資源,想要政績很容易,以我朝現在的情況,有了政績升官不難!”

謝兄出聲安慰道。

他們這幾個人都算是大夏王朝的權貴子弟,其中謝兄是陳郡謝氏的族人,另外幾人要麼是步氏、喬氏族人,要麼是家中是軍中將校。

都有關係有後臺。

不過大夏王朝的體系,對這些權貴子弟不算太友好,

在其他王朝,如李唐、曹魏,那些勳貴權貴子弟只要成年都能做官。還能透過關係一路晉升。

大夏王朝也有蒙蔭,但透過蒙蔭可不能直接授官,只是給他們進入國子監和講武堂的資格而已,想要授官,還需要經過考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他們有關係有後臺,所擁有的資源不知道是平民的多少倍,他們只要授官,透過擁有的資源得到政績,比尋常人容易十倍不止。

別人千難萬難的事情,他們一句話就能辦成。這便是優勢。

“也是!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和我朝大軍的實力,對外擴張十分容易,等大夏的疆土再擴張,我立下一些政績就能晉升……對了,步兄,聽說你家兄長政績出眾,已經被調往荊南道擔任知府了?”

“嗯,你訊息倒是靈通!不錯,是去了荊南道!”

幾人正說話的時候。

其中一人透過視窗瞥見了街道遠處的一個身影,眉頭一動,當即說道:“你們看,那不是前不久才來金陵的慕容衝麼?”

“他剛才走過的方向,好像是城內武舉報名的一處衙門……難不成這廝也要參加武舉?”

其他人來了興趣,立刻湊到視窗,也看到了遠處的身影。

他們對慕容衝都不陌生。

尤其是像他們這個圈子的人,對金陵城內的高門權貴子弟如數家珍,原本慕容衝背景一般,他們最多言語中提起一兩句。

但隨著慕容紹宗返回金陵,把慕容衝姐弟接入府內後,慕容衝就正式出現在他們這些人的視線。

慕容紹宗乃是武廟名將,還是很早就追隨陛下的大將。開國時被封為三等武威伯,如今積攢功勞,爵位已經到了一等伯,只差一步就能跨入侯爵。

他這樣的大將,自然是金陵權貴高門的一員,

被接入慕容府後,慕容衝也自動成了有背景有身份之人,儘管有人暗中鄙夷他歷史上的男寵黑歷史,但還是把他當成高門的一員。

畢竟,慕容衝也不是毫無身份之人,他好歹也是前燕的中山王,歷史上還當過皇帝呢。

“慕容衝倒也不是無能之輩,實力不弱,若是參加武舉肯定能過關!”

謝兄正色道。

他們可以看不起對方的黑歷史,但不能無視對方的能力,慕容衝文治不行,但統兵作戰和自身的武力還算可以。

“謝兄說的是,有慕容將軍在軍中護持,慕容衝能力不錯,晉升起來比我們更快,怕是以後咱們還不如慕容衝呢!”

旁邊一人感慨道。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有些無言,這話還真的沒有說錯,他們幾個雖然背景不凡,但潛力根本無法和名留青史之人相比。

慕容衝好歹也是能把名字在青史中記下一筆的人,單論武力就能碾壓他們所有人。

他們在這裡還看不起慕容衝……想想就感覺到臉紅。

極遠處。

慕容衝能感覺得有目光向自己看來,他在投奔慕容紹宗之後,得到對方的指點,實力有所突破,已經有了八階的實力。

八階武士,神魂力量受到滋養,靈覺大增,感覺到目光不足為奇。

慕容衝沒有在意,以他的俊秀的相貌,引人注意很正常,這樣的目光他早就習慣了。反正看自己的人沒有給自己帶來威脅的感覺,不用過多在意。

“公子!”

他腳步生風,很快就回到了一座府邸門前,這座府邸面積不小,門前懸掛著慕容兩字,兩側還有親兵護衛,以及代表爵位和軍中地位的旗牌。

這便是慕容紹宗在金陵的府邸。

他走到側門時,門房立刻出來迎接。

門房左手手指斷了兩根,是慕容紹宗的親兵出身,受傷之後自願來到金陵充當僕人。

這種你情我願的事情,誰也管不了。

門房對慕容衝的態度很恭敬。

慕容衝對他點點頭,便迅速來到了飛燕堂,此時慕容紹宗身著常服,正在大廳喝茶,他看到慕容衝進來後,招手讓侍女奉茶。

“家主,我已經在衙門報名,再過不久就能正式進入軍中……”

慕容衝拱手行了一禮,才坐在旁邊說道。

慕容紹宗和他們姐弟的關係很微妙,論血脈的話,他們相隔兩百年,慕容紹宗是慕容恪的直系後代,早就出了五服。

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慕容氏的一員,慕容紹宗把慕容衝看做自己的族人,而慕容衝也不敢真拿自己當長輩。

在慕容恪、慕容垂雙雄隕落後,慕容紹宗便是慕容氏能力最為出眾之人。

所以慕容衝直接把對方當做慕容氏的族長,口稱家主,態度恭敬。

“好!以你的能力透過武舉易如反掌,若能在武舉中表現出眾,進入軍中便是百戶……不要小看百戶之位,權柄雖小,卻是統兵之始!”

慕容紹宗說道。

伍長什長,手中只有幾個人而已,即便是隊正,麾下兵卒也才五十人,上陣的時候什麼都不用管,只用聽從命令奮力拼殺即可。

什麼兵法韜略,根本用不上。

而百戶,麾下有百人,已經能形成一個小規模的戰陣了,百戶需要略通兵法陣勢……就如慕容紹宗所言,這是帶兵作戰的起始,脫落了小兵、炮灰,成了底層的軍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