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長孫無忌作為李唐重臣,不可能明面上給二鳳拆臺,並且在二鳳做出決定之後,和大夏聯姻便成了事實,誰也無法更改。

但明面上不拆臺,不代表長孫無忌無動於衷。

像是暗中慫恿李唐的勐將針對迎親的將軍切磋,把大夏將校擊敗,讓大夏丟臉這種事,既不會干擾大局,也能增強李唐的民心軍心,就算二鳳知道也只會預設。

因為在他眼中,這些都是一些小手段,無傷大雅。正好還能讓大舅哥出一口悶氣。

而站在大夏的角度來看,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大夏在外的聲威就會受到削弱,誰也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說的有道理,那就依你所言,讓宇文成都和楊再興一起北上迎親!”

王景微微沉吟,同意了裴矩的建議。

他也不想讓大夏的顏面受損。

兩個天境勐將充當迎親使,誰也不敢小看。

“朕任命你為迎親使,再調三千白耳精兵充當護衛,準備好之後,就和李唐的使團一起出發吧!”

王景翻看了奏疏,使團的籌備工作已經做的很完善了,除了各種禮節程度之外,還有大夏方面準備的彩禮。

彩禮有用九階妖獸核心煉製出來的神丹,有七階天蠶吐絲織就的七色錦緞,還有蛟龍嵴骨為材料煉製出的神劍……

種種禮物加起來足有十輛雲車,價值連城。

既然李唐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那大夏自然也要給予回饋,禮尚往來麼。

按照二鳳的性格,大夏拿出了這麼多的寶物,他給予的嫁妝,價值肯定要在大夏之上。總之,王景絕對不會吃虧。

接下來的幾天。

王景命令禮部準備好禮儀使、禮品,鼓樂,還有從皇宮寶庫中調出的寶物,又調來三千白耳精兵充當護衛……種種舉動,讓唐儉和李神通看了,心中暗自的點頭。

尤其是李神通,心中對大夏聯姻不置可否,因為這是二鳳的決定,他才沒有反對。現在看到大夏的誠意,他在金陵也看到了大夏的繁盛,對聯姻之舉開始認同起來。

這一日。

金陵碼頭,皇宮禁衛簇擁著御攆,王景帶著群臣親自給李唐的使者送行,不僅是李唐的使者,曹魏的使者鍾繇,也準備一起離開。

水面上,數十艘大船微微浮動,三千白耳精兵已經登船。

裴矩帶著宇文成都、楊再興兩人向王景拜別。

“此行數萬裡之遙,萬事小心,若是遇到不測,以保全自身為上!”

王景囑咐道。

和南方逐漸平靜不同,北方王朝林立,大半的天境強者都在北方,某個勢力不想看到李唐和大夏聯姻,肯定會派強者中途搗亂。

正常情況下,宇文成都和楊再興兩個天境強者能解決這些問題,

但王景擔心會出現一個萬一,萬一項羽知道虞姬被他納入後宮,也想給他一個顏色看看,跑去截殺迎親使團。

那宇文成都和楊再興兩人,可未必是項羽的對手。

和一個見都沒見過的女子相比,王景更看重自己的兩個天境大將!

絕對不願意看到他們出現意外。

這些小機率出現的事情,王景必須提醒一二,以免他們真的以命相搏。

“陛下之意,臣明白了……”

“請陛下放心,臣不會辜負陛下所託!”

裴矩眼神一閃,恭聲應道。

宇文成都和楊再興沒有聽出言外之意,只以為王景在擔心他們,心中微暖,也跟著裴矩表決心。

三人向王景深深的行禮,然後開始登船。

唐儉、李神通還有鍾繇已經向王景告別,都在船上。

譁譁譁,數十艘大船開始出航。

準備沿著運河進入徐州,然後經過曹魏疆土,在汴梁停留幾日,然後再北上借道冉魏,由太行八徑之一的釜口徑進入李唐境內。

李唐東面是太行山,密林遍佈,兇險莫測,大軍根本無法透過,不過大軍沒發過,不代表道路完全被封死。

大夏的迎親團有兩大天境強者坐鎮,即便是遇到九階妖獸也能輕易將之錘死,再加上三千白耳精兵護衛,穿過太行山不成問題。

而被借道的曹魏,對李唐和大夏的聯姻也會樂見其成,不僅不會破壞,還會一路護送。

比較危險的地方,是離開曹魏之後。

透過曹魏的臉面,大夏使團借路不會遭到冉魏的拒絕,但他們也不會保護迎親團的安全……

看著船隊逐漸消失。

王景收回了眼神,澹澹說道:“回去吧,接下來的時間,咱們要開始忙了!”

