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林旭吃完早餐去了店裡,開始忙活。

約莫快十點時,他和沒見過秋梨膏工業做法的沉佳悅,帶著老黃早上送來的羅漢果、甘草、幹百合、紅棗、枇杷葉、川貝、蜂蜜等食材藥材,開車去了物流街。

到了之後,他看到裡面擺著一摞摞的空紙箱。

三千斤雪梨已經全從箱子裡取了出來,一些在水池中泡著,一些則是在清洗機中。

機器旁邊的料桶裡,放著一個個已經清洗乾淨並去了核的雪梨。

“老闆,這些雪梨該怎麼處理?你直接說步驟就行,我們來操作裝置,不用你再動手了。”

有個全心全意幹活兒的負責人就是讓人省心。

林旭說道:

“放豆漿機裡打碎,接著倒夾層鍋裡熬煮就行了。

“好嘞,我們這就開始準備。”

王自強答應一聲,便忙活去了,林旭則把要用的藥材全都清洗一遍,然後把羅漢果掰開,紅棗去核,甘草等藥材進行改刀。

三千斤雪梨,量非常多。

饒是這裡用的是大容量商用豆漿機,也需要攪打十來次才能完成。

夠一鍋的量之後,林旭按照比例往夾層鍋中放入藥材和蜂蜜,開始熬製。

熬製的時候,把夾層鍋的攪拌功能開啟,這既能讓藥材攪拌均勻,同時也能有效防止粘鍋湖底等情況的發生。

熬煮時,也差不多到了吃飯時間。

王自強剛準備讓人準備午飯,車仔開著店裡的買菜車,送來了午飯。

紅燒雞塊、黃豆燉豬手、蝦皮炒白菜葉、肉末燴豆腐、手打魚丸湯、大米飯。

標準的四菜一湯。

林旭衝員工們說道:

“今天中午就別做飯了,林記那邊做了員工餐,回頭早上要是顧不上吃飯,也可以讓店裡送,提前言語一聲就行。”

說完他又對王自強交代道:

“再招幾個人,老顧不上吃飯可不行。”

這裡其實不缺吃的。

比如豆漿山藥汁南瓜汁等等,都可以敞開了喝。

而各種餡料也都有,隨便和點麵包成包子,往蒸櫃裡一塞,很快熱騰騰的包子就做出來了。

但人手不夠,大家忙起來根本顧不上擺弄吃的。

很多時候都是隨便弄點肉,加點白菜豆腐粉條啥的燉一鍋,配上街口買來的燒餅饅頭,一頓飯就湊合過去了。

這種飯菜搭配不是很科學,所以林旭才決定讓店裡做多點,給這邊送餐。

都是自己的員工,不能厚此薄彼。

更何況自強生煎這邊的利潤率,甚至比林記還高一些呢。

不做快餐,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利潤有多高,就這還是沒撒開了上新那些高利潤專案呢,要是上的話,利潤率會更高。

這些菜都用盆盛著,米飯則是直接連蒸盤一塊兒端了過來。

大家拿著碗快和盤子,開始給自己盛飯盛菜。

林旭和沉佳悅也沒回去吃,接過車仔遞來的兩碗米飯,就著已經盛到盤子裡的菜,和王自強以及車仔等人圍坐在餐桌前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的午餐是郭星海和莊一舟準備的,帶著濃濃的淮揚菜和粵菜的風格,菜品不辣,但足夠清鮮有味兒。

特別是手打魚丸湯和蝦皮炒白菜葉,簡直把鮮美兩個字刻進了菜品中。

白菜葉本就是軟而嫩的,非常容易熟透,把白菜葉放進高溫熱油烹得香酥的蝦皮中大火勐炒,快出鍋時再淋上點蝦油。

一口下去,白菜本身的清鮮和蝦皮濃郁的鮮味,以及最後出鍋時淋的蝦油,那種鮮香真是沒得說。

至於魚丸,則是用鮮魚剔骨後一點點刮成肉蓉,再經過反覆摔打上勁兒,最終才呈現出了一顆顆彈牙的魚丸。

這樣的魚丸配上魚骨熬製的濃湯,再來點豬油,香味鮮味以及口感全有了。

一口湯下去,彷彿有海風迎面而來。

“今天的菜真是太美味了,感覺我又要超量了。”

沉佳悅撅了撅嘴,覺得每次想要減肥時,以林記為首的美食就跳出來搗亂,害得她這位馬甲線少女,都快沒馬甲線了。

王自強吃著白菜,很是感慨:

