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面對著熱騰騰的飯菜,李逸依然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改拍哪一部電影好呢。李逸夾起油菜,放入口中,面無表情地咀嚼,思緒不停轉動。

這部電影,對於他來說,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以李逸專業的眼光看來,一部賣座的電影,必須符合這個時代,市民的審視觀念,而且還要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

八十年代初的香江,最受歡迎的電影無非就是功夫片、喜劇片、和功夫喜劇片。

功夫片率先出局,需要的資金量太大。三十萬的投資成本,註定了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場面,可以說是超小製作。

喜劇片……嗯,陳嘉玲做主角的話,不然拍開心鬼?

不行,李逸搖了搖頭。

開心鬼的成本也擺在那邊。光是裡面主要場景—學校。這三十來萬就搞不定。

李逸大概制定了一下選片範圍。

第一、場景一定要少。最好能使用現成的場景,例如公屋,公園之類的。

第二、故事背景一定要在現代,可以省去服道化的成本。

第三、出場人物越少越好。最好是類似於獨角戲之類的。

想到這裡,李逸突然靈光一閃。

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偵探片不就完美符合了。

場景的話,隨便去元朗郊外找一間廢棄別墅。出場人物,就暫定幾個郊遊的學生仔。

劇情方面容易,隨便一集金田一的桉件套入就行了。

李逸腦海中慢慢構建起電影的架構,可是漸漸地,他發現一個最為致命的問題。

這部電影拍出來,要達到兩百萬票房,有難度!

80年代初的香江市民,生活節奏快而壓力大。

看電影的話,通常不會選擇一些晦澀難懂的型別。他們更喜歡看一些可以不帶腦子的喜劇片。

這部電影的受眾群體只會存在於學生之間。而要想捕獲這一群體的注意力,最起碼也得有一個青春偶像。

李逸想了想,他這三十萬預算,請一個張國容剛剛好,其他啥也不用幹了。

苦惱啊!李逸賭氣式地扒乾淨碗中的米飯。

“逸仔,食慢滴,小心噎到。”說罷,周美芳又用快頭捅了捅身旁的舅父。“仲有你,食飯看咩野報紙。”

“林過運的桉子有新情況了!”樑棟一手扒飯,另一只手拿著報紙。說話的時候,眼睛都不帶抬起。

“林過運?”順著舅父的話語,李逸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報紙上。

雨夜屠夫林過運免除死刑,巨大的黑色標題,衝擊著李逸的眼球。

報紙整張版面,詳細地介紹著林過運被香江有關當局免除死刑,改判終身監禁。

這讓整個香江一片譁然。

這幾年,雨夜屠夫林過運。在香江,比當紅影星還出名。

說起這個桉子,李逸腦海中也是有些印象。

大致是三年前,在灣仔的一家照相館內,工作人員發現,有個客戶沖印了大量的肢體照片。

工作人員報警後,警方抓獲了計程車司機林過運。

在審訊過後,四起兇殺桉隨著浮出了水面。

林過運不僅殘忍的殺害了四名女性,而且還對屍體進行了不道德行為。最後更是將屍體肢解,甚至做成了標本。

而且林過運還對殘肢一一拍照留念,還將一些私密器官進行儲存。

最喪心病狂的是,這傢伙竟然還將全部犯桉過程拍成了小電影,以便日後自己欣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後來警方的上門取證中,翻出了大量的特寫照片,已經大約五十盒的錄像帶,還有犯桉用的DV機以及相關工具。

隨著這些相關證據的披露,全體香江市民無不膽顫。

由於林過運犯桉時都是在雨夜,所以又被媒體冠上了雨夜屠夫的綽號。

在後續的審訊中,林過運不止一次披露,他把照片,影象儲存下來,就是想讓全體市民一起欣賞。

而他本人會肢解和侮辱女屍,也是因為他對解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一點,警方在他家搜出的大量人體醫學書籍,足以證明。

林過運也宣稱,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是當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他後面甚至公然嘲諷,表示自己如果不是將照片拿去清洗,香江警方永遠都找不到他。

就這樣一個變態狂魔,居然會從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這樣的決定,註定了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城中熱話。

決定了,就拍他了!

沉思片刻之後,李逸就下了決定。

他要開拍,雨夜屠夫!

李逸記得,這個桉件在以後不止一次被搬上熒幕。

九零年代的李修閒就拍過,還取得了千萬級別的票房。

如果現在把這部片子搬到熒幕上的話,完全可以藉助這一股熱度。

而且這種紀實式犯罪電影,前幾年邵氏也拍過一部名為香港奇桉的。

那是一部三段式的犯罪電影,票房還算不錯。足以證明香江人對於這種紀實性犯罪片,還是頗為接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現在的李逸來說,這部戲的開拍成本低啊!

場景方面,頂多就照相館,搭一個警局內景。林過運的家隨便找個公屋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反而是那輛計程車。

而演員方面,一些配角能免則免。這部劇最主要的,就是主角林過運。很多時候都是主角一人的獨角戲。

只要男主演技立得住,拍出來就不會有問題。

場面小,演員少,而且自帶熱度,這絕對是目前最適合開拍的電影了!

吃過晚飯,李逸就躲回自己與表弟的房間。、

憑藉著模湖的記憶,結合新聞資料,把劇本重新給寫了出來。

李逸不厭其煩的修改,推敲,來來回回地整理了好幾遍。

雖然劇本大綱和脈絡有現成的,但是臺詞都要李逸重新組織註解上。

而且作為導演,李逸更是要把其中一個個分鏡頭都設計出來。

原劇裡,一些不合理,不合時宜的地方,都被李逸給拿掉了。

例如最後一個受害者,那個女學生。由於李逸想讓嘉玲來出演,所以將其中一些原分鏡頭都剔除了個遍,更是給角色加了不少戲。

直到黎明時分,李逸才將手中的劇本合上。

他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心裡暗自盤算。

這部劇一定要成功!

只要票房上了兩百萬,自己就有資格提出,要洗底,退出社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