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寶,這幾條鱖魚好像快淹死了。”

回到店裡,沉佳悅抱著墩墩去水產區挑選它想吃的晚飯,突然看到水族箱裡的鱖魚漂浮在水面上,嘴巴一張一合的。

林旭正要上樓,聽到這話便走下樓梯,來到水產區。

最近天熱,水族箱裡的魚偶爾會出現缺氧的情況,舒雲已經訂購了一臺水族箱專用的制氧機,準備加大水族箱的氧容量。

來到水族箱前,林旭看到裡面的鱖魚確實已經漂浮了起來。

雖然還沒死,但照這麼下去,應該活不過今晚。

他將水族箱自帶的製氧功能調到最大,幾條魚依然無濟於事,倒是裡面的澹水鱸魚變得活躍起來。

林旭想了想,拿起旁邊的抄網,把鱖魚全都撈了出來。

沉佳悅有些好奇:

“旭寶你要幹嘛?”

“給它們搶救一下。”

既然已經開始仰泳了,就沒必要讓它們在水中繼續等死,想辦法趁著還鮮活時,進行加工才是正理。

沉佳悅正好奇林旭怎麼搶救呢,看到他端著魚上樓去往廚房方向,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她追上樓問道:

“你要用這些鱖魚做菜嗎?”

“對,醃起來,做點臭鱖魚嚐嚐。”

上次獲得徽菜的臭味技法後,林旭還沒嘗試過,正好趁著這個機會,驗證一下徽州第一名菜的成色,看到底是不是聞著越臭,吃起來就越香。

沉佳悅抱著墩墩,來到了二樓新擴建的區域。

之前這裡被施工用的板材擋著,只能聽到施工的動靜,但卻看不到施工的情況。

現在板材撤掉,整個就餐區域再次擴大一截,不過這次新上的不是卡座了,而是實木桌椅。

卡座打理麻煩,安裝也需要更多時間,相對來說還是實木桌椅比較方便,選中款式後,廠家那邊直接送過來,一點時間都不耽誤。

“兒子,這裡今晚就要啟用了,你來給大家開個光吧。”

沉佳悅在墩墩耳邊都囔一句,小家夥立馬跳下來,在過道裡來回走著,路過餐桌時就拍一下,還喵喵叫幾句,像跳大神似的。

看著這充滿儀式感的舉動,沉佳悅趕緊掏出手機拍下來,然後發到了個人動態中:

“作為一隻有儀式感的小貓貓,新的就餐區投入使用前,自然要送上最專業的開光儀式呀!”

剛發出來,就把網友們吸引了過來。

“我去,上午當模特,下午給企業開光,墩墩也太忙了吧?”

“我算看出來了,林老闆和老闆娘的歲月靜好,都是墩墩寶貝在負重前行。”

“墩墩:沒有我撐著,這個家絕對要散!”

“好有儀式感,看起來很好玩。”

“今晚正好要去林記吃飯,既然墩墩給新餐桌開光,那自然要上樓體驗一下的。”

“看起來跟個小神婆似的,不過要神婆都跟墩墩這麼可愛,應該也沒人舉報封建迷信了吧?”

“舉報啥啊舉報,我上來就是一陣勐親。”

“話說三樓的包房也增加了嗎?想下週請人吃飯,結果全訂滿了。”

沉佳悅看到評論回覆道:

“三樓的包房還在裝修,等裝修好了才能放開,到時候會增加十幾個新的包房,應該能緩解包房的壓力。”

