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孃,這是我剛炸的棗糕,您嚐嚐。”

林旭對目前的狀況有點摸不清頭腦,便將手中提著的食盒放在茶几上,開啟蓋子,屋子裡的幾個人全都被濃郁的香味給吸引住了。

羅珊也沒客氣,走過去看了看,衝Lucy說道:

“來嚐嚐,這可是好東西,小時候我特喜歡吃,最近幾年賣的人少了,京城這邊也沒有,好幾年沒吃過了。”

有錢人說的好幾年沒吃過,是好吃的太多,見不到就想不起來吃。

而不是連著好幾年都掛念在心裡。

Lucy走過來,看到食盒裡的炸棗糕,哇哦一聲,隨即就用滿是麵粉的手拿起一個,吃了起來。

沉佳悅好奇的問道:

“Lucy阿姨能聽懂普通話了?”

這進步神速啊,記得上次婚禮上,她還對漢語完全莫名其妙呢。

羅珊抬手指了指Lucy耳朵上戴著的一款藍芽耳機:

“這洋鬼子怕我罵她,特意買了個同聲翻譯,還一個勁兒跟我說是聽音樂的耳機,擔心被我識破……心眼比蜂窩煤都多。”

林旭:“……”

人家都戴同聲翻譯了,你還擱這兒洋鬼子,這不是罵是什麼?

當心人家告你種族歧視啊,這大帽子扣下來,高華們又會要求國內反思了。

但Lucy並沒什麼表示,只是瞟了羅珊一眼,便坐在沙發上吃起了炸棗糕,羅珊端起食盒遞到謝宇飛謝宇航兄弟倆面前:

“來嚐嚐,你們林叔叔做的炸棗糕,看著就好吃……小帥,你也嚐嚐,徒弟來了咋這麼不高興呢?”

高大爺坐過來,拿起一張跟油餅類似的炸棗糕嘗了嘗,對林旭說道:

“面沒晾透,蒸好的面完全晾涼,再包棗泥餡兒下油鍋炸,棗泥也應該再碎一點,把大紅棗換成小紅棗,大棗口感發柴,沒那種小個頭的棗口感好。”

這就是高手,哪怕心情不佳呢,一口下去也能指出炸棗糕的缺點。

“我下次試試。”

林旭說了一聲,很想問問現在的場面是咋回事,但師孃和Lucy都在,搞得他想問也沒法問,心裡直抓撓。

對於一個吃瓜群眾來說,有瓜卻吃不到的感覺可真不好。

大家全都拿著炸棗糕在吃,謝保民說道:

“沒想到糜子面炸一下口感會這麼好,回頭我也炸一下試試,當成點心還真不錯。”

謝宇航小聲跟謝宇飛說道:

“跟悅悅嬸兒影片裡拍的一樣,那會兒就想吃了。”

“我也是,看著就好吃,悅悅嬸兒當時還故意嚼得好大聲。”

兄弟倆現在不僅是林旭的粉絲,還把跟林旭相關的所有賬號全都關注了一遍。

林旭剛在店裡吃過炸棗糕,這會兒沒吃,他吃了塊榛子巧克力,起身衝師父問道:

“您在廚房包餃子呢?我來吧,正好過年沒顧上包,今天也過過癮。”

春節那會兒,包餃子被陳美娟奶奶姥姥舅媽等人包圓了,原本林旭還打算教沉佳悅包一個兔子造型的餃子呢,結果發現根本擠不進去。

謝保民覺得客廳裡的氣氛有些詭異,拿著炸棗糕,起身也向廚房走去:

“我看看師父調的餡兒,這幾天我吃了十幾種餡的餃子,咱們北方人過節,心思都用在了餃子上。”

廚房很大,但並不是常見的開放式,而是在廚房門口裝了個推拉門。

大概師父過去會做一些重口味的麻辣菜品,為了防止味道傳遍整個屋子,所以才會這麼裝修。

謝保民進來後,小心關上推拉門,衝林旭小聲問道:

“咋回事?咱來的不是時候嗎?”

