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知道李逸在荷里活拍片,狠狠賺了一筆。但是普通觀眾也只是得個“知”字,就連電影圈的同行,也只是知道個大概。任誰也想不到李逸這一小段時間,就鳥槍換炮,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特別是在確認《死亡錄影》和《致命ID》都是李逸獨立投資製作最後,香江的報紙也集體高潮起來了。雖然之前《死亡錄影》也在香江上映過,而且還是登入的邵氏院線。

很多觀眾還在奇怪怎麼邵氏院線也會上映鬼老片。但因為這部電影的宣傳不到位,其實沒有多少人出場觀看。

結果這《蘋果日報》也不知道是何方神聖,居然連這兩部電影總票房多少,李逸的公司可以收多少美金,甚至連賣版權的事情都給扒了出來。搞得後者都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公司出內鬼了。

其實李逸倒是想歪了。內鬼倒是沒有,這是《蘋果日報》的撲街狗仔,捨生取義,在洛杉磯那邊,陪合味滴蠟泥的一個黑妹高層睡了一個星期,才拿到手的資料。

為了這幾個數字,這位撲街狗仔可是瘦了整整十幾斤。連藍色小藥丸都吃了快半瓶。

其實不只是香江的媒體,就連日韓的傳媒和南洋那邊的同行,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死亡錄影》的細節也被亞洲這邊的媒體挖掘出來,李逸那天馬星空的營銷方式,簡直就像是在將不可能化為可能一樣。

《東方日報》也直接聞風而動,在當天就開啟了捧臭腳模式。

“不是香江特有的功夫片,動作片。而不是他最熟悉,最為成熟的喜劇片。李逸以驚悚恐怖片,成功來荷里活站穩腳跟。這時候,我們才會回想起,這個現如今在香江叱吒風雲的大導演,最初入行的時候,拍得也是紀實性犯罪電影。”

“三個月出頭,投資不過千萬,兩部作品目前總票房已經過了7000萬美元大關。而且《死亡錄影》去年票房最高的驚悚片,而《致命ID》更是去年口碑最好的驚悚懸疑片。”

“而20世界福克斯也在今日宣佈,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死亡錄影》的周邊以及續集版權。也就是說,加上這部分收入。李逸導演在荷里活這三個月時間,光是公司賬面上的入賬,就將近1億美元。”

《東方日報》這裡,明顯就是為了老朋友而偷換概念了。公司入賬確實將近一億美元的,但是等到合味滴蠟泥手裡,估計就只能剩下五千多萬美元了。然而再從合味滴蠟泥到李逸手裡,可能就只能下了三千多萬美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美利堅實行的是州稅法,每個州的稅率都不一樣。洛杉磯位於的加利福尼亞,稅費是出了名的誇張。而且像好來塢這種電影娛樂行業,說要交的個稅,更是頂天了。

這才有那麼多的好來塢電影明星會想方設法選擇“合理避稅”。畢竟自己拼死拼活賺一筆錢,要讓稅務局那邊吸血鬼抽走一大半,任誰也受不太住。

但是媒體可不管這些,標題怎麼炸裂怎麼來。傳著傳著,就變成了“李逸在荷里活狂賺1億美刀”。

要知道,去年整個香江電影圈的總票房加起來,可還沒有這個數字。

這下好了,李逸徹底成為了媒體口中的香餑餑。這與他之前打算低調行事的決定已經大相徑庭。

……

在坐車前往九龍清水灣影城的路上,李逸也和王經聊了起來。

“好似有人唔想你躲起來哦,阿逸。”王經與李逸兩人坐在汽車後座,這輛賓利商務款也是雙逸電影工作室近期購入的。反正買車的錢可以算作公司支出,到時候能用來扣稅,真算起來,這架車也花不了多少錢。

“要不是知道你這個撲街仔也不知道內幕,不然我還真會懷疑就是你爆串的。”李逸眼睛眯著一條細縫,說話的時候臉上微微的仰著,用眼角瞄著坐在他左側的王經。

“哇,你唔好含血彭人哦。”王經撓了撓腦袋,“你李逸大導演這麼把炮,在荷里活賺了幾千萬。有烏蠅繞上來不是正常的咩?”