高熲、謝安等人應是。

迎親團從太原返回,至少需要幾個月乃至更長時間,而這段時間內,大夏也不可能幹等,各大行省,府縣的設立,官員的調動補充,還有得勝回朝之後的軍隊封賞……

事情很多,即便是王景,也要多分出一些時間來處理軍政要務。

有時候,還要前往軍中和附近行省巡視。

身為君王,只在皇宮內透過奏疏治國可不行,還要時不時的出宮巡視地方,觀察施政的變化,發現不對的地方可以及時的調整。

……

運河水面的大船內,在趕路的時候,裴矩邀請唐儉、鍾繇同乘一船,飲酒敘話。

一路上,運河兩岸田地縱橫廣闊,許多百姓或是趕著牛車,或是在田地中勞作,透過田地邊緣的溝壑引水澆灌。

大片的土地連成一片,而在土地旁邊,每隔十丈還種著一株株樹木,枝繁葉茂的樹木,在陽光的照耀下撐起一片涼蔭。

有些百姓累了,便在大樹下乘涼……

運河距離這些田地有十幾裡遠,當船隊來到河面比較高的地方,站在甲板上,便能穿過河堤看到遠處的景象。

唐儉在來的時候,已經見過了這樣的情景。

不過在回去的時候再次見到,心中依舊有些震動感慨。

李唐的疆土放在原世界的歷史上,屬於幷州,而幷州的地形,東西兩側都是山川,唯有南北幾處盆地土地肥沃。

一條汾水南北貫穿,汾水兩側的土地,便是李唐的生命線,全國的糧食都依靠這裡提供。

以李唐治下的軍民人口,即便神州世界中幷州的肥沃土地增加十倍,想要填飽肚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兼併各地勢力一統幷州之後,李唐坐擁眾多文武大將,對外卻攻勢不足,糧草不足便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大夏境內,江淮、江東,還有剛得手的荊楚,都有大片肥沃平原,只要不出現連年天災,就不會有糧草貴乏的問題。

唐儉看出這點,越發的感受到大夏的深厚底蘊。

船隊進入徐州的時候。停了半日。

在鍾繇沒有返回之前,曹魏和大夏還處於對峙階段,徐州屯駐的兵馬不在少數,相互之間堵住了道路,即便如此,大夏的船隊商人,還有透過各種手段進入徐州的曹魏商人也絡繹不絕。

大量的船隊在徐州碼頭卸貨,北方的商人則透過各種手段,把這裡的貨物帶回北方,賺取大量的差價。

鍾繇沒有下船,而是在甲板上看了繁忙的碼頭片刻。

碼頭上,有不少來自於曹魏的商人。

而這些商人背後,都是曹魏內部的世家豪族。其中也包括潁川鍾氏……每個月,鍾氏都能從徐州的商路得到大量的財物。

若是曹魏和大夏放棄對峙,開放關卡,商隊可以來回通行,那他們賺取的利潤,就會大量減少。

如果曹魏之主是曹丕或是曹睿,曹魏內部的世家豪族,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得好處的機會,鍾繇也不可能充當使者前往金陵。

不過很可惜,曹魏之主是如今已經稱帝的曹操。

以曹操手段,曹魏內部的世家豪族也不敢直面對抗,只能放棄這個機會,把好處交給曹魏官方。

“以夏軍的底蘊,時間越長,越是強大!”