林旭搖了搖頭:

“我也有些鬧不懂,不過看師父不是很開心的樣子,他現在好像徹底被師孃拿捏住了。”

聯想到上次婚禮上,師孃就對Lucy分外熱情,又是幫忙找工作,又是坐在一起吃飯的,而現在,居然還在家裡包餃子。

海王的世界,果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師父家的廚房跟林旭家很像,中間有個帶水龍頭的大環島,這會兒上面擺著一個超大的竹製桉板,桉板上是餃子皮和麵劑子。

旁邊的是三個盆,裡面分別是牛肉大蔥、雞蛋韭菜蝦仁、鮮肉蓮藕三種餡料。

謝保民端著肉餡聞了聞:

“嚯,師父這肉買得不錯,挺新鮮的,調的味兒有點清澹,估計是準備蘸著蘸汁吃的。”

師父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一口就將炸棗糕的缺點給吃了出來。

師兄在滿腦子吃瓜的情況下,聞一下就分析出了餃子餡的品質。

跟這兩位相比,林旭覺得自己就是個混子,既不懂得透過品嚐分析缺點,又聞不出餃子餡……誒不對,特殊道具裡有嗅覺加強。

要是兌換的話,應該也能像師兄這樣,聞一下就能猜個七七八八。

好在我有外掛,否則真沒法在圈裡混了。

他剛要兌換,發現積分不夠,過年期間花了一些積分,導致積分還差三十來萬。

只能再等等了。

師兄弟倆洗洗手,隨即開始包餃子。

正忙活著,師父高大爺走了進來。

等他把推拉門關上,謝保民餃子也不包了,一臉八卦的問道:

“咋回事啊師父?我們是不是來的不是時候?”

“沒啥,就是你師孃調皮,悄悄把Lucy喊來,還熱情的讓我教她包餃子,把我整得要抑鬱了。”

林旭和謝保民對視一眼。

果然,這一切都是師孃的主意。

想想這一招挺高明的,把海王硬拖到岸上不算什麼,前幾任師孃也都這樣做過,但最終海王還是重新遊回到了大海中。

而師孃把海王拖上岸,隨即又挖了個小池子把海王丟了進去。

要麼上岸好好過日子,要麼就在小池子裡撲騰吧,反正別想回到回去那種暢遊大海的感覺。

這對一般人而言,並不算什麼,但對海王來說,卻挺要命。

謝保民乾笑兩聲:

“看來師孃真心想跟您過日子呢。”

高大爺嘆了口氣:

“我知道,但這種方式……算了算了,不提這些了,你們……小旭你可別學我啊,好好跟悅丫頭過日子。”

謝保民把包好的餃子放在托盤上,好奇的問道:

“師父你咋不交代我?這麼偏心?”

高大爺不屑的瞟了大徒弟一眼:

“你這身體,就不具備那條件,還是省省吧。”

謝保民:“……”

我也有努力鍛鍊身體啊,最近跳繩把老黃和沉老闆譚老闆都甩在了身後,唉,有個八塊腹肌的師父,傷不起啊。

更傷不起的是,還有個又帥身體又好的師弟。

堂堂大師兄,淪為了師門身體素質的倒數第一,看來是時候再加點量了。

高大爺沒有包餃子,而是準備起了晚飯。

他看著林旭和謝保民問道:

“都想吃什麼,說吧,我趁著還在京城,做給你們嚐嚐。”

林旭對吃的並不在意。

不過師父做的時候,能學一招半式的也挺好。

他想了想店裡急缺的菜品,試探著問道:

“幹炸丸子吧,今年在老家想做這道菜來著,但一直沒顧上。”

謝保民一聽笑著說道:

“這道菜選的不錯,看似簡單家常,但對廚師的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一不小心就會翻車。”

幹炸丸子是一道京城美食。

早在民國時,梁實秋就在《雅舍談吃》裡有過詳細的描寫:

“肉剁得鬆鬆細細的,炸得外焦裡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鹽吃,一口一個,實在是無上美味。可惜一盤丸子只有二十來個,桌上人多,分下來差不多每人兩三個,剛把饞蟲誘上喉頭,就難以為繼了。”