“沒想到蝦皮還能這麼用,過去我都以為只能做到餡裡或湯裡呢,今天真是長了見識。”

林旭笑著說道:

“相對來說,蝦皮更適合煎同蒿,像白菜葉這種質地比較軟的嫩葉類食材,可以跟蝦醬放在一起烹製,鮮味更足。”

旁邊的車仔認真記了下來:

“蝦醬?這個不錯,回頭我試試。”

雖然在店裡能吃到三餐,但有時候下班回去,他和徐新華牛闖馬志強等人也會弄兩道下酒菜,喝點兒酒再睡。

既然老闆說蝦醬更適合白菜葉,回頭就買一瓶試試。

看味道到底如何。

林旭夾起一塊雞肉,一看是雞翅,隨即放進了沉佳悅碗中,自己夾起一根雞爪慢慢咀嚼起來。

這紅燒雞塊做得很地道,做的時候沒有偷懶用醬油,而用的是糖色。

吃起來有股澹澹的焦糖香味,這是用老抽燒不出的味道。

雞肉緊實有嚼勁,味道鹹鮮,吃一口雞肉扒拉一口米飯,很過癮。

午飯吃完,員工們的臉上全都洋溢著笑容。

過去都是湊合著吃,勐一吃這麼好吃的飯菜,多少有些受不住。

林旭起身看了看夾層鍋裡熬煮的情況,差不多可以出鍋了,等會兒過濾後還得繼續熬煮呢。

王自強把夾層鍋的火關掉,隨即操作著裝置,把鍋裡的雪梨湯倒到大盆裡,接著加入沒有熬煮的雪梨,繼續熬煮。

至於倒出來的雪梨湯,這會兒溫度太高,不能過濾,得先晾涼再說。

晾得差不多時,把過濾豆漿用的過濾器推過來,把雪梨湯倒進去,開始過濾。

這種過濾器不是簡單汁液過濾出來就行的,還會直接把料渣進行二次擠壓,儘可能的榨出裡面的水分。

“老闆,這些殘渣還有用嗎?”

王自強的本意是直接扔掉的,但林旭還惦記著給樓頂花池施肥的事兒,笑著說道:

“用袋子裝起來吧,我拿回家裡給花池施肥用。”

過濾出來的雪梨汁倒進豆漿機中,開啟加熱功能,一邊加熱一邊攪動。

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好在有兩臺豆漿機,不耽誤這裡的工作。

等第二鍋雪梨湯熬好並過濾妥當,把夾層鍋洗刷一下,將兩鍋雪梨汁都倒進去熬煮。

這會兒豆漿機裡的雪梨汁已經變得粘稠起來,和第二鍋雪梨汁攪拌在一起,也能防止兩鍋做出來的秋梨膏有味道上的區別。

林旭將川貝搗碎成粉末時,車仔送來了三百多個洗淨消毒過的玻璃罐。

一聽說要用三千斤雪梨做秋梨膏,竇雯靜就已經開始採購這些需要用的玻璃罐了,另外她還讓經常合作的廣告公司,做了一些貼在罐子上的貼紙。

貼紙正中間是秋梨膏三個字,兩邊分別印著古法傳承和林記出品。

下面還有食品安全證書編碼等內容,這些手續都是竇雯靜未雨綢繆提前辦好的,不過因為林記不上網店,所以沒辦理網路銷售許可證。

秋梨膏快好時,這位總攬全局的大管家開車來了。

林旭看著她問道:

“靜姐今天要幾瓶?這次做的不著急賣,先給自己人發一波福利。”

竇雯靜聞著鍋裡好聞的秋梨膏,笑了笑說道:

“給我爸媽一人寄一瓶,然後留辦公室留一瓶沖水喝就行了。”

沉佳悅問道:

“親戚朋友不送一下?”

竇雯靜搖了搖頭:

“不了,要是讓他們知道我過得好,說不定又該借錢啥了,我挺煩的,上次還特意交代楊林,讓他別跟老家那邊的人亂說。”

這話說得王自強連連點頭:

“確實不能亂說,前些天好幾個親戚都想來京城找我吃香的喝辣的,被拒絕後就罵我無情無義……有些親戚啊,逢年過節坐一塊兒喝酒吃肉就行了,沒必要走太近,你過得好了,他比全身癱瘓了都難受。”

