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說道:“副尉既然知道在下神機軍師的匪號,想必對梁山的情況知道不少,我和兩位兄弟來到這方世界後,收攏的百姓之中,有人來自大明、有人來自清代。”

“我從他們口中,知道了梁山最後的結局……”

來到這方世界的眾多百姓,並不是盡數出自一個朝代,而是各個時間段的人都有,有唐代時的百姓,也有宋元時代的人。

梁山賊寇在後世有著極大的名氣,隨便一個識字讀書的人,多少都聽說過他們的演義故事。

朱武知道自己和兩位兄弟原本的命運,並不讓人意外。

實際上。

就連沈翼在不久前,也從田亮雲口中知道了自己在大明時代本該有的命運。

在來到這方世界後。

王景經常會想到一件事。

如果劉邦、韓信這些人傑降臨,當韓信知道自己未來會被劉邦呂雉誅殺三族,韓信在這方新世界,還會不會在劉邦麾下效力?

明朝的淮西大將們,在知道朱元璋會掀起大案誅殺功臣後,還願不願意繼續投奔朱元璋?

戰國時期暫且不說,從秦朝開始到清朝。

文臣武將為國嘔心瀝血,立下大功,結果功高震主導致被殺的可不少。

給這些名臣名將一個選擇的機會,想必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會再投奔原歷史中的“明主”。

嬴政、劉秀、李世民對麾下的名臣大將並不忌諱,相信在這方世界重生後,原歷史中他們麾下的人傑,依舊會前去投奔。

但劉邦、朱元璋這種對功臣不太友好的君主,想要匯聚歷史上打天下的開國功臣,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畢竟,明知道自己未來會被誅殺,誰也不會在湊上去。

名臣名將,投奔明主,襄大事,為的便是封妻廕子,封賞沒得到,還要連累妻兒……這種明主不投也罷。

同理!

朱武在知道所謂的“梁山好漢”的命運後,肯定會心有觸動。

他們少華山三個頭領,只和史進、魯智深少數人交好,其他名義上的兄弟,實際上只是“同夥”關係。

東湖梁山水寨的四個頭領,大頭領乃是沒遮攔穆弘。

朱武和穆弘根本沒有多少交情,再湊上去也很沒意思,還不如各奔東西。

在朱武的眼中,東湖的梁山水寨,就像是草臺班子。

等到乞活軍和慕容氏分出勝負,水寨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

至於投奔其他勢力,以後要和東湖梁山水寨兵戎相見的問題……梁山的一百零八頭領,在上山之前可沒少廝殺。

其中李逵殺了扈三娘全家,秦明中計全家被殺等等。說是深仇大恨也不為過。

除了少數在上山之前就關係很好的小團體,梁山頭領之間講兄弟情義無疑是貽笑大方,賊寇就是賊寇。

掛上替天行道的牌子也改變不了本質。

總的來說,朱武對將來可能和梁山水寨兵戎相見,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原來如此!”

王景點點頭,知道對方的想法後,他放心不少。隨後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朱武擅長排兵佈陣,對軍略有著不淺的造詣。

比號稱智多星的吳用更像軍師。

有了此人投靠,王景便如虎添翼。

從此沈翼管理民政屯田,朱武輔佐軍事,文武兩道,人才兼備,彌補了他的缺陷。

雖然人才只有兩人,但文武都有,可以把框架立起來,以後若是再發現人才,直接往框架中填充即可。

當然。

讓朱武投奔效力的前提,是幫他救回少華山的另一個頭領,跳澗虎陳達!

……

荒野之上,草木旺盛,蔥翠的灌木叢在濃郁的生機中迅速的成長,在降臨後的這段時間內,並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這也是世界對於剛降臨子民的庇護。

這種庇護,需要消耗世界本身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消失。

在庇護消失之前,是降臨百姓屯田開荒的最好時機。

河水北面的平原上,慕容氏的騎兵雖然橫掃而過,獵殺了大量的野獸飛禽,但殺了一波之後,沒過多長時間新的野獸飛鳥便再次誕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慕容氏分出的兩支偏師,其中一支佔據了乞活軍不久前才開闢的屯田堡。

軍堡周圍,還有許多開墾出來的農田。

這一支人馬大約四十個騎兵,裹挾了大約兩千百姓。

慕容氏並非只知道廝殺的胡人,在歷史上他們佔據遼東,且耕且牧,治下有著不少漢人,這也是他們後來能佔據北方的原因之一。

在面臨糧草短缺的情況後。

他們果斷的分出人手,佔據被乞活軍捨棄的屯田堡,鳩佔鵲巢,然後讓裹挾的百姓繼續在農田種植稻穀。

只要堅持二十天,農田中的糧食成熟收割。慕容氏便沒有糧草短缺的困擾,迅速紮下根基。

而乞活軍在河水北面,再無反攻大勝的可能。

“前方便是慕容氏偏師屯駐的地方……”

在靠近一個山坡的樹林旁邊。

王景親自率領兩百精銳出發,只留下範因看守東湖寨,在朱武的指引下一路向北。

趕了半天路,眾人終於來到了地方。

王景擺擺手,讓趕路半日體力消耗大半的手下躲在林中休息,喝水吃乾糧。

他和朱武小心的來到前方,遙遙的朝著屯堡的方向看去。

原本屯堡修建的並不堅固。

而慕容氏的兵馬佔據之後,立即派民夫開始修繕,加強屯堡的防禦。

在周圍,許多的流民在農田中忙碌,二十幾個騎兵在一旁監管,屯堡內還有一處高臺,上面有著兩個崗哨。

只看一眼,王景便暗自搖頭。

想要學習上次乞活軍突襲白蓮教的戰法是不可能了,白蓮教只是一些烏合之眾,戰兵和百姓混雜,崗哨到處是漏洞。

而慕容氏雖是胡人,但行軍作戰極有章法,比那些烏合之眾強出十倍。

“先生可有破敵之策?”

王景轉頭問道。

朱武抬頭看屯堡片刻,緩緩道:“這方屯堡內,共有慕容氏騎兵四十三人,他們這些天憑著騎兵屢戰屢勝,已成驕兵,我們不妨先派一隊人馬顯出行蹤,引誘騎兵主動來攻!”

“誘敵出擊?”

王景若有所思。

如朱武所言,慕容氏的騎兵把乞活軍攆的像兔子一樣,在這片區域有資格對任何兵馬表示蔑視。

不過對方也有謹慎行事,並不出擊的可能。

只能說朱武推斷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這就足夠了。

“而另三隊人馬,分別在林中、土丘設伏,如此可解決一半騎兵!取勝之後,迅速上前堵住營寨大門,可以甕中捉鱉,解決另外一半騎兵……”

朱武說出了心中的破敵之法,說完他自己微微搖頭。

感覺這種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敵人犯錯的策略,實在讓人不舒服。

王景本來想著趁敵不備突襲,眼下突襲已不可行,正面對壘,步兵又無法擊敗騎兵。

眼下只有朱武的辦法才有勝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