光看文字,就能把人的饞蟲勾起來。

也就從那時開始,幹炸丸子成了京城名吃,一直到現在,依然是各大老牌飯店的熱銷菜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大爺對林旭的選擇也挺認同:

“不錯,過去你上幹炸裡嵴那會兒,還以為你會直接上幹炸丸子呢,沒想到你到現在也沒上,這很好,不愧是我徒弟。”

幹炸裡嵴和幹炸丸子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林旭當然知道這一點,再加上京城人對幹炸丸子有著強烈的情懷和嚴苛的評判標準,所以店裡一直沒上。

不達到卓越級的菜品,是不允許在店裡上新的,免得被人挑出毛病。

據竇雯靜說,春節這段時間,來了不少外地的UP主探店,還有人做直播,這讓菜品的上新挺有壓力。

萬一被挑出毛病,那樂子就大了。

高大爺沒有直接開始做,而是拿了兩頭蒜,開始剝蒜。

他說道:

“吃幹炸丸子,除了傳統的椒鹽之外,一般還會配老虎醬,這個比較偏門,只有真正的老京城人才知道。”

老虎醬?

我就知道老虎菜,西北、東北、華北等地全都有,各地的做法還不相同,但都挺下飯開胃的。

謝保民在一旁說道:

“師弟不是京城人,不知道老虎醬很正常,這玩意兒名字挺霸道,實際上做法挺簡單,大蒜切末,用稀黃醬拌一下,再淋點香油就行了。”

他剛說完,正剝蒜的高大爺就說道:

“既然說做法就說囫圇,連你師弟也留一手嗎?”

謝保民當即說道:

“沒沒沒,我這是忘了師弟不懂這個,老虎醬得提前兩三個小時做,讓大蒜的辛辣味兒徹底融入到黃醬裡面,這樣才好吃。”

跟前面的製作流程相比,後面這段話才是重點。

因為做法很容易搜到,但絕大多數人是不會講提前醃製這種事的,畢竟自古以來,傳統手藝人都喜歡留一手。

網上教做菜的那些師傅,也經常會犯這種毛病。

最終外行人看個熱鬧,想學的人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菜品。

除了師傅留手之外,其次就是製作影片的人不懂烹飪,只顧追求美,控制時長,將他們覺得不重要的步驟剪掉,讓網友們學了個皮毛。

很多教程中,多一句話少一句話,就能造成不同的結果。

比如用黃酒來烹製的東坡肉、燜肉等菜品,做菜的師傅沒提下酒後不能直接蓋鍋,或者提了卻被後期剪掉,導致網友沒學到精髓。

做出來的肉不是有異味就是發酸,完全沒有影片中展現的那種美味。

當然了,林旭的影片不會有這種情況,因為所有影片要麼是他剪輯,要麼是別人剪輯他稽核。

就連歡樂傳媒的菜品影片,剪輯完成後也會特意讓邱振華、郭衛東、謝保民、戴建利等人稽核。

確認無誤後再上傳更新。

高大爺將剝好的大蒜洗乾淨,挨個兒去根,然後拍一下,再用刀細細剁成蒜蓉。

接著盛到一個大碗中,加入三勺稀黃醬,一勺芝麻香油。

攪拌均勻,蒙上保鮮膜放進冰箱裡,開始醃製。

做完這些,他又焙了一些大紅袍花椒,碾碎後過篩,放入一倍的食鹽,再加點味精,一個簡單的椒鹽蘸料就製作完成。

蘸料做好,他拿來一塊前腿肉:

“做幹炸丸子,不管前腿肉還是後腿肉,都得是硬肉塊,這種肉做出來才好吃,要是軟肉,做出筋性大,口感差點意思。”

他將豬皮片下來,再將肉大概切一下,接著剁成米粒大小的肉粒。

“幹炸丸子跟獅子頭不一樣,獅子頭要求肉粒是石榴籽大小,但幹炸丸子有米粒大小就行,過大和過小都影響最終入口的效果。”

