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林老闆玩真的啊!”

直播間的網友們原本以為這次探店,只是林旭給自家的飯店打個廣告,或者做個推廣呢,他們甚至都準備發“林老闆也恰飯”的彈幕了。

結果沒想到,原本設想的商業互吹局面,卻被一道鍋塌豆腐給打破了。

還沒嘗,就說菜品要翻車,這話挺狠的,尤其是面對自家飯店的時候,多少有些不給面子。

但也正是這樣的認真和不給面子,才會讓林旭成為釣魚臺和燕京飯店都卻搶著要的人吧?

不遠處的前臺經理一聽林旭的話,當即將總廚喊了過來。

自家老闆要提意見了,都聽著點。

雖然被批評的滋味不好受,但能被林旭這個級別的廚師指出問題,是很多廚師夢寐以求的。

因為他簡單幾句話,就有可能讓一位廚師少走很多彎路。

樓上辦公室裡,同樣在看直播的客戶部總經理,扭臉看了陳美亮一眼:

“陳總,這麼直播……合適嗎?”

“合適,太合適了,要是小旭一通勐誇,那反而是害了咱們。”

林旭的工作環境和社會地位,幾乎代表了燕京餐飲或者中式餐飲的最高水準,他要一通勐誇,顧客們對商務餐廳的期待得拔多高啊。

到時候開業了,大家蜂擁而至,菜品上稍微有點瑕疵,就有可能引發口碑崩塌,甚至還會連累林旭本人。

現在他能挑刺兒,這不僅能讓顧客更加理性,同時也能反映出林旭的品格,這其實是好事兒來著。

餐廳裡,沉佳悅好奇的問道:

“旭寶,你還沒嘗,咋說不行呢?”

其他人也很好奇,鍋塌豆腐又不難,正常來講家庭主婦也能做出來,不明白林旭瞅一眼就說菜品翻車的緣故。

林旭笑了笑說道:

“鍋塌豆腐講究口味鹹鮮,豆腐軟嫩,現在這道菜的軟嫩應該是沒問題了,但鹹鮮味還不太夠,因為標準做法是要放蝦籽調味的,沒蝦籽也得在出鍋前淋蝦油,他這個啥都沒有,這就是問題所在。”

不遠處的總廚一聽,當即拍了拍腦袋。

顯然,這話提醒了他。

中式烹飪,從來都是一通百通的,很多時候一句話的事兒,就能讓人茅塞頓開。

但也正是這種特性,過去的師徒制都故意對徒弟留一手,導致很多技法和經驗都在這種防備中失傳了。

現在聽到林旭說用蝦籽或者蝦油增鮮的話,這位總廚立馬反應過來。

魯菜中,蝦籽蝦油是很重要的調味品,很多熱菜,包括燉、燜、煨、㸆等方式做的菜品,都需要放一撮蝦籽將鮮味提上來。

有了蝦籽,菜品的鮮味才能和香味達到平衡統一,吃到嘴裡更舒服過癮。

鏡頭前,林旭夾著豆腐咬了一口,接著說道:

“肉餡裡面不該放料酒的,這是大忌,會讓肉吃起來有股若有似無的酸味,顯得肉餡不夠新鮮。”

不遠處的總廚已經拿著前臺的手賬本開始記了。

放料酒是幫廚私自加的,原本已經清水淘洗了一遍,沒想到還是被嘗了出來,單從這點,就能從側面證明林旭的廚藝有多高超。

至於為什麼放料酒,還不是因為網上那些半吊子美食博主太多,不管做什麼菜,都是蔥姜料酒三件套,簡直毀人不倦。

等會兒就得給後廚開全體會議,再給他們強調一遍:

“肉餡中,決不能放料酒!”

鍋塌豆腐的做法其實不難,就是切兩片四五毫米厚的豆腐片,夾進去一些肉餡,稍稍捏緊,再裹上麵粉,最後在蛋液中蘸一下放鍋裡煎。

煎好了盛出來,蔥姜絲爆鍋,加入高湯,放入豆腐,再進行調味,順便撒一些熟蝦籽,大火熬煮一會兒,再把火收幹,這就齊活了。

但不難歸不難,豆腐的好壞,肉餡的醃製,高湯的調配,火候的大小……這些外在因素加在一起,決定了最終的味道。

Lucy聽得迷三倒四的,對這些中餐烹飪完全不懂。

她以為這道菜味道很差,剛開始不想吃的,但見林旭說個沒完,便夾起一塊放在自己的碟子裡,輕輕咬了一口,隨即就被這鮮香的味道給折服了:

“哇哦……這味道好棒!”