“話時話啦,阿逸。”王經的表情也逐漸轉為正經。“雖然你有45%雙逸電影工作室的股份,我有10%。我們兩個加加埋埋,可以壓得過邵大亨在雙逸電影工作室的45%。”

“只不過合併之後,短時間內,你同邵維景處於蜜月期還可以。但是畢竟人家是叔侄關係,日後調轉槍口,他地兩個要食埋我們豈不是易如反掌。”

王經也是在李逸前去洛杉磯之前,在得知對方與邵維景之前的計劃。在大驚失色的同時,前者也不由得感嘆,李逸這條粉腸,正是夠大膽。

以前的李漢祥,張弛這樣的大導演,最高限度也就是反出邵氏,自立門戶。然而成功的,也只有一個本來就身居高層的鄒聞懷。而鄒老闆在成功的道路上,背後還站著一個國泰。

你李逸比鄒老闆更沙塵,人家只是想放出邵氏,自己開公司。這個粉腸,居然連同邵老六的侄子,邵仁枚的兒子邵維景,要從邵氏咬下大半塊肉。

這……這何止是老虎頭上動須,簡直就是打算閹了老虎。

只不過,邵大亨老雖老矣,但是這頭瘦虎,可是還沒有昏。真有那麼容易嗎?

“阿經。”李逸也是出奇正經地沒有叫王經死肥仔,“咩你覺得,我們保持目前的狀態,仲可以維持幾久?”

“香江的電影發展是畸形的。或者說是偏科偏門的。在這裡,院線就是一切。我今次去荷里活,就深有體會。在荷里活,因為法律規定,電影公司唔可以擁有院線。所以就算是那幾大巨頭出品的電影,都帶老老實實,一間間電影院的試映。”

“雖然都有一些人情票,已經人脈關系。但這已經最大限度是平衡了每部電影的上映基礎。”

“香江呢,院線就是一切。如果沒有畫布,你的電影就算拍到飛起,那又如何?”

“是,我們雙逸電影工作室這幾年來,發展的不錯。但是你唔好忘記,這一切都是依靠如今香江最大的電影院線邵氏院線。再加上邵氏電影公司自己不爭氣,才能做到這種成績。”

“如果不然,邵維景也不會在自己經營邵氏父子電影公司衰咗之後,才心甘面底地跟同我合作。”

“就好似你昨日上映的那部《撞邪先生》來說吧。拍到好似撇屎一樣。”

聽到這裡,王經的嘴角微微有些抽動。

李逸沒有理會,繼續說道。“如果唔是有邵氏好的戲院給你上映,空出來那麼多畫布。你估這部電影的票房能有幾百萬。”

王經不可否置地沒有出聲。他知道李逸講的是實話,香江地少人多,越是市區的地方,市民就更為臃多。而邵氏的院線,因為建立得早,大多都建立油尖旺這種如今最繁華的商業區內。

也是人流最為密集,人均財富最為豐厚的地區。

而向後來的嘉禾,金公主,雖然在油尖旺都有戲院入駐,但是更多的是在,灣仔,深水步,北角這些地方。德寶更甚,目前在其名下的10間戲院,除了那間高價收購回來的利舞臺之外,其他中小型電影院,基本都是在觀塘,深水步,這種工廠區。

而江氏兄弟的安樂院線也好,左派電影的雙楠戲院也罷,更是在荃灣和新界這種老區。

這些地區的街坊倒不是消費不起電影票,只不過相比起市中心商業區的繁華,總歸是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退一萬步講,如果邵氏院線真的待不下去了。我們雙逸電影工作室仲可以去邊?嘉禾?金公主?”

“你看嘉禾雖然甘嗨多衛星公司,但是就得翻一個親生仔,就是程龍。我們要過去擦程龍鞋嗎?”

“金公主?連黃白鳴都想著走路,我們仲過去?”

