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沈京奉命來到南京城,受到了太監系統的最高領導人鄭和的接見。

“你做得很好。”鄭和讚許地對小凳子說道。

“主子沒想到的事,咱們要想到;主子不方便的事,咱們要把黑鍋背上。總之,辛苦我一個,幸福大明皇。”鄭和一語道破了太監工作的本質。

“傷口都好利索了嗎?”鄭和又問道。

“小的早就忘記這回事了。”小凳子沈京躬身一禮,動作和語言配合得天衣無縫。

“忘記了就對了”鄭和很滿意小凳子的言行,嗯,孺子可教也。“別說砸了你一傢伙,主子就算要我們的臭皮囊,我們也得乖乖地扒下來,疊得整整齊齊的,恭恭敬敬地遞上去。”

“多謝大人教誨。”沈京顯得更恭敬了。來的時候,陵墓的最高首領太監已經調教過他了,是故對答如流。

“聽說你粗通文墨,陛下給了我一個任務,那就是兩年後出使西洋。可是這件事八字還沒一撇呢,樣樣都要準備起來,我看你人挺機靈,準備讓你去船廠盯著,你意下如何啊?”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沈京上輩子上的大學正好是江南海洋大學,學得正是船舶設計與製造。誰說這個專業就業率低,穿越到700年前照樣吃香。想著想著,嘴角居然微微露出點笑意。

鄭和感到很奇怪,小凳子這是高興呢還是高興過頭了呢,年輕人就是繃不住啊,看來還得敲打一番。

沈京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趕緊掩飾道:“說來也巧,奴才沒進宮的時候在路上碰見個白胡子老頭,他餓的快要走不動路了,我便把自己身上的兩個饅頭分了他一個。臨別的時候,他硬要塞給我一本書,正是關於造船的技術的。”沒辦法了,不是沈京願意撒謊,自己出現在這裡本身就是個意外,只能不斷用新的謊言使自己的存在合理化。

“哦,”鄭和大感意外,他正愁如何破解大食人的水軍呢。

“那本書呢,呈上來。”

沈京自然是拿不出那本書的,他搪塞道:“進宮的時候就散失了。”看到鄭和失望的表情,他又趕緊補充道:“不過我都能記得,我可以再默寫出來。”

“好,來人吶,給小凳子安排一個房間,除了按時送飯,任何人不得打擾!”

可憐的沈京被關在一間摸不透風的暗室裡,花了十天十夜杜撰出了大明朝的船舶設計第一書《艦船工藝》。有這本書打底,沈京就是艦船設計界的權威,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出名就是要趁早啊。

這部書以大學教材《造船概要》為基礎,刪掉了這個時代用不上的部分。比如,船舶動力學,關於發動機的那一塊全都可以不用管了,再比如雷達的部分,也是用不上的。最後,用得上的也就是流體力學和船舶構造學等一些基礎部分。

鄭和一頁頁地翻看這部手寫的書冊,一邊看一邊眉頭緊鎖。大家不要誤會,並不是他對這些新技術抱有成見,而是,沈京的字實在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這也不能全怪沈京啊。本來拖不了十天的,三天就搞定了,為了找幾個生僻字,把大明律都翻遍了都沒找到。耽誤了不少功夫。很多字都用通假字的方式代替了,所以鄭和看得無比吃力。

要不是書上的很多觀點他覺得非常有道理,早就把沈京拖下去打個五百大板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是航海方面的行家,如何不知船的利弊。大明現在的船船頭都是平的,平的船頭固然有航行平穩的優點,但是在水中的阻力非常大,像沈京這樣描述的,改成契形的阻力就小了嘛,戰艦自然是航速越快越能佔據主動。就算打不贏,跑來也也利索。

問題是如何說服工部那些死腦經的大匠呢。鄭和思索良久,心中有了計較。

他對沈京下了命令,按照他的想法製造一艘戰艦,三個月後和長江水師的戰艦進行全方位的比拼。沈京欣然領命,連夜趕往蘇州劉家港造船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