“等南方整頓完畢之後,少不了要北上中原……將來也不知道,我朝和夏軍是敵是友。”

鍾繇心中暗自感嘆。

大夏的強大,也讓他心中震驚,

夏軍那屢屢傳來的大勝捷報,他在汴梁的時候就沒少聽聞,

而今在大夏都城走了一遭,讓他對大夏的瞭解,更加的深入。

大夏看似軍隊強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鍾繇感覺,大夏最強的地方不在於軍隊,而在於上億的軍民,以及充足的糧草、雄渾的國力。

正因為國力雄厚,所以大夏每次出兵,動輒調動百萬精銳。

若非如此,朱明、南宋這些勢力並不弱的王朝、諸侯,豈能這麼快的被攻滅?

百萬精銳一路橫推碾壓,不知讓多少明軍大將飲恨。

明明自己有著數十萬的兵馬,背後還有明君支援,卻在大夏的百萬大軍面前左支右擋,最後因為兵卒將校不足而出現破綻,就此崩潰……

曹魏雖然佔據半個中原和青齊之地,勢力大增,但也無法做到如大夏這樣,每次出動百萬以上大軍的底氣。

國力的差距,在天境強者出現之前,是很難彌補的。

不過……即便是天變之後,曹魏一方的天境強者數量,也無法和其他頂尖王朝相比啊。甚至,連蜀漢都不如。

在唐儉、鍾繇的感慨中,船隊再次啟航,離開了徐州進入了曹魏境內。

剛進入,就有曹魏的水師前來檢查。

曹魏境內有黃河、運河,自然也建立了水師,不過曹魏的水師主要是用來防禦,根本無法和大夏水師相比。

沒等曹魏水師上前,鍾繇便讓人豎起了旗幟,派人告知船隊的身份。

曹魏水師將校連忙派出船隻在前引路。

在進入曹魏境內後,就輪到裴矩、楊再興、宇文成都他們站在甲板上,觀察曹魏境內的情況了。

越是靠近徐州,河道兩岸便越是荒蕪。

等船隊走了數百裡,兩岸才開始出現生機,大量的百姓,用軍中之法編為軍戶屯田,田地中的雖然同樣忙碌,但沒有大夏百姓的活力……

裴矩歷史上曾是李唐宰相,還是世家子弟,精通史書文學,兵書戰策,對於曹魏的歷史很熟悉。

眼前的情況很明顯。

這是歷史上曹魏以中原之地橫擊四方,一統大半天下的根基之策,屯田策!

大夏境內出現流民,會被編戶齊民,為官府服勞役一段時間後,就會分田賜地,成為正常的百姓。然後再繳納賦稅。

而曹魏境內,只要是流民盜匪,都會被強制性的編為軍戶,進行大規模的屯田……

屯田之法,能以最快的時間積累糧草,用以征戰四方,但這種辦法不能長久,時間一長,在勞動和收穫不成比例,再受到層層剝削後,軍戶就會不堪壓榨,出現嚴重後果。

這一點,後來的大明有著親身體會。

甲板上。

裴矩微微搖頭,暗中感慨道:“曹魏的根基,還是地方豪強、世家大族啊,底層的百姓根本沒有說話的地方,曹魏即便能強橫一時,以後遇上我朝,也絕對不是敵手!”

越是聰明人,就越是能見微知著。

裴矩看了曹魏境內田地和百姓的情況,心中就有了一些預感。

不過,大夏和曹魏對敵,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現在雙方的關係,正在好轉。

到了汴梁,他還要拜見曹操,代替王景問候對方呢。

大夏正式的使者,也會很快趕到汴梁,和曹魏商議減少關卡,互通有無之類的事情。

“汴京到了!”

幾天之後。

船隊越過一座座城池,終於來到了汴梁北面的渡口。

裴矩等人走出船艙,朝著汴梁方向看去。

嗯?

當裴矩的目光掃過渡口的時候,面上浮現出一絲驚疑,因為他看到渡口處有不少兵卒,在渡口十幾裡外,還有軍營。

看起來熱鬧繁盛的渡口,憑空多出了一些軍中森然之氣。

等他們下船,帶著兩百護衛換馬靠近汴梁的時候,道路上的百姓、商人,臉上肉眼可見的有著一些緊張慌亂。

裴矩招手叫來一個手下前去打探。

很快就得到了訊息,曹魏正在調動大軍,在汴梁周圍已經屯駐了數十萬的兵馬……

這些兵馬,似乎要向西調動,抵禦漢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