林旭點點頭,表示記住了。

等會兒只要丸子出鍋,就用烹飪學習卡將這道菜學到手。

回頭跟鹽水鴨等菜品一道,在店裡上新。

在京城地區開店,就得上本地人喜歡吃的菜品。

不光幹炸丸子,就連烤鴨今年也得上,而且還得是完美級的,讓林記的烤鴨直接躋身第一梯隊。

讓顧客們吃到烤鴨就覺得這錢花得值,而不是有些飯店那樣,去過一次後,這輩子不會再去吃第二次。

肉餡剁好,高大爺往裡面倒了一些蔥姜水和花椒水,又放入一小勺食鹽,一小勺五香粉,還有一湯勺的稀黃醬。

這就行了?

林旭好奇的問道:

“一次放這麼多料,不攪打上勁兒嗎?”

謝保民笑了笑:

“師弟,你對幹炸丸子真不瞭解啊,這玩意兒跟獅子頭和四喜丸子不同,不能上勁兒,甚至連攪和的動作也不能太大,這樣的丸子吃下去才外酥裡嫩,用舌頭一抿就化開。”

是嗎?

林旭還真不知道有這種講究。

他只覺得,平時炸的肉丸子和魚丸之類的,都是要求上勁兒。

想當然的覺得幹炸丸子也是這樣,誰知居然理解錯了。

幸好沒在店裡上新,不然還真有可能翻車。

高大爺又往肉餡中打了個雞蛋,然後用手輕輕在盆裡攪拌著,讓調料和肉餡攪開。

攪的時候,先正著攪幾下,再倒著攪幾下,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肉餡起筋的情況發生。

肉餡調好,高大爺放在一邊醃著,讓肉餡更入味。

接著他開始準備別的菜品。

謝保民洗了洗手,沒有繼續包餃子,而是準備做其它菜品。

師父年齡大了,今天這頓晚飯又是他的婚宴,所以要儘可能的豐盛點。

林旭包著餃子,外面的客廳裡,蘇佩佩正在跟Lucy聊教學的事情,顯然,這位洋阿姨真的要進軍教育界。

而羅珊則坐在另一組沙發上,認真向沉佳悅問著龍棲山的情況。

“那裡還缺資金嗎?傳統的租車被那些小租賃公司整得口碑敗壞,我準備投資點別的行業試試。”

既然殷州的景區有山有水有馬場,再加上本身是個旅遊城市,羅珊覺得可以投資一筆資金試試。

沉佳悅對此不是很清楚:

“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參與,就跟著吃喝玩樂……要不我給婆婆打個電話吧,問問情況。”

羅珊擺手說道:

“不用,過兩天我和小帥去春城時,在殷州停一下,去景區看看,順便串串門。”

以後就是親戚了,所以要多走動。

沉佳悅有些好奇:

“您和師父準備開車去春城嗎?”

記得兩人的房車在春城那邊放著呢,這要開車過去,幾千公裡路,對司機和乘客都是考驗。

“不開車,我們包機……殷州不是也有機場嘛,在那邊停留一下。”

包機……

沉佳悅覺得自己家雖然也挺有錢,但卻沒怎麼包過飛機。

沒想到師孃這麼豪氣。

不過殷州有機場的話,那下次回去,我們豈不是也可以坐包機咯?

正好燕寶也要去,到時候就直接包一架小飛機算了。

想到這裡,她說道:

“您啥時候去提前給我說,我讓公公婆婆去機場接您和師父……對了師孃,Lucy阿姨……她不去吧?”

得問清楚是兩個人還是三個人,要是三個人一塊兒去,還得讓婆婆把住的地方安排好呢。

羅珊瞥了不遠處正用英語跟蘇佩佩聊天的大洋妞:

“她馬上就去北大當英文老師,想去也去不了。”

說這話的時候,師孃聲音中帶著得意。

顯然,她故意擱這兒殺人誅心呢。

正聊天的Lucy緩緩衝這邊豎了個中指,隨即繼續打聽著純英文教學的注意事項。

下午四點。

高大爺端著一小盆調好的土豆澱粉,準備做幹炸丸子。

而林旭,也做好了用烹飪學習卡的準備……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大年二十八,該貼春聯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