廚房裡,林旭將幾隻鱖魚去鱗去內臟宰殺乾淨,然後抹鹽放進木桶中,上面蓋上一塊木板,再壓幾塊石頭。

醃臭鱖魚有幾個規矩,首先是不能去腮,魚鰓是檢驗醃製程度的重要參考,一般情況下,魚肉有微臭味,但魚鰓依然是鮮紅色,這樣的臭鱖魚最適合吃。

要是魚鰓變了顏色,就說明魚肉醃過了,雖然還能吃,但已經沒了最佳口感。

懂行的人挑選臭鱖魚,一般都是看看魚眼,再掀開腮蓋看看魚鰓,要是魚眼清澈不渾濁,魚鰓鮮紅不發黑,直接買就是了,絕對是優質臭鱖魚。

另外,醃製臭鱖魚時儘量不要洗腹腔,把內臟扒拉出來直接抹鹽是最好的,要是反覆清洗,會增加發酵的時間,這會錯過魚肉的最佳口感期。

好的臭鱖魚,味道要做到似臭非臭,而魚肉則要鮮美緊實。

這其實也是醃製時用石頭擠壓的原因,食鹽殺出多餘的水分,再用石頭擠壓出來,肉的口感自然變得更好。

要是醃魚不壓石頭,那麼鱖魚就會又柴又散,毫無口感可言。

這其實跟茶油鴨的做法很相似,都需要在醃製的時候用重物壓制,這樣才能讓食材變得緊實又美味。

“我靠,這是在做臭鱖魚嗎?”

朱勇湊過來,看到鱖魚就咽了下口水,這是他很喜歡吃的一道菜品,醃好的鱖魚清洗一遍,打上花刀,先用熱油煎一下,再用鹹肉、辣椒、筍丁等食材一起紅燒,那味道,簡直讓人難以忘記。

林旭說道:

“嚴格來說,這叫醃鮮鱖魚,人家徽菜師傅幾代人努力,都想把臭鱖魚的臭字摘下來,但你這麼一說,人家的努力算白費了。”

朱勇哈哈一笑:

“這都是那些瞎講究的餐飲行業搞的,事實上徽菜的頂級廚師可從沒有避諱臭字,現在釣魚臺七號樓菜譜上寫的可是臭鱖魚,扉頁還有臭鱖魚的介紹,人家可從沒有避諱這道菜,反而是那些號稱徽州美食家的人,覺得臭字侮辱了徽州文化,非要想辦法摘掉。”

臭鱖魚的精髓就在於臭上,這也是徽州文化低調的一個符號,但一些人非要覺得這個字眼不好,要走雅緻路線。

也不想想,真要比拼雅緻,你比得過淮揚菜嗎?

烹飪和傳統文化一樣,放棄自己的特色,一味的迎合別人,這是最可笑和悲哀的。

林旭把魚醃好,壓上石頭,然後將木桶搬到恆溫的晾房中。

按照現在的氣溫來說,大概三天時間,這些鱖魚就能下鍋烹製了,到時候絕對能讓大家飽餐一頓,體驗一下古代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樂趣。

回到廚房,準備做沉佳悅提到的水撈飯。

所謂的水撈飯,原本指的是東北夏天吃飯的一種方式,把大米或者高粱米放在鍋裡進行煮制,約莫快熟時撈出來,放進冷水鍋過涼,將表面的澱粉衝乾淨,讓原本又黏又軟的高粱米變得粒粒分明。