林旭因為從小奶奶比較會經營家庭,親戚們都很和善,所以感受不到這種差別。

倒是沉佳悅,小時候因為家裡窮,過節時去親戚家串門,不僅被嫌棄,稍微碰一下人家家裡的玩具就被呵斥。

就是從那會兒開始,家裡一些在京城的親戚斷了來往。

沉國富之所以拼了命的掙錢,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這些事刺激的。

等鍋裡冒大泡時,林旭將一盆攪拌成湖湖的川貝倒進夾層鍋裡。

再次攪拌均勻,從鍋裡倒出來。

稍稍晾一下,把這些秋梨膏裝進灌裝機中,開始往玻璃瓶裡進行灌裝。

每瓶一斤,不偏不倚。

灌裝好的玻璃瓶先晾一會兒,約莫不燙手時擰上蓋子,擰緊貼上定做的標籤,順便在瓶口的位置貼一圈密封紙。

三千斤雪梨,因為用工業做法的緣故,出汁率反而高了一些,一共做了三百一十瓶,比想象中高一截。

秋梨膏做好,林旭隨即在門口找了家快遞公司,往殷州寄了五十罐。

過去秋梨膏不算什麼,但現在沒幾個人花功夫製作,所以這玩意兒就成了稀罕物件,往老家多寄點,可以給一些關係不錯的都送送。

人情往來嘛,就是這樣。

弄好快遞單後,林旭給老媽打了個電話:

“媽,我做了些秋梨膏,你收到了給奶奶姥姥和家裡的親戚都分分,冬天乾燥,喝點秋梨膏對身體好。”

陳美娟沒想到兒子居然這麼惦記家裡,笑著說道:

“雙十一那會兒你奶奶想喝秋梨膏,在網上買了一些,一股子臭梨味兒,好像是梨核沒去掉,難吃得要死,你奶奶氣得全退了……現在好了,有你這個大孫子做的,老太太絕對會很高興。”

“以後您想吃啥給我說就行了,快遞這麼方便,沒必要在網上買。對了,甜皮鴨吃不吃?我等會兒也快遞幾隻吧,這鴨子我就不抹糖了,您收到了先炸一下,炸完了淋上我打包的糖漿,絕對好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行行行,我兒子真是長大了。”

陳美娟很開心,倒不是因為馬上可以吃到秋梨膏或者甜皮鴨,而是兒子始終掛念家人這一點。

這比吃多少瓶秋梨膏都讓人開心。

林旭打電話時,沉佳悅湊過來說道:

“媽,我和旭寶準備這兩天往花池裡施點肥料,就等著您來種菜了。”

“好好好,等開春了,媽給你們把菜種滿。”

陳美娟今天忙了大半天,原本挺累的,但聽到兒子和兒媳的話,渾身的疲憊頓時一掃而空。

趁著還能動彈,一定得給兩個孩子多攢點錢。

之前親家說的很對,年輕時候為錢發過太多愁,所以今生的目標,就是不讓孩子為錢發愁。

越是受過窮吃過苦,就越希望孩子遠離這些。

現在雙方的父母,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掛了電話,沉佳悅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旭寶,我想咱爸媽了。”

林旭笑著說道:

“那回頭有時間了咱再回去一趟唄,不急……對了,咱去給奶奶再送點幾瓶吧,讓奶奶給街坊鄰居們也送點。”

老太太執意住在南三環的院子裡,還不喜歡保姆,而家人也沒法天天去,所以就只能跟鄰居們打好關係了。

萬一老太太需要有人跑個腿啥的,不至於旁邊沒人。

沉佳悅一聽便說道:

“好呀,那咱們再帶點吃的吧。”

準備開車回去時,林旭見車仔往麵包車裡裝秋梨膏,便說道:

“到店裡記得給齊思亮兩瓶,之前答應過他了。”

“好嘞!”

林旭往車裡裝了十來瓶秋梨膏,又回店裡打包了十來只燒雞和一些點心啥的,湊成了四樣禮物。

全都裝進車裡後,沉佳悅抱著墩墩坐上來,一家三口開車前往南三環。

這會兒快下午四點了,晚飯大機率要在奶奶家,否則老太太會不高興的。

沉佳悅有些期待的說道:

“也不知道奶奶今天會做什麼好吃的。”

到了南三環,把車拐到衚衕裡,往老太太家門口一停,附近幾位買菜回來的老街坊趕緊打招呼:

“悅悅,你們小兩口又來看老太太了?”

“是啊,給奶奶做了點好吃的,趁著這會兒不忙給她送過來……您幾位去買菜了?”

“隨便買了點東西,你們還真來著了,下午老太太打麻將,把我們三家全贏了個遍,說要回家做糖油餅吃,這老太太是不是知道你們要來啊?”

糖油餅?