她這麼一說,沉佳悅和劉波等人也各種夾起一塊,品嚐之後,都覺得這豆腐的味道真的不錯,至少比市面上大多數豆腐菜美味。

想想也是,人家能把這道菜當成招牌,肯定是有幾分底氣的。

但剛剛林旭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架勢,也讓幾人反應過來,那些放了蝦籽或者蝦油的鍋塌豆腐,得美味到啥程度啊?

感覺很平常的一道菜,到了大廚手中,就成了大家吃不起的存在。

一道菜吃完,接著又上了芥蘭牛肉、鮮椒雞丁、蒜燜嘎牙魚、仔姜小雛鴨、粉皮燜雞蛋、油淋乳鴿、酸辣廣肚、紅燒皮渣等一系列菜品。

這些菜既有外來菜品,也有殷州本地特色。

主食也很豐富,有比較綠色的山野菜窩頭,也有精緻得一口一個的小花捲,還有五常大米以及家鄉烙餅可以選擇。

每上一樣,林旭都會誠懇的說出這些菜品的不足和調整的方式。

那位總廚原本遠遠的站著聽,後來覺得不過癮,乾脆拉著一張椅子坐過來,認真跟林旭探討起了菜品的做法。

京城,在拍攝現場摸了一天魚的高大爺坐在家裡,認真看著投放在電視上的直播節目。

謝保民扎著圍裙端著兩盤菜從廚房裡走出來:

“師父您先喝著,我去把豬蹄燉上……”

高大爺擺手說道:

“別忙著做菜,看看小旭的直播。”

謝保民一看就樂了:

“嚯,口口聲聲說不探店,結果比我還專業呢,不行我得通知一下老戴,讓他有點危機感……”

高大爺白了他一眼:

“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油腔滑調的……你有沒有發現,小旭的手藝……”

他沒說明,而是用手在虛空中劃了條橫線。

謝保民立馬心領神會:

“師弟現在好像不刻意追求個人廚藝了,反倒是橫向發展,開始往培養人才的方面使勁兒……師父,他這樣會不會貪多嚼不爛啊?”

高大爺嘗了嘗謝保民做的下酒菜,提著酒瓶給自己面前的酒杯滿上,端起來抿了一口,這才說道:

“要是別人這樣,還真容易嚼不爛,但你師弟這天賦,我總感覺還沒到他的極限水準……可惜我太老了,要再年輕二十歲,絕對會讓他廚藝更進一步。”

“您現在也不老,師孃不在家,今天要不去三里屯放鬆一下?”

“去個屁啊……明兒宇飛宇航休息是吧?”

“對,明天下午回來。”

高大爺一聽便說道:

“那明天下午你接到他倆就來家裡吃飯吧,小旭去殷州團圓,咱也吃個團圓飯,熱鬧熱鬧。”

電視上的直播還在繼續,林旭也結結實實的給這裡的總廚上了一課。

大家吃喝完畢,直播也差不多到了尾聲。

林旭看了看,這會兒熱搜已經衝到了前三,大家除了對馬和住宿感興趣之外,對商務餐廳也充滿了好奇。

很想嚐嚐被林旭挑出不少瑕疵的菜品,重新製作後能美味到什麼地步。

林旭大致瀏覽了熱搜話題下的熱點問題,正看著,腦海中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成功讓馬場衝到熱搜前十,並維持五小時,完成主線任務【馬場揚名】,獲得完美級失傳烹飪技法抽獎一次、創新類烹飪技法抽獎一次、川菜味型抽獎一次,是否立即抽獎?”

呼……終於完成了。

林旭心裡長長的松了口氣。

至於抽獎還是再等等吧,不急這一會兒,等直播結束了再抽也不遲。

想到這裡,他收起心思,公佈了馬場的開業時間:

“馬場後天開始營業,明天上午十二點,各大團購平臺同時推出門票預定,大家可以搜尋飛馬俱樂部新增關注,明天中午過後,就可以預定馬場門票、套票、表演票、騎乘體驗票以及客房、餐飲等方面的預定服務。”

這些只是先說一下而已,等明天,歡樂傳媒那邊還會進行大面積的網路投放,儘可能的宣傳到位。

結束直播後,林旭摘下充電寶,將發燙的手機收起來,順便將手持雲臺也摺疊一下放進沉佳悅的包裡。

“總算結束了,被人盯著總覺得不自在。”

沉佳悅都囔一句,不習慣直播的人,總覺得吃飯時旁邊一堆人盯著自己,這讓她很不習慣。

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有點類似的情況,只有劉波和lucy,沒心沒肺的吃了很多。