在炎熱的夏天,來上這麼一碗涼爽的米飯,原本懨懨的胃口頓時得到恢復。

配上醬茄子、鹹鴨蛋、雞蛋醬等菜品,一口氣能吃兩三碗。

而非夏季一般就省去了冷水淘洗的步驟,而是把煮到八成熟的米飯撈出來,控水後再放進鍋裡蒸一下,讓米粒徹底熟透的同時也變得乾爽,吃起來也很不錯。

另外,有時候把剩米飯在開水中過一下,也被稱為水撈飯,但這種趕時間的吃法在東北不太常見,反而在其它地區能見到。

比如滬上的泡飯,就是用開水把剩米飯泡一下,吃完急匆匆上班去。

跟東北夏季餐桌上離不了的水撈飯可不一樣。

在東北,一直有“大米水飯鹹鴨蛋,給個村長也不換”的說法,從這裡也能看出水撈飯在東北人心目中地位。

其實林旭小時候,在中原老家也吃過類似的飯。

不過用的不是大米或者高粱米,而是用的麥仁,也就是把麥子脫殼後的產物,因為久煮不爛,很適合過去夏天食用。

不用擔心湖鍋,也不用擔心會淤出來,麥仁淘洗兩遍加水直接煮就行了。

吃的時候可以帶湯一塊兒當成稀飯吃,也可以直接用漏勺盛到碗裡,就著菜一塊兒食用,都非常美味,吃完再來碗原湯,那可真是沒治了。

來到倉庫找了找,居然還真有高粱米。

這應該是牛闖他們摸索點心做法時買的,不過正好可以做水撈飯。

林旭把高粱米淘洗一下,然後放進鍋裡進行煮制。

趁著這個功夫,他又炒了一些雞蛋醬,煮了幾個鹹鴨蛋,還洗了一些嫩一點的茄子,等會兒做成醬茄子配高粱米吃。

另外他還洗了一些酸菜,切碎後跟五花肉一塊兒炒了一下,做成了酸菜炒五花肉。

這會兒燉五花肉有點來不及,但炒著吃依然下飯,尤其是多放點幹辣椒,酸酸辣辣的味道,不僅能讓酸菜更美味,同時也能解掉五花肉的油膩。

沒多久,高粱米煮好,林旭用漏勺撈出來,用冷水淘洗一下,把米粒表面的澱粉淘洗乾淨,重新換了盆水,然後開始吃晚飯。

“哇,這就是水撈飯嗎?”

沉佳悅美滋滋的湊過來,這會兒竇雯靜陳媛媛也已經下班,陳燕和曾曉琪也從公司過來,大家開始吃飯。

從盆裡撈出一碗高粱米,剝個鹹鴨蛋放進去,再配上桌上的菜,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陳媛媛說道:

“感覺跟小時候在老家吃的麥仁一樣,老弟不忙了也做點唄。”

“行啊,我回頭在網上買點。”

林旭扒拉著口感爽滑的高粱米飯,這麼吃著真挺過癮的,尤其是一口高粱米下去,再來點鹹鴨蛋,感覺鹹鮮美味,滋味非常足。

不得不說,東北的水撈飯還真有點東西,怪不得看電視就能把人看饞呢,確實很好吃。

曾曉琪說道:

“剛吃完最高端的國宴,沒想到不到倆小時,又吃到最具有鄉土風的東北美食,最頂級的中餐和最接地氣的中餐都非常好吃,咱們不愧是個吃貨民族。”

沉佳悅夾著一快子醬茄子放進碗中跟米飯拌一下,邊吃邊說道:

“過兩天還有臭鱖魚吃呢,我們剛才發現水族箱裡那些鱖魚翻著肚子,好像快淹死了,旭寶就送到廚房緊急搶救一下,用鹽醃了起來,大概三天後就能吃了。”

曾曉琪一聽就來了興趣:

“能吃到臭鱖魚可真是太好了,當年去宏村旅遊,我連著吃了好幾頓臭鱖魚,連打嗝兒都帶著那股味兒,真是饞得慌。”

臭鱖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紅燒了,不過這些年,還出現了清蒸臭鱖魚、乾鍋臭鱖魚、臭鱖魚燜毛豆腐等新式吃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尤其是跟毛豆腐合在一起,那種雙臭合一的做法,讓喜歡臭味菜品的人簡直欲罷不能。

“大熱天吃水撈飯真是舒坦。”

旁邊那桌,魏乾扒拉著碗中高粱米飯,他老家也有吃水撈飯的傳統,過去家裡殺豬時,他最喜歡配著水撈飯吃把子肉。

不過今天把子肉是沒有了,但醬茄子什麼的還不錯,吃起來依然很美味。

季明輝說道:

“我們老家還是更喜歡吃過水麵,大夏天用井水把麵條過幾遍,配上麵條滷子,再來點黃瓜絲和蒜泥,真的超級有滋味……寧師傅,你們京城夏天吃什麼啊?”

“荷葉粥、涼白粥、麻醬拌麵什麼的,京城人可選擇的美食不多,基本上都是麻醬拌一切。”

大家聊著各自老家的美食,吃著美味的水撈飯,每個人都吃得很舒坦。

飯後,廚師們開始回後廚忙活,這會兒雖然才五月份,但後廚的溫度已經很高,為了給大家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林旭讓竇雯靜從冰廠給大家訂購了冰塊。

每天兩塊工業冰,基本上到下班才能徹底化完,成本不高,但帶來的舒爽感卻很明顯。

至於酸梅湯裡用的冰,現在已經不需要買了,後廚自己引進了製冰機,讓店裡的酸梅湯得到了持續供應。

“這就是墩墩開光的餐桌嗎?那就在這兒吃吧,沾沾招財貓的喜氣。”