沉佳悅眼前一亮,隨即笑著說道:

“這兩天正饞糖油餅呢,沒想到奶奶就做了……我們先進去了啊。”

“去吧去吧,給你奶奶說,今天輸的錢,明天我們會贏回來的!”

林旭開啟後備箱,和沉寶寶一人抱一個大紙箱走進了院裡。

剛進院門,就看到廚房門口站著的沉老太太。

“我孫女兒嗓門還是那麼大,在廚房開著油煙機都聽到了……這是什麼?”

林旭說道:

“今天又做了一些秋梨膏,順便從店裡拿了燒雞點心滷味啥的,您給街坊鄰居分一下吧,大家平時那麼照顧您,我們做小輩的得感謝。”

沉老太太頓時露出了笑容:

“我孫女婿想得真周到,等會兒我就去給他們送,剛剛打麻將時候幾個老街坊還唸叨呢,說見天看你在電視上的做菜影片,但廚藝卻一點不長進,想讓你支個招呢。”

林旭一聽就樂了。

還以為只有年輕人看影片健身漲廚藝呢,沒想到老年人也這樣。

他笑著說道:

“光看是沒用的,得跟著做。”

把箱子放到客廳,林旭感受一下溫度,這套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四合院,其實每個房間都做了地暖,不僅可以用集體供暖,還可以用電地暖。

從這點來說,住著確實挺舒適的。

在屋裡站一會兒,暖洋洋的感覺就從腳底升騰而起。

放下紙箱,他擼起袖子走進廚房:

“奶奶要不我來做吧,您指揮著就行。”

說完他才發現,桉板上居然放著三個麵糰。

一個是發好的白麵糰,和面時應該是加了食用油,整個麵糰油亮油亮的,而且蜂窩很均勻,發得很好。

另外兩個,一個是白色的,一個是紅色的。

紅色的麵糰他知道,這應該就是紅糖面。

但這個白色的……

“奶奶,為什麼三個麵糰啊?”

沉老太太說道:

“白的是做糖油餅的,紅的是做芝麻醬紅糖油餅的。”

林旭覺得自己冷門知識又增加了:

“糖油餅不是只有紅糖的嗎?”

沉老太太笑著說道:

“白糖是白糖,紅糖是紅糖,不一樣的,不過現在好多早餐攤為了節省時間,都改成紅糖了。”

門口的沉佳悅問道:

“為什麼呀?”

這個林旭倒是知道:

“因為白糖炸不夠火候是不變色的,但紅糖,油稍微熱點就變色……”

給自家寶寶科普完這方面的知識後,林旭洗洗手,對老太太說道:

“剩下的就交給我吧奶奶,我現在就開始做。”

剛開始沒弄懂白色麵糰是什麼,所以有點不好下手,既然都是糖,那就甭站著了,早點炸出來,早點吃進嘴裡。

架上油鍋,裡面倒入半鍋油,隨即開啟煤氣灶,開始燒油。

油燒上,開始擺弄麵糰。

桉板上抹油,把發麵糰揉一下,排出裡面的空氣後搓成長條。

再分成一個個均勻的劑子,隨即把糖麵糰也揉一下,做成比發麵糰小一倍的面劑子。

接著把發麵劑子揉一下,摁扁,再把糖麵糰的劑子放上去,用擀麵杖擀開。

擀的時候擀麵杖不壓到兩頭,讓麵餅形成兩頭厚中間薄的樣子。

最後用刀往中間切三刀。

沉佳悅好奇的問道:

“旭寶,這是不是就是兩面三刀的意思?”

這個還真涉及到了林旭的知識盲點。

他搖了搖頭:

“我不是很懂啊,大概是吧……”

這會兒鍋裡的油已經燒熱,林旭提著油餅,把有糖的一面向下,緩緩放進油鍋裡。

放的時候要稍微慢點,這樣麵餅會逐漸定型。

要是一股腦全扔進去,麵餅很有可能會在油鍋裡疊壓成一團麵疙瘩。

見孫女婿做得這麼熟練,沉老太太洗了洗手對沉佳悅說道:

“走悅悅,跟奶奶一塊兒去給街坊們送禮物……墩墩也去吧,跟太奶奶串門去……”

等他們走後,鍋裡的第一張油餅也炸得差不多了。

他剛用笊籬撈出來,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京味小吃進度+1,支線任務【京味小吃】任務期限已經過半,請宿主抓緊時間掌握十道京味小吃的做法,以防止錯過任務獎勵……”

————————

本章5400字,求月票兄弟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