來到樓下,正好碰到了羅珊沉國富以及陳美亮等人,他們在辦公室看了一下午直播影片,也聊了一下馬場和景區的未來發展。

等明天嚴琳到了之後,只要沒問題,幾位老闆會簽署一份協議,根據龍棲山風景區和馬場,著力打造一個集休閒、娛樂、康養、運動、住宿等多方合一的度假勝地。

林旭對長輩們的安排並沒有意見,也不準備過問,讓幹嘛就幹嘛,做好一個小輩該做的就行。

他從沉佳悅懷中接過墩墩,打算趁這個空檔把獎抽了。

但墩墩此時有些不開森,因為剛剛大家吃飯的時候,沒它吃的肉,雖然林旭讓後廚蒸了點雞腿,但味道一般,小家夥不喜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此時拉著臉,有小情緒了。

偏偏林旭一直沉浸在完成主線任務的激動中,沒關注小寶貝的情緒變化,剛把墩墩抱在懷中,就在心裡默唸一聲:

“抽獎!”

哼哼,終於可以抽獎了,這次的獎勵很簡單,三個完美級技法。

但看似簡單,每種技法都有一堆菜品,一旦做出來,將會成為變現的利器。

很快,抽獎開始。

“是否三連抽?”

“是!”

確定之後,轉盤開始轉動,等三連抽的按鈕出現,林旭便毫不猶豫摁了下去。

沒多久,轉盤停下來。

“恭喜宿主獲得失傳烹飪技法——鍋燜、創新類烹飪技法——可樂、四川二十四味型之小荔枝味型。”

鍋燜?可樂?小荔枝味型?

林旭看了墩墩一眼,有些茫然。

小荔枝味型還好,這是川菜中算是熱門的菜品,特點是小酸小甜,所以被稱為小荔枝味型。

與之相對的是大荔枝味型,就是大酸大甜。

這個味型還可以,能做出一些川菜中的小清新菜品了,但鍋燜技法和可樂技法是怎麼回事?

正疑惑著,海量經驗湧入到腦海中,林旭也總算明白了鍋燜技法。

所謂鍋燜,就是在鍋裡加入一碗水,一碗酒,再放上篦子,篦子上放一塊醃製好的豬肉,放在鍋裡小火燜。

用這個辦法不僅可以做肉,還可以做雞鴨鵝等各種菜品。

至於可樂技法,林旭還以為是多高深的呢,結果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個可樂雞翅的套路,用這種技法可以做可樂雞腿、可樂鴨子、可樂大蝦、可樂排骨等中多菜品。

相對於林旭來說,整個技法更適合半吊子水平的沉佳悅。

“今天怎麼回事?”

林旭撓撓墩墩的下巴,小聲問了一句。

墩墩沒說話,而是不滿的哼了一聲。

這讓老父親頓時明白過來:

“沒吃好是吧?我被人盯著吃飯也有點不自在,等會兒給你做點好吃的,也給你太姥姥太奶奶她們做點美味。”

一聽這話,墩墩的小情緒這才緩和了一些。

而林旭的腦海中,也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因為宿主已經掌握川菜湖辣味型,小荔枝味型特升級為小荔枝湖辣味型。”

嚯,兒子的心情怪重要啊。

林旭心裡感慨一聲,別看這小小的升級,卻可以做出橫跨魯菜、川菜以及貴州三地的一道名菜——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一道典型的小荔枝湖辣味型菜品,湖辣來自幹辣椒和幹花椒,小荔枝則是小酸小甜。

而且這個味型,只有宮保雞丁一道菜。

其它的宮保類菜品,不管宮保蝦仁、宮保蝦球,亦或者是肉丁,都只是小酸小甜的菜品,沒了湖辣味兒。

所以這道菜,也被稱為魯川合一的橋樑。

做法中既有魯菜的小酸甜,也有川菜的湖辣香,還獨佔一個味型,算是整個中餐烹飪中都比較少見的菜品。

坐車回到餐廳,劉波他們開車回去,貌似要找地方去唱K。

幾位跟著直播了一下午的遊客,則是回懸崖賓館,準備在這裡住一夜,明早起來爬龍首峰。

“直播辛苦不辛苦啊寶貝?”

剛回到餐廳,墩墩就被林老太太抱在了懷中。

小家夥立馬委屈的喵喵叫著,開始控訴下午沒吃好的經歷。

陳老太太說道:

“剛剛看直播,聽小旭說鍋塌豆腐,把我們都聽饞了。”

韓淑珍應和道:

“是啊,從沒想到一道簡單的豆腐菜還有這麼多學問,這會兒廚房有豆腐嗎?”

