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心花大開,給下人們每人發了五百文的喜錢。

這下,就連家裡那些原先看不起他們鄉下來的丫環們,一下子就啞火了,倒是紅梅得瑟了,起來走路都昂首挺胸。

劉婉發現紅梅這些變化,還不知她為何會如此.

直到劉婉無意中聽到紅梅和外院的秋香說,之前被別的丫鬟看不起她侍奉鄉下人,嘲笑她,現在可好了,大家看不起的鄉下人接了聖旨,變成了大家不能高攀的存在,看大家還敢不敢笑話她。

劉婉也是哭笑不得,但心裡還是有被這實誠的孩子感動到。

原來侍候他們這麼委屈?

但這孩子之前都沒吭聲過,默默承受。

當天,劉婉就賜了紅梅兩樣首飾,一枚簪子,一枚銀手環,品相都很好,完全可以當做嫁妝了。

紅梅喜出望外,連聲道謝。

劉婉索性又找老夫人要下紅梅,準備等她回鄉下後,讓紅梅去看她的宅子。

當然,後面還要再招募人手,不可能只有紅梅一個人,但到時候,肯定紅梅是大管家。

這樣一來,大家反而羨慕起紅梅來。

小丫環搖身一變,成了大總管,就連薪水也領得高多了,誰說侍候鄉下人沒有前途?

次日,是約好到甘泉寺的日子,劉明一早就來叫王敬。

昨天皇上聖旨一下,劉家大小對王敬立杆見影得器重起來。

一家人整整齊齊,足有二十來號人,共用了六輛馬車,來到了劉明說的甘泉寺。

劉明肯定對甘泉寺特別有感,因為吳薇在這裡許了願,所以他才甘泉寺念念不忘。

到了甘泉寺,瞻仰了名寺風采,一行人吃了這裡有名的素菜,盡興而歸。

劉婉心心念念的新宅裝修,也在5天后收工了。

經過一番捯飭,將她看不中意的部分進行調適,還有一些舊家具也全部換掉之後,整個宅子煥然一新。

劉婉又購置了一些貴重的紫檀傢俱,擺佈之後,整個宅子頓時顯得高雅大氣又不失舒適。

不管在什麼年代,珍貴的材質打造的傢俱,價格都是昂貴的,紫檀木在這個年代也是貴比黃金。

但劉婉在居住舒適這點上從不為難自己,她買的紫檀木傢俱低調有內涵,倒也符合她如今的身份和氣質。

裝點一新後,王敬看到新家,便覺得很喜歡。

劉家的人也覺得這套宅子挺適合劉婉的,帶著低調奢華的味道。

劉婉敢於大手大腳花錢,除了孃家的資源,現如今她的生意亦是十分的火爆。

從系統來看,她現在每天都有3000個以上的生存點收入,連生存點都有3000個以上,那說明每天最少有3000名新的顧客湧入她的食肆,或者吃了她的新菜,發來的美食讚歎。

生存點主要的來源還是因為現在是小龍蝦火爆的季節,來往的客人第一次吃到小龍蝦,都喜歡極了,增加了不少新的客源,為她貢獻了不少生存點。

劉婉十分滿足,加上古北鎮上小炒店的收入,每天的收入在五、六百兩銀子以上。

王敬把皇上賞賜給他的1000兩金子要拿給劉婉添補,劉婉婉拒了,說:

“這是你應得的獎勵,留給小家用就行了,像這樣的收入是不收入公中的。”

王敬知道孃親也不缺錢用,最後硬是留下了100兩金子,道:

“孃親,不缺錢是你的事,但這是我的孝敬,你必須收下。”

見王敬真的有心,劉婉很開心,便收下了王敬給的金子。

然而,劉婉拿著金子並不是去換成銀子或者花掉,而是去打了一整套的金首飾,什麼金戒指、耳環、手鐲等等。

京城金匠手藝精妙,首飾打出來也更加高階上檔次,和小鎮上的金匠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劉婉準備把這些首飾輪著換帶。

女人都喜歡“不靈不靈”的玩意。

劉婉自從窮過一次之後,就比較注重首飾的保值功能,所以她重點還是放在了對黃金飾品的收藏上。

不管怎樣,黃金飾品戴舊了,不喜歡還可以重新回爐再造。

劉婉搬新家後,孃家的人都來了,給劉婉新居暖屋。

劉婉自己親手做了幾道主菜、麻辣小龍蝦,五香小龍蝦,二十四孔橋明月夜等各種精美的菜式。

除了這幾道主菜,其餘菜式則由劉家的廚房完成。

但是主菜上桌後,很快被一向養尊處優的劉家大小吃得乾乾淨淨的,劉明說姑姑做的菜比望江樓酒樓還好吃。

劉婉到京城後才發現,關掌櫃果然是深藏不露,他竟然把望江樓酒樓也開到了京城。

而且望江樓在這裡地位頗高,差不多可以列入前5的行列,難怪關掌櫃財大氣粗,還能和吳縣令交往。

暖屋之後,劉婉就正式搬入了自己的新宅。

她現在倒是有點盼著能帶兒子女兒們一起來京城享福。

但估計他們也和王敬一樣,習慣了小鎮上的生活,不會想來這裡喧囂繁華之地,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來這裡過把癮罷了。

受到望江樓酒樓的啟發,劉婉打算把王記小炒店開到京城來。

劉婉打算先開一家店,等基礎打穩之後,她升至高階美食家,能多請人手,再行擴張。

要開店,自然要開在人流眾多的南北大街上。

京城的南北大街,是四海客商聚集之地,把店開在這裡,自然會有生意,但開店的資金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劉婉現在自然不愁錢的問題。

她的炒菜,還是針對南方客人的口味,她也不打算為了京城土著的口味而遷就。

開小炒店的目標,就是讓南方的客商吃上一口家鄉的味道。

劉婉開店的想法得到了大哥的支援,他幫劉婉找好了店鋪,租好了店。

一番裝修,一個月後,劉婉的王記小炒店在京城正式開業了。

小炒店雖然不大,但格局不錯,一進去就是米色的桌子,乾淨整潔,擦得一塵不染,雖然是平價的小炒店,衛生方而卻是讓人耳目一新。

“你們這家店是主打南方口味嗎?”

小炒店剛剛開業,就有客人上門。

“對,客官您看看想吃什麼。”

夥計遞上一本選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