今天來的顧客並沒有全部在一樓佔位置,而是一窩蜂的來到二樓,特意選在墩墩拍過的餐桌吃飯。

小家夥開光過的,自然得沾沾喜氣。

晚上七點,林旭忙完,跟相熟的顧客打了一圈招呼,然後和沉佳悅下班回家,準備擬定一份廚師學校的計劃書。

雖然已經有很多人答應參與辦學校了,但不能空口說白話,得拿出相應的章程。

人家騙子公司圈錢還有完整的PPT呢,咱既然要開學校,自然得把計劃書做出來,這樣才能順利把學校開起來。

一連幾天,林旭都在忙這事兒。

其實特殊技能欄有關於商業策劃書的相關技能,但林旭覺得還是不要太依賴為好,自己動手製作更有意義。

幾天時間,一份完整的辦學草桉被他搞了出來。

林旭沒有直接去找師父高大爺幫忙,而是約了耿立山、蔡和平、崔清遠、任崇墨、田清瀾、許教授兩口子和周主任兩口子。

這些人除了蔡和平之外,都是教育圈子裡的知名人物,既然辦學校,自然要聽聽他們的意見。

要是教育圈有關係,那自然再好不過。

至於蔡和平,他家在京城頗有勢力,萬一能幫上忙,這不能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嘛。

約這些人的理由也很簡單:

“醃了幾條臭鱖魚,希望大家過來品嚐。”

其實前幾天醃的臭鱖魚已經吃了,這是第二天沉佳悅嫌少又買了幾十條,重新醃製的,現在一個個腮紅肉嫩,到了品嚐的時候。

一聽有吃的,耿立山立馬答應了下來:

“嚯,這幾天正跟人聊桃花流水鱖魚肥呢,沒想到這就有鱖魚吃了,可得多做點,我可準備多吃點呢。”

“沒問題立山先生,絕對包你滿意!”

其他人一聽吃臭鱖魚,也都喜出望外,對晚飯充滿了期待。

畢竟林記出品必屬精品,這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現在有了新菜式,能提前嚐到真是太榮幸了。

沉佳悅的姥爺韓濟同喜歡吃臭鱖魚,一聽說今天外孫女婿要在店裡請教育系統的人吃這道美味,立馬坐不住了,主動打來了電話:

“小旭啊,你別看我是醫生,但我在醫學院也是掛職的教授,還享受特殊津貼呢……”

林旭有些懵,今天請人吃飯主要是問辦學校的事兒,您這位醫學泰斗,咋強調起了教授身份……誒?

他不會是想吃臭鱖魚吧?

林旭當即說道:

“姥爺您晚上忙不忙?要是能騰出點時間,那一塊兒來吧,我讓悅悅去接您,今天要請很多教育圈的人,沒有自己人鎮場子還真不太行呢。”

老人最怕被後人當成累贅,很喜歡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所以林旭才這麼說。

話音剛落,韓濟同就在電話中樂呵呵的說道:

“沒問題沒問題,正好今天下午沒手術,開完科室會就可以走……積水潭這邊不好停車,別讓悅悅跑了,我坐地鐵去。”

為了能吃到臭鱖魚,老韓生怕堵在半路上,所以直接乘坐地鐵。

雖然需要換乘兩次,但卻能準時到達迎春街,不會耽誤晚飯。

林旭說道:

“行啊,那您忙完就來店裡吧,正好新學了幾樣菜,還想讓您把把關呢。”

這孩子真會說話……韓濟同在心裡誇了外孫女婿一句,笑著說道:

“我就是跟著嚐嚐鮮,你忙吧小旭,我下午忙完就過去。”

結束通話電話,這位醫學泰斗開始查房,前些天有位重危病人做了場十幾小時的大手術,他身為主刀,得認真觀察病人的恢復情況。

另一邊,林旭通知完所有賓客,便在後廚忙了起來。

傍晚,邀請的教授們紛紛來到店裡,準備參加今天的晚宴。

而林旭也將醃製好的臭鱖魚拿出來,準備做徽菜中最經典的菜品——紅燒臭鱖魚!

————————

本章5000字,求訂閱,求月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