石文明的聲音傳了過來:

“沒了,下午剩了一塊,被我炸成了豆腐乾。”

一般天擦黑的時候,就不會有遊客來了,他們要麼在住宿的懸崖賓館吃飯,要麼已經離開景區回去了。

林旭問道:

“那有茄子嗎?”

“有的……茄子也能做鍋塌嗎?”

“可以的,趁著這會兒不忙,我做一道給大家嚐嚐吧。”

林旭說完,便洗洗手去了廚房。

這會兒二舅陳美亮正跟陳媛媛聊著,沉佳悅拿著航拍器,打算拍一下景區的夕陽晚景。

至於lucy,則繼續跟羅珊拌嘴。

石文明見林旭要做菜,二話不說跟了進來。

他很好奇茄子怎麼做鍋塌。

林旭沒有直接做茄子,而且先拿著一塊後腿肉,按照三分肥七分瘦的比例剁成肉餡。

剁好盛到小盆裡,加入一點點蔥姜鹽水、生抽、胡椒粉,開始攪打醃製。

等料水被肉末吸收,抓起肉餡摔打幾下,然後封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室進行醃製。

趁著這個功夫,他拿來兩根長條形的紫茄子,先去皮,再切成連刀片。

石文明看到這裡,有些疑惑的問道:

“這不是炸茄盒的步驟嗎?”

林旭說道:

“步驟相似,但做法不一樣,鍋塌茄子比茄盒少了幾分油膩,更加軟嫩,適合老年人和體虛的人吃。”

石文明一聽便來了興趣,最近石茉莉就有點感冒,胃口缺缺,吃不下太油膩的東西,要是這鍋塌茄子合適,那不就可以讓閨女大口吃飯了嘛。

想到這裡,他拿起另一根茄子,開始學著做。

林旭把茄子片全都切好,將肉餡端過來,再摔打幾下,讓肉餡起膠,接著一手抓著肉餡擠出肉丸,另一只手把連刀的茄子開啟,將肉丸盛進去。

合上茄子,將肉丸捏扁。

做好放在盤子裡。

所有茄子全都夾好,依次放進麵粉中,讓茄子兩面全都裹上一層麵粉,放在一邊備用。

碗中打兩個雞蛋,攪散。

再切點爆鍋用的蔥姜絲,鍋塌茄子的準備工作就告一段落。

把炒鍋放在灶上,燒熱滑鍋,加入一勺底油,大火燒熱轉小火,用快子夾著裹滿麵粉的茄盒在蛋液中蘸一下,讓蛋液將茄盒包裹起來,放進油鍋中。

放好繼續放下一片,所有茄盒都挨著放,放完之後,端著炒鍋轉動一下,讓鍋裡的油脂把所有茄子都煎到位。

約莫差不多時,把碗中剩餘的蛋液淋到茄盒上,讓所有茄盒形成一個整體。

倒好之後,約莫蛋液凝固,用大翻勺的方式把所有茄盒一起翻個面,這是整道菜最考驗技法的步驟。

翻面時,所有茄盒不能斷開,依然保持著相連的狀態。

翻面過後,下面的蛋液快速凝固,這時候可以把茄子倒出來重新爆鍋,加高湯進行鍋塌,也可以一鍋出菜。

林旭把切好的蔥姜絲放在茄盒正中間的位置。

約莫底面的蛋液已經凝固,再次來了個大翻勺,把茄盒翻面,順便將蔥姜絲翻到了茄盒下面,正好被鍋底的熱油煎到。

蔥姜的香味出來後,順著鍋邊加一大碗高湯。

再放入一小勺老抽調個顏色,放入一點點食鹽和提鮮用的白糖,開始熬煮。

灶上的火熊熊燃燒著,鍋裡的茄盒也在高湯裡咕都咕都的煮著,香味瀰漫,不管視覺還是嗅覺,都讓人很舒坦。

石文明好奇的問道:

“湯汁收緊就可以出鍋了嗎?”

他下午沒看直播,所以不知道林旭線上點評的事情,要是知道的話,就不會這麼問了。

林旭對他說道:

“光湯汁收緊還不能出鍋,還差關鍵一步——放蝦籽!”

說完,他舀起一小勺蝦籽撒進鍋裡,鍋裡的香味頓時變為了鮮香味兒,蝦籽迸發出來的鮮美味道,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石文明吸吸鼻子,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我靠,蝦籽一放,感覺換了道菜一樣……簡直不敢相信茄子居然能這麼美味!”

————————

今天終於再次三更了,希望沒讓大家失望。本章5600字,求月票!另外說一聲,月底最後三天是雙倍月票,大家能攢到月底最好攢一下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