李逸將頭靠向車窗,抵著玻璃望向窗外。清水灣雖然是郊區,但是這幾年發展迅速。高樓大廈一棟蓋過一棟,很快趣,這裡又是另外一個石屎森林。

“在香江,如果你唔想被人食咗,就好做大之後食咗人。這地是整個社會的定律。阿經,我都是順應潮流而已。”

李逸說出一段很文藝的對白。“你知道嗎?風往哪個風向吹,草就只能往那個風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是草。”

“嘶……”王經默不出聲,心裡暗念道。不虧是李逸,連作反都可以說得這麼冠冕堂皇。看來自己還有排學習。

李逸和王經二人在邵氏辦公大樓門口下車,司機將車開完停車場。這一會功夫,後面剛巧又來了一輛車。

方一華從車窗裡面探出頭,目光正好和李逸對上。

車門開啟,方一華從車裡下來。她雖然這幾年重心已經放在了無線電視臺那邊。是電視臺的總經理。但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裡面,還掛著一個副主席的位置。

今天的會議,他才是名義上的職位最高者。而且邵一夫目前還在灣灣修養,從另一方面,她也可以全權代表邵一夫的意見。

“方小姐。”作為晚輩,李逸先開口打招呼。“六嬸。”王經也急忙說道。

從這稱呼也可以看出李逸與王經兩個人之前的不同,以李逸如今的地位,實際已經不在方一華之下了。而且他和邵氏也只是合作關係,並沒有密切到哪個程度。王經則不同,他是從小在邵氏摸爬滾打長大的,無論日後發展成什麼樣。這聲六嬸,還是必不可少的。

方一華也很客套地回禮。“李逸導演,阿經。你們兩個都來啦。”

李逸笑容親切,“方小姐,您行先。”

“太客氣了。”方一華雖然臉上這麼說著的,但是卻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直接走上了階梯。對於待會要開的高層回憶,她的心裡也有了幾分底子,雖然不會給李逸過多好臉色。要知道,方一華之前可是稱呼李逸為阿逸的。

兩人走在方一華後面,稍微放慢了腳步。不遠不近地保持一定的距離。

進入一樓大廳之後,方一華快步上了電梯。樓層是六樓的總經理辦公室。而李逸則是在第一時間被個西裝友給攔了下來。“李逸先生,我們少爺等你很久了。”

李逸知道是邵維景打算在會議開始之前找自己先溝通,也就點了點頭。王經也是識趣,說自己就到會客廳等一下。

在西裝男子的帶領下,李逸來到了五樓,邵維景的辦公室就在這樓層。後者現在的身份,是邵氏院線旗下,邵氏父子公司的總經理。論起在邵氏內部的職位,只在邵一夫之下。

邵氏院線早在1971年上市時,就保持了這等架構。雖然統稱是邵氏電影公司,但旗下分屬兩個公司負責不同業務。邵一夫創辦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負責主管製片業務,而由邵仁枚創辦的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只經營戲院以及影片發行。

二者各司其職,但在邵仁枚遠離香江,回到南洋之後,就有邵一夫一人掌權。邵氏父子公司的職位,也一直空懸下來。這個位置,之前也是邵一夫出了名的空頭支票。

鄒聞懷,李漢祥,張弛,方一華。都曾經被邵一夫許諾過,要坐上這個位置。當然在後者心中,這個位置只有自家人能做。至於其他人,哪怕是在身邊睡了幾十年的紅顏知己,也都是外人。不值得信任。

李逸敲門走進辦公室內,邵維景身著一套淺褐色條紋西服。日常的近視眼鏡也已經摘下,似乎是戴上了隱形眼鏡。一打眼,就彷彿從之前的翩翩公子變成了一個在商場上殺伐果斷的冷血商人。

邵維景站在落地窗戶邊,從這個位置,可以很直觀的俯視整個清水灣邵氏電影城。李逸心中滴咕,難怪我一踏進大門,這條友就知道了。第一時間就派人來接我。

“李逸導演,洛杉磯的陽光如何?”邵維景轉過身,對著李逸微笑道。“哦,差點唔記得,恭喜你的兩部大作砍下大幾千萬美元的票房。”

李逸也是笑笑。“景少,媒體上面的訊息,是您幫我宣傳的吧。”

兩人對望,